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仁德中西医结合门诊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02716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仁德中西医结合门诊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仁德中西医结合门诊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仁德中西医结合门诊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仁德中西医结合门诊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仁德中西医结合门诊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仁德中西医结合门诊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仁德中西医结合门诊环评报告.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 目 名 称: 中西医结合门诊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哈尔滨仁德中西医结合门诊部 编制日期:2016年6月哈尔滨师范大学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

2、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中西医结合门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人员名单表编制主持人姓名职(执)业资格证书编号登记(注册证)编号专业类别本人签名王忠良0009869B171100801轻工纺织化纤主要编制人员情况序号姓名职(执)业资格证书编号登记(注册证)编号编制内容本人签名1王忠良0009869B171

3、10080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工程分析、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目 录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5环境质量状况7评价适用标准9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0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11环境影响分析12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19结论与建议19附件1 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附件2 房屋产权证附件3 租赁协议附件4 全本公示截图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 项目周围环境图附图3 项目平面布置图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中西医结合门诊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哈尔滨仁德中西医结合门诊部法人代表董清平联系人毕冬琳通讯地址哈尔

4、滨市道外区红旗小区70栋1-2层3号门市(先锋路242号)联系电话18745671190传真-邮政编码150056建设地点哈尔滨市道外区红旗小区70栋1-2层3号门市(先锋路242号)立项审批部门-审批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Q8330门诊部(所)占地面积(m2)200绿化面积(m2)-总投资(万元)3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6.7%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6年8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评价任务由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落实国家相关环保政策,促使本次环评工作的形成。二、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红旗

5、小区70栋1-2层3号门市(先锋路242号),利用现有门市房建设本项目。本项目共2层,分别为1层和2层,3层及以上为居民(地上部分共8层,地下部分共1层)。建筑面积366m2,占地面积为200m2。项目东侧为黑龙江省正轩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北侧为先锋路,隔路为居民区;南侧为红旗小区居民楼;西侧为鑫晟合投资管理公司。本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周围环境图见附图2。三、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为中西医结合门诊建设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门诊部每天接诊病人约10人,医护人员12人,诊疗科目主要为内科、急诊科、外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口腔科等。本项目设置2台口腔综合治疗椅。本项目无X光机,不设放射性设备。项目

6、组成见表1,主要设备见表2,具体平面布置见附图4平面布置图。表1 项目组成一览表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及内容备注主体工程门诊(建筑面积366m2)1F(建筑面积183m2):内科、外科、处置室、收款处、西药房、急诊室、静点室、治疗室、化验室、污水处理间、医疗废物暂存间;2F(建筑面积183m2):B超心电、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科、中药房、无菌器械分发室、消毒灭菌室、清洗间、器械接收室、牙科诊室、卫生间;新建公用工程供水由市政自来水管网提供。新建排水项目所排污水主要为日常生活污水及医疗废水。本项目进行口腔治疗时均使用树脂牙,不含重金属,故所排废水中不含重金属。医疗污水单独收集,经二氧化氯消毒处理达标后排

7、入市政污水管网。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文昌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松花江。供暖本项目供暖由城市集中供热提供。供电由道外区供电局供给。环保工 程废水处理本项目所排污水主要为日常生活污水及医疗废水。医疗废水单独收集,经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文昌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松花江。新建噪声处理选用低噪声设备、隔声和减振等措施固体废物本项目固体废物分为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生活垃圾由市政部门统一处理;医疗废物(HW01)集中收集,委托有资质单位集中处置。表2 主要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台、套)备注1口腔综合治疗椅22消毒灭菌器13氧气管14心电图机15B超16紫外

8、线消毒灯5四、公共工程1、供水:水源来自市政供水管网,有完善的供水设施。用水量分别为医务人员生活用水,就诊人员医疗用水。根据黑龙江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23/T727-2010),医务人员生活用水量按照25L/人d,就诊人员医疗用水按照10L/人d,估算该门诊总用水量约0.4t/d,144t/a;排水量为0.32t/d,115.2t/a。具体分析计算参见表3。表3 门诊部给排水情况分析表用水项目用水定额用水规模日用水量年用水量日排水量年排水量生活用水25L/人d12人0.3t/d108t/a0.24t/d86.4t/a门诊用水10L/人d10人0.1t/d36t/a 0.08t/d28.8t

