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亩茯苓GAP规范化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01218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3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00亩茯苓GAP规范化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10000亩茯苓GAP规范化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10000亩茯苓GAP规范化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10000亩茯苓GAP规范化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10000亩茯苓GAP规范化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00亩茯苓GAP规范化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00亩茯苓GAP规范化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项目意义和必要性11.1 现状及发展趋势11.1.1中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11.1.2顺应国家大力倡导发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政策要求11.2 产业关联度分析31.2.1 将松蔸变废为宝,有利于节约森林资源31.2.2 有利于带动产供销一体化经营31.3 市场分析41.3.1产品市场供求现状51.3.2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6第二章 项目技术基础72.1 知识产权情况72.2 知识产权情况82.3 生产技术特点82.4 技术比较优势92.4.1 成本低92.4.2 栽培管理更容易,实现高效产出92.4.3 品质优良92.4.4 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102.5 重要意义和作用10第三章

2、 项目建设方案103.1 建设的主要内容及产能规模103.2 技术路线与技术特点113.2.1 场地选择113.2.2 菌种制备113.2.3 栽培方法123.2.3 苓场管理133.2.4 病虫害防治133.2.5 采收与加工143.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43.3.1产品质量技术要求143.3.2 经济指标193.4 建设地点193.5 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203.6 建设期管理213.7 运营管理22第四章 项目投资244.1 总投资规模244.1.1 投资估算依据244.1.2 投资估算244.2 投资使用方案254.2.1 固定资产投资使用方案254.2.2 流动资金使用方案254.3 资

3、金筹措方案254.4 贷款偿还计划26第五章 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节能与原材料供应265.1 环境保护265.2 资源综合利用275.3 节能与原材料供应27第六章 项目法人基本情况276.1 项目法人情况276.2 项目负责人情况28第七章 项目财务分析、经济分析及主要指标297.1 分析依据297.2 生产成本与费用307.3 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307.4 财务评价307.5 不确定分析317.6结论与建议31附件:表1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表2 项目总投资预算表表3 利润表表4 现金流量表(全部资金)表5项目总投资、折旧、摊销构成表表6项目成本费用测算表表7项目盈亏平衡分析表第一章

4、 项目意义和必要性1.1 现状及发展趋势1.1.1中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中药是我们祖国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中药产业将成为世界医药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中药、天然药物目前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教授林瑞超对中医药市场前景表示,中药特别是在保健、常见的老年病、肿瘤、亚健康、类风湿、妇科、颈椎等方面具有特效和长效,将会大有作为。目前在自然资源药物研究中越来越多地采用高新技术和生物技术,寻找其最佳生长条件,运用生物技术选育抗病毒、抗虫害品种,生长无污染药材。本项目通过建立10000亩茯苓GAP规范化种植基地,确保茯苓这一国家大宗中药材的质量要求,中药饮片、中成药的质量也将得到提高和

5、可控,附加值随之增加,并且更易打入国际市场。因此,虽然药材成本有所提高,但销售额和利润仍将提高。如日本的“顺天堂”制药企业将我国的“六神丸”改制成“救心丸”,由于生产的规范和质量的可控,产品畅销国际市场,仅这一个品种的销售额就相当于我国所有中成药产品的出口额。1.1.2顺应国家大力倡导发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政策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国中药现代化产业要力求在总量规模方面上一个新台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着提高,关联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国家大力鼓励扶持运用现代生物技术解决濒危、稀缺药用动植物及其优质种源的繁育问题和大宗药材的基地化绿色种植生产问题,鼓励建设采用先进适用技术的道地绿色中药材规范化种

6、植和加工示范基地;运用现代工艺技术进行传统饮片的改良;加强重要中药品种的二次开发及其产业化,鼓励应用先进的提取、分离、制剂和生产控制技术及先进装备,推进中药材提取物中间体的商品化,逐步建立现代中药工业体系;推动中药的国际化,使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中药产业是我国的传统民族产业,又是当今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是我国医药经济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医药,特别是植物药、天然药物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国家“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把推进现代中药产业化进程,加快现代中药产业的技术进步列为“十一五”重大专项。现代中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的“安

