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产业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0218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器械产业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医疗器械产业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医疗器械产业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医疗器械产业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医疗器械产业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器械产业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器械产业研究报告.doc(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 医疗器械制造业是我国医药行业的子行业,已经形成一定的产品类优势和技术储备,但是参与国际竞争仍然需要加强核心竞争力。 目前行业整体弱小,但发展较快,具有成长力 产品市场在不断扩大,发展环境看好 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行业壁垒较高 产品的差异性大,种类繁多,形成不同子行业,各个子行业特点不一,技术水平、盈利能力都不尽相同 国际贸易始终保持较大逆差。卫生材料类产品具有相当强的国际竞争力,大型医疗仪器的竞争力弱 未来发展应以提高创新能力和研制水平,更新产品结构为突破,研制开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医疗器械、关键部件及一次性耗材目 录1.导论

2、11.1行业定义11.2行业产品分类11.2.1品种分类11.2.2国家监管分类21.2.3行业统计分类32.行业成长性分析43.行业供给现状53.1行业生产能力53.2企业数量、规模与结构63.3生产集中度83.4产销衔接水平93.5行业产品结构.技术状况93.6区域布局124行业绩效134.1医疗器械行业年度绩效134.2行业内大中型规模企业平均状况及绩效比较分析144.2.1行业内大中型规模企业平均状况144.2.2行业内大中型规模企业绩效比较分析154.3不同所有制企业平均状况及绩效比较分析174.3.1不同所有制行业企业平均状况174.3.2不同所有制行业绩效比较分析194.4不同制

3、造品类行业企业平均状况及绩效对比分析244.4.1不同制造品类行业企业平均状况244.4.2不同制造品类行业绩效对比分析254.5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抽样分析295.行业壁垒分析316.行业发展环境分析336.1需求环境336.1.1需求主体蕴涵潜力336.1.1.1经济、卫生事业发展促进医疗器械市场扩容336.1.1.2.医疗卫生体制引起结构性市场增量346.1.1.3医院信息化趋势带来增量市场366.1.1.4监管导向带来商机366.1.1.5“后非典”意识带动376.2.1经济社会发展带动376.2.1.1人口的老龄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带动376.2.1.2农村医疗保健体系不断完善的拉动

4、386.2.1.3技术进步的因素。396.3政策环境396.3.1监管政策396.3.1.1监督政策396.3.1.1质控政策406.3.2发展政策416.3.2.1行业发展规划416.3.2.2引进外资鼓励与限制426.4国际贸易环境436.4.1进出口逆差、国度相对集中436.4.2“入世”影响在于把握446.5竞争格局467.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477.1结构性问题477.2产品质量问题477.3标准化问题477.4市场消费取向问题488.结论与发展趋势分析498.1结论498.2发展趋势分析509.机会与风险529.1投资机会529.1.1政策面形成的机会:529.1.2市场面形成的机会

5、529.2风险53附 表表1 2001年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品种9表2 2000年进出口主要产品比较10表3 全国医疗器械行业2002-2000年绩效的比较14表4 全国医疗器械制造业不同规模部分指标比较16表5 样本上市公司指标与主营29表6 2000、2001年全国县及县以上医院部分医疗设备台数35附 图图1 与国民经济比较的行业成长性4图2 2002年医疗器械、医药工业与GDP成长性对比4图3 1998与2002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工业总产值对比5图4 企业数量的发展6图5 企业规模结构6图6 企业所有制结构7图7 2001年企业规模结构与产值贡献8图8 2001年

6、企业所有制结构与产值贡献8图9 1998、2000、2002产品产销率变化9图10 2002年医疗器械企业的地域分布情况12图11 我国2002-2000年医疗器械行业资本保值增值率比较13图12 我国2002-2000年医疗器械行业企业亏损面13图13 2002-2000年不同规模企业部分经济指标比较14图14 2002-2000年大中型企业亏损面比较15图15 2002-2000年大中型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率比较15图16 2002-2000年大中型企业资金利润率比较16图17 2002-2000年不同所有制企业平均固定资产规模比较17图18 2002-2000年不同所有制企业平均总资产规模比

