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技术规范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重患者技术规范全.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危重患者技术操作规范第一章 护理评估一、 生命体征测量(一)体温测量1、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及合作程度(2)评估测量部位和皮肤状况(3)评估患者发热状况、判断发热类型。2、操作步骤(1)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体温测量方式(腋下、口腔、直肠)(2)腋下测温:需擦干腋窝,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紧贴皮肤,10分钟后取出读数。(2)口腔测温: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让患者紧闭口唇,切勿用牙咬,用鼻呼吸,3分钟后取出读数。(3)直肠测温:患者取侧卧或屈膝仰卧位露出臀部,润滑肛表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34CM,3分钟取出读数。3、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测量体温的必要性和配合方
2、法(2)告知患者测量体温前30min应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3)指导患者处理体温计意外损伤后,防止汞中毒的方法。(4)指导患者切忌把体温计放在热水中清洗或放在沸水中煮,以免引起爆炸。4、注意事项(1)婴幼儿、意识不清或不合作者测温时,护士不宜离开。(2)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不合作、口鼻手术或呼吸困难患者,禁忌测量口温。(3)进食、吸烟、面颊部做冷、热敷患者应推迟30min后测口腔温度。(4)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腋下出汗较多、极度消瘦的患者,不宜腋下测温;沐浴后需等待20min后再测腋下温度。(5)腋下、直肠或肛门手术,心肌梗死患者不宜用直肠测量法。(6)体温和病情
3、不相符合时重复测温,必要时可同时采取两种不同的测量方式作为对照。5、判断(1)生理情况:一天内体温有波动,但波动不超过1,早晨低,下午高;不同人群:老年人低,月经前或妊娠妇女较高。(2)发热的判断:口温标准:低热:37.537.9;中等热度:3838.9;高热:39-40.9;超高热:41。(3)低热的判断: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若体温低于35称为体温不升。(二)脉搏、呼吸测量1、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及合作程度。(2)了解患者用药情况(3)确认患者在测量前30分钟无过度活动,无紧张、恐惧及情绪强烈波动。2、操作步骤(1)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于患者桡动脉处或其他
4、浅表大动脉处测量。(2)脉率异常应测量1min;如发现患者有心律不齐或脉搏短绌,应两人同时分别测量心率和脉率。(3)保持测量脉搏姿势不动,观察患者胸部、腹部起伏,计数呼吸频次。(4)危重患者呼吸不易被观察时,将少许棉絮置于患者鼻孔前,计数1min棉絮被吹动的次数。3、指导要点告知患者测量前如有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应先休息1520min后再测量。4、注意事项(1)当脉搏细弱难以触诊时,可用听诊器听诊心率1min代替。(2)偏瘫患者选择健侧肢体测量脉搏(3)除桡动脉外,可测颞动脉、肱动脉、颈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等。(4)不可用拇指诊脉,脉搏及呼吸异常的患者应数足1分钟。(5)测量呼吸时宜
5、取仰卧位。5、判断(1)安静状态下,成人脉率超过100次分称速脉,低于60次分为缓脉。脉搏强大有力称洪脉,脉搏细弱无力称丝脉;如脉搏细速、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同一时间内,脉率低于心率则为脉搏短绌。(2)成人每分钟呼吸次数小于10次为呼吸减慢,大于24次为呼吸增快;吸气时间延长,出现三凹征见于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时间延长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吸气与呼气均感费力则为混合性呼吸困难;节律改变如呈周期性,由慢、浅变深、快,达高潮后又转为浅慢为潮式呼吸,呼吸和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为间断呼吸;呼吸深而规则为深度呼吸(库斯莫呼吸),呼吸表浅、不规则为浮浅呼吸。二、意识障碍评估1、评估和观察要点(
