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知识宣教.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298373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母乳喂养知识宣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母乳喂养知识宣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母乳喂养知识宣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乳喂养知识宣教.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母乳喂养知识宣教一、 如何帮助母亲早期的哺乳1、 避免匆忙及嘈杂 2、了解母亲的感受及母乳喂养进行情况 3、观察母乳喂养 4、必要时,帮助纠正体位 5、给她有关的知识,确保她理解按需喂养,会识别孩子想要吃奶的征象,解释她能“下奶” 6、回答母亲的问题二、 如何帮助母亲喂养的体位1、 孩子的身体和头应呈一直线 2、孩子的脸对着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3、母亲抱着孩子贴近自己 4、若是新生儿,母亲不只托他的头和肩还应托着他的臀三、 扁平和凹陷乳头的处理1、 产前治疗可能没有帮助 2、树立母亲的信心 3、解释婴儿吸吮的是乳晕不是乳头 4、鼓励母亲进行足够的皮肤早接触,并且让孩子寻找乳房 5、帮助母亲使婴

2、儿的体位正确 6、帮助母亲尝试不同的体位 7、帮助母亲在喂奶前将乳头更好地立起来四、 如果婴儿在头12周不能做到有效吸吮,帮助母亲做以下几点1、 挤出母亲乳汁,用小杯子喂孩子 2、直接挤少量乳汁到孩子口中 3、使婴儿频繁接触母亲的乳房五、 乳房肿胀的治疗1、 如果婴儿能吸吮,要经常喂他 2、如果婴儿不能吸吮,帮助母亲将奶挤出 3、喂奶或挤奶前,刺激母亲的射乳反射:热敷乳房、热水淋浴、按摩她的颈部和背部、按摩乳房和乳头皮肤,帮助放松 3、喂奶后,冷敷乳房 4、帮助母亲树立信心六、 乳头疼痛的处理1、首先寻找原因;观察婴儿吃奶,找出含接不良的征象,检查乳头,查看有无念珠菌感染特征,以及舌系带的情况

3、,观察臀部有无念珠菌感染引起的臀红 2、然后给予适宜的治疗:树立母亲的信心,解释疼痛是暂时的,不久喂奶就会舒服了。帮助改进喂奶姿势。如果乳头和乳晕的皮肤发红、发亮,剥脱,痒或者深部疼痛,应按念珠菌感染治疗。 3、嘱咐她每天洗乳房不要超过一次,不要用肥皂或毛巾用力搓。建议她每天喂奶后用挤出的奶涂在乳头和乳晕上,以促进痊愈。七、 婴儿拒奶原因1、 生病疼痛或镇静剂作用 2、母乳喂养技术上的困难:奶瓶喂养,安慰奶嘴,哺乳姿势不正确,母亲摇晃乳房,限制母乳喂养时间和次数,母乳太多,吸吮协调困难 3、变迁引起婴儿不高兴:与母亲分开,新护理员、护理者太多,家庭常规改变,母亲生病或乳腺炎 4、表面上拒奶:新

4、生儿寻找乳房。八、 如何帮助妇女增加奶量1 保证她有足够的摄入量 2、鼓励她与婴儿在一起,给他充足的皮肤接触, 3、解释最重要的是让婴儿更多的吸吮,24小时内至少10次 4、保证婴儿能很好地含接乳头 5、教会母亲在下奶之前如何使用杯子而不是奶瓶来喂养 6、如果婴儿拒绝吸“空”乳房,则帮助母亲找一种在婴儿吸吮时给婴儿奶的方法:滴管或母乳喂养辅助器。九、 母乳喂养的好处1、 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和饮料,它含有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各种营养比例恰当,有利于婴儿的消化吸收 2、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可减少婴儿发生肠道、呼吸道、皮肤感染机会,还能预防小儿过敏和龋齿的发生 3、母乳

5、经济、卫生、方便适宜 4、母乳喂养能增进亲子感情 5、母乳喂养可减少产后出血,促进产后康复,并且有哺乳期避孕作用十、 早接触早吸吮阴道分娩的正常婴儿,出生后经初步处理,在30分钟内全裸体放在母亲胸部进行皮肤接触30分钟,同时工作人员应帮助婴儿开始早吸吮,这样可刺激母乳分泌。十一、母婴同室 产后正常婴儿应与母亲24小时在一起,每天母婴分离时间不超过1小时,有利于按需哺乳,增进亲子感情。十二、按需哺乳当婴儿感到饥饿或母亲感到乳胀时立即给予哺乳,坚持昼夜哺喂,不限制喂奶时间和次数,频繁吸吮,有助于刺激乳汁分泌,预防奶胀。十二、正确的含接姿势每次喂哺先将乳头触及婴儿口唇,诱发觅食反射,当婴儿口张大,舌

6、向下的一瞬间,即将婴儿靠想母亲,使其能大口地把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入口中,吸吮时,婴儿嘴唇象鱼唇样凸起,面颊鼓起,有节奏地吸吮和吞咽。十三、怎样预防母亲的乳房疼痛和乳头破裂1、采取正确的哺乳含接姿势 2、母亲不要用肥皂、酒精擦洗乳头 3、在喂哺结束前,不要强行终止哺乳 4、让婴儿吃不痛那侧乳房 5、哺乳后,在乳头上留一点奶,让它自然干燥,保护皮肤。十四、怎样判断孩子已经吃饱了 1、喂奶时可听到吞奶声 2、喂奶前母亲乳房丰满,喂奶后柔软 3、婴儿24小时有6次或6次以上小便 4、一天有少量多次或大量一次软大便 5、2次胃乃之间婴儿显得很满足 6、一个健康婴儿每月应该增加体重0.51千克,至少每周增磅125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