课程设计说明书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信号调理设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97444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设计说明书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信号调理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课程设计说明书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信号调理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课程设计说明书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信号调理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课程设计说明书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信号调理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课程设计说明书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信号调理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设计说明书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信号调理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设计说明书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信号调理设计.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北大学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学生姓名:胡修勇学号:1106024234学院:仪器与电子学院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题目: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信号调理设计指导教师:谭秋林职称:副教授2014年6月27日目录一、 设计目的1二、 设计内容和要求1三、 设计内容11、任务分析12、滤波模块23、放大模块44、各电路模块连接55、PCB版图 8四、心得体会8五、参考文献8一、设计目的1、掌握电子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2、学习使用PROTEL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及印刷板图;3、掌握应用Protues等软件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通过仿真结果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完成压电加速度计的信号调理电路。二、

2、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作为一种微型传感器其输出信号比较微弱,通常为几十个毫伏或几百个微伏。所以有必要对其输出电压进行信号调理。主要包括放大模块、滤波模块等组成。三、 设计内容1、 任务分析设计要求为对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为保证处理效果,先进行滤波处理,在进行信号放大。滤波电路采用有源滤波电路,即由集成运放和电阻电容组成的滤波电路。不采用无源滤波电路的原因是该电路带负载能力差、无放大倍数及过渡带宽。但是由于集成运放带宽有限,所以在工作频率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分为一阶带通滤波频率范围10-1KHZ,二阶低通滤波频率

3、范围=1KHZ.原理设计完成后,运用proteus进行电路仿真并绘制PCB版图。2、 滤波模块一阶有源带通滤波电路在一阶RC无源低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加上一个电压跟随器,即构成简单的一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在一阶RC无源高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加上一个电压跟随器,即构成简单的一阶有源高通滤波电路。将低通高通电路通过适当方式连接便可达到带通的目的。如下图1所示:图1:一阶有源带通滤波电路其通带截止频率,故fH=1kHz;,故fL=10Hz。Au=R2/R1=0.01。二阶有源带通滤波电路将串联的两节RC低通网络直接与电压跟随器相连,可构成如图所示的压控电压源二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电路如图2所示:图2:二

4、阶有源带通滤波电路该电路的等效品质因数,令,电压放大倍数为,其中Aup=1当f=fH时,上式分母的模应等于,故fH=1KHz将串联的两节RC高通网络直接与电压跟随器相连,可构成如图所示的压控电压源二阶有源高通滤波电路,电路如图3所示:图3:二阶高通滤波电路该电路的等效品质因数,令,电压放大倍数为,其中Aup=1当f=fL时,上式分母的模应等于,故fL=10Hz将低通、高通串联得到带通电路,电路如图4所示:图4:二阶低通滤波电路3、 放大模块由于一阶带通滤波电路放大倍数为0.01,要真正达到预期放大效果,需增加一级放大电路,故采用两级Au=100的电路。放大电路采用反向放大并且串联电压跟随器,电

5、路如图5所示:图5:同相放大电路参数确定如下:Au=R3/R2=100k/990=100R1=R2/R3=990约为1K仿真波形如下图6所示:图6:同相放大电路仿真4、各电路模块连接一阶带通滤波模块和二阶低通滤波模块、两级放大模块,四个模块连接后的电路如图7所示:图7:各电路模块连接元器件报表如表1所示:表1:元器件报表其仿真波形如图8所示图8:仿真波形图一阶滤波幅频特性如图9所示图9:一阶滤波幅频特性二阶低通滤波如图10所示:图10:二阶低通滤波幅频特性二阶高通滤波幅频特性如图11所示:图11:二阶高通滤波幅频特性5、PCB版PCB版图如图12所示:图12:PCB版图四、 心得体会为了完成本

6、次课程设计,我找出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毕满清主编)、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这两本书。重新学习了关于一阶、二阶滤波以及放大电路的知识。正如每个设计过程都是坎坷的一样,在我设计这个信号放大滤波电路的过程中也不免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我的不懈努力之下,最终都得以解决。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体会到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在理论计算和软件仿真的过程中,多次出现了结果不一致的情况。查阅参考资料和思考之后,才发现有些是电路设计的问题,有些是需要考虑实际情况用对公式。将书本上的知识和设计方法结合起来,放能更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经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已经充分掌握了放大和滤波的相关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出实用的信号放大滤波电路。五、 参考文献(1)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张建华数字电子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陈汝全电子技术常用器件应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毕满清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潘永雄电子线路CAD实用教程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6)张亚华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辅助设计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