7、全、高效、稳定、可控”的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和中成药。现代中药产业是在传统中药产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成为具有较高技术含量、较强国际竞争能力,以产业化生产现代中药产品为特征的新兴产业群体。中药产业是我国的传统民族产业,又是当今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是我国医药经济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医药,特别是植物药、天然药物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几年来,中成药工业的产值平均年增长20%,利润和利税平均年增长24%,呈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1.2 产业关联度分析1.2.1 将松蔸变废为宝,有利于节约森林资源按照陈规,常规栽培采用松树段木生产,每生产1吨干茯苓大约需要20立

8、方米的松木,每年用于生产茯苓的松木就达40余万立方米。因此,茯苓与林业的矛盾就越来越突出。而我国每年又有大量的松兜放在山上腐烂,不仅浪费资源,还会给白蚂蚁提供生活场所,危害农作物。为了节约森林资源,保持生态,本项目通过利用和谐县县现有的大量松树蔸栽培茯苓,减少原木砍伐,变废为宝,增加茯苓产量,减轻白蚂蚁危害农林作物,是符合国家倡导的发展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2.2 有利于带动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目前公司现有茯苓种植基地2000亩,通过扩建规模,可以有力地带动茯苓制种、生产、销售及深加工产业的延伸,形成全国重要的茯苓科研、制种、生产、收

9、购、加工、贸易基地,增加当地就业率,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做大茯苓产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做响品牌。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实现以公司+基地+农户为纽带,以市场为依托,以本公司为产业化龙头的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产业经营大网络,使茯苓产业已成为和谐县区域经济的绿色环保产业,财政增长的朝阳企业,农民增收和新型产业。1.3 市场分析我国是世界上中药材资源最为丰富产量最大的国家,近年来全球掀起了“回归大自然”和绿色消费热潮,药材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量急剧上升。目前世界植物药年交易额超过200亿美元,并以30年速度递增,在国内,中药作为传统医疗保健用品,在医药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对中药材的需求量也以10

10、以上年速度递增。因此,国内外中药材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中药材的生产受到了高度重视,取得了长足发展。茯苓别名云苓、松茯苓。为多孔菌科卧孔属植物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菌核,为低等植物,是寄生在松树上的真菌。药用部分为干燥菌核体。性味甘、淡平。有渗湿、健脾、宁心等功能。用于痰饮、水肿、小便不利、泄泻、心悸、眩晕。茯苓皮,利水消肿,用于水湿浮肿等症。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茯苓的高度关注,产品开发力度加大,市场需求量将进一步上升,由上可知,建立1万亩茯苓中药材GAP种植基地的前景十分广阔,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由于本项目通过利用和谐县县内大量集中连片的废弃松树蔸,推广GAP规范化种植

11、,产品质量更能符合国内外市场需求,市场价格在同期要比其它产地药材要高30左右,同时还具有巨大的开拓国际市场的潜力。1.3.1产品市场供求现状茯苓系常用中药材“八珍头”之一,可食用可入药,据医药部门统计,全国每年大约需要2万余吨干茯苓。医药工业生产的中成药、饮片、医院医师开出的中药处方,80%需要茯苓投料和配方,著名的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系列产品,藿香正气丸系列产品(水、胶囊、液)等百余种中成药都需茯苓投料生产加工。同时茯苓不大量用于出口,畅销港澳、日本、新加坡和美洲等地,特别是我国以自己的知识产权生产的“黄参苓”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注册后,被美国药典(USD)2008年版收载专治艾滋病首

12、选中成药,其产品被载入后,国内外茯苓需求大增,随着利用茯苓生产的系列保健产品不断涌现,茯苓的应用还有更广阔的市场和潜力。1.3.1.1 主产区茯苓产量锐减由于茯苓传统产区均采用“段木窖栽”种茯苓,年耗松材千万立方米以上。因此,茯苓与林业的矛盾就越来越突出,松木资源日渐枯竭,而且老产区菌种老化,病虫害严重,产量低,质量日益下降,木材、菌种供给矛盾突出,茯苓产区生态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茯苓产业被一些当地政府限制发展,导致茯苓产量锐减,这不仅影响药农致富,且使茯苓市场供应不足。由于受到2008年南方特大冰雪灾害及2009年严重干旱的重大影响,近两年茯苓严重减产,全国多年的老库存已一扫而光。中国药材公司

