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医疗】互联网医疗深度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健康】【医疗】互联网医疗深度研究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互联网医疗深度研究报告 一、互联网医疗的市场概览据国外咨询报告称,移动终端在医护人员中已达到很大的普及。2012年全球移动医疗产业达到了600亿美元规模,年复合增速30%40%,在中国,移动医疗带动的市场规模,约在数10亿元。与传统医疗相比,移动医疗在便携性、提高医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上大大提高。互联网医疗就是把传统医疗的生命信息采集、监测、诊断治疗和咨询,通过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大数据分析与移动互联网相连:所有与疾病相关的信息不再被限定在医院里和纸面上、而是可以自由流动、上传、分享、跨国家跨城市之间的医生会诊轻松实现。患者就诊和医生不再要求必须面对面。可穿戴设备最大的市场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
2、用、比例超过了50%。我们发现:过去两年智能健康终端爆发式增长,现在面向个人和家庭的健康智能终端种类繁多,智能手环、智能运动鞋、智能体重计、智能血压计等设备已经在消费和技术的双重驱动下迅速爆发,而且这些设备无一例外的都是采用“终端+云平台”模式,目前国内这些设备厂商以移动硬件制造为主、其进入门槛并不高,只是血压、血糖、血氧和心电等数据的收集和与手机相连,很容易被仿制和超越,中后台的App和大数据分析是普遍薄弱环节,因此还不能作为临床诊断治疗参考。我们认为:可穿戴医疗设备虽然有消费电子属性,但应属于医疗器械范畴,对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我们判断:目前在生产可穿戴医疗设备硬件的国内企业中、
3、必定有一部分通过并购进入到壁垒高的产业链后端(即:中后台的App和大数据分析)。 二、长期以来我国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都很低下1、实际诊疗和住院主要集中在我国三级医院我国三级医院承担的诊疗和住院患者压力远远高于二级和一级医院。2012年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我国三级医院院均诊疗人次是二级医院的4.2倍,一级医院的23.5倍。院均住入院人次是二级医院的3.1倍,一级医院的27.9倍。 更重要的是,从趋势上看,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患者均逐渐向三级医院集中。从2007年到2011年三级医院门诊人次占比从38.14%逐渐上升到43.95%,而住院人次占比从34.81%上升到37.85%。从各地区看,我国医
4、疗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以每百万人拥有的三级医院数为例,人均资源最多的天津(2.51个/百万人)和北京(2.48个/百万人)是人均资源最少的河南(0.59个/百万人)的4倍多。 2、医生定点执业、医生依附医院获取患者我国目前尚是医师定点执业:一方面,无论是医生的收入还是晋升,均不直接与诊疗患者数相关,医生没有动力争取更多患者。另一方面,只要身处优质三甲医院,多数医生的工作量是饱和的,并不需要争取更多患者。第三方面,医生与医院绑定,通常的就医流程是选择医院->选择科室->选择医生,绝大多数患者由医院导入。因此,我们判断,在定点执业的情况下,医生对于通过建立个人网站打造个人品牌来吸引患者的
5、动力不强。但,有很多政策敏感度高的先知先觉医师,其团队已经通过“好大夫在线”这些平台建设其个人网站、培育其个人品牌、极力扩大其粉丝患者群。 3、我国分诊和转诊制度乏力在英国,法律规定居民必须就近选择全科医生注册登记,只有经全科医生转诊才能进上级医院享受免费服务。在美国,全科医生充当了整个医疗卫生体系“守门人”的角色,参加医保的人员患病后必须接受全科医生首诊,由全科医生根据诊断和治疗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转诊到专科医生或者医院。病情稳定后,病人转回,由全科医生负责康复及跟踪治疗。国外全科医生的转诊分诊是有医保政策的大力支持做后盾、全科医生的高素质为保障的。我国目前的转诊分诊机制并不完善。在2009年