7、较17图19 2002-2000年不同所有制企业平均销售收入比较18图20 2002-2000年不同所有制企业平均利润比较19图21 2002-2000年不同所有制企业亏损面比较19图22 2002-2000年不同所有制企业资本保增值率比较20图23 2002-2000年不同所有制企业资金利润率比较20图24 2002-2000年全国医疗器械制造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年度部分经济指标比较21图25 2002-2000年不同所有制企业产值利税率比较21图26 2002-2000年不同所有制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比较22图27 2002-2000年不同所有制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较22图28 2002-20

8、00年不同所有制企业人均销售率比较23图29 2002-2000年不同所有制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比较23图30 2002年不同制造品类行业企业部分平均指标比较24图31 2002年不同制造品类行业资本保值增值率比较25图32 2002年不同制造品类行业企业亏损面比较26图33 2002年全国不同制造品类行业资产负债率对比26图34 2002年不同制造品类行业部分绩效指标比较27图35 2002年不同制造品类行业人均销售率比较28图36 卫生事业费占GDP比重的国际比较33图37 我国卫生部门综合医院平均每所医院主要收入项目占比变化34图38 中国人口及年龄结构变化37图39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性

9、支出与医疗保健性支出38图40 1998-2000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值比较43图41 2000年主要出口目的国及占比44图42 2000年主要进口来源国及占比44图43 2002年不同经济类型企业销售收入比较46图44 2002年不同经济类型企业销售收入占比461.导论1.1行业定义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对解剖或

10、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妊娠控制等目的。生产制造医疗器械的行业是医疗器械制造业。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经过30多年发展,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并且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本报告以经贸委统计的600家左右的独立核算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卫生材料生产企业为主体进行研究。企业绩效分析部分采纳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口径以及产品分类标准。1.2行业产品分类1.2.1品种分类根据医疗器械的结构特征、医疗器械使用形式和医疗器械用状况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判定,确定医疗器械分类。医疗器械分类判定的依据(一)根据医疗器械结构特征分为:有源医疗器械和无源医疗器械。(二)根据不同的预期目的,将医疗器械归入一定的使用形式。

11、其中:1.无源器械的使用形式有:药液输送保存器械;改变血液、体液器械;医用敷料;外科器械;重复使用外科器械;一次性无菌器械;植入器械;避孕和计划生育器械;消毒清洁器械;护理器械、体外诊断试剂、其他无源接触或无源辅助器械等。2.有源器械的使用形式有:能量治疗器械;诊断监护器械;输送体液器械;电离辐射器械;实验室仪器设备、医疗消毒设备;其他有源器械或有源辅助设备等。(三)根据医疗器械使用状态,主要是根据使用中对人体产生损伤的可能性、对医疗效果的影响,可分为接触或进入人体器械和非接触人体器械。具体是:1.接触或进入人体器械(1)按使用时限分为:暂时使用;短期使用;长期使用。(2)接触人体的部位分为:

12、皮肤或腔道;创伤或体内组织;血液循环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3)有源器械失控后造成的损伤程度分为:轻微损伤;损伤;严重损伤。2.非接触人体器械对医疗效果的影响,其程度分为:基本不影响;有间接影响;有重要影响。1.2.2国家监管分类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商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公布。1.2.3行业统计分

13、类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医疗器械行业基本分为五类: 手术器械; 医疗仪器、设备; 诊断用品; 医用材料及医疗用品; 假肢、矫形器械2.行业成长性分析图1 与国民经济比较的行业成长性医疗器械行业是高成长的医药行业的子行业。近年成长周期与国民经济基本同步,幅度高于国民经济。图2 2002年医疗器械、医药工业与GDP成长性对比2002年的数据显示,医疗器械行业是的成长性远远高出GDP和医药工业的平均水平。3.行业供给现状医疗器械制造企业是医疗器械行业的供给主体。3.1行业生产能力图3 1998与2002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工业总产值对比目前行业总产值1980772万元。2002年是1998年的2倍