13、已没有茯苓库存,全国各医药公司、各制药厂的茯苓库存也相当空虚。1.3.1.2 种植成本上升,供需予盾突出,格价将大幅上涨据统计,全国段木茯苓的主产区主要集中在湖南、云南、贵州、广西等南方省份,随着松木价值的提升,现茯苓农本在10元上下。茯苓成本的提高,使茯苓种植几年都处于亏损状态,农民种植茯苓得不偿失,药农看行情不妙,导致许多人弃种或者少种,产量随之大幅减少。原来占据全国45%茯苓产量的浙江、广东和福建地区,2009年茯苓产量还不到200吨。目前茯苓统白丁910元,纯白丁1112元,茯苓精片13元,茯苓块911元。由于供需存在巨大缺口,今年几年,茯苓的价格走势将止跌回升。它预示着茯苓的后市不会

14、平静,茯苓“走强”今后行情看涨,蕴藏着很大的商机。1.3.2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1、项目区土壤、气候等自然资源条件非常适宜茯苓的种植,可确保产品品质。本项目在立项前期,聘请南方省农业大学、南方省中医学院及南方省省林科所等科研院校的专家教授对项目区的土壤、气候等自然资源条件及茯苓菌种进行了全面论证考察,项目区的自然资源条件非常符合茯苓的生长,可确保品质优良。2、项目实施全程采用GAP规范化生产技术,从土壤、气候、品种、施肥、水质、生长、采收、加工等全过程进行规范操作,树立产品的优良品牌,形成符合中药材GAP规范的良种繁育、种植、加工基地。3、项目原材料充足且廉,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经过统计,

15、和谐县县现有松树林6万余亩,呈自然原始状态,绿色无污染,其中废弃松蔸就有近2万亩,通过运用“茯苓松蔸无断根种植新技术”, 利用废弃松蔸进行茯苓培育, 省时、省力、省菌种,产量稳定,还可节约大量原木材资源,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此茯苓成品还具色泽白嫩、肉质坚韧、可塑性强、无农药农肥残留、多糖成分高的特点。因我县每年都有一定的采伐量,哪里采伐,我公司就利用这些树根培植优质高产茯苓,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第二章 项目技术基础2.1 知识产权情况“茯苓松蔸无断根种植新技术”是由我公司与南方省中医学院、南方省农业大学、南方省省药检所、南方省省林科所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研发,于2005年正式研发,有上

16、述大专院校,经过3年技术攻关,于2008年3月份在我公司茯苓种植基地大面积应用,推广面积2000亩,经过2年中试,各项指标符合国家GAP要求,取得良好效果,该项技术切实可靠,目前该项技术正在组织申请专家鉴定,现有2000亩茯苓种植基地拟申请国家GAP检查验收。2.2 知识产权情况为将“茯苓松蔸无断根种植新技术”能有效进行产业化推广运用,有利于我公司今后发展,通过与南方省中医学院、南方省农业大学、南方省省药检所、南方省省林科所等联合研发单位协商,由公司出资,将该项技术进行有偿转让,知识产权归我公司所有。2.3 生产技术特点“茯苓松蔸无断根种植新技术”以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17、研究项目实施指导原则、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标准GB9137-88、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为指导,通过利用废弃的松树蔸种植茯苓,树蔸不用挖起,不用断根,直接在树蔸上接种优良的茯苓菌种,经过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环节,获得品质优良的中药材茯苓。2.4 技术比较优势目前,在湖南、广西、湖北、云南、贵州等茯苓主产区,主要是采用“松树段木窖栽”、“松蔸断根”种植茯苓,与这二种技术比较,“茯苓松蔸无断根种植新技术”具有以下优势:2.4.1 成本低传统的“松树段木窖栽”需要大