9、/a合计35L/人d22人0.4t/d144t/a0.32t/d115.2t/a2、排水:本项目所排污水主要为日常生活污水及医疗废水。该项目生活污水和医疗废水采用分流排放。项目生活污水排放量为86.4t/a,医疗废水排放量约为28.8t/a,所排污水总量为115.2t/a。本项目进行口腔治疗时均使用树脂牙,不含重金属,故所排废水中不含重金属。医疗污水单独收集,经二氧化氯消毒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管网。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文昌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松花江。3、供热:本项目冬季取暖由城市集中供热,无需新建锅炉房。4、供电:由道外区供电局供给。5、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门诊部服务时间为早8:30点

10、-晚20:00点应诊。门诊部职工总人数为12人,年工作天数为360天。该项目内无宿舍和食堂。6、项目总投资该项目总投资30万元,资金自筹。五、环保投资本项目环保投资具体情况参见下表4:表4 环保投资一览表序号治理项目投资(万元)1噪声0.22医疗废水处理设施1.33医疗垃圾0.5环保投资合计总计2项目总投资3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6.7%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利用现有门市房建设综合门诊,经现场勘查,无原有污染情况和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 地理位置哈尔滨位于东经12542130

11、10,北纬44044640之间,是黑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中国东北地区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总面积约5.384万平方公里,辖9区7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辖区面积10198平方公里。 道外区地处哈尔滨市区中东部,是历史悠久的老城区,地域广阔,位置适中,是全市八区十县(市)的区位中心,与呼兰、松北两个行政区隔江相望,与道里、南岗、香坊、阿城四个行政区接壤。二、水文气象哈尔滨市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主要有松花江、呼兰河、阿什河、拉林河、牤牛河、蚂蚁河、东亮珠河、泥河、漂河、蜚克图河、少陵河、五岳河、倭肯河等。一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哈尔

12、滨水资源特点是自产水偏少,过境水较丰,时空分布不均,表征为东富西贫。全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1630立方米。道外区处于寒温带,属于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平均气温:春季为4.6;夏季为21.3;秋季为4.1;冬季为-17.2。历史上最低气温为-41.4(1931年1月),最高气温达41(1907年7月)。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0600mm,七、八、九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70%,无霜期为130140d,适于一季农作物生长。三、地质地貌 哈尔滨东南临张广才岭支脉丘陵,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区,中部有松花江通过,山势不高,河流纵横,平原辽阔。哈尔滨市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级阶地上:第一级阶地海拔在132

13、140米之间,主要包括道里区和道外区,地面平坦;第二级阶地海拔145175米,由第一级阶地逐步过渡,无明显界限,主要包括南岗区、动力区和道外区的部分地区,面积较大,长期流水浸蚀,略有起伏,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是哈尔滨市重要农业区;第三级阶地海拔180200米,主要分布在荒山嘴子和平房区南部等地,再往东南则逐渐过渡到张广才岭余脉,为丘陵地区。哈尔滨市区及呼兰区、呼兰区地域平坦、低洼,东部10县(市)多山及丘陵地。东南临张广才岭支脉丘陵,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区,中部有松花江通过,山势不高,河流纵横,平原辽阔。哈尔滨市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级阶地上:第一级阶地海拔在132140m之间,主要包括道里区

14、和道外区,地面平坦;第二级阶地海拔145175m,由第一级阶地逐步过渡,无明显界限,主要包括南岗区和香坊区的部分地区,面积较大,长期流水浸蚀,略有起伏,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是哈尔滨市重要农业区;第三级阶地海拔180200m,主要分布在荒山嘴子和平房区南部等地,再往东南则逐渐过渡到张广才岭余脉,为丘陵地区。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我国地震烈度区划,该地区为地震烈度六度区。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区划及人口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是中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全市土地面积5.31万平

