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98056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74名儿科护士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74名儿科护士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和人际关系敏感及SCL90阳性项目数得分明显高于常模(P0.05);33岁45岁护士躯体化、偏执、强迫、抑郁因子评分显著高于20岁32岁护士(P0.05,P0.01);未婚护士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因子评分与己婚护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家庭收入低下与收入中等的儿科护士抑郁、偏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收入良好的儿科护士(P0.01)。结论:儿科

2、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差,受年龄、婚姻状况和家庭收入影响。 【关键词】 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SCL90症状自评量表儿科疾病起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儿科护理人员面对着特殊的服务群体,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为了评估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地进行心理卫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笔者对6所医院的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1 调查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商洛市6所综合医院儿科护士,发放调查问卷76份,回收有效问卷7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7.37。1.2 方法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1进行问卷调查,抽选6所综合性医院的76名儿科护理工作者,经统一指导解

3、释后进行问卷调查。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0.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与国内常模(644)2进行比较。2 结果2.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74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0岁45岁之间;其中,未婚护士包括离异4名;家庭经济收入按人均月收入1 000元为良好,500元1 000元为中等,500元为低下,见表1。表1 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收入护士人数比较(略)2.2 儿科护士与国内女性常模SCL90因子分析比较 儿科护士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评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和人际关系敏感及SCL90阳性项目数得分均高于常模,

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2。表2 儿科护士与国内女性常模SCL90各因子比较(略)注:与常模比较*P005。2.3 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及家庭收入SCL90各因子分析比较 74名儿科护士中,33岁45岁护士偏执、躯体化、强迫、抑郁因子评分显著高于20岁32岁护士(t6.47、2.14、2.04、2.06,P0.01、P0.05)。20岁32岁护士焦虑因子评分显著高于33岁45岁护士(t3.21,P0.01)。未婚护士(包括离异护士4名)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已婚护士,而偏执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己婚护士(t2.19、2.71、2.21、3.08、4.94,P0.0

5、5,P0.01)。不同家庭收入的儿科护士在抑郁因子和偏执因子在评分上差异有显著性(t28.89、11.80,P0.01)。家庭收入低下与收入中等的儿科护士抑郁、偏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收入良好的儿科护士(t =7.43、10.06、5.66、5.64,均P0.01),见表3。表3 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及家庭收入儿科护士SCL90各因子分比较(略)注:与组内对应项比较*P005,P0.01。3 讨论3.1 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因素 儿科护理工作繁琐,劳动强度大,肩负责任重,同样的护理和治疗,儿科护士付出的劳动要比成人科室多。儿科工作环境复杂,服务对象特殊,常因嘈杂零乱的环境和婴幼儿啼哭声不断的刺激,严

6、重影响儿科护士的工作情绪。儿科病房允许有家长陪护,各项治疗、护理工作都是在家长的“监督”之下公开进行,作为家长常因孩子生病而出现焦虑不安、烦躁易怒情绪,对护士的辛勤劳动有时不能正确理解,甚至对护士面露不满、动口骂人或动手打人,从而增加了儿科护士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加之频繁的“三班倒”, 没有周末及节假日的定时休息,扰乱了护士自身的生活规律,从而影响护士的社交活动及家庭生活,使他们感到身心疲惫,产生焦虑、压抑、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甚至有很多人发生了躯体化症状,如头痛、头昏、疲乏、睡眠障碍等,严重影响了护理工作质量。3.2 心理健康状况与年龄因素 表3示,年龄偏大的护士身体健康状况较年轻护士有所

7、下降,她们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中,工作压力或心理障碍得不到有效缓解,使其产生疲惫感,而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因此,管理者在调配儿科工作人员时应注意考虑年龄因素。20岁32岁护士焦虑因子评分显著高于33岁45岁护士,可能与临床经验及业务水平较年长护士欠缺而产生紧张焦虑情绪有关。3.3 心理健康与婚姻状况 婚姻是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同时婚姻问题还反映了个体的支持结构是否完整有效3,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己婚护士能从其配偶获得社会支持,而未婚者可能由于远离父母,长期住在单身宿舍,而相对缺乏社会支持。更有甚者,单身护士中的离异者可能在经历了婚姻变故、感情创伤后,其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

8、用度都有所下降,以致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3.4 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经济收入 不同家庭收入的儿科护士在抑郁因子和偏执因子评分上差异有显著性,家庭收入低下与中等的儿科护士抑郁、偏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收入良好的急诊科护士,提示家庭经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对护士心理健康有影响。这可能与其家庭负担重、需要赡养老人、养育子女、经济相对困难有关。因此对儿科护士进行心理素质培训时,应结合不同家庭收入的护士心理状态而有所侧重。总之,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差,与工作环境、工作应激及工作经验有关,受年龄、婚姻状况和家庭收入影响,值得管理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626.2 金华,吴文源,张明原.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12(5):260.3 栾荣生,刘东磊,阳定宇.社会支持在社会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的人群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5):2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