18、量的松树段木,每生产1吨干茯苓大约需要20立方米的松木,且松木价格每年都在上涨;利用“松蔸断根”种植茯苓,需将松蔸断根挖出来,并移到集中的场地进行栽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本项目通过运用“茯苓松蔸无断根种植新技术”,仅在废弃的松树蔸上进行接种,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即可,既省时、省力、省菌种,又节省原材料,成本大幅降低。2.4.2 栽培管理更容易,实现高效产出本技术经过3年的技术攻关,使得在接种、培土、水肥管理等各个环节更为简便实用,不易发生病虫害,产量更稳定。2.4.3 品质优良由于应用本项技术,使得茯苓在整个生长过程都处在原生态环境中,完全符合国家GAP的生产要求,产出的茯苓具有产量高,色泽白嫩

19、、肉质坚韧、可塑性强、无农药农肥残留、多糖成分高的特点。2.4.4 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本项技术基于利用废弃的松树蔸,松蔸不起挖,不会造成水土流失,不破坏生态植被,同时可加快松蔸腐烂,使茯苓种植业与林业相互和谐发展。2.5 重要意义和作用 “茯苓松蔸无断根种植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运用,利用废弃的松木蔸种植中药材茯苓,不仅实现了废物再利用,节约大量原木材资源,且由于茯苓充分吸收了松木蔸的营养成分,加速了松木蔸的腐烂速度,原先需三四年才能腐烂的松木蔸,现在只要1年时间就可全部腐烂,腐烂的物质又可以化解为林地的营养成分,促进了林地的良性循环。彻底解决茯苓种植业与林业的突出矛盾,防止水土流失,有效保护茯

20、苓产区生态环境,确保生产出符合国家GAP标准的优质茯苓产品,保障茯苓这一大宗中药材的市场供应,促进茯苓的深度开发应用。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3.1 建设的主要内容及产能规模本项目扩建设8000亩茯苓生产基地,将茯苓生产基础扩大到1万亩的规模;并建立茯苓原种筛选、纯菌种繁育厂房,以及配套的加工设备厂房;项目可年产鲜茯苓5000吨,经加工可出产茯苓(干货)2000吨,同时每年可培育优质茯苓菌种10万瓶,确保基地所需接种供应。3.2 技术路线与技术特点3.2.1 场地选择1、选地。选择土壤深度疏松的砂质土壤,含砂量在70%以上。麻骨沙土、黄沙土和红沙土均可栽培茯苓,而含沙量少、黏性大、透气性差等其他土

21、壤均不宜栽培茯苓。2、坡向。茯苓场方向朝南、西南或东南,切忌朝北向,因朝北向阳光不足,气温、土温较低,生长慢,又易发生白蚁,不适宜茯苓生长。另外,选择茯苓场还要有一定的坡度,以利排水。3选蔸。松树砍伐后留下的树蔸,凡直径在16厘米者都可用于栽培茯苓。一般是用前一年秋季或者当年春季砍伐的树蔸,要求树皮没有脱落,木质无虫蚁蛀蚀、不腐朽。3.2.2 菌种制备通过镜检、室内组织培养,提取高产、纯净的茯苓原种,株系为多孔菌科卧孔属植物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用小松木块(长宽厚为1.2厘米*O.2厘米*1.0厘米)装袋消毒,加适量的培养基质,接上茯苓原种培养在袋内,待长满旺盛的乳

22、白色菌丝,选择菌丝粗壮、无病虫害的菌种,作为大面积茯苓的接种菌种。3.2.3 栽培方法用上年7月至当年2月份砍的松树蔸进行栽培。在冬季或次年36月,选择晴天,把松蔸周围1米内的杂草铲除,在树蔸上削去大部分树皮,只剩下间距相等的4条一指宽树皮,直径3厘米以上侧根也要削去大部分树皮,只留下一条树皮与树蔸留皮相连,以便传播菌种。栽培前晒1个月以上,把松蔸周围挖开30cm左右深,撒下防白蚁药粉,盖一层薄土,以防除白蚁,再行接菌种。接种方法有两种:1、高桩接种法。松树蔸较高的,在树蔸近根处锯一个高10厘米的缺口,将菌种木片放在缺口内,捆紧,用湿草纸包裹,接种后堆土至接菌种处上面47厘米,蔸顶部露出地面。