14、,供给能力增长很快。3.2企业数量、规模与结构图4 企业数量的发展2002年有企业600家。2002年企业数量是1998年的1.2倍,数量有一定的增加,但数量扩张小于生产能力扩张。图5 企业规模结构目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企业规模以小型企业为主,其次是中型企业,中小型企业达到总量的95%。大型企业只占比5%,行业整体弱小。图6 企业所有制结构行业中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国有经济形式占比21%,非国有经济形式达到79%,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具有外资及港澳台背景的企业占比18%。海外资本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比较活跃。3.3生产集中度图7 2001年企业规模结构与产值贡献根据不同规模企业的产值占比可以看出,行业

15、大中型企业以18%的比重实现接近60%的产值,生产集中度较高。小型企业以82%的比重才实现41%的产值,产值贡献很小。图8 2001年企业所有制结构与产值贡献行业中外商及港澳台企业的产值贡献最大,其次是股份制企业。3.4产销衔接水平图9 1998、2000、2002产品产销率变化行业的产品产销率近年呈现下降趋势,反映出行业的产销衔接情况有不佳倾向。可与生产中的重复建设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有关。3.5行业产品结构.技术状况表1 2001年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品种排序产品名称销售收入万元排序产品名称销售收入万元1输液器33822.5017模拟定位机1301.002一次性注射器

16、24659.0718康祝真空拔罐系列1170.903其它消毒柜13247.5719硬麻包996.504输液器8233.0020血浆采集机924.005一次性注射针7746.1021800毫安医用诊断X线机740.606脱脂纱布5497.7022阵痛泵739.407200毫安医用诊断X线机2745.2023深冷机组732.008医用加速器2602.3024深冷机组PROCOOL)732.009医用加速器(BJ-6B)2602.3025冷冻干燥机(GLZ-10M)709.0010静脉输液针(小儿头皮针)2446.4026钴60远距离治疗机686.7511多功能医用床1920.0027电动吸引器62

17、8.0012动静脉留置针1903.0028B型电子线超声诊断仪602.0013血浆分离器1527.0029双用听诊器571.8014一次性使用单采血浆分离器1478.0030血压表524.4015输血器1388.0031纱布绷带519.2016纱布块1388.00总计124783.7我国可生产47个大门类、3500多个品种、1200余种规格的医疗器械产品。根据上表可见,31种大宗产品的销售收入占当年工业销售产值的8.7%。表2 2000年进出口主要产品比较进口主要产品名称出口主要产品名称其它医疗、外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血压测量仪器及器具核磁共振成像装置其它针、导管、插管及类似品病员监护仪其它医

18、疗、外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内窥镜注射器,不论是否装有针头其它针、导管、插管及类似品心电图记录仪彩色超声波诊断仪管状金属针头B型超声波诊断仪缝合用针未列名电气诊断装置眼科用其它仪器及器具眼科用其它仪器及器具麻醉设备肾脏透析设备(人工肾)牙科用未列名仪器及器具从进出口产品种类来看,进口的主要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大型医疗设备、高端产品;出口的主要是技术含量较低常规性的医疗设备、大宗产品。另根据有关的统计显示,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已达548亿元/年,其中高技术医疗设备约100亿元,占比18%,并且以每年14%左右的速度增长。高技术医疗设备在我国的销售额主要如下: CT产品每年的销售额为16亿元左右; 磁共

19、振产品为12亿元; 超声产品为20亿元; 数字X线产品为20亿元; 病人监护设备和生化分析检验设备为15亿元。根据以上数据以及资料可见,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基本以低技术、单一技术、低附加值产品为主。高技术、复合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为进口或独资产品。产品结构中机电一体化、光机电一体化的高端产品设备是薄弱环节,目前,这部分市场主要被跨国大公司所垄断,产品主要有五大类,即:影像诊断设备(主要包括全身CT扫描机,计算机磁共振成像装置,超声诊断设备,数字X线设备);临床监护设备(主要包括心电图监护,生命参数监护,母影/胎儿监护等设备);治疗设备(主要包括直线加速器,模拟定位机);检验与生化仪器(主要

