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动物共患病疥螨病的防治.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98608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种动物共患病疥螨病的防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多种动物共患病疥螨病的防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多种动物共患病疥螨病的防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多种动物共患病疥螨病的防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多种动物共患病疥螨病的防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种动物共患病疥螨病的防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种动物共患病疥螨病的防治.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多种动物共患病疥螨病的防治疥螨病又叫疥癣病、疥疮、生癞等,是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体外寄生虫病。该病的特征是:患病动物体表有湿疹性皮炎,掉毛、剧痒,患部逐渐向周围扩展,并有液体渗出,造成皮肤增厚、干裂,形成鱼鳞状痂皮和皱褶,具有高度传染性。若不及时治疗,病程延长,受上述病症影响,病畜会代谢紊乱、食欲减退,最后会营养衰竭而死亡。该病在家畜中患病较普遍,一些养殖场和养殖户时有发生,给生产实践带来严重损失。一、病原疥螨病由疥螨虫活动引发。该虫体用肉眼看不见,在显微镜下观看疥螨呈龟形浅黄色,背部隆起,腹部扁平,足上有吸盘,雌螨比雄螨大。疥螨在动物皮肤的隧道内进行发育繁殖,并以角质层组织和渗出的

2、淋巴液为食,成为动物发病的主要原因。二、症状及病理变化疥螨病在不同动物身上的先发部位往往不同。羊主要发生于头部,包括嘴唇周围、口角两侧、鼻子及耳根等。牛多开始于面部、颈部、背部及尾根部等被毛较短的部位,严重时遍及全身。猪、狗、马等首先从头部、逐渐蔓延到腹部,严重时扩散至全身。兔一般先由脚、嘴及鼻子周围发病,并容易传至外耳道,严重时遍及全身。各种动物患疥螨病的共同症状有以下几种表现:1、剧痒是贯穿整个疾病过程中的主要症状。是由螨虫的唾液及其代谢物的刺激引起的。动物的病势越重,痒的感觉越剧烈。当病畜进入温暖场所或运动后,由于皮肤温度升高,螨的活动加强,痒的程度剧增。2、脱毛、结痂是疥螨病患畜必然出

3、现的症状。在螨虫体的机械刺激和毒素的作用下,发痒处皮肤形成结节和水泡,当病畜挠痒、蹭痒时,结节、水泡破溃流出渗出液,渗出液与脱落的上皮细胞、被毛及污垢混杂在一起,干燥后就结成痂皮。随着病情的发展,毛囊、汗腺受到侵害,皮肤角质层严重角化,患部脱毛、皮肤增厚、失去弹性而形成皱褶。3、消瘦是疥螨病给病畜造成的严重后果。由于皮肤发痒,病畜终日啃咬、摩擦和烦躁不安,影响正常的采食和休息,并使胃肠消化、吸收机能降低。如遇寒冷季节,因皮肤裸露,体温大量散发,体内蓄积的脂肪被大量消耗,导致病畜日渐消瘦,有时继发感染,严重时造成死亡。4、痒螨中耳炎螨虫中的痒螨若寄生于动物的外耳道里,会引起中耳发炎,造成大量耳脂

4、分泌和淋巴液外溢,并常常继发化脓,干涸后形成黄褐色结痂,严重时结痂堵塞整个耳道。患病动物有痒感,不停地摇头、抓耳、鸣叫,常常在器物上摩擦耳部,有时向病变严重的一侧做旋转运动。后期病变会蔓延到额部和耳部背面。三、传播特点(一)疥螨病主要是由于健康动物与患病动物直接接触感染而引发的,也可通过被螨及其虫卵污染的圈舍、用具等间接接触引起感染。还可通过管理人员或兽医的衣服和手传染。这是一个肉牛养殖户,两个月前在牛市购进三头牛,其中一头牛的颈部有一块菜豆大的癣块,当时他们并没注意,随着病牛颈部癣块的增多,陆续有几头牛的头部、眼眶也长了癣,经兽医检查,这些牛已得上疥螨病。那头引进的病牛成为疥螨病的传染源。(