23、2、矮桩接种法。此法适用于矮树桩松蔸。在粗根茎部侧面削去树皮,并将一根松段木(直径10厘米,长80厘米,留一条一指宽树皮,其余削皮至木质部)晒干后靠在该侧面处,然后把菌种木片紧靠粗根的去皮处和松段木上,用小松木片覆盖压实。凡松蔸粗大者要接34个点。接种后覆土47厘米厚,堆成馒头状; 3.2.3 苓场管理接种后都要经常检查,及时修沟排水,防止雨水浸渍和覆土被水冲刷。接种后10天,菌丝已开始长入树桩内,此时应检查是否上菌,不上菌的要及时补接种。接种后前2个月每周检查12次。一般接后23个月开始结苓。秋末、冬季茯苓会停止生长,进入冬眠期,第2年气温回暖后又开始生长。46月为生长膨大的旺盛期,这时要经

24、常给茯苓和松蔸补土,防止露出土面而被太阳暴晒。 3.2.4 病虫害防治 1、腐烂病。在茯苓生长旺盛期,排水不良、窑底不平、表面土壤板结、通气性差易发腐烂病。茯苓感病后,流出黄色黏液,有臭味。防治方法:繁殖材料要清洁卫生;苓场保持通风透气,排水良好;发病后尽量提前收获。2、白蚁。白蚁是茯苓的主要虫害,轻则减产,重则绝收。因此,在茯苓的整个栽培过程中,要始终抓好白蚁的防治工作。栽培前期要每周检查12次,发现白蚁要及时开蔸,用白蚁药扑灭,然后重新盖土。在场内仔细观察,发现蚁路,要沿蚁路找蚁室,挖蚁室烧毁或用农药消灭。也可在附近的山地挖几个诱集坑,在坑内放入新鲜松毛、芒萁等,并用土壤盖好,每隔一段时间

25、检查1次,发现大量白蚁及时扑灭。3.2.5 采收与加工一般当年春季或67月接种,当年秋冬季或翌年67月成熟。茯苓成熟的标准:松蔸根际不再出现龟裂纹,茯苓皮色开始变深,外皮不再出现裂纹,此时为采收适期。要掌握挖老留嫩,挖大留小,可保障连续几年这片山场都会有茯苓出现。挖苓时可选择晴天进行。 加工时根据客商要求不同,加工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整个加工过程是发汗、去皮、切片、烘晒干。一般茯苓的折干率为45%50%。晒干后按质量分装保存。3.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3.1产品质量技术要求3.3.1.1 感观指标1、茯苓菌核的感官指标应符合如下表的规定进行分级处理。项 目 指 标一 级二 级三 级等 外 级直

26、径10 cm10 cm5 cm5 cm重 量1 kg1 kg0.5 kg0.5 kg质地皮细、肉白,体结实,无泥沙。皮、体较泡松,肉白,无泥沙。皮、体较泡松,内皮、肉色白带黄色,无泥沙。体小,结实或泡松,肉白色或黄色,夹有少量泥沙。2、茯苓加工产品的感官指标(1)茯苓毛片的感官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进行分级。品种级别指标手工切制毛片机器切制刨片一级二级三级统货规格5cm以上3-5cm以上大小不一1cm以上光洁度光洁、细白糙白糙白、黄光洁、糙白、黄水分18%18%18%16%杂质无少量黄边、黑丝混黄、有黑丝无灰、无粉末刀工每3.3cm厚18片以上,平整每3.3cm厚15片左右,平整每张厚0.05c

27、m(2)茯苓精片、片丝的感官指标应符合如下表的规定。级别指标AAAAAAAAAAAAAA丁片纯白片丝统片丝色泽洁白洁白白白混黄纯白混白黄规格9.5cm以上5.5cm以上3.5cm以上2cm以上2-10cm大小不一大小不一光洁度光滑纹细光滑纹细糙纹糙纹糙黄无要求无要求水分18%18%18%18%18%18%18%杂质无无无无有黄、黑丝无粉有粉、混黄(3)茯苓丁的感官指标应符合如下表的规定。级别指标一级(出口小丁)二级(出口中丁)三级(统丁)四级(赤黄丁)色泽纯白纯白混白混黄规格0.5-0.7cm1.0-1.2cm1.0-1.5cm1.0-1.5cm光洁度光洁纹细光洁纹细糙白糙黄水分16%16%1