20、包括血液、尿、便等化验检验化生分析设备)和激光仪器(主要包括激光治疗,包括准分子激光眼屈光度校正装置、激光手术装置、激光美容设备)等。可喜的是,2001年大型高科技医疗设备出口增长较快。射线断层检查仪出口391台、合458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31%和19.33%;核磁共振成像装置出口34台、合691.6万美元(而2000年仅出口1台、3.4万美元);型超声波诊断仪出口1559台,合702.5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4.38%和199.5%。反映出虽然我国目前能够生产大型医疗设备和高技术含量医疗器械的企业数量还很少,而且多数是国外大公司在中国合资或独资的生产基地。但我国本土的高端设备生产组

21、装能力在不断提升,部分产品的国产化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可见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产品结构是:以中低档常规医疗器械。除常规医疗器械产品得到进一步发展外,国际上部分高档精密仪器设备如CT、核磁共振、直线加速器、彩色B超、伽马刀等,近年来也开始具有了自行开发生产能力。新产品品种有所增加。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技术状况是:产品技术结构由简单机械和电子结构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机电一体化产品为主。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同时医疗器械产品标准逐渐与国际标准接轨,零部件的配套采购已开始实现国际化,有近100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认证。一些高、精、尖产品如磁共振、CT(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装置)、彩色B超等实现了产业

22、化,中低能直线加速器等基本实现国产化,旋转式伽玛刀、数字减影成像系统、激光手术器、纤维光纤内窥镜等能批量生产,符合国际技术标准的全中文直接数字化X线医学影像系统在我国研制成功并投入了临床应用,大功率二氧化碳心脏激光治疗仪研制成功并获得了国家专利。高新技术医疗器械的技术实现能力迅速提升。3.6区域布局图10 2002年医疗器械企业的地域分布情况建国后,中国的医疗器械企业从地域分布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中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而至2002年止,地域分布图可以看出,主要生产企业开始向沿海发达地区扩展以及公路交通发达的地区发展,江浙、广东等成了医疗器械生产加工的主要基地。4行业绩

23、效4.1医疗器械行业年度绩效图11 我国2002-2000年医疗器械行业资本保值增值率比较从行业整体状况看,全国医疗器械行业资本保值增值率有下降表现,2002年与2001年相比下降幅度达到4个百分点以上。即使与2000年比较,也下降近1个百分点。图12 我国2002-2000年医疗器械行业企业亏损面在医疗器械行业资本保值增值率有下降表现的同时,行业整体亏损面连年下降。显示出行业向好的一面。表3 全国医疗器械行业2002-2000年绩效的比较医疗器械全部365资产负债率%产值利税率%资金利润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人均销售率(元)产成品资金占用率%200250.927.338.

24、071.648.01161692.8815.33200156.847.387.601.518.00148903.3114.85200056.825.615.301.426.64123011.2515.27从其它经济指标看,2002年主要指标多数表现为连年提高,如资金利润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成本费用利润率、人均销售率;而有所波动的指标是产成品资金占用率,而且表现为增高趋势。行业整体财务杠杆有趋于保守的征兆。一方面反映出行业整体运营管理绩效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反衬出行业整体经济效益提升难度有所加大。4.2行业内大中型规模企业平均状况及绩效比较分析4.2.1行业内大中型规模企业平均状况图13 200

25、2-2000年不同规模企业部分经济指标比较从平均资产规模看,无论是固定资产还是总资产,大型企业都是中型企业的接近4倍;从企业平均销售收入看,大型企业是中型企业的接近4倍多;从企业平均利润看,大型企业是中型企业的5倍多。反映出行业内企业规模效益比较明显。4.2.2行业内大中型规模企业绩效比较分析图14 2002-2000年大中型企业亏损面比较从企业规模方面看,目前医疗器械行业大型企业,企业亏损面与中型企业亏损面差距加大,行业中小型企业生存率减低。图15 2002-2000年大中型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率比较另一方面,反映在资本保值增值率方面,近年,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的差距绝对缩小。图16 2002-2

26、000年大中型企业资金利润率比较目前的资金利润率,大、中型企业都表现为增高趋势,但是从增加幅度看,2002年中型企业幅度较大,大型企业有所趋缓。另一方面,大中型企业资金利润率的差距加大。表现出行业内中型企业为提升绩效所作出的努力。表4 全国医疗器械制造业不同规模部分指标比较全国医疗器械制造业中型企业绩效比较资产负债率%产值利税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人均销售率(元)产成品资金占用率%200255.027.651.298.29144015.2013.46200160.706.161.216.47126325.1213.84200064.365.191.276.13129476.