6、的新医改中提出了“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的方案,以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模式,减轻三甲医院的就诊负担。但是因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实施结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有:一、医保对基层首诊的引导不强,基层和大医院的报销比例差别不大。二、激励机制不足,因上下级医院之间利益分配机制的缺失,双向转诊多为向上转诊,病情稳定病人向下级的转诊比例低。三、我国基层医院医生资质与三甲医院相差较大,患者往往对其缺乏信任是“首诊在社区”难以实施的重要原因。而在美国,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在医学教育以及需要资格上执行的标准是一致的,全科医生水平也很高,因此在面对复杂疾病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也
7、能够得到患者的信任。四、转诊缺乏明确的标准。 4、现行排队优先制导致医生无法筛选到合适患者、医疗资源浪费不可避免前述我国转诊分诊机制的不足,导致我国优质医疗资源三甲医院的专家“一号难求”。绝大多数医院门诊按照排队或者预约的时间先后顺序分配有限的专家门诊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初步筛选严重不足,时常造成一些常见疾病挂上专家号,而其普通疾病在基层医院就能诊治、并非专家诊治不可、造成专家资源的浪费。而那些真正需要专家,也是专家乐于诊治的复杂、重大、疑难疾病可能因此失去了治疗机会,造成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低下。三、政策:医师多点执业正在松动1、医师多点执业2014年开始松动2014年1月26
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及解读,第一执业地点或在医师多点执业方面掌握“生死大权”。 事实上,多点执业试点已进行了5年,原卫生部于2009年印发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并在部分地区先行试点。2011年又发出通知扩大医师多点执业试点范围的通知。总体要求:(一)促进医师合理流动(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三)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北京医师多点执业有望在全国领先北京医生多点执业突破,有望不再需“原单位批准”。2014年1月,北京市卫生局起草了放开医师多点执业的新方案,上报国家卫计委。北京方案是目前全国范围内最接近医师“自由执业”理念的改革方案之一:不再
9、把“原单位的批准”列入多点执业审查条件,完全放权给医生和医院谈判进行;医师多点执业属于雇佣双方商量的问题,不用再报批北京市卫生局;在北京市范围内,医师多点执业地点数量将不再限制。1月20日,北京市卫生局通过官方微博“首都健康”发布消息称,北京市医生多点执业将进一步放开,今后,北京市卫生局不再把“原单位的批准”列入医生多点执业审查条件。另外,在北京市范围内,医师执业地点和数量将不再受限制。医院用人制度将随之改革,全职、兼职、合作等执业形式都将成为可能。3、回顾政策逐步推进医师多点执业的历史2009年新医改首次提出“研究探索医师多点执业”,此后每次新医改工作都会涉及“推进医师多点执业”,2013年
10、11月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提及“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医师多点执业已是政策确定趋势。 我们将新医改之后的医师多点执业改革,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9年2013上半年,卫生部牵头的多点执业试点阶段。卫生部在2009年9月、2011年7月两次发文,试点医师多点执业。从2009年直至2013年,医师多点执业进展不大,以广东省为例,虽然2010年1月已经开始实施多点执业,但至2013年,全省16万多名注册医师,仅3800多人申请多点执业,且其中大多数医师是在合作医院之间多点执业。2013年之前医师多点执业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一、医师申请多点执业需要原单位(即第一执业医