28、8%18%杂质无无有黄丁、黑丝黄丁、有黑丝、有少量皮、木质、无沙(4)茯苓块的感官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级别指标一级(出口纯白块碎)二级三级(赤黄块)色泽纯白白混黄混黄规格长或宽2-6cm,厚1cm,正方块60%,三角或骨牌块占40%大小不一大小不一光洁度光洁纹细糙纹无要求水分15%(烘干)18%(晒干)18%杂质无杂,无黄少量黄、黑丝黄、有黑丝和极少量木质、无沙(5)茯苓皮的感官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级别品种指标二黄皮茯苓皮备注规格茯苓碎,大小不一,少量外皮纯外皮,大小无规则光洁度无要求无要求水分18%18%杂质有赤黄、无沙无沙 3.3.1.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项 目指

29、 标 要 求平均袋净含量偏差(g)50%水 份(%) 18.0 详见感官指标水溶性总糖含量(mg/g)30多糖含量(mg/g)水溶性6碱溶性500蛋白质含量(%)2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以碘值计)50三萜含量(%)0.2灰分(%)0.6 3.3.1.3卫生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项 目指 标 要 求铅(mg/kg) 1.5砷(mg/kg) 1.0汞(mg/kg) 0.3菌落总数(cfu/g) 30000大肠菌群(MPN/100g) 90霉菌(cfu/g) 25酵母(cfu/g) 25致病菌(肠道致病菌和致病性球菌)不得检出3.3.2 经济指标项目建成投产后,生产基地面积达1万亩,每年可产鲜茯苓600

30、0吨,加工成各种级别规格的干品2500吨,按平均市场价10元/公斤计算,每年可获收入2500万元。3.4 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和谐县 镇,地处1242811510E,28022825N之间,东西最大长度68KM,南北最大宽度45KM,全县总面积1350.25KM2。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型,四季分明,春秋季短而冬夏季长,冬季冷而夏季热,春季湿而秋季干,热量资源丰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有着优越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为17.6,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5.5,夏季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9.1;极端最高气温为40.8,极端最低气温为-10.0;3月下旬进入春季,5月下旬后期进入夏季,9月

31、下旬进入秋季,11月下旬进入冬季。一般11月下旬进入冬季。一般11月下旬开始出现初霜,2月底终霜,平均无霜期达276天。初雪平均日期在12月下旬,终雪平均日期为2月底,年平均降雪日为7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718.4mm,46月平均降水量为763.6mm,占年降水量的44%;受季风影响,上半年各月降水量呈逐月增多,下半年各月降水量呈逐月减少;6月份降水量最多,平均为277mm;12月降水量最少,平均为49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68.2小时;7月份日照时数最多,平均为243小时;2月份日照时数最少,平均为70小时。镇位于和谐县县东北部,距离和谐县县城19公里,距省城区80公里。总面积165.9

32、8平方公里,境内为低丘陵,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38.5米,镇内土质以红土砂页岩为主。植被以马尾松、杂灌木为主。境内有成年马尾松6万余亩,非常适宜茯苓松蔸种植推广。3.5 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项目建设工期为一年,自2010年元至12月底。根据建设内容,具体建设进度安排如下:项目实施进度安排表日期进度项目2010年(季度)12341万亩茯苓GAP生产基地茯苓良种繁育基地、厂房切制、加工、包装、晒场及烘干厂房公用辅助工程品牌建设3.6 建设期管理南方省鑫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本项目建设单位,公司董事长熊尚肆是本项目建设的第一负责人,对项目建设负首要责任。为确保项目建设有条不紊的进行、工程质量和工程

33、造价得到有效的控制,拟成立建设指挥部,全权负责新生产线的各项建设事宜,种植基地建设由公司原有的基地管理部负责。建设指挥部领导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担任,成员主要为工艺及设备方面的技术人员。1、项目建设过程应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正确处理从制定建设规划、确定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及交付使用等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合理调配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人员和物资,达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投资效益的目的。2、项目实施过程中切实建立和落实项目建设行政领导责任制、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确保建设质量。3、明确合格的财会机构和财务人员,负责对专项资金的核算与财务管理

