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都区产科急救管理工作方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03756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新都区产科急救管理工作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成都市新都区产科急救管理工作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成都市新都区产科急救管理工作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成都市新都区产科急救管理工作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成都市新都区产科急救管理工作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市新都区产科急救管理工作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新都区产科急救管理工作方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都卫发2010230号成都市新都区卫生局关于印发新都区产科急救管理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各医疗保健单位:现将成都市新都区产科急救管理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附件:成都市新都区产科急救管理工作方案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主题词:产科急救 工作 方案信息公开类别:主动公开成都市新都区卫生局办公室2010年12月23日印(共印4份)成都市新都区产科急救管理工作方案(试行)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确保母婴安全,加强我区产科急救工作,按照成都市产科急救管理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有关要求,结合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 保障母婴安全的实施意见(成府发2010

2、21号)精神,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总则通过建立科学、严谨的产科急救工作秩序,强化产科急救质量与安全意识,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产科急救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产科急救中,充分利用和发挥成都市和新都区产科急救网络作用,确保危重孕产妇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医疗救治,切实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二、工作原则(一)预防为主加强产科建设,提高孕产期保健质量,狠抓高危妊娠管理,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宣传普及孕产期保健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二)依法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依法规范机构和人员的执业许可,打击非法行医。(三)属地负

3、责产科急救工作实行属地负责制。新都区负责辖区内的孕产妇急救工作。户籍地和居住地不同的,由户籍地负责管理。市外流动人口,由流入地负责。(四)快速反应建立新都区产科急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加强重点人群和关键环节的管理,畅通信息,及时救治,准确处置。三、组织体系及职责(一)指挥体系1.产科急救领导小组新都区产科急救领导小组由区卫生局和相关医疗卫生机构领导组成,负责产科急救应急工作的领导和指挥;负责制定产科急救应急的对策、措施及应急预案;完善产科急救网络。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1。2.产科急救办公室产科急救办公室是产科急救领导小组下设机构,负责产科急救应急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依法组织协调产科急救应急工作;组

4、织预案演练;负责产科急救应急体系建设的日常工作;根据需要协调成都市和新都区急救组专家、物资调集等参与抢救。区产科急救办公室设在新都区卫生局防保科,成员名单见附件2。(二)急救体系1.院内产科急救小组所有产科执业机构应成立产科急救小组,组长由分管院长担任,成员由妇产科、内科、外科、ICU、检验、麻醉、药剂等相关科室技术骨干组成。负责本院产科急救、疑难会诊、讨论等工作。2.区级产科急救点区内产科急救点为区第一人民医院。急救专家由区医院、区二医院、区妇保院产科、内科、外科、ICU、儿科、血液科及麻醉等科室专业技术骨干组成。负责辖区内所有危重、疑难孕产妇的会诊、抢救工作;负责对辖区内产科单位人员培训,

5、提高基层医务人员产科应急抢救能力;接受上级专家的技术指导。区级产科急救专家组成员名单见附件3区级产科急救点标准见附件5。3.市级对口产科急救单位根据市卫生局安排,市级负责我区的产科急救单位为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三)支持体系1.新都区储血点。新都区储血点设在区第一人民医院血库,储血点平时应至少备有“A、B、O”型血。特殊紧急用血时,可报请启动“成都市急救应急系统”调配用血,抢救病人的生命。市卫生局规定市血液中心负责产科急救血液及成分血供给和调度。原则上由用血医院到血液中心取血,紧急情况通过市产科急救办协调,由血液中心送血车负责送血。也可参照血液中心用血应急预案执行。有关用血事宜参照成都市卫生局

6、关于进一步加强产科急救用血管理的通知(成卫医200659号)执行。2.成都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120)各产科单位应服从成都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的调度,及时出诊实施院前急救,并转送有条件的相关产科急救单位。产科急救用血运送有困难时,可向成都市120指挥中心呼救。(四)呼救和转诊程序急救原则上按急救程序逐级呼救和转诊;危重情况可实行跨级转诊,直接转送到具有综合抢救实力的医疗机构,确保产科急救迅速、准确、有效。转诊必须在病情许可,确保孕产妇安全前提下进行。应及时做好转诊的信息沟通,以便接诊单位有效救治。产科急救实行三级呼救:(一)院内急救与呼救产科执业机构对疑难危重孕产妇应立即组织院内产科急救小组进行

