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残疾儿童的心得体会》 .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04086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教育残疾儿童的心得体会》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教育残疾儿童的心得体会》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教育残疾儿童的心得体会》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教育残疾儿童的心得体会》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教育残疾儿童的心得体会》 .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教育残疾儿童的心得体会当前,在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人们对弱智儿童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了,一体化得教育模式的诞生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我作为一名从事特教工作的老师,深知这份工作的艰辛,也明白这比教育那些普通正常的学生要付出多得多。如何做好这份工作,我觉得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只有爱学生才会由于你的真情而感动,进而“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励学生自立自强,残而有为。几年的特教工作,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教育智障儿童工作中要必备“四心”:即恒心、耐心、爱心、热心。一、恒心是一种责任,它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纪律、劳动卫生习惯。在特校,不管是聋生还是弱智学生,要想他们养成

2、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辛的工作,需要教师用恒心对学生常抓不懈。如有学生行为表现总是反复无常,时而调皮捣蛋,时而打架骂人,面对此情此景,我曾经恼火过,也愤怒过,但是过后也无济于事。一番凝神静思之后,颇有感触,是呀,学生本身就存在生理或智力缺陷,如果当老师的不帮助,谁帮助呢!凭着教育学生的强烈的责任心,我开始不断的找学生交流谈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类似的“难学生”在我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中逐步规范了自己的言行、举止。学习开始收心了,纪律不再散漫了,卫生习惯提高了。看着昔日的“调皮鬼”,变成了现在的好学生,我的心中时不时的涌起一种快乐的感觉。二、耐心是一种信任,它可以使学生变得自立自强、勤奋好学。

3、不众多的残疾儿童中,智障儿童常常是一个被人冷落、歧视、瞧不起的群体,同时伴随他们的是过的指责和失败,这样长期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形成了消极自闭的心理,自信心大大受损。面对学生的这种现状,教师更应该细心呵护他们,耐心的帮助他们,让学生慢慢的体会到“ 我一定能行!我是最棒的!”在教育管理实践中,首先,用“常识激励”法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燃起自信的勇气,积极培养学生的其他兴趣、爱好以及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并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辩证地看待他们,从学生的言谈举止中及时挖掘、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去不断地克服缺点,争取进步。其次,用“活动比赛法”,增强学生的竞争意

4、识,开启他们封闭的心灵,教育学生积极进取,竞争向上。三、爱心是一种亲情,它可以使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身边处处是温暖。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生动写照。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教师的爱心要像父母对等子女,医生对等病人一样,用真心实意和深情融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让残疾学生也有一个快乐的人生。四、热心是一种真诚,它可以使他们逐步增强生存生活的能力。作为特校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残疾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不仅仅要体现在学校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逐步的融入社会主流,做一个家庭的好孩子,社会上的好公民,课堂之余,我们积极的与学生家长配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统一,较好的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高,从而为学生自己学会生存,学会服务条下了坚实的基础。看到许许的残疾儿童回到了主流社会,我们更加坚实了成功的信念。贫瘠的土地更需要施肥,枯萎的小草更需要灌溉,心灵的创伤需要抚慰,残疾的孩子需要人们的爱,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我们的“恒心、耐心、爱心、热心”精心细致的去教育和关心每一个残疾儿童,共同为他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