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种单病种临床路径.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9745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种单病种临床路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14种单病种临床路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14种单病种临床路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14种单病种临床路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14种单病种临床路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种单病种临床路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种单病种临床路径.doc(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ICD-10:J15.9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1.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2.发热。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4.白细胞数量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5.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部其他疾病后,可明确临床

2、诊断。(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1.支持、对症治疗。2.经验性抗菌治疗。3.根据病原学检查及治疗反应调整抗菌治疗用药。(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5.901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1-3天。1.必需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CRP)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病原学检查及药敏;(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血培养、血气分析、胸部CT、D-二聚体、血氧饱和度、B超、有创性检查等。(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1.评估特定病原体的危险因素,入院后尽快(4-8小时内)给予抗菌药物。2.药物选择: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和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结合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3.初始治疗2-3天后进行临床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抗菌药物。4.对症支持治疗:退热、止咳化痰、吸氧。(八)出院标准。1.症状好转,体温正

4、常超过72小时。2.影像学提示肺部病灶明显吸收。(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2.病情较重,符合重症肺炎标准,转入相应路径。3.常规治疗无效或加重,转入相应路径。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ICD-10:J15.901)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7-14天时间住院第1-3天住院期间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进行病情初步评估 上级医师查房 评估特定病原体的危险因素,进行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开化验单,完成病

5、历书写 上级医师查房 核查辅助检查的结果是否有异常 病情评估,维持原有治疗或调整抗菌药物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住院医师书写病程记录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一三级护理(根据病情) 吸氧(必要时) 抗菌药物 祛痰剂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CRP、感染性疾病筛查 病原学检查及药敏 胸正侧位片、心电图 血气分析、胸部CT、血培养、B超、D-二聚体(必要时) 对症处理长期医嘱: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一三级护理(根据病情) 吸氧(必要时) 抗菌药物 祛痰剂 根据病情调整抗菌药物临时医嘱: 对症处理 复查血常规 胸片检查(必要时) 异常指标复查 病原学检

6、查(必要时) 有创性检查(必要时)护理工作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护理计划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静脉取血,用药指导 进行戒烟、戒酒的建议和教育 协助患者完成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变化 注意痰液变化 观察治疗效果及药物反应 疾病相关健康教育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出院前1-3天住院第7-14天(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 评估治疗效果 确定出院后治疗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完成出院小结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 预约复诊日期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二三级护理(根据病情) 吸氧(必要

7、时) 抗菌药物 祛痰剂 根据病情调整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胸片(必要时) 根据需要,复查有关检查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主要护理工作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 观察疗效、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恢复期生活和心理护理 出院准备指导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哮喘(非危重)(ICD-10:J45)(二)诊断依据。根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2008年)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

8、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ml;(3)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或2周)变异率20%。符合1、2、3、4条者或4、5条者可诊断。(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2008年)1.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

9、反应选择方案。 2.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45支气管哮喘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1-3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C反应蛋白(CRP)、血气分析、D-二聚体(D-dimer)、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肺功能(病情允许时)。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血清过敏原测定、胸部CT、超声心动图、血

10、茶碱浓度、痰病原学检查等。(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1.一般治疗:氧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2.支气管扩张剂:首选速效2受体激动剂吸入制剂,也可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吸入制剂)、茶碱类药物。3.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白三烯药物等。4.抗过敏药:根据病情选用。5.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反应调整药物和治疗方案。(八)出院标准。1.症状缓解。2.病情稳定。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需特殊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2.严重哮喘发作需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维持者,退出本路径。3.常规治疗效果不佳,需特殊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支

11、气管哮喘(非危重)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哮喘(ICD-10:J45)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7-14天时间住院第1-3天住院期间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进行病情初步评估,病情严重度分级 上级医师查房 明确诊断,决定诊治方案 开化验单 完成病历书写 上级医师查房 核查辅助检查的结果是否有异常 病情评估,维持原有治疗或调整药物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指导吸入装置的正确应用 住院医师书写病程记录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一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氧疗(必要时) 支气管舒张剂 糖皮