15、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08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02.41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72.8万人,辖9区9县(市)。道外区总面积618.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0.62平方公里,郊区面积577.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434公顷,辖团结镇、永源镇、巨源镇、民主镇等四镇。总人口80.86万人,由汉、满、回、朝鲜、蒙古、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藏、维吾尔、锡伯、俄罗斯等20个民族组成。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道外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区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0亿元,同比增长1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1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1

16、.4亿元,同比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8亿元,同比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9亿元,同比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845元,同比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490元,同比增长12%;招商引资额52.57亿元,引进企业51户,千万元以上企业26户,引资额达39亿元;谋划推进重点项目163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开工137项,开复工率达到84%,完成投资120亿元。三、科技、教育、文化道外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至2014年末,全区共有普通高中7所,在校学生7 441人;职业高中3所,在校生3186人;普通初中25所,在校生16429人;小学61所,在校生22

17、25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初中毕业生合格率100%。初中毕业升入高中的比例为98.3%,2014年考入重点高中2346人,其升学率55.76%,列全市第一名,高考录取2015人,录取率达到94.73%。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哈一职通过国家级示范校建设验收,超额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义务教育标准化率达到91%,其中,21所学校达到省先进标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高考二表以上进段率同比提高2.43%,中考省、市重点进段率同比分别提高2.07%和8.13%。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8、:一、环境空气根据2015年哈尔滨市环境质量概要,哈尔滨市环境空气细颗粒物年均值为0.072mg/m3,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年二级标准1.06倍;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为0.111mg/m3,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年二级标准0.59倍;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57mg/m3,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年均值为0.052mg/m3,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年二级标准0.30倍。与上年相比,2014年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下降8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上升13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下降4微克/立方米。本项目

19、位于哈尔滨道外区,环境空气污染物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浓度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二氧化硫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二、水环境根据2015年哈尔滨市环境质量概要,松花江哈尔滨段水质为优。2014年松花江哈尔滨江段类断面比例继续为100%。主要监测指标与上年相比,松花江哈尔滨江段主要监测指标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年均值分别升高3.1%、5.1%、16%;氨氮年均值下降2%。出境断面牡丹江口上断面主要监测指数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年均值比例降低0.9%和22%。与2006年相比,哈尔滨江段高锰酸盐指

20、数年均值降低15%,氨氮降低44%,五日生化需氧量降低7.3%、化学需氧量降低8.3%。2014年松花江哈尔滨江段主要监测指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均呈现县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015年松花江哈尔滨江段12条一级支流水质总体状况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33个监测断面中,类水质断面比例为9.1%,类为48.5%,类为24.2%,类为3.0%,劣类为15.2%。类以上水体比例增加9.1%,类、劣类水体比例减少7.6%。本项目受污水体松花江规划类别为IV类水体,现状水体质量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要求。三、声环境根据20

21、15年哈尔滨市环境质量概要,市区区域声环境质量为一般(三级)。市区区域声环境等效声级范围为51.1-76.3分贝,等效声级面积加权平均值为59.3分贝,比上年上升3.5分贝。本项目位于道外区先锋路,所在声功能区为1类区。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该区域无国家、省、市级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声环境和地表水环境作为环境保护目标,控制营运期设备噪声对其环境的影响,控制所排污水对松花江水体功能的影响。主要保护目标见表5。表5 项目环境敏感保护目标一览表保护内容方位距离保护目标保护人数保护时段居民住宅楼上、西侧、东侧紧邻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声环

22、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66户 212人营运期S14m98户 314人N 61m72户 231人松花江-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地下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44)类-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4.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污染物排放标准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3.