27、3512.47全国医疗器械制造业大型企业绩效比较资产负债率%产值利税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人均销售率(元)产成品资金占用率%200245.769.431.6510.42279694.7121.50200153.699.991.4111.14256427.4811.98200045.007.021.218.34179314.2012.11根据主要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可见,大型企业目前财务杠杆与中型企业相比缺乏灵活,同时运营成本连年增高,成本费用利润率递增性弱于中型企业。而且最近一年产成品资金占有率增高显著。侧面反映出大行业内型企业目前运营中的一定问题。4.3不同所有制企业平均状况

28、及绩效比较分析4.3.1不同所有制行业企业平均状况图17 2002-2000年不同所有制企业平均固定资产规模比较企业平均固定资产方面,趋势上看最近三年规模增加的只有股份制企业。资产规模减少幅度最大的是“其他”类型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从平均规模上,平均固定资产最大的是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002年为15242千元。其次是股份制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处于中游。集体企业规模最小,2002年为4043千元。图18 2002-2000年不同所有制企业平均总资产规模比较企业平均总资产,从趋势上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都呈增加趋势,

2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幅度最大,其次是股份制企业。“其他”类型企业减少最多。从平均规模上看,平均总资产最大的是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002年为56625千元。其次是股份制企业,2002年为53243千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处于中游。集体企业规模最小,2002年为15146千元。图19 2002-2000年不同所有制企业平均销售收入比较企业平均销售收入水平表现为,趋势上,最近三年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连年增加。其中增幅最大的是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其次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其它各类企业呈现减少趋势,减幅最大的是股份合作制企业和“其他”类企业。

30、从数量上看,企业平均销售收入数量最大的是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平均水平2002年达到64884千元。数量最少的是集体企业,2002年平均值为15240千元。图20 2002-2000年不同所有制企业平均利润比较企业平均利润水平表现为,趋势上,最近三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集体企业及“其他”类企业连年增加。其中增幅最大的是股份合作制企业。其它各类企业呈现减少趋势,减幅最大的是股份制企业。2002年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也出现利润低落。从数量上看,企业平均利润数量最大的是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平均水平2002年达到5370千元。数量最少的是集体企业,2002年平均值为735千元。4.3

31、.2不同所有制行业绩效比较分析图21 2002-2000年不同所有制企业亏损面比较根据近年数据比较可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面最高,虽然2002年达到三年内最低水平,仍为36%;2002年企业亏损面最小的是股份制企业,为9%;亏损面增大趋势最明显的是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其他”类企业,2002年分别达到22%和13%。除股份制企业外,2002年,行业内各种类型企业整体上看亏损面较上一年加大。图22 2002-2000年不同所有制企业资本保增值率比较2002年资本保值增值最高的是“其他”类企业,其次是股份制合作制企业和股份制企业。但是股份制企业的降幅最大。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也失去了优势。

32、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情况最差,呈现亏损。图23 2002-2000年不同所有制企业资金利润率比较资金利润率最高的是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其次是股份合作制企业,“其他”类企业;最低的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但是也有升高趋势。只有股份制企业年度对比有所下降。图24 2002-2000年全国医疗器械制造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年度部分经济指标比较从资产负债率来看,2002年各类企业基本都下降。但是医疗器械行业中资产负债率最大的是集体所有制企业,目前达到71%多,其次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仅仅60%;股份制企业和“其他”类企业都在50%以上。相比而言,目前股份制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财务杠杆相对保守,在50%

33、以下,但是也都在45%以上。图25 2002-2000年不同所有制企业产值利税率比较从产值;利税率来看,股份制企业增高明显,其次是“其他”类企业。其余都不同程度下降。图26 2002-2000年不同所有制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比较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方面,国有及国有控股方面比较稳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其他”类企业提高明显。股份制企业大幅度下降。图27 2002-2000年不同所有制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较成本费用利润率多数表现为增加,其中股份合作制企业大幅度提高。而股份制类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而且降幅较大。图28 2002-2000年不同所有制企业人均销售率比较人均销售率只有外商及港