12、质激素 胃黏膜保护剂(必要时) 抗菌药物(有感染证据)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CRP、血气分析、D-二聚体、感染性疾病筛查 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肺功能(适时) 血清过敏原测定、胸部CT、超声心动图、血茶碱浓度、痰病原学检查等(必要时)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对症治疗长期医嘱: 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二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氧疗(必要时) 支气管舒张剂 糖皮质激素 胃黏膜保护剂(必要时) 抗菌药物(有感染证据) 根据病情调整药物临时医嘱: 对症治疗 复查血常规、血气分析(必要时) 异常指标复查主要护理工作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

13、护理计划 观察患者情况 静脉取血,用药指导 进行戒烟、戒酒的建议和教育 协助患者完成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变化 观察疗效及药物反应 疾病相关健康教育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出院前1-3天住院第7-14天(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评估治疗效果 确定出院后治疗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纪录 完成出院小结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 预约复诊日期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二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氧疗(必要时) 支气管舒张剂 糖皮质激素 胃黏膜保护剂(必要时) 抗菌药物(有感染证据)临时医嘱: 根据需要,

14、复查有关检查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主要护理工作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 观察疗效、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恢复期生活和心理护理 出院准备指导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K25.7/K26.7/K27.7)(无并发症患者)(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

15、临床症状:反酸、慢性上腹疼痛等。2.胃镜检查提示存在溃疡或X线钡餐检查提示龛影。(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基本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注意饮食、避免应用致溃疡药物等。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降低胃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胃粘膜保护药物、根除Hp药物、对症治疗药物。(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5.7/K26.7/K27.7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

16、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必须完成的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型、RH因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胃镜检查及粘膜活检(包括Hp检测);(4)心电图、胸片。2.诊断有疑问者可查:(1)血淀粉酶、血浆胃泌素水平、肿瘤标记物筛查;(2)13C-或14C-呼气试验;(3)腹部超声、立位腹平片、X线钡餐、上腹部CT或MRI。(七)胃镜检查。1.入院前未检出者,应尽早进行,对胃溃疡病灶常规作活检。2.检查前禁食6-8小时。3.如选择

17、无痛内镜,术中需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要在内镜室观察至清醒,并经麻醉医师同意后返回病房。4.胃镜检查2小时后再进食(大量活检者或容易出血者可延长禁食时间)。(八)标准药物治疗方案。1.合并Hp感染者进行根除Hp治疗:(1)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2种相关抗菌药物三联疗法,或加用铋剂的四联疗法,疗程为12周);(2)抗Hp治疗后继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抑酸治疗(疗程十二指肠溃疡4-6周,胃溃疡6-8周)。2.未合并Hp感染者进行抑酸治疗(疗程同上)。3.症状无改善者可给予胃粘膜保护剂治疗。(九)出院标准。腹痛减轻或消失。(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调整药物治疗,导致住院时

18、间延长。2.难治性或顽固性溃疡,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3.胃十二指肠溃疡出现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退出本路径,转入相应临床路径。二、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K25.7/K26.7/K27.7)(无并发症患者)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5-7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住院第3天主要诊疗工作 完成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按要求完成病历书写 评估有无急性并发症(如大出血、穿孔、梗阻等) 查血淀粉酶除外胰腺炎 安排完善常规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 明

19、确下一步诊疗计划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做好行X线钡餐检查和/或胃镜检查准备 对患者进行有关溃疡病和行胃镜检查的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签署胃镜检查同意书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三级查房记录 行胃镜检查,明确有无溃疡,溃疡部位、大小、形态等,并行Hp检测及组织活检 观察有无胃镜检查后并发症(如穿孔、出血等) 予以标准药物治疗(参见标准药物治疗方案) 或行X线钡餐检查,并行13C 或14C呼气试验评价有无Hp感染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软食 对症治疗临时医嘱: 血、尿、大便常规+潜血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型、RH因子、感染性疾病筛查 心电图、胸片 其他检查

20、(酌情):血淀粉酶、胃泌素水平、肿瘤标记物筛查,13C-或14C-呼气试验,腹部超声、立位腹平片、X线钡餐、上腹部CT或MRI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软食 对症治疗临时医嘱: 次晨禁食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软食 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伴Hp感染者,行根除Hp治疗 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不伴Hp者,行抑酸治疗或/和胃粘膜保护剂口服 其他对症治疗临时医嘱: 复查大便常规+潜血 复查血常规主要护理工作 协助患者及家属办理入院手续 入院宣教 静脉抽血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进行关于内镜检查宣教并行内镜检查前准备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观察胃镜检查后患者表现,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