11、院)批准。二、大多数三级医院的医师工作量饱和,都是超负荷工作,无暇分身进行多点执业。 第二阶段:2013年7月深圳方案的提出,推动了各地多点执业加速。2013年7月,深圳在“医师多点执业”的探索上首先迈出大步,向广东卫生厅提交深圳市医师多点自由执业实施细则,方案不仅放宽了申请医生的资格限制和执业地点数量限制,而且最重要的是,医师申请多点执业,无须第一执业医院的批准,仅在指定网站备案即可。但由于“步子迈得太大”,深圳方案被深圳政府撤回,暂时处于搁置中。 4、医疗集团内部的医疗机构之间“多点执业”无需审批目前实际上较为常见的“多点执业”方式,是在医联体内部的医疗机构之间的医师资源共享。2013年卫
12、生部年度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鼓励医联体形式。医联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由一所三级医院,联合若干所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目的是引导患者分层次就医,医联体内大医院的医师往往会抽出一定时间在基层医院看病。北京、上海、镇江等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组建了大大小小各种形式的医联体。2014年1月成立的北京朝阳区北部医联体,首次吸纳了民营医院和睦家,这也意味着将来民营医院将越来越多的进入医联体,获得公立医院优质医师资源。朝阳区北部医联体以安贞医院牵头,成员包括地坛医院、华信医院、煤炭总医院、朝阳急诊抢救中心、北京藏医院、北亚医院、和睦家医院以及10家基层卫生服务中心,以心血管
13、疾病治疗、脑血管疾病康复和健康管理为特色的区域合作。 四、政策对民营资本和外资投资医院,支持力度空前2013年10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意见中,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健康领域的“玻璃门”要求明确打破。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等机构均被鼓励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行业。意见明确指出,中央大力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此外,还要求推进外资进入国内医疗健康产业的步伐,进一步放宽中外合资、合作办医条件,并逐步扩大具备条件的境外资本设立独资医疗机构试点。“此次政策调整,健康服务业对民营资本的开放力度是非常
14、大的。”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实行“非禁即入”,“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加快落实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等方面同等对待的政策。从卫生部统计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2005年到2011年,公立医院从15483家逐年下降到13539家,而民营医院从3220家逐年上升到8440家。非营利性医院的增速也远低于营利性医院的增速(0.61%vs11.54%)。 五、医生:依靠其个人品牌价值实现流动成为趋势1、先看国外:医生收入与其诊疗患者数紧密相关绝大部分医生有私人诊所,向医院提出申请,医院允许
15、医生在院内收治病人、做检查以及租用医院的手术室等设备,医院不向医生支付工资等,保险公司向医院支付检查、设备、住院等费用,向医生支付诊疗费用。只有少数医生受聘于医院,约占医生总数的25%左右,由医院支付工资等,收治病人获得的收入全部归医院。在这种制度下,绝大多数的医生收入取决于收治的患者数,因此美国的医生更有动力为zocdoc等在线预约网站提供自己的档案、空余时间段等信息,以供患者预约。由于门诊基本都由私人诊所承担,医院的主要作用为急诊和住院。所以一般疾病患者选择的是医生而非医院。在美国,私人诊所分为全科医生诊所和专科医生诊所,首诊在全科医生诊所,全科医生无法处理再推荐各专科医生诊所给病人。无论
16、是全科医生还是专科医生,病人均可以根据医生的资料、评价进行选择(在保险覆盖的医生名单内)。因此,在美国,医生个人品牌和声誉的打造极为重要。 2、医师多点执业将使患者去好医院看病的观念,向找好大夫看病转变而在国内,目前医师还是定点执业的情况下:一方面,无论是医生的收入还是晋升,均不直接与诊疗患者数相关,医生没有动力争取更多患者。另一方面,只要身处优质三甲医院,多数医生的工作量是饱和的,并不需要争取更多患者。第三方面,医生与医院绑定,通常的就医流程是选择医院>选择科室>选择医生,绝大多数患者由医院导入。因此,我们判断,在定点执业的情况下,医生对于通过网站打造个人品牌吸引患者动力不大。未