23、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综合医疗机构预处理标准其他1.哈尔滨市城市居民居住环境保护条例2.哈尔滨市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3.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 4.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5.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2003,380号令)总量控制1、原则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总量控制应以道外区总量控制规划为目标。2、总量控制本项目排放污染物情况如下:表6 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t/a)污染物COD氨氮烟尘SO2NOX排放量0.03720.003(0.0059)(0.021)(0.03)建设项目工程分析项目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示意图本项目利用现有

24、门市房建设,主要污染来自营运期,故本环评不对施工期进行分析。营运期工程分析1、废水项目建成投产后,营运期的废水主要生活污水及医疗废水。医疗废水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COD、BOD、SS和病原性微生物等。2、废气项目建成后冬季取暖采取集中供热,无需新建锅炉房,故无锅炉废气产生。3、噪声该项目的噪声主要为医疗设备噪声及气泵运行时产生噪声。设备噪声在6070 dB(A)左右。4、固体废弃物项目投入营运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HW01)。(1)医疗废物本项目门诊病人所产生的医疗废物按0.2kg/人计,产生医疗废物约0.72t/a,属于危险废物,代码HW01。(2)生活垃圾本项目职工

25、生活垃圾按0.4kg/人d计,本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73t/a。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浓度(单位)量(单位)浓度(单位)量(单位)大气污染物锅炉烟气烟尘分担量-80mg/m30.0059t/aSO2分担量-400mg/m30.021t/aNOx分担量-400mg/m30.03t/a水污染物生活污水COD350mg/l0.03t/a350mg/l0.03t/a氨氮35mg/l0.003t/a35mg/l0.003t/aSS200mg/l0.017t/a200mg/l0.017t/a医疗废水COD2

26、50mg/L0.0072t/a250mg/L0.0072t/aBOD100mg/L0.003t/a100mg/L0.003t/aSS60mg/L0.0017t/a60mg/L0.0017t/a粪大肠菌群3108(MPN/L)-5000(MPN/L)-固体废物生活生活垃圾1.73t/a市政统一处理诊区医疗废物(HW01)0.72t/a委托有资质单位集中处理噪声诊区噪 声60dB(A)70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 48-2008)1类标准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本项目利用现有门市房进行项目建设,该区域为人类较密集的城市区域,故项目建设对生态基本无影响。环境影响

27、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利用现有门市房建设综合门诊,故本项目无施工期环境污染问题。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一、水环境影响分析1、水环境分析营运期本项目所排废水主要为排放的医疗污水及职工生活污水。医疗污水排放量为28.8t/a(单独收集),生活污水排放量为86.4t/a,总排放量为115.2t/a,本项目未经处理废水的排放量及水质情况见表7。 表7 生活污水和医疗污水的排放情况污水种类排放量(t/a)污染物名称浓度(mg/L)排放量(t/a)生活废水86.4COD3500.03氨氮350.003SS2000.017医疗废水28.8COD2500.0072BOD1000.003SS600.0017粪

28、大肠菌群数3107MPN/L-上述可知,该项目所排废水污染物的排放浓度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三级标准,满足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标准。但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的要求,“直接或间接排入地表水体和海域的污水执行排放标准,排入终端已建有正常运行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下水道的污水,执行预处理标准”,“综合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执行排放标准时,县级以下或20张床位以下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所有医疗机构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因此本项目医疗污水需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2、污水处理方案考虑占地及投资等问题,本次环评建议采用二氧化氯小型污水处理设

29、备。表8 医疗污水消毒处理后变化表项目进水mg/L出水mg/LCOD250250BOD5100100SS6060粪大肠菌群3107MPN/L5000MPN/L医疗污水必须消毒。水处理设施的消毒工序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接触时间必须大于1小时,总余氯2-8mg/L。并加强管理,不得直排。二、空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不设锅炉房,冬季供热由城市集中供热供给。本项目建筑面积为366m2,采暖期燃煤分担量为14.64t/a,排放大气污染物分担量烟尘为0.0059t/a,SO2为0.021t/a,NOX为0.03t/a。医疗器械等消毒采用高压灭菌器,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三、噪声影响分析该项目的噪声主要为医疗设备

30、噪声及气泵噪声,这些设备在选购时要采用低噪声设备,在安装时采取减震、软连接、隔声措施,设备运行时关闭门窗。本项目建设在居民楼内,地处环境敏感区域,因此,要注意噪声防治。该项目的噪声主要为医疗设备噪声及气泵噪声,项目采取选购低噪声设备,在安装时采取减震、软连接、隔声措施,气泵和污水处理设备设置在项目一层,设备运行时关闭门窗,并安装隔声门窗,确保楼上邻居室内安静。采取这些减噪措施后,厂界噪声能够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标准。因此对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小。四、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本项目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生活垃圾按0.4kg/天人计算,年产生量为1.