34、工作,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财务制度,建设资金必须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严禁挪用作他用,对项目资金到位、配套和使用情况要定期检查和审计,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并严肃处理。4、与工程监理机构一道建立严格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以合同的形式确定各方的责任权利关系,以保证项目按照计划要求的造价、工期、质量完工。5、建立完善的工程验收制度,隐蔽工程和中间验收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由有关人员认真查验,项目建成后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组织验收,验收责任人应在验收报告上签字以示负责,项目竣工验收后方可交付使用。6、加强项目资料管理,所有施工图纸、工程变更、隐蔽工程检查、竣工验收等交工资料均应及时整理、归

35、档,以防遗失。3.7 运营管理项目建设能否最终实现投资预期目的,运营是关键。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公司应结合自身的特点采取有效的运营措施,达到最佳的投资目的。基地管理:重视优良品种的引进,选用抗病虫害能力强、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种;技术人员应及时跟踪基地生产情况,在种植技术、施肥方法、病虫害防治方面给予技术指导;基地管护工人随时做好田间生产管理记录,内容包括生产地块编号、种植面积、播种(移栽)时间、土壤耕作及施肥情况、病虫草害防治情况;储运人员应做好收获记录、交售记录等。生产管理:应随时跟踪客户订单生产进度,提高公司整体运作效率,降低制造管理成本;优化生产工艺流程,解决物料积压或短缺、资源闲

36、置等问题。技术管理: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应加强各种原药材的药用成分及其种植工艺的研究开发,丰富企业的技术储备。企业在提高自身技术研发水平的同时,应重视专利保护制度,通过法律的手段维护自身权益。营销管理:销售管理主要以完成公司销售计划、提高经营效益、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为目标。不断提高销售人员的业务水平,按照公司制订的年度计划进行分工,要求各销售人员在完成销售任务的同时兼顾企业形象,不断提升企业知名度。人员管理:建立全面的人才观,根据公司发展需要,有效地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通过制定严格的员工培训计划及考核办法,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与能力;通过对员工的培训、开发、考核、评价以及制定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等

37、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以提高群体工作绩效,进而达到提高组织工作效率、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目的。第四章 项目投资4.1 总投资规模4.1.1 投资估算依据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南方省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2004年);3、南方省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2004年);4、南方省省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引(2004年);5、材料价格依据宜春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发布的城区建筑材料指导价并结合市场调查价格确定;6、部分材料、农资及设备的厂家报价;7、其它相关定额及价格依据。4.1.2 投资估算经估算,项目总投资175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1100万元,含土建工程、设

38、备购置、安装及技术开发推广等;流动资金投资658万元,包括土地租赁、农资、栽培管理、人员工资福利、采收加工、项目管理办公费等。4.2 投资使用方案4.2.1 固定资产投资使用方案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为1100万元,各项固定资产投资使用情况见项目总投资预算表(附表2)4.2.2 流动资金使用方案本项目需流动资金658万元,各项流动资金投入情况见项目总投资预算表相关费用的取费标准:1、本项目的基地用地为租赁性质,租赁费计入生产成本,不需建设投资;2、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工程费用的1.8%计列;3、工程监理费按工程费用的1.6%计列;4、勘察设计费按国家计委、建设部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39、计取;5、前期工作费按同类项目比估列;6、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不列;7、技术推广费按同类项目类比估列;8、项目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用与其他费用之和的5%计列,涨价预备费不计。4.3 资金筹措方案本项目总投资1758万元。资金来源由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商业银行贷款和建设单位自有资金四部分组成,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资金与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之比为1:0.5,见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1)。1、申请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资金300万元;2、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50万元,分别为省财政50万元,宜春市、和谐县县两级各50万元;3、商业银行贷款:200万元,年贷款利率为6.12%;4、建