34、澳台投资类企业和“其他”类企业下降,而且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类企业较2001年下降更为明显。图29 2002-2000年不同所有制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比较产成品资金占用率基本表现为下降,只有“股份制”类企业增加,而且比较明显。总之,目前的医疗器械行业,不同所有制类型在最近三年的表现说明:l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虽然目前仍然处于整体亏损状态,但是,正在努力转亏。l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目前出现一定问题,表现出相对的绩效下滑,但总体竞争力仍然位居前列。l “其他”类企业经营绩效有所下降,管理方面的努力显示出一定成果。l 股份合作制企业目前在经营绩效方面表现相对出色,但是出现两极分化现象。l 股份制企业虽

35、然也表现出一定的进步,但是,运营成本加大明显。l 集体类企业处于努力提升绩效阶段,还不具有整体绝对优势。4.4不同制造品类行业企业平均状况及绩效对比分析4.4.1不同制造品类行业企业平均状况图30 2002年不同制造品类行业企业部分平均指标比较根据统计可见,不同类别产品中:手术器械类企业的平均固定资产、平均销售收入最高;分别达到10024千元和33588千元。平均总资产、平均利润总额第二位。医疗仪器设备类企业平均总资产、平均利润总额最高,分别达到48287千元和3613千元。平均固定资产处于中游水平、平均销售收入处于第二位。假肢矫形器材类企业各项平均指标都是最低的。平均固定资产7066千元、企

36、业平均总资产25016千元、平均销售收入14019千元、平均利润总额492千元。医用器材及医疗用品类企业的各项平均指标状况是平均固定资产处于第二位,平均总资产处于中游水平,平均销售收入和平均利润水平处于下游水平。诊断用品类企业各项平均指标也处于中低以下水平。4.4.2不同制造品类行业绩效对比分析图31 2002年不同制造品类行业资本保值增值率比较根据2002年数据可见,医疗器械行业资本保值增值率最高的是假肢矫形器材业;达到131.73%;其次是手术器械和医疗仪器设备,均为115.19%;最低的是诊断用品,为107.65%。医用器材及医疗用品处于中游。图32 2002年不同制造品类行业企业亏损面

37、比较从企业亏损面看,假肢矫形器材业最高,达到47%。其次是诊断用品,为20.5%,最低的为手术器械,为9.4%。医疗仪器设备业高于医用器材及医疗用品业。图33 2002年全国不同制造品类行业资产负债率对比从资产负债率看,手术器械业最高达到56%,医疗仪器设备、诊断用品业均为52%左右,最低的是假肢矫形器材业,为45%。图34 2002年不同制造品类行业部分绩效指标比较从资金利润率看,最高的是医疗仪器设备业,为10.3%,最低的是假肢矫形器材业,为2.4%;相差将近8个百分点。其他居中。从成本费用利润率看,最高的是医疗仪器设备业,达到9.8%;最低的是假肢矫形器材业,为3.6%;相差6个多百分点

38、。其他居中。诊断用品行业的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最快,为2.5次/年,最低的是假肢矫形器材业,为1.1次/年。产成品资金占用率最高的是医用器材及医疗用品业,达到19.1%,最低的是假肢矫形器材业,为10.9%,相差8个多百分点。图35 2002年不同制造品类行业人均销售率比较人均销售率最高的是医疗仪器设备业,最低的是医用器材及医疗用品业。总之,对我国目前医疗器械行业中不同的产品类别形成的子行业的以上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见:医疗仪器设备业目前综合绩效最好。手术器械业目前综合绩效其次。医用器材及医疗用品业综合绩效较好。诊断用品业综合绩效处于第四位。假肢矫形器材业最大的特点是资本保值增值率最高,其它指标都处