31、73t/a,门诊医疗垃圾按每日每人次产生0.2kg计,产生医疗垃圾(HW01)0.72t/a。生活垃圾由市政部门统一收集处理;医疗垃圾(HW01)属于危险废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哈尔滨市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必须用统一医疗废物塑料袋封装,并委托有资质单位统一处理。五、选址合理性分析该项目离城市交通主干较近,交通便利,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水质符合用水指标要求,供水、供热,供电均能满足要求。本项目建设在居民楼内,地处环境敏感区域,因此,要注意噪声防治。该项目的噪声主要为医疗设备噪声及气泵噪声,项目采取选购低噪声设备,在安装时采取减震、软连接、隔声措施,气泵设置在项目负一层,设备运行时关闭

32、门窗,并安装隔声门窗,确保楼上邻居室内安静,采用上述措施后,厂界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标准,对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小。因此,该项目选址基本可行。六、火灾风险采取的应急预案本项目在生产时用电存在由于人员用电不当,或设备故障造成火灾的风险。应采取以下措施:(1)灭火前的安全组织措施用电单位发生电器火灾,应立即组织人员和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补救。立即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通知供电局用电监察部门,有用电监察人员到现场指导监护扑救工作。(2)灭火前的电源处理电器火灾发生后,为保证人身安全,防止人身触电,应尽可能立即切断电源,其目的是把电气火灾转化成一般火灾扑救

33、,切断电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烟熏火烤,火场内的电器设备绝缘可能降低或破坏,停电时,应先做好安全技术措施,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使用电压等级合格的绝缘工具。停电时,应按照倒闸操作顺序进行,先停断路器(自动开关),后停隔离开关(或刀开关),严禁带负荷拉合,负荷拉合隔离开关(或刀开关)以免造成弧光短路。切断电源的地点要适当,以免影响灭火工作。切断带电线路时,切断点应选择在电源侧支持物附近,以防电线断落后触及人身或造成短路。切断电源时不同相线应不在同一位置,并分相切断,以免造成短路。夜间发生电气火灾,切断电源要解决临时照明,以利扑救。需要供电局切断电源时,应迅速用电话联系,说明情况。(3)带电灭火的

34、安全技术要求:带电灭火的关键是在带电灭火的同时,防止扑救人员发生触电事故。带电灭火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应使用允许带电灭火的灭火器。扑救人员所使用的消防器材与带电部位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10KV电源不小于0.4米,35KV电源不小于0.5米。对架空线路等高空设备灭火时,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仰角不应大于45度,并站在线路外侧,以防导线断落造成触电。高压电气设备及线路发生接地短路时,在室内扑救人员不得进入距离故障点4米以内,在室外扑救人员不得进入距离故障点8米以内范围。凡是进入上述范围内的扑救人员,必须穿绝缘靴。接触电气设备外壳及架构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喷雾水枪灭火时,应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穿靴

35、的扑救人员,要防止因地面水渍导电而触电。现场出现火险时,工长判断要准确,当即不能救的要及时报警,请消防部门协助灭火。在消防队到现场后,工长要及时而准确地向消防人员提供电器、易燃、易爆物的情况。火灾区内如有人时,要尽快组织力量,设法先将人救出,然后再全面组织灭火。七、公众参与让公众了解本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建设意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将达到的环境效果等情况。通过信息反馈,了解公众对该建设项目的接受程度及所关心的问题,充分考虑公众的看法和意见,确认环保措施的可行性,提高环境评价的有效性,并通过公众参与活动提高广大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本项目2016年5月向当地红旗小区的居民发

36、放公众问卷调查表10份,有效回收问卷10份。表9 哈尔滨仁德中西医结合门诊部中西医结合门诊建设项目公众调查表表10 公众参与群众名单序 号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单位或住址联系方式1王红女40工人本科道外区红旗小区70栋301138*13582李晓娇女39收银大专道外区红旗小区70栋302150*48413郭洋女59退休高中道外区红旗小区70栋137*05864韩雪女30工人本科道外区红旗小区70栋3-702151*54365王丽女47工人中专道外区红旗小区70栋138*74516女20护理大专道外区红旗小区70栋183*54007杨达男27司机大专道外区红旗小区70栋130*03978王伟男

