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58例临床分析.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03586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58例临床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58例临床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58例临床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58例临床分析.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58例临床分析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01年1月至2010年10月58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抗感染、支持治疗,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妇产科腹部切口液化与肥胖、贫血、术后咳嗽、糖尿病、妊高征水肿、缝合技术、术前未使用抗生素密切相关。针对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以减少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的愈合有深远的意义。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治疗预防措施  

2、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妇产科2001年1月至2010年10月行腹部手术2668例,发生脂肪液化58例,发生率2.17%,其中妇科981例,发生脂肪液化11例,发生率1.12;剖宫产1687例,发生脂肪液化47例,发生率2.78。         1.2术后情况:  术后患者多无自觉

3、症状,所有患者术后310天换药时发现切口有淡黄色水样渗出物,按压切口处渗液可增多,切口外观红肿不明显,但可见愈合不良,切缘两端皮下组织易于分离,有时仅有表皮相连,渗液涂片镜检见较多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不明显,中性分类不高。9例为术后第3天出现切口渗液,21例术后第5天,10例7天拆线时发现,11例为拆线出院术后第10天发现。7例患者体温轻度升高,但均未超过38.5。         1.3并发症:58例患者中均有并发症:合并肥胖者35例,合并贫血者13例(HGb均90g/l病例

4、;滞产4例;合并2项以上者9例,其中妇科6例(均为糖尿病合并肥胖),产科5例(均为贫血合并肥胖)。         2结果         2.1处理方法:  术后每日检查切口,如发现切口有少量渗液,排除切口感染后,每日挤压切口12次,每次尽量将液化脂肪挤净;然后于切口表面覆盖碘伏纱条,有条件者可予以红外线理疗仪照射,每日2次,渗液较多或持续时间较长者,应联合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同时拆除该处缝线。用甲硝唑、生理盐水冲

5、洗后加压包扎,术后57天后发现切口渗液较多者,在严格消毒下,清除液化坏死组织,隔日换药1次,将-糜蛋白酶2ml均匀洒于创面,最后用无菌蝶形胶布固定创口,消灭死腔。如渗液量大,切口愈合不良,或经上述处理不愈合者,则拆除大部切口缝线,祛除脂肪层线结,敞开切口充分引流,待肉芽组织新鲜后期缝合。部分患者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并辅以支持治疗。         2.2结果  :58例全部治愈出院,其中4例期缝合,无1例切口感染。愈合时间816天。      &

6、nbsp;   3讨论          3.1目前国内外对于脂肪液化的诊断没有统一标准,多数人认为术后出现以下表现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         3.1.1多发现在术后37天,在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按压 切口时皮下有渗液出现。         3.1.2切口愈合不良,局部凹陷,皮下组织游离,渗

7、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         3.1.3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         3.1.4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3.2发病原因         3.2.1肥胖是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由于肥胖,切口渗液较多,加之坏死脂肪组织未被及时清除、脂肪组织较厚,造成缝合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