39、于弱势,体现出业内企业两极分化显著。4.5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抽样分析表5 样本上市公司指标与主营万东医疗600055新华医疗600587公司简介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医疗器械制造;经营本企业自产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及相关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备品备件、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口业务(国家实行核定公司经营的14种进口商品除外);开展本企业“三来一补”业务;机器设备安装,售后服务维修。主要产品:医用诊断X射线机、齿科产品、监护仪等其他医疗器械产品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许可证规定范围内的消毒灭菌设备、放射诊断及治疗设备、医用化学指示产品

40、和制药设备、环保设备的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主要产品种类包括灭菌设备、放射治疗设备、化学指示剂、手术器械。时段2002末期2001末期2002末期2001末期获利能力销售毛利润(%)30.7434.0329.8132.78主营业务利润率(%)29.9533.1329.2632.26销售净利润(%)8.679.808.5610.36总资产报酬率(%)5.656.394.046.59净资产收益率(%)9.179.337.2620.57经营能力应收帐款周转率(次)10.8716.144.124.45货存周转率(次)1.711.492.072.13固定资产周转率(次)1.941.612.432.33股

41、东权益周转率(次)1.09.971.302.24总资产周转率(次)18.51-4.6387.0456.03偿债能力流动比率(倍)1.831.972.151.34速动比率(倍).99.961.61.80资本结构资产负债比率(%)35.0529.6744.3667.94股东权益比率(%)61.6168.5055.6432.06固定资产比率(%)33.3740.0021.1033.15发展能力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18.4618.0238.7436.53营业利润增长率(%)9.731.3710.7024.77税后利润增长率(%)4.783.3614.5958.62净资产增长率(%)6.583.25

42、224.5830.07总资产增长率(%).71.64.62.78资料来源: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我国医疗器械类上市公司的抽样分析表明,无论是以医用诊断X射线机、齿科产品、监护仪等其他医疗器械产品为主要产品的万东,还是以灭菌设备、放射治疗设备、化学指示剂、手术器械为主要产品的新华医疗,在企业获利能力方面都有所下降;反映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方面的部分指标有所提升。表现企业对市场竞争性加强的大环境作出的反映具有一定的有效性。5.行业壁垒分析1) 目前我国行业自身技术壁垒不高: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基本上保留着传统的生产模式,技术水平仅处于中、低档,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行业的技术壁垒不高。随着医

43、学科学的不断推进对医疗器械的需求无论是技术、质量和功能都不断提高,而医疗器械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符合、和高技术不断应用的领域,因此行业的技术壁垒不断增高,特别是体现在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和新技术产品方面。2) 资金壁垒不断增高:目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整体规模小,由于大型企业少,中小企业多,特别是绝大多数是小型企业,表现为行业进入的资金壁垒很低。随着行业的发展、竞争的加剧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产品将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性能优良的高新技术产品无论在价值创造上还是在竞争力方面将会更具有优势,而这样的技术和产品无论在研发投入还是在成果产业化方面所要求的资金将会不断增多,特别是医疗器

44、械行业本身又是一个已经发展到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阶段,因此行业后续发展的资金壁垒不断增高。3) 研究开发壁垒高是发展的瓶颈:医疗器械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符合、和高技术不断应用的领域。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基本上保留着传统的生产模式,技术水平仅处于中、低档,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因此研发能力薄弱,表现在研究条件和研究人才的缺乏以及研究协作的能力欠缺,和缺乏多学科和高精尖应用技术的支持性应用。大多数核心技术的掌握和核心部件的制造都处于落后地位,必须从国外购买,无法产生高附加值效益,成为整个产业发展的瓶颈。也是新进入者的壁垒。4) 政策监管构成高行业进入、高市场进入壁垒:由于医疗器械的特殊性,大部分医疗器械的使用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国家对医疗器械的监管十分严格。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监管政策主要体现在产品标准、市场准入、生产资格获取、产品宣传、事故分析等多个方面,而高端设备的配置还存在地区资源的行政调空等,根据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影响程度被分为三级管理,三类医疗器械的生产注册必须由相应的市、省、中央三级药监部门审核批准。2002年SDA公布的与医疗器械有关的公告一共30余篇,其中大多是有关医疗器械的类别划分和质量控制的,其中尤以对一次性医疗器械的管理最为突出。严格的监管使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