21、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4天住院第5-7天(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 观察患者腹部症状和体征,注意患者大便情况 上级医师查房及诊疗评估 完成查房记录 对患者坚持治疗和预防复发进行宣教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能否出院 通知出院处 通知患者及家属准备出院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时间,定期复查胃镜、钡餐及13C 或14C呼气试验 将出院记录的副本交给患者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的方案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软食 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伴Hp感染者,此前并未根除治疗者,行相应的根

22、除治疗 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不伴Hp者,行抑酸治疗(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或/和胃粘膜保护剂口服 其他对症治疗临时医嘱: 出院带药(参见标准药物治疗方案,伴发Hp阳性者抗HpP治疗7-14天,胃溃疡治疗68周,十二指肠球溃疡治疗46周) 门诊随诊主要护理工作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监督患者用药 出院前指导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交费等事宜 出院指导(胃溃疡者需要治疗后复查胃镜和病理)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声带息肉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声带息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声带息肉(ICD-10:J38.102)行支撑喉镜下手

23、术(ICD-9-CM-3:30.0901/30.0902)(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病史:声音嘶哑。2.体征:单侧或双侧声带带蒂或广基的息肉样增生物。(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手术:(1)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手术,或显微(激光)手术等;(2)可行声带成形,黏膜缝合等修复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

24、10:J38.102声带息肉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3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5)喉镜检查。2.有条件者行发音功能检测。(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后4天内。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见治疗方案的选择。3.标本送病理检查。(九)术后住

25、院治疗3天。1.根据病人情况确定复查的检查项目。 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可行雾化吸入;酌情给予糖皮质激素。3.适当声休。(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咽喉部无明显感染征象。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二、声带息肉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声带息肉(ICD-10:J38.102) 行支撑喉镜下手术(ICD-9-CM-3: 30.0901/30.0

26、902)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7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1-3天(术前日)住院第2-4天(手术日)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 初步确定手术方式和日期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根据检查结果等,进行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等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手术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 上级医师查房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 二级或三级

27、护理 普食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 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 感染性疾病筛查 胸片、心电图 喉镜检查 有条件行发音功能检测长期医嘱: 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 二级或三级护理 普食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临时医嘱: 术前医嘱:明日全身麻醉下支撑下喉镜声带息肉切除术* 术前禁食水 术前抗菌药物 术前准备 其他特殊医嘱长期医嘱: 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半流饮食 适当声休 抗菌药物 雾化吸入临时医嘱: 标本送病理检查 酌情心电监护 酌情吸氧 其他特殊医嘱 漱口液主要护理工作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 宣教等术前准备 提醒患者明晨禁食水 观察患

28、者病情变化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实际操作时需明确写出具体的术式时间住院第3-5天(术后第1天)住院第4-7天(术后第2-3天,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 上级医生查房 住院医生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注意病情变化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了解患者咽喉部状况 上级医生查房,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 完成出院记录、出院证明书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二级护理 半流食或普食 其他特殊医嘱临时医嘱:其他特殊医嘱临时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主要护理工作 观察患者情况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术后患者嗓音保健

29、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 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2009版)一、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ICD10:K35.1/K35.9)行阑尾切除术(ICD9CM-3:47.09)(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病史:转移性右下腹痛(女性包括月经史、婚育史);2. 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心肺查体、腹部查体、直肠指诊、腰大肌试验、结肠充气试验、闭孔内肌试验;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如可疑胰腺炎,查血尿淀粉酶;4. 辅助检查

30、:腹部立位X光片除外上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有 右下腹包块者行腹部超声检查,有无阑尾周围炎或脓肿形成;5. 鉴别诊断:疑似右侧输尿管结石时,请泌尿外科会诊;疑似妇科疾病时,请妇科会诊。(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诊断明确者,建议手术治疗;2. 对于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等),要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充分告知风险,予加强抗炎保守治疗;3. 对于有明确手术禁忌证者,予抗炎保守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符合ICD10:K35.1/K35.9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疾

