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生产中人流、物流交叉污染控制措施.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03936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止生产中人流、物流交叉污染控制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防止生产中人流、物流交叉污染控制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防止生产中人流、物流交叉污染控制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防止生产中人流、物流交叉污染控制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防止生产中人流、物流交叉污染控制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止生产中人流、物流交叉污染控制措施.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产中防止人流、物流交叉污染控制措施一、物料流通程序:原料库 物料通道 预处理间 物料通道 物料通道 成型车间 物料通道 熟制车间 物料通道 配料间 物料通道 辅料库烘烤车间 物料通道 灭菌间 物料通道 内包材库 玻璃物料箱(紫外灯灭菌) 物料通道物料通道 内包间 物料通道 冷却间 外包车间 物料通道 成品库 物料通道 外包材库二、防止污染物的进入 1车间窗户为封闭式,加工车间相对的独立。各车间的工作人员不允许串岗。 2为防止在生产区及储藏区天花板形成冷凝水,每天开排气扇调节生产车间温湿度;品管员每天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要记录在温湿度检查表。 3.排气口设置防蝇、防虫、防尘装置,进气口安装空气过

2、滤装置。 4.车间内照明设施装有保护罩,防止玻璃碎片混入食品中。 5.工器具清洗时,检查是否有破损,有破损的及时修补或剔除。 6.工作服的管理:操作人员工作服每三天换洗 (清洁工清洗时检查工作服是否有线头脱落,将其剔除修补) ;为防止异物混入,操作员着装时检查工作服是否有线头脱落,如有发现立刻更换,并进行修补;进车间前,由品管员检查着装、洗手状况,操作者需用浓度50-100PPM的84消毒液对手部进行消毒。 7.操作中的着装检查:员工在作业中,可能因操作而造成服装破损的现象,品管员负责随时监督检查,发现不合格时,及时要求其出车间整理,对于发生频率高的岗位及员工进行加强培训,追查原因及提出对策。

3、 8.原料处理及异物混入规定: 8.1原料等: (1)原料包装袋开袋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包装袋残片脱落混入产品。 (2)生产过程中目视检查去除异物。 8.2 纸箱:封箱和装箱时目视检查,避免有异物混入 8.3塑料包装袋:使用前目视检查,确认无异物后方可使用。 9.食品包装袋供应商必须在当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备案。食品包装袋与原料及其它辅料分库存放,食品包装袋配备必要的货架,架与架之间需有一定的间隙,上盖防尘布,并设防虫、防鼠设施。库房要保持干燥、清洁、通风、防潮。 10.车间内不储存消毒剂、杀虫剂等化学物品。 三、交叉污染-防止加工过程交叉污染 1、品管员、维修人员、生产管理人员以及处理废弃物、

4、接触地面或其它未消毒的物品人员,在接触产品之前必须清洗消毒手和手套。品管员负责检查,若发现不符合时, 通知相关人员采取纠正措施。 2、接触产品的器具、设备的表面,如果碰到了地面、废弃物等应清洗消毒后才能使用,现场主管负责监督检查。 3、落地产品由专人拾起,统一由品管部处理,在没经过处理前不允许再加工生产,精加工过程中外包装材料不允许直接接触地面,内包装如落地没经过处理不允许继续使用。 4、已加工的半成品与未加工的原料必须分开存放。 5、厂区、包装区的入口、更衣室、卫生间、加工车间、工器具清洗间严格分开。 6、加工车间的设备、工器具清洗消毒后并保证干燥按规定的位置整齐摆放以备用。 7、各车间的生产人员不允许串岗工作,特别是不同清洁要求车间的工作人员不允许串岗工作,以免对在加工产品造成污染。 8、垃圾必须密封运送,垃圾桶必须带盖不渗漏,防止渗漏造成环境污染及污染加工现场,加工现场的垃圾桶满2/3后必须立即清除,以防溢出污染现场。所有的垃圾必须每天清除。 9、用水的水管头不能直接接触地面,不用时,应将水管头妥善存放。 贵州罗汉食品有限公司2012年6月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