17、来,医师多点执业大范围发生之时,名医生与名医院的纽带联系趋弱。我们判断:患者去“好医院看病”的观念,将不可避免地向“找好大夫看病”转变。从而真正打通“合适的患者”与“合适的医生”,因为对医生的评价,疗效永远是第一位要素,医生若招揽其不擅长的疾病、只会伤及其个人品牌。 六、当前主要的“互联网医疗”的盈利模式1、国外互联网医疗的软件类企业的盈利模式1)向药企收费:最典型的公司Epocrates,是全球第一家上市的移动医疗公司,其主要产品是药品和临床治疗数据库、面向医生提供。2010年上市时,其用户覆盖了全美40%的医生。75%收入来自于药企、为其提供精准广告和问卷调查服务。Epocrates已被近
18、3亿美元价格被收购。2)向医生收费:代表公司Zocdoc成立于2007年,采取对患者免费,向医生收费的商业模式。根据地理位置、保险状态及医生专业为患者推荐医生,并可在平台上直接完成预约,病人可以更方便地选择和预约医生,医生可能得到更多病人,尤其是保险覆盖的病人。每月医生需要支付250美金使用Zocdoc平台。3)向保险公司收费:代表公司WellDoc,专注于慢病管理,其主要产品是“手机+云端”的糖尿病管理平台。患者可以用手机方便地记录和存储血糖数据。云端的算法能够基于血糖数据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及时提醒医生和护士。该系统已通过FDA医疗器械审批,而且已经证明了其临床有效性和经济价值,因此得
19、到了两家医疗保险公司的报销,提供给投保的糖尿病患者。 2、国外互联网医疗的硬件类企业的盈利模式1)向医院收费:代表公司Vocera,为医院提供移动通讯设备,可以随时随地发送、接收信息,通话并设置提醒。 2)向消费者收费:代表公司ZEO,提供移动睡眠监测和个性化睡眠指导,主要面向消费者销售硬件,通过一个可佩带的硬件,监测心率、饮食、运动、睡眠等生理参数。其产品ZEO是一个腕带和头贴,可以通过蓝牙和手机或一个床旁设备相连,记录晚上的睡眠周期,并给出一个质量评分。用户可以通过监测得分变化或和同年龄组的平均值相比较,对自己的睡眠有一个量化的了解。另外,对于睡眠不好的人,ZEO也提供个性化的睡眠指导,通
20、过一些测试找到可能的问题。 3、我国互联网医疗的软件类公司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总体来看,我国互联网医疗的软件类公司的盈利模式有三种:1、广告模式(硬广和植入式广告)。2、倒腾流量(低买高卖)。3、目前不盈利,累积核心实力。 国内的互联网医疗主要有面向医院医生的B2B模式和直接面向用户的B2C两种模式。目前来看,移动APP终端主要有四大类:一、疾病管理、医患沟通平台,如“好大夫”。二、在线咨询,比如“春雨掌上医生”,广告收入是其主要来源。三、药物管理,如“丁香园”的用药助手,医生可用来查询药品说明书,查看用药指南摘要及全文,使用常用医学计算工具。四、通过医学文献向医生介绍新产品,杏树林的产品“医
21、学文献”通过医生的使用,来为药企产品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最终向药企收费。 “好大夫在线”比春雨掌上医生做得更早,同时,好大夫网站的品牌知名度已经形成,建立了一定的消费者信赖度,医生群体相对稳定和可靠。目前已收录4000多家医院的32万名医生,主要服务包括找医生、预约门诊、咨询专家等。咨询专家还包括在线咨询和电话咨询。医生电话咨询的费用较高,专家问诊的费用在几百元/次。 七、“互联网医疗”相关的优秀公司1、好大夫在线中国目前最大的医患沟通平台,以患者为核心1)商业模式:定位于“以患者为核心的院外医疗服务(医院前和医院后的在线服务),病情优先制让患者和医生粘制在好大夫这个平台上”,已经经营了7年多,
22、好大夫已与3200多家公立医院(其中,含有全国全部的1700多家三甲医院)和少数民营医院(上海沃德和北京和睦家)的32万名医生注册、其中,有7万名活跃医生开通了个人网站,提供在线咨询、转诊、预约加号等在线服务,最能帮助患者的医生、其排名最高,注册患者2800万人,患者通过疗效和服务态度两个纬度对医生打分。“医院前服务”包括为患者匹配找到合适的医生、同时为医生筛选到与其专业方向相吻合的“合适的患者”,操作流程是先由患者在线提交病情咨询,再由“好大夫医助审核、在病情优先的基础上分诊、匹配医生”,之后等待医生答复,在医生已全面了解到患者的病情和检验报告单信息之后,患者可通过电话咨询得到医生的诊断治疗
23、建议。“医院后服务”包括就医经验分享和出院后管理(比如PCI术后管理)。 2)盈利模式:销售收入来源于几部分:1、患者向医生电话咨询服务,医生在晚上7点以后接电话,收费标准在200600元/10分钟,由医生与“好大夫在线”分成。2、面向企业的数据库收费,保险公司、7家外资制药企业以及一些数据公司购买其疾病数据库。3、介绍海外就诊的收费。4、术后管理(PCI手术)的收费。3)公司仍然在坚持“用病人的口碑”来传播医生的个人品牌,仍然在累积核心竞争力。 2、宝莱特可穿戴的、动态体温监测仪公司自主研发的可穿戴的、动态体温检测仪今年即将获得CFDA的医疗器械审批,体温可以精确到0.1、产品外形系一薄片贴