7、会诊并做出处理意见。对需要急救的孕产妇立即向医院主要领导报告。超出本院抢救能力范围,应立即向区产科急救点或市级对口支援单位呼救;并同时向区产科急救办公室报告。(二)区产科急救点急救与呼救产科单位院内急救有困难的,转送区级产科急救点。产科急救点接到呼救,应争分夺秒赶赴抢救现场,参与抢救。区产科急救办公室负责协调相关专家、物资,指挥参与急救。如病情危重,难以处理,立即向市级产科急救单位呼救;同时向市区产科急救办公室报告。(三)向市级急救单位呼救区级产科急救点诊疗有困难的,向市二人民医院呼救,由片区产科急救单位负责进一步的救治。如病情危重,难以处理,同时向市产科急救办公室报告。五、保障措施(一)建立

8、健全组织机构及制度产科急救单位应按照本文件要求,健全产科急救各组织体系,完善落实相关产科急救工作制度。(二)保障急救通讯、交通及物资各级产科急救单位应向社会公布产科急救电话。保障急救资源(如专家、急救药品、医疗设施设备和交通工作等)运转正常,24小时处于应急状态。(三)制定并落实急救方案产科执业机构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产科急救方案,对相关人员进行应急急救培训,要求对急救方案做到应知应会。在抢救过程中,应及时如实做好记录,保留相关物品以备核对。转诊时应由知情医师护送,转诊途中做好病情观察,与接诊单位做好交接工作。急救出诊有关费用由呼救单位参照卫生部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卫生部令第42号)的相关

9、规定执行。六、奖惩制度(一)将控制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管理,对产科急救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适时给予表彰,单位在目标考核中给予加分。(二)任何产科执业机构不得以任何借口截留超出本院救治能力的危重孕产妇,必须及时呼救或转诊,避免延误病情。任何单位或个人,凡是在产科急救工作中违反本管理意见,推诿病人,或转送不及时;或因管理不力,责任心不强,造成孕产妇病情加重或死亡,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直接责任人和单位负责人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并予以全区通报。附件:1. 成都市新都区产科急救领导小组成员名单2、成都市新都区产科急救办公室成员名单3. 成都市新都区产科急救专家组成员名单4. 成都

10、市新都区产科救急流程图5. 成都市新都区级产科急救点建设标准6. 成都市产科急救应班专家分组安排附件1成都市新都区产科急救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 长:余荣江 新都区卫生局局长副组长:何宇生 新都区卫生局副局长童 槐 新都区卫生局副局长成 员: 陈虎昌 新都区卫生局防保科科长张 捷 新都区卫生局医政科科长张正辉 新都区妇幼保健院院长古祥儒 新都区人民医院院长附件2成都市新都区产科急救办公室成员名单主 任: 陈虎昌 新都区卫生局防保科科长副主任: 瞿小凤 新都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毛 方 新都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成 员:罗 冰 新都区妇幼保健院保健科科长王代容 新都区妇幼保健院保健科陈 容 新都区妇幼保健

11、院保健科附件3成都市新都区产科急救专家组成员名单(一)新都区人民医院产科急救小组名单组 长:古翔儒 区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副组长:杨昌富 区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晏 斌 区人民医院主治医师成 员:范世玉 区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黄咏梅 区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熊显良 区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赵继辉 区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罗先海 区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王 新 区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陈宇宁 区人民医院副主任技师 杨晓黎 区人民医院主治医师 吴让琼 区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巫成莉 区人民医院护师 叶蓉蓉 区人民医院护师急救中心电话:83993001产科急救联系人:杨昌富 联系电话:13881841833 范世玉 联