6、1)了解患者起病时间、发病前后情况、诱因、病程、程度。(2)了解患者有无发热、头痛、呕吐、腹泻、皮肤粘膜出血及感觉与运动障碍等相关伴随症状。(3)了解患者病史,有无服毒及毒物接触史。2、操作步骤(1)迅速准确询问病史:包括起病方式、首发症状、伴随症状、发生环境及既往病史等。(2)根据患者语言反应,了解其思维、反应、情感活动、定向力等。(3)观察瞳孔,注意两侧瞳孔的形状、对称性、边缘、大小及对光反应情况。正常瞳孔为25mm,调节反射两侧相等。如果瞳孔直径小于2mm为瞳孔缩小,直径小于1mm称针尖样瞳孔。3、指导要点告知患者检查时放松4、注意事项(1)检查瞳孔时应询问患者有无白内障、义眼等情况(2
7、)运用了特殊药物如扩瞳药物的患者瞳孔的变化与患者实际病情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需结合其他症状进行综合判断。5、判断嗜睡:患者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能被言语或轻度刺激唤醒,醒后能正确、简单、缓慢回答回题,但反应迟钝,刺激去除后又很快入睡。意识模糊:程度较嗜睡深,表现为思维和语言不连贯,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完全或部分发生障碍,可有错觉、幻觉、躁动不安、谵语或精神错乱。昏睡: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压迫眶上神经、摇动身体等强刺激可被唤醒,醒后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停止刺激后即又进入熟睡状态。昏迷:最严重的意识障碍,可分为浅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如压
8、迫眶上缘)可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应。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咳嗽反射等可存在。呼吸、心跳、血压无明显改变,可有大小便失禁或潴留。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肢体呈弛缓状态,深浅反射均消失,偶有深反射亢进及病理反射出现。机体仅能维持循环与呼吸的最基本功能,呼吸不规则,血压可下降,大小便失禁或潴留。备注:临床上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对意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观察与测定,15分表示正常,总分低于7分者为浅昏迷,低于3分者为深昏迷。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子项目状 态分 数睁眼反应自发性的睁眼反应4声音刺激有睁眼反应3疼痛刺激有睁眼反应2任何刺激均无睁眼反
9、应1语言反应对人物、时间、地点等定向问题清楚5对话混淆不清,不能准确回答有关人物、时间、地点等定向问题4言语不流利,但可分辨字意3言语模糊不清,对字意难以分辨2任何刺激均无语言反应1运动反应可按指令动作6能确定疼痛部位5对疼痛刺激有肢体退缩反应4疼痛刺激时肢体过屈(支皮质强直)3疼痛刺激时肢体过伸(支大脑强直)2疼痛刺激时无反应1三、 镇静评估镇静和躁动的主观评估(一) Ramsay评分分数状态描述1患者焦虑、躁动不安2患者配合,有定向力、安静3患者对指令有反应4嗜睡,对轻叩眉间或大声听觉刺激反应敏捷5嗜睡,对轻叩眉间或大声听觉刺激反应迟钝6嗜睡,无任何反应(二) 肌肉运动评分法(MAAS)分
10、数描 述定 义7危险躁动无外界刺激就有活动,不配合,拉扯气管插管及各种导管,在床上翻来覆去攻击医务人员,试图翻越床栏,不能按要求安静下来6躁动无外界刺激就有活动,试图坐起或将肢体伸出床沿,不能始终服从指令(如能按要求躺下,但很快又坐起来或将肢体伸出床沿)5烦躁但能配合无外界刺激就有活动,摆弄床单或插管,不能盖好被子,能服从指令4安静、配合无外界刺激就有活动,有目的的整理床单或衣服,能服从指令3触摸、叫姓名有反应可睁眼,抬眉,向刺激方向转头,触摸或大声叫名字时有肢体运动2仅对恶性刺激有反应可睁眼,抬眉,向刺激方向转头,恶性刺激时有肢体运动1无反应恶性刺激时无运动判断:理想的镇静水平,是既能保证患
11、者安静入睡又容易被唤醒。四、 徒手肌力评估肌力是指肌肉在收缩或紧张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以肌肉最大兴奋时所能负荷的重量来表示。1、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及合作程度(2)了解患者病史及用药情况2、操作步骤告知患者测量体温的必要性和配合方法告知患者测量体温前30min应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指导患者处理体温计意外损伤后,防止汞中毒的方法。指导患者切忌把体温计放在热吕中清洗或放在沸水中煮,以免引起爆炸。3、指导要点让患者在测试时保持正确的姿势4、注意事项患者疲劳、运动后或饱餐后不宜进行。应首先测试健侧同名肌。测试中如有疼痛、肿胀或痉挛,应在结果记录中注明。骨折未愈,