24、在好动的婴幼儿腋下。公司今明两年业绩增长仍主要来自于血液透析浓缩液和血液透析粉的贡献。2013年公司血液透析耗材销售收入6000多万元。2014年预计将达到1亿元,其中控股60%的天津子公司挚信鸿达预计将贡献5000多万元。国内接受血液透析的人群已近30万人,随着大病医保的全面推行,对终末期肾病的报销比例将持续提高,透析人群和透析次数都将增加,推动透析市场的快速增长。公司已经预告2013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0%40%,我们预测公司2013年净利润下降20%、净利润3000万元左右,2014年将达到4100万元、同比增长36%。 3、九安医疗ihealth系列可穿戴健康设备公司正从传统的家用医疗健
25、康电子产品向移动医疗健康产品转型。公司自2010年起推出了ihealth系列产品,公司在硬件端、应用程序(App)和云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Ihealth产品在血压、血糖、体重、血氧、运动健身等领域已经推出了近10款产品。ihealth系列可穿戴健康设备,这部分业务尚未盈利。收入来自硬件、实际销售几十万量级、后台的App和云端尚无收入。国内可穿戴健康设备仍处于市场起步期、进入门槛不高、销售推广和盈利的不确定性较大。我们判断公司未来将从战略上向竞争壁垒高的后台(App和大数据分析管理)延伸。公司已在2013年前三季报中预测全年净利润在+20%负20%之间,我们预测2013年净利润在560万元左右,
26、当前公司总市值90亿元。 4、海虹控股国内医疗福利管理先行者1)医保控费+政策支持催生国内药品福利管理需求。2011年8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提出推进付费方式改革任务目标是:结合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加强总额控制并探索总额预付。2012年9月卫生部发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明确推出611亿元预算全民电子健康系统工程,包括大型综合医院信息化系统标准建设和建立全民电子健康档案以及区域性医疗信息化平台三项工作。以上两项政策的明确,促使国内药品福利管理需求释放。2)公司为国内药品福利管理(PBM)业务稀缺标的,业务拓展深度及广度进一步提升,但收费模式尚
27、处探索阶段。2009年12月公司出资300万美元(占50%股权)与美国药品福利管理龙头公司ESI合资成立益虹国际,正式涉足药品福利管理业务。目前,公司共建签约城市包括浙江、广东、广西、福建、安徽、河南、湖北、海南等近十个省份的十余个地市,在广度上拓展更多省市,“医保基金智能管理平台”已在杭州市的医保端及部分医院端成功并行。同时,公司去年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及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近日又与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在北京市、广东省及青岛市开展合作试点工作,公司从事的医疗福利管理范畴由基本医疗保险服务扩展到商业保险服务,商
28、业模式进一步完善。2012年公司PBM业务收入为972.93万元,同比增长179.5%。我们认为公司是国内PBM业务的稀缺标的,具备一定先发优势,凭借多年积累的临床医学数据库和高效的自动审核引擎(审核速度达到0.07秒/条),公司未来仍将领跑国内PBM行业。3)电商平台市占率居首,渠道资源优势显著。公司目前在29 省建立区域医药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并由87家子公司运营,已打造覆盖全国范围最大第三方医药交易平台。公司全资控股的海南卫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CFDA批准的10家获得“第三方互联网药品交易平台资质”的企业之一,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2009年公司医药电子商务平台集中招采量948亿元,市场占有率23.7%,居首位。2013年上半年,公司医药电子商务及交易业务收入为1.06亿元,同比增长36%,营收情况逐步好转。我们认为电商平台与PBM业务可共用公司现有的渠道资源,实现资源整合,同时加快公司PBM业务的区域布局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