40、设单位自筹资金1108万元。4.4 贷款偿还计划本项目向商业银行200万元,计划贷款期限为一年,即在茯苓采收销售后,项目已获得收益时,本金及利息一次支付。第五章 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节能与原材料供应5.1 环境保护本项目按照国家GAP生产标准,开发建设药用基地,技术基于利用废弃的松树蔸,松蔸不起挖,不会造成水土流失,不破坏生态植被,同时可加快松蔸腐烂,使茯苓种植业与林业相互和谐发展。基地不需要施用化肥、农药,不产生污水,对废弃物进行统一收集,集中进行环保处理,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生产出来的药材均为绿色无污染产品;本项目产品质量严格按照GAP标准执行。5.2 资源综合利用“茯苓松蔸无断根种植新

41、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运用,利用废弃的松木蔸种植中药材茯苓,不仅实现了废物再利用,节约大量原木材资源,且由于茯苓充分吸收了松木蔸的营养成分,加速了松木蔸的腐烂速度,原先需三四年才能腐烂的松木蔸,现在只要1年时间就可全部腐烂,腐烂的物质又可以化解为林地的营养成分,促进了林地的良性循环。彻底解决茯苓种植业与林业的突出矛盾,防止水土流失,有效保护茯苓产区生态环境,确保生产出符合国家GAP标准的优质茯苓产品,保障茯苓这一大宗中药材的市场供应,促进茯苓的深度开发应用。5.3 节能与原材料供应本项目由于利用废弃的松木蔸种植中药材茯苓,无需利用松木进行种植,节约大量原木材资源,且在种植过程中不需要追施化肥及使用

42、农药,属于高环保节能项目,完全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的要求。 第六章 项目法人基本情况6.1 项目法人情况本项目法人单位为 省 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公司于2007年创建,属私营企业,注册资金200万元,经过3年多来的发展,公司现已拥有固定资产达6000多万元,员工120人,其中中高级农艺师13人,技术人员23人;公司自2003年从事中药材生产,现有茯苓基地2000亩、黄栀子种植基地500亩、金银花种植基地400亩、吴茱萸基地600亩、丹参基地800亩等,中药材基地面积累计达到5000多亩,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基

43、地开发建设、经营管理、技术人员、产品销售上具有雄厚的实力。相关边缘技术主要以有偿转让方式取得,主要核心技术由利用自身实力和聘请有关专业人员解决,知识产权归公司所有。中国农业银行 支行等银行对 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综合经营素质、经济技术实力、资产负债结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运用效益、经营现金流量、信用状况、竞争优势及发展前景等指标的分析、评估和审计,给公司信用等级评定为“A”级。6.2 项目负责人情况本项目负责人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年毕业于 农校园艺专业,高级农艺师,现任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省茶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在担任 公司董事长期间,积极支持公司经营班子开拓创新,使企业

44、的总产值在两、三年内翻了一番,并在公司范围内形成了重视科技和产品开发、积极开拓、努力进取和团结向上的良好风气。第七章 项目财务分析、经济分析及主要指标7.1 分析依据 1、项目建设经营期初定 11 年,并按 10 年周期对项目进行经济分析。 2、项目建设期 12 个月,起止时间为 2010 年 1 月至 2010 年 12 月。 3、项目建设规模为建设10000亩的松蔸茯苓生产基地,年产茯苓2000吨,按近10年的茯苓平均价格并参考近期河北安国、安徽亳州及南方省樟树等各大中药材专业市场行情,产品销售价格为 14元 /公斤,可获年销售收入2800万元。 4、项目定员 70 人。其中:生产人员 4

45、6 人,月均工资福利 1800 元;生产管理人员 3 人,月均工资福利 3500 元;销售人员 8 人,月均工资福利 4500 元;管理人员(包括科研、后勤人员) 13 人,月均工资福利 4000 元。 5、固定资产折旧率:房屋建筑为 4.75% ,生产仪器设备为 10% ,检测仪器设备、工具为 15% 。 6、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按 10 年摊销。 7、增值税按 13% 核算,所得税按33% 核算。其中,城市建设维护税按增值税 7% 核算,教育附加费按增值税 3% 核算,防洪费按增值税 1% 核算。8、评价和分析方法参照国家发改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 第三版 ) 进行。 7.2 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