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7关于维护医疗机构工作秩序的建议.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00231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87关于维护医疗机构工作秩序的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387关于维护医疗机构工作秩序的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387关于维护医疗机构工作秩序的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387关于维护医疗机构工作秩序的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387关于维护医疗机构工作秩序的建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87关于维护医疗机构工作秩序的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87关于维护医疗机构工作秩序的建议.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维护医疗机构工作秩序的建议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医改的深入、人民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和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以及医疗服务的高风险性和信息不对称性等因素,致使医疗纠纷频频出现在各种医疗活动中,医疗纠纷在当前社会矛盾凸现期和卫生改革探索期的新形势下,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有数字显示,医患纠纷正以每年的速度递增。随着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在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患方表现不理性行为也愈来越多,有的甚至出现殴打、谩骂医护人员,毁坏财物,长期占用病房,强占办公室等侵犯医疗机构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更有甚者出现职业化的“医闹”现象,这些现象出现充分凸显我国现行医疗纠纷解决模式在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的

2、问题。然而,职业化的“医闹”现象不得不引发人们深思,当一种社会关系发展到可以催生出一种新的职业,并且当这种新的职业反过来破坏原来的社会关系,可能影响到行业发展、社会稳定的时候,这也应当是我们整个社会必须给予应有的关注、并应当采取足够力度的措施加以解决的时候了。因此,加大和完善依法处理医疗纠纷的力度,对促进和保障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当前医疗纠纷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有法不依,被动协商调解呈上升趋势发生医疗纠纷后,患方不是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司法程序寻求解决途径,而是先取闹医疗单位,后借势行政上访,导致医疗单位被迫协商或调解处理。2弱势有理,

3、赔偿数额虚高呈上升趋势一旦发生医疗纠纷,不论医院有无过失或有无责任,患方总是以弱势群体自居,相关部门总是社会稳定大局为重,息事宁人,医疗纠纷的处理总是以医方赔钱而结局,而且数额虚高呈上升趋势。3无理取闹,挠乱医疗秩序呈上升趋势在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医患双方互相理解、心平气和冷静处理的很少,患方大多采取吵闹、谩骂甚至殴打医务人员,毁坏医院设施,聚集几十、上百人围堵医院,停尸闹事等行为,以严重干扰医院正常工作秩序为手段,胁迫医院满足自己的无理或过高的要求。二、产生的主要原因1.各部门求稳心态是根本原因在医疗纠纷的处理中,多数医疗机构碍于声誉,采取妥协退让,息事宁人,出钱消灾。面对患方的无理要求和违

4、法行为过度姑息迁就,间接助长了患方的高额索赔意识,从根本上增加了医疗纠纷的处理难度和无序。2.医疗机构对医疗纠纷处理乏力是主要原因首先是医务人员在事发之前有时缺乏有效的预见性,医患沟通不力,防范意识不强,防范措施不力或不到位。其次是发生纠纷后,有的医疗单位没有充分认识到事情的严峻性和危害性,相关人员处理不及时,不果断,补救措施不到位,导致了纠纷的处理难度加大。 3.相关部门配合不力是纠纷处理升级的直接原因发生医疗纠纷之后,相关部门配合不力,特别是有的公安人员即使到场,大多也保持着一种观望的态度,不是积极干预,维持现场秩序,控制现场事态、参与纠纷处理。4.有的患者利益熏心间接取财而今在市场经济环

5、境下,社会已流行 “要想富,找大夫”的误导。一旦诊疗结果不理想,就蓄意闹事,事闹的越大越好,认为只要一闹事,医院迫于多方面的压力,就会赔钱。借此向医院提出名目繁多的索赔要求,而且漫天要价,以期达到自己高额索赔的目的。5社会矛盾向卫生行业转嫁之趋势日趋突出当前,随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法律建设不断完善,绝大多数社会领域(如养老、住房、工伤、交通事故)已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但当前医疗立法、特别是医疗损害赔偿立法相对滞后,难以做到有法可依,再加上医疗保险制度不够完善,客观上为社会矛盾向卫生行业转嫁和医疗损害索赔数额大幅波动创造了条件。在此背景下,医疗纠纷自然成为公众解决经济缺口的理想途径。三、不理性的

6、“医闹”现象造成的主要危害1.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疗单位的正常医疗秩序和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发生医疗纠纷后患方采取的吵闹、谩骂甚至殴打医务人员,毁坏医院设施,聚集几十、上百人围堵医院,停尸闹事等不理性行为,严重干扰医院正常工作秩序。此外,医疗纠纷所造成的直接损失是虚高赔偿的经济损失;间接损失包括医院为处理纠纷而付出的大量人力和物力等间接经济损失与因医疗纠纷的不依法处理而造成社会误导、影响医院声誉等社会效益损失,加上医务人员风险压力大,工作积极性不高,也会相应的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2.群众守法意识受到错误引导在医患冲突中,少数患方利用殴打医务人员、扰乱工作秩序、毁坏医院设施等过激手段,求得了