37、54医生本科道外区红旗小区70栋401137*46909张强男42职员大学道外区红旗小区136*000010冯有男60退休初中道外区红旗小区70栋137*0586调查结果统计情况见下表表11 公众参与意见汇总表序号主要调查内容选项人数比例(%)1年龄40岁以下及未填55041-50岁33051岁及以上2202您对工程的了解情况一般770了解220不清楚1103本项目建设的意义有利于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条件880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220有利于提高当地经济水平004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噪声(包括设备生产)550生活及生产废物的环境影响440生活及生产废水的排放00粉尘及扬尘等的环境影响

38、1105该项目在建设后产生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噪声(包括设备生产)550生活及生产废物的环境影响550生活及生产废水的排放00粉尘等大气环境环境影响00未填006您是否同意本项目的选址?同意770可接受330不同意007项目环保措施能否有效防止环境污染能770不能00不清楚3308建议加强何种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加强污水治理220加强噪声治理220增加绿化面积330加强垃圾的管理440加强粉尘等大气污染物的处理110(1)在被调查的公众中20%的公众对本项目了解,70%的公众对本项目一般了解。说明本项目被公众了解的程度较好。(2)80%的公众认为本项目有利于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条件,20%的公众认为本项

39、目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说明公众对本项目的建设是基本认同的。(3)在对“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调查中,50%的公众认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噪声(包括设备生产),说明公众对建设过程中噪声(包括设备生产)等的影响特别关心。(4)在对“项目在建成后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调查中,50%的公众认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生产及生活废水的排放,50%的公众认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生活及生产废物的环境影响。说明公众对建设过程中生产及生活废水的排放和生活及生产废物的环境影响较关心,这确实也是本项目污染防治的重点问题。因此建设单位对本项目的污染治理必须提高认识,特别是对生产及生活废水的污染防治,加强对环保设施的

40、管理,要切实落实报告表对本项目所提的各项治理措施,把污染降到最低限。(5)在对“您是否同意本项目的选址”调查中,70%的公众选择同意,30%的公众选择可接受。因此本项目厂址的选择是被周围群众一致接受的。(6)在对“项目环保措施能否有效防止环境污染”的调查中,70%的被调查者认为能,因此本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基本上是被认同的。(7)在对“建议加强何种措施减少环境污染”的调查中,4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加强垃圾的管理,3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增加绿化面积。这说明公众的环保意识在逐渐增强,人们希望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因此,建设单位在本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及在以后的营运中,要参考本次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将生

41、产发展和保护环境结合起来,从而保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能够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统一。公众参与结论通过以上问卷调查整理分析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公众大多数都关心本项目的建设,同意本项目选址,公众认为本项目有利于提高当地经济水平,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条件,对企业和居民都有好处,对公众所关心的本项目建设期噪声的环境影响以及营运期噪声排放等问题,本评价报告在充分考虑公众的看法和意见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建设单位要充分重视,切实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加强环境管理,把本项目环境污染降到最低限度。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

42、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处理效果水污染物生活污水COD氨氮SS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文昌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医疗废水CODBODSS粪大肠菌群数采用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文昌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综合医疗机构预处理标准固体废物员工生活垃圾市政部门统一处置处置率100%患者医疗垃圾(HW01)委托处理噪声生产设备噪 声合理布局、采用低噪声设备、减振等措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本项目利

43、用现有门市房用于该项目建设,该区域为人类较密集的城市区域,故项目建设对生态基本无影响。结论与建议一、环境质量现状分析结论本项目位于哈尔滨道外区,环境空气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其次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浓度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地表水达到功能区划要求。二、环境影响分析结论1、选址的环境可行性及产业政策符合性该项目符合区域环境要求,在落实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项目选址可行。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限制类及淘汰类范畴,符合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