5、二)从疥螨病传播情况看,幼龄动物容易感染,发病也较严重,因为螨虫在幼畜身体上繁殖快,发病也较迅速。随着日龄的增长,症状减轻,但往往成为该病的传染源。这个生猪养殖户当年春天分别从本乡的几个养猪户购进猪崽30多头。一个月后,发现其中的一头小猪耳朵局部发红,一周后发红的部位逐渐扩大,并开始脱皮,由于刺痒,猪不断摇头、抖耳,从这些症状可以确诊,这头小猪患上了典型的疥螨病,虽然采取了隔离措施,但同栏的一些小猪也感染了疥螨病。(三)疥螨病四季都可发生,冬季、春季寒冷季节发病较多,尤其是在动物饲养圈舍脏乱、拥挤、潮湿的环境中,最适合螨虫的发育、繁殖。这个貉子养殖户把饲养的地点选在自家养鱼池的树林旁,潮湿的空

6、气、少见的阳光,使引进的几十只貉子几乎全染上了疥螨病,虽然施用了药物治疗,但收效很小,病情越来越重,有的貉子全身感染,这只貉子发病最早,耳朵已经烂掉,濒临死亡。(四)疥螨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之一。与家畜密切接触的饲养人员、兽医、屠宰和毛皮加工人员,往往会感染动物原性疥螨,相反,人体携带的螨也可以传染给动物。四、疥螨病的综合防治疥螨病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病要早期控制、彻底治疗。(一)疥螨病的预防工作有以下几点:1、保持畜舍的干燥、透光、通风良好。并要经常打扫,定期消毒,一般至少每周消毒两次,饲养管理用具也要定期清洗、消毒。消毒可用双季胺盐碘类消毒药进行喷雾消毒,也可以用喷灯进行喷烧。舍内的

7、牲畜,饲养密度要低些,并要提高营养水平。2、家畜要定期检查,早诊断、早治疗。诊断时要根据发病季节、动物患部皮肤变化和剧痒程度,做出初步诊断。如果想确诊,要用消毒过的刀子,在新鲜病变和健康皮肤交界处刮取皮屑,刮时下刀要深些,直至皮肤快要出血或轻微出血为止,然后将刮取的皮屑放在玻璃片上,滴上一滴50%的甘油,放置20-30分钟后,加盖玻璃片镜检,如发现活螨或螨卵,即可确诊。3、发现病畜要及时隔离、治疗。治愈的病畜应继续隔离观察20天,如果未再发病,才能与健康家畜合群。4、引进家畜时,应进行检疫观察,观察期至少一个月。5、饲养管理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与患病家畜接触时,应注意防范,避免人畜相互传染。(

8、二)疥螨病的治疗因为疥螨病有高度接触传染性,所以发现病畜,要对同群的所在动物给予治疗。治疗的药物有外用药和注射药两种。为使药物能和虫体充分接触,外用药时将患部及其周围34CM处的被毛剪去,用温皂水或20%来苏液彻底刷洗,除掉硬痂和污物,擦干后涂药。所用药如溴氰菊酯。民间常用废机油、烟叶水等涂抹患处,也起到治疗效果。治疗疥螨病的药物,大多数对螨的虫卵没有灭杀作用,必须重复用药,以便杀死新孵出的幼虫。每次间隔时间23天。皮下注射药物是杀螨除癣的有效方法。注射用药有伊维菌素、多拉菌素等。1%伊维菌素采用皮下注射,使用剂量要参考药品说明,每次注射,间隔10天。外耳道患螨动物,可将滴耳油滴入耳道内,每次滴3-5滴。在缓解耳朵炎症的同时,还要对患处全身皮下注射治疗螨病的药物,从而彻底清除疥螨病的病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