7、医疗纠纷的满意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一些人利用体制上的空隙和管理上的疏漏以失信的低成本发不义之财的气焰。法律的严肃性受到了冲击,群众守法意识受到错误引导。3. 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进取性受到挫伤患方对医务人员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有的甚至十分苛刻。但是医疗行为本身的技术性、复杂性和高风险性,决定了许多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或医疗意外不可避免。一旦发生医务人员无过失性不良后果时,病人和其家属便不能接受而引发医疗纠纷。在医疗纠纷中,医务人员同样是受害者,他们既要承受来自患方的辱骂、殴打等身心上的伤害,还要承受来自社会舆论带来的心理压力,在很长时间内,他们都会受到人们的非议或不公正的待遇。因此,

8、越来越多的医生为了避免医疗纠纷缠身不得不采取防卫性医疗行为,不敢施行新的手术或突破性治疗方案,势必导致患者利益受损。特别是对于急重症、高风险的病例救治,如医生采取消极保护行为,往往耽误最佳抢救时机,使抢救成功率会大大降低。4人为造成了重复检查使患者的人均诊疗费用过快增长医方在为患者提供诊治服务过程中,为了确保诊断准确、治疗全面,以防漏诊、误诊,以保全诊断证据,辅助检查上尽量周全,临床治疗上尽量可靠,风险治疗尽量减少,以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在一定程度上被迫导致病人人均诊疗费用增长过快。四、建议1. 政府要立规维护医院合法权益(1)针对目前日渐增多不理性的“医闹”现象,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医疗卫生工作秩

9、序,政府应将医疗纠纷处理等同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做到有预案、有组织、有措施。建议市政府出台关于维护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秩序加强医疗卫生单位治安管理规定。(2) 政府应制定强制性的法律条款,对停尸闹事、弃婴胁迫医院的现象,要有强制处理尸体、强制养育婴儿的措施,司法部门要积极配合,对违反者严肃处理。对于不按正常程序请求解决,而采取聚众闹事,扰乱医疗机构正常工作秩序,侵犯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破坏公共设施和设备的违法犯罪行为,必须责令公安、司法等部门坚决依法严肃处理,以儆效尤。2、成立医疗纠纷协调处理中心要建立医疗纠纷协调处理中心,由司法牵头协同公安、卫生、保险和社会劳动保障等机构组成,为了能协调各

10、方力量,及时有效处理应急事宜,化解暴力和其他妨碍医疗秩序的行为。并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力和责任。(1)赋予机构“准司法权威”的性质,能够迅速协调各方面力量,展开应急处理,以开导和劝说为主要处理方式,以双方和解为目的,及时依法化解暴力和其他违法违规行为。(2)要加强部门间的配合责任和法律责任。在医疗纠纷的处理过程中,特别要加强相关部门的配合,在政府的主导下,积极加强公安、司法、卫生等部门和患者工作单位的积极配合,要统筹行动,多管齐下,采取依法处理和思想工作相结合,确保医疗纠纷处理依法有序地进行。(3)要加大用科学的态度看待临床医学宣传教育,逐步引导患方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对医疗纠纷处理相关

11、法律法规及处理程序的正面宣传。新闻媒体应坚持正确的宣传导向,加强对群众的正面引导,避免不适宜的、片面的、失真的宣传报道对群众产生误导。当发生医疗纠纷时,医疗机构或患者可象“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一样向中心打电话报案,该中心接案后迅速根据案件情形安排相关机构赶到现场,按照程序进行调解、理赔及纠纷的协调处理工作。相信在目前一直缺乏良好途径来化解医患纠纷的状况下,医疗纠纷协调处理中心可在组织与公众之间架起双向传播和沟通的桥梁,为双方提供了一个沟通、协商的平台,为医疗纠纷的解决建立了“绿色通道”,从事实、法律、科学的角度分析,该机构首先能把纠纷温度降下来;第二,达到出现问题后医生和患者有话可以好好说,有地

12、方说。也能够引导患者走上协商、诉讼法律或者合理索赔的路子,平稳有效地解决医疗纠纷。将公安、司法与卫生医学专业有机结合,有助于把医患双方激烈冲突消除在萌芽状态,有利于缓解医患矛盾,也有利于把医务人员从医疗纠纷困扰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精力去攻克医学上那些疑难复杂问题,以造福人类。3.要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医疗机构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加大对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职业道德继续教育制度,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医院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范围,加强医德医风的专项治理,实行医德医风讲评制度,使医德医风建设经常化、制度化,把医德医风与医务人员晋升、晋级、聘任挂钩,以构建自律文化,塑造优良行业作风;同时要不断提高医疗质

13、量,建立医疗技术的准入制度,加强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责任管理,建立医疗安全防范措施和医疗隐患应急预案,最大限度的确保医疗安全。 4.医疗机构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医疗活动是一项高技术、高风险的特殊行业活动,由于患者大多数缺乏医学知识,故造成医患间在信息上绝对不对等,因此加强与患者及外界的沟通对于医院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医院可通过电视、报刊、版报、健康教育活动、开通热线电话,建立交互性网站、设立专门的患者接待部门等形式,向公众或患者宣传医疗活动的高技术性、高风险性和诸多不确定因素等知识。最大限度地增加公众对医疗行业、医院以及医务人员的理解和信任。通过多途径、多渠道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可使患者和家属充分享有知情权,也可充分赢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