12、系电话:13668299679附件4成都市新都区产科急救流程图向市级产科办公室汇报区级产科急救点指导并组织急救抢救成功产科执业机构发现危重孕产妇院内产科常规处理院内急救小组组织急救向区产科急救办公室汇报院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片区产科急救单位指导并组织急救市级产科急救应班专家组指导并组织急救院内附件5成都市新都区级产科急救点建设标准一、人员要求产科急救点专家由妇产科、内科、外科、ICU、儿科、血液科、及麻醉等科室专业技术骨干组成(可以外聘当地或上级医院的知名专家)。承担辖区内所有危重、疑难孕产妇救治、会诊、现场抢救,负责培训产科从业人员,提高基层医务人员产科应急抢救能力,同时接受上级专家的技术指导

13、。二、基本设备麻醉机(呼吸机)、成人气管插管、复苏气囊、多参数监护仪、高流量输氧设备、院内血库(输血科)、多功能产床、负压吸引器、应急电源、心电监护仪、B超、250毫安X光机、辐射式新生儿抢救台、胎儿监护仪、新生儿喉镜、气管插管、新生儿复苏囊、各种助产、检查、手术器械包等抢救器械、新生儿暖箱、救护车、急救推车,与技术水平相当的检验设备。三、必备药品欣母沛、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催产素、硫酸镁、盐酸肾上腺素、阿拉明、纳洛酮、多巴胺、异丙嗪、氯丙嗪、罂粟碱、安定、西地兰、速尿、阿托品、酚妥拉明、地塞米松、利多卡因、葡萄糖酸钙、心痛定、葡萄糖液、生理盐水、5%碳酸氢钠、林格氏液、低分子右旋糖酐

14、、代血浆、甘露醇等。四、 基本技能及技术要求(一)各种静脉穿刺、切开(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三)心肺、脑复苏(四)产后出血止血措施(五)熟练的助产技术及难产处理(六)剖宫产技术(七)安全输血(八)复杂的产道裂伤及血肿缝合(九)部分或全部子宫切除术(十)人工剥离胎盘术,清宫术(十一)中心静脉插管及中心静脉压监测技术要求:高危孕产妇识别、治疗及抢救;休克的病理、生理、心功能判断及抢救治疗;心、脑、肺衰竭的诊断、处理及复苏;抢救药物药理及药物动力学知识及正确使用;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纠正;催产素正确使用。附件6成都市产科急救应班专家分组安排产科应班专家第一组 欧容清 原市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15、 梁 红 市保健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王晓丽 市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第二组 鲁美丽 原市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杨 军 市九妇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熊万春 市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第三组 史则侠 原市三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蔡春华 市三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周 辉 市保健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第四组 江庆霖 市保健院产科主任医师 叶 宏 市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何 雯 市六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第五组 隆玉华 原市九妇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刘 莉 市六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聂敦利 市一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第六组 陈 红 市九妇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罗 丹 市保健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陆 静 市三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第

16、七组 冉崇兰 市九妇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李 涛 市三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高 岚 市保健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第八组 林永红 市五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刘 莉 市五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吴继蓉 市五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注:有为应班组长。 第八组负责温江、崇州、大邑、邛崃片区,全年应班。其他组负责剩余区(市)县,轮流应班。ICU应班专家第一组 钟兴美 市一医院ICU副主任第二组 李 杰 市二医院ICU主任第三组 张 川 市三医院ICU主任第四组 郑碧霞 市三医院ICU副主任第五组 陈金川 市三医院ICU副主任医师第六组 刘剑平 市三医院ICU副主任第七组 曾洪伟 市九妇院ICU主任第八组 程智鹏 市九妇院ICU副主任第九组 王 平 市五医院ICU主任注:除第九组ICU专家外每人轮值1月,由当值的产科专家组长决定是否同时出诊。第九组负责温江、崇州、大邑、邛崃片区,全年应班,其他组负责剩余区县,轮流应班。血液科应班专家王小渝 市三医院血液科主任郭海英 市三医院血液科副主任付红春 市六医院血液科主任赵越华 市六医院血液科副主任血液专家每人轮值1月,由当值的产科专家组长决定是否同时出诊。每月当值两组专家:包括产科专家6名,ICU专家2名,血液科专家2名。另有温江地区长期应班人员1组(含产科和ICU专家4名)产科ICU血液科温江片区值班3114应班3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