12、严重骨质疏松,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关节活动度极度受限,严重的关节积液和滑膜炎等禁忌作徒手肌力测试。5、判断徒手肌力测试分级法(MAC分级)分级状态描述0肌肉无任何收缩肌肉可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关节全范围运动能抗重力做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对抗阻力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做关节全范围运动正常肌力五、 疼痛评估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1、 评估和观察要点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生及持续的时间,疼痛的诱发因素、伴随症状,患者的既往史及患者的心理反应;应用疼痛评估表评估疼痛的严重程度。评估生命体征的变化。2、 操作步骤根据疼
13、痛的部位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解释与疼痛有关的问题。给予患者舒适安静的环境。遵医嘱给予治疗或药物,并观察效果和副作用。3、 指导要点告知患者及家属减轻和避免疼痛的方法,包括听音乐、分散注意力等放松方法。4、注意事项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缓解疼痛症状时应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对患者使用恰当的语言和术语。5、 判断WHO四级疼痛分级法:分级状态描述0级无痛1级轻度疼痛:有疼痛但不严重,尚可忍受,睡眠不受影响2级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睡眠受干扰,要求用镇痛剂3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睡眠严重受干扰,需要用镇痛剂六、 压疮风险评估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
14、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评估和观察要点评估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营养状况、肢体活动能力、自理能力、排泄情况及合作程度。评估患者压疮易患部位。2、操作步骤使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评估患者。协助患者定时变换体位或采取局部减压措施。保持患者皮肤清洁无汗液,衣服及床单元清洁干燥、无皱褶。根据病情使用皮肤保护剂。每班严密观察并严格交接患者皮肤情况。3、指导要点告知患者及家属预防压疮的措施。指导患者加强营养,保持皮肤清洁干燥。4、注意事项感觉障碍的患者避免使用热水袋或冰袋。禁止按摩压红部位的皮肤。选用压疮预防器具,不宜使用橡胶圈状物。5、判断Norton评分14分,则
15、患者有发生压疮的危险,建议采取预防措施参数身体状况精神状况活动能力灵活程度失禁情况结果好一般不好极差思维敏捷无动于衷不合逻辑昏迷可以走动帮助下可走动坐轮椅卧床行动自如轻微受限非常受限不能活动无失禁偶有失禁常常失禁完全大小便失禁分数43214321432143214321第二章 监测技术一、 中心静脉压监测 中心静脉压(CVP)是指腔静脉与右房交界处的压力,反应右心前负荷的指标。正常值为:5-12cmH2O。1、 评估和观察要点评估患者的病情,合作程度,体位及凝血状况。评估患者中心静脉压是否通畅、置管深度、穿刺部位的皮肤情况。2、 操作步骤操作前先连接测压系统,用压力导线连接压力套装与监护仪,设
16、定CVP监测的数据与波形的参数。连接压力套装与中心静脉导管,与置入标有“distal”的一腔相连接。患者取平卧位,将传感器置于腋中线第四肋间,校正零点,测压,记录。3、 指导要点告知患者监测中心静脉压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4、 注意事项避免管道打折扭曲,保持测压管道通畅,无空气。每天检查穿刺部位的皮肤有无红肿、脓性分泌物。每次测压前均要校正压力传感器零点。每天更换冲管的生理盐水。预防血液和输液从导管流出。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1、评估和观察要点评估患者病情、体位、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评估动脉搏动情况及侧支循环情况。2、操作要点加压袋用300mmHg的压力对生理盐水袋加压。肝素盐水
17、冲洗导管,调整监护仪至动脉血压监测。患者取平卧位,将传感器置于腋中线第四肋间平齐的位置,调整测压零点后开始持续监测。动态观察患者血压、压力波形并准确记录。3、指导要点告知患者此操作的目的及意义,取得患者的合作。指导患者妥善保护穿刺部位,防止导管移动或脱出。4、 注意事项确认各连接处连接紧密,压力监测装置内无气泡。保持测压管路连接紧密、通畅。每班调定零点,对监测数据、波形有疑问时随时调零。每天更换生理盐水。注意观察动脉置管远端肢体血供及皮温情况。每天检查穿刺部位皮肤情况。三、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监测1、 评估和观察要点评估患者的意识、吸氧浓度、自理能力和合作程度。评估患者指(趾)端循环、