31、病编码;2. 有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3. 如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亦可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 血常规、尿常规;2. 凝血功能、肝肾功能;3.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 心电图;5. 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尿淀粉酶、胸透或胸部X光片、腹部立位X光片、腹部超声检查、妇科检查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 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2.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0.5至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3. 如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加用

32、1次;4. 无特殊情况,术后24至48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住院当天。1. 麻醉方式: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2. 手术方式:顺行或逆行切除阑尾。3. 病理: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4. 实验室检查:术中局部渗出物宜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1. 术后回病房平卧6小时,继续补液抗炎治疗;2. 术后6小时可下床活动,肠功能恢复后即可进流食;3. 术后23天切口换药。如发现切口感染,及时进行局部处理;4. 术后复查血常规。(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1. 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恢复正常饮食;2. 体温正常,腹部无阳性体征,相关实验

33、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3. 切口愈合良好(可在门诊拆线)。(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 对于阑尾周围脓肿形成者,先予抗炎治疗;如病情不能控制,行脓肿引流手术,或行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必要时行期阑尾切除术,术前准备同前。2. 手术后继发切口感染、腹腔内感染或门脉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导致围手术期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3. 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二、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ICD10:K35.1/ K35.9)行急诊阑尾切除术(ICD9CM-3:47.09)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34、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7天时间住院第1天(急诊手术)住院第2天(术后第1天)住院第3天(术后第2天)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书写病历 上级医师、术者查房 制定治疗方案 完善相关检查和术前准备 交代病情、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通知手术室,急诊手术 上级医师查房 汇总辅助检查结果 完成术后第1天病程记录 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切口情况 切口换药 完成术后第2天病程记录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级护理临时医嘱: 术前禁食水 急查血、尿常规(如门诊未查) 急查凝血功能 肝肾功能 感染性疾病筛查 心电图 胸透或者胸部X光片、腹部立位X光片长期医嘱: 级

35、护理 术后半流食长期医嘱: 级护理 术后半流食临时医嘱: 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检查项目主要护理工作 入院评估:一般情况、营养状况、心理变化等 术前准备 术前宣教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嘱患者下床活动以利于肠功能恢复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切口情况 患者下床活动有利于肠功能恢复,观察患者是否排气 饮食指导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4天(术后第3天)住院第5天(术后第4天)住院第6-7天(术后第5-6天)主要诊疗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 复查血常规及相关生化指标 完成术后第3天病程记录 观察

36、患者切口有无血肿,渗血 进食情况及一般生命体征 观察切口情况,有无感染 检查及分析化验结果 检查切口愈合情况与换药 确定患者出院时间 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和拆线日期 开具出院诊断书 完成出院记录 通知出院处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级护理 半流食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及相关指标长期医嘱: 级护理 普食临时医嘱: 通知出院主要护理工作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及切口情况 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促进肠功能恢复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及切口情况 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促进肠功能恢复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

37、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医师签名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2009版)一、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 (ICD10:D25)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68.39/68.49)(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月经紊乱等;2.体征:子宫增大、质硬;3.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必要时需要行盆腔核磁和/或CT检查)。(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1)子宫增大,肌瘤妊娠10周子宫;(2

38、)月经过多、继发贫血;(3)有压迫症状;(4)可疑恶变。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3.术前检查齐全;4.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1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5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3 天,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2.尿常规;3.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 4.凝血功能;5.感染性疾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6.心电图;7.胸部X光片;8.超声检查;9.宫颈刮片(有条件可选择TC

39、T或CCT);10.阴道清洁度检查;11.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CA125、hCG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3.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抗菌药物;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2-4天。1.麻醉方式:请麻醉科医师会诊,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 必要时全麻;2.术中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3.输血:必要时;4.病理:石蜡切片(必要时行冰冻检查)。(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用药;3.

40、预防性用药: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静脉性抗菌药物。(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恢复正常饮食,腹部无阳性体征;2.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体温正常;3.切口愈合良好。(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因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2.其他意外情况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3.术后出现发热及出血等并发症需要治疗和住院观察,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二、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 (ICD10:D25)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68.39/68.49)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 11天时间住院第1-3天住院第1-3天住院第1-3天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