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学习计划心电图5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99602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CU学习计划心电图5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ICU学习计划心电图5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ICU学习计划心电图5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ICU学习计划心电图5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ICU学习计划心电图5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U学习计划心电图5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U学习计划心电图5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习日期2013-05-14学习地点ICU医办室主讲人李素花参加人员题目心电图波形特点、分析步骤及心律失常诊断学习内容心电图记录纸是一种1mm1mm的方格坐标纸。常规25mm/s走纸速度,每小横格为1mm,表示0.04s,每小格高1mm,表示0.1mV。一、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一)、P波:1、 反映左右两心房去极过程电位和时间的变化。2、 电刺激由窦房结产生,经由节间传导通路而扩散至左右心房。3、直立向上而顶端钝圆平滑,但AVR导联中的P波是倒置的。4、正常时节为0.06-0.12秒。5、电压小于0.220.25mv。(二)、P-R间期1、指以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的时间间隔。2、代表心房

2、开始去极至心室开始去极的时间。3、正常时间为0.120.2秒。(三、QRS波群1、反映左右两心室去极过程中电位和时间的变化。2、在QRS波群第一个向下的波形就是Q波,正常时间小于0.04秒。3、R波是一个高尖向上的波形。2、S波是在r波以后的向下的波形。3、正常QRS波群时间为0.06-0.1秒。(四)、S-T段1、从QRS波群终点J点到T波起点的间段,反映心室复极早期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2、正常的ST段应该在水平基线,在任何导联其向下偏移不超过0.05mv,向上偏移不超过0.1mv。观察ST段有无偏移要从J点后0.04S为准。通常以T-P段作为等电位线。(五)、T波1、反映心室复极后期的电位

3、变化。2、正常时间为0.1-0.25秒,电压为0.1-0.8mv。(六)、Q-T间期1、指从QRS波群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间,反映心室去极与心室复极的总时间。2、正常一般在0.32-0.44秒之间。(七)、U波1、代表心室肌的激后电位。2、在T波之后0.02-0.04秒出现,方向与T波一致。(八)、J点1、J点为QRS波群终了与ST段开始处的交接点。2、正常J点在等电位线上,上下偏移不超过0.1 mV。3、在早复极综合症时,致使J点上移,形成J波。这是由于心室除极尚未完全结束时,部分心肌已开始复极之故。二、心电图分析基本步骤:步骤一:1、分析节律(心室与心房)。2、比较数个周期的P-P间段和R-

4、R间段是否规则。3、如果P-P(R-R)间段都是一致,代表心室(心房)节律是规则。4、如果P-P(R-R)间段都是不一致,代表心室(心房)节律是不规则。步骤二:1、 计算心率(心室率与心房率)。2、在心电图上,心跳速率的测量从R波到R波(R-R间期)来决定心室速率,从P波到P波(P-P间期)来决定心房速率。在正常节律下,心房和心室率是相同的。计算方法有几种,有适合用于节律规则下或不规则下:节律规则:算出R-R(P-P)间期距离多少个小格,1500除以小格的数目。或算出R-R(P-P)间期距离多少个大格,300除以大格的数目。节律不规则:算出一条六秒时段的心电图有多少个R波,然后乘以10或算出一

5、条三秒时段的心电图有多少个R波,然后乘以20。步骤三:分析P波:1、有没有P波?2、P波型态是否正常(顶端钝圆平滑,直立)?3、是否所有P波的大小和型态都是一样?4、P波和QRS波群是否一比一关系?步骤四:分析P-R间段:1、评估心房至心室间的传导速度;2、P-R间段是否正常?3、P-R间段是否固定?步骤五:分析QRS波群:1、QRS波群的时间是否正常?2、是否所有的QRS波群的大小型态都是一样?3、是否每一个P波后,都有一个QRS波群?步骤六:分析S-T段和T波:1、S-T段是否正常?2、T波的时间和电压是否正常?3、T波的波形是否向上?三、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一)正常窦性心律 1、符合窦性

6、心律条件: 每个QRS波前都有相关P波; P波在、aVF、V3V6直立,aVR倒置; P-R0.12s 2、同一导联PP间距相差100次/min。2、窦性心动过缓:(1)符合窦性心律条件;(2)心率0.12s。4、窦性静止:(1)符合窦性心律条件;(2)在规则的P-P间期中突然出现较长的P-P间期 (1.5s);(3)长P-P间期与基本的窦性P-P间期之间无倍数关系。(四)、异位心律失常1、期前收缩:又称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是在窦房结尚未发出激动之前低位起搏点抢先发出激动控制心房及/或心室的活动。根据异位起搏点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早搏。偶发早搏: 5次/min或0.12s;

7、 (3)P波后QRS波群呈室上性 (4)代偿间歇不完全。1、2房室交界性早搏1) 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呈室上性;逆行P”波(II、III、aVF倒置,aVR直立)可出现在QRS波 之前(P”-R0.12s), 也可出现在QRS波之后 (R-P”020s;每个P波后均有QRS波群4、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有部分心房冲动不能传到心室,引起心室漏搏。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分为I型(文氏现象或莫氏I型)和型(莫氏型)。I型阻滞比较常见,多为暂时性型阻滞较为少见,但多为持久性。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在相继的心搏中逐渐延长,RR间隔逐渐缩短,直至P波不能传入心室发生心室漏搏,漏搏后的第一次P-R间期缩短。如此周而复始,形成3:2、4:3或5:4的房室传导比例的阻滞。二度型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固定不变,但可以延长或在正常范围内。每隔I、2或3个P波后有1次QRS波群脱漏,因而分别称之为2:l、3:2、4:3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PP和RR间隔各有其固定的规律,但两者之间毫无关系,P波的频率较QRS波群频率快。(2)心室率慢而规则,心室起搏点如在房室束分叉以上,QRS波群形态正常,室率4060次/min;如在房室束分叉以下,QRS波群增宽 畸形,室率常在40次min以下。讨论结论提问被考核人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