18、皮肤完整性和肢体的活动情况。2、 操作要点确保监护仪、血氧饱和度传感器性能良好,导线连接紧密。患者取合适体位,清洁患者的指(趾)甲及周边皮肤。选择放置传感器的合适位置,接触良好,松紧度适宜。调整适当的报警界限。3、 指导要点 告之患者及家属影响监测效果的因素。4、 注意事项观察监测结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患者发生休克、体温过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贫血等;周围环境光线太强、电磁干扰及涂抹指甲油等均可影响监测结果。患者体温过低时,应采取保暖措施。定时更换传感器的位置。四、动脉血气监测1、评估及观察要点评估患者的体温、氧合、通气及酸碱平衡状况。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皮肤及动脉搏动情况。2、操作要点患者
19、取合适体位,暴露穿刺部位(成年人常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新生儿宜选择桡动脉)。选用血气专用注射器采集血标本。将血标本放入血气分析仪中进行分析。仪器分析数据后,打印结果。3、指导要点告知患者配合的方法及穿刺部位按压的时间。4、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标本应隔绝空气,避免混入气泡。血标本应与抗凝剂充分混匀,防止凝血。动脉穿刺后,压迫穿刺点510分钟。抽血后立即测定,从采集标本到完成测定,期间最好不超过30min。准确输入各项数据,尤其是体温和吸入氧浓度。血气分析仪电极必须定时校正及更换。五、血糖监测1、评估及观察要点评估患者末梢循环及皮肤情况,进食时间。评估血糖仪的工作状态,检查试纸的有效期。2、操作
20、要点清洁患者双手。用75%酒精消毒穿刺部位,待干后采血。取指尖血1滴,滴于快速血糖试纸上。告知患者血糖值并记录。3、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测血糖目的,取得患者合作。4、注意事项测血糖应轮换采血部位。定期进行血糖仪的校准,避免试纸受潮。监测结果异常,应重复监测一次,通知医生给予干预措施。第三章 生命支持设备的使用一、心电监护仪的使用1、评估及观察要点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合作程度。观察患者胸部皮肤情况。2、操作要点正确连接各线路,确认仪器性能正常。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者半卧位。用酒精清洁患者皮肤,保证电极与皮肤表面接触良好。 将电极片按照监护仪标示要求贴在患者胸部正确位置上(白色右锁骨下
21、,黑色左锁骨下,红色左侧肋缘下,绿色右侧肋缘下,咖啡色心前区)。将血压计袖带置于肘关节上23cm,松紧度以一指适宜。将血氧饱和度监测指套正确套于患者指端。正确设置各项监测指标的报警界限,动态观察并记录。3、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监测的目的,取得合作。指导患者不要自行移除各个监护导线。4、注意事项放置电极片应留出一定范围的心前区,以不影响在除颤时放置电极板。长期使用的患者,34天更换一次电极片。避免在有输液或插导管的肢体上测量血压。避免在同一侧肢体上同时进行SPO2和NIBP的测量。二、输液泵/微量输注泵的使用1、评估及观察要点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意识、合作程度。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及血管情况。了
22、解药物的性质,用药的效果。2、操作要点妥善安置和固定输液泵/微量输注泵。正确的安装专用的泵管。按医嘱设定各参数,如输液速度、输液量。连接静脉通开始输注药物。及时配药、换药,加强巡视。保证各输液管路通畅,无打折。3、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操作的目的,告知患者不可自行调节和搬动输液泵/微量输注泵。4、注意事项确认泵管内无气体,仪器运行正常。避免药物输完,产生气泡;回血阻塞管道。随时查看仪器工作状态,及时排除报警、故障,防止液体输入失控。注意检查各管路之间的连接是否紧密,防止液体渗出。第四章 危重患者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一、心肺复苏技术(成人,使用简易呼吸器)1、评估及观察要点评估现场环境的安全性。判断患者
23、的意识、呼吸、脉搏搏动。2、操作要点快速检查是否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记时间;立即呼救,寻求帮助,备除颤仪和急救车。患者仰卧于坚实表面,身体无扭曲,注意颈椎保护。解开衣扣,松裤带。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判断时间为510s。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为胸骨体中下1/3 交界处。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处;双臂位于患者胸骨正上方,使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垂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手掌根不离开患者胸部。成人胸骨下陷至少5cm; 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的比例为 1:1;至少按压100次/min。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应
24、用简易呼吸器实施人工呼吸。将呼吸器全部打开,连接氧气,氧流量810L/min。 一手以“EC”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呼吸器送气,每次送气时间为1秒。每次送气量400600ml,频率1012/min。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30:2。操作2min(约5个循环)后,进行复苏效果评估。如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直至有条件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复苏有效,操作完成后将患者头偏向一侧,进入下一步的生命支持。3、注意事项患者仅有喘息也属无呼吸。每次按压应让胸廓充分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避免过度通气,患者插有人工气道应每68秒送气一次,送气时可不暂停按压。二、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
25、技术1、评估及观察要点评估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意识、合作程度。观察患者口腔黏膜有无出血点、溃疡、异味及口腔内情况。2、操作要点根据口腔情况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液。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或半坐卧位,并头偏向一侧。确认气囊压力在适宜范围,吸净气管内和口腔的分泌物。记录气管导管与门齿咬合处的刻度,或测量导管外露部分距门齿的长度。观察口腔情况。2人配合,1人固定好导管,1人进行口腔护理。操作完,固定气管插管及牙垫,定期更换牙垫的位置。检查气管导管的深度或外露长度,气囊压力。听诊双肺呼吸音,确认气管插管无移位。做好记录。3、指导要点告知患者操作的目的,已取得配合。指导清醒患者充分暴露口腔以利于操作。4、注意事
26、项操作前应测量气囊压力。操作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呼吸机的工作状态。操作前后清点棉球数量,禁止漱口。躁动者适当约束或应用镇静药。三、拔出气管导管技术1、评估及观察要点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血氧饱和度、合作程度。评估拔管指针:撤离呼吸机成功,患者咳嗽和吞咽反射恢复,可自行有效排痰,上呼吸道通畅,无喉头水肿,喉痉挛等气道狭窄表现。评估患者呼吸功能、操作环境。2、操作要点拔管前充分给予吸氧,并观察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彻底充分的吸净气道、口鼻咽部及气囊上的分泌物。解开所有约束导管的固定带及胶布。2人配合,1人将吸痰管置入气管插管腔内,1人用注射器将气管导管气囊内的气体缓慢抽出,然后边拔出气管导管边吸
27、引气道内的痰液。拔管后立即给予吸氧,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气道是否通畅等。拔管后需用无菌纱布覆盖切口处。协助排痰,清洁口腔。观察有无声音嘶哑、喉头水肿情况。3、指导要点告知患者拔除气管导管的方法,取得配合。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和咳痰。4、注意事项拔管前吸净口鼻内分泌物。拔管后若发生喉痉挛或呼吸不畅,可使用简易呼吸器加压给氧,必要时再行气管插管。 四、气管套管更换及清洗技术1、评估及观察要点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痰液黏稠度、血氧饱和度、合作程度。评估气管套管的类型、气囊压力。2、操作要点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吸净气道内分泌物,取出内套管。戴无菌手套放入内套管。流水清洗套管,送供应室进行消毒处理
28、。3、指导要点告知患者更换气管套管的目的。指导患者在操作前有效咳嗽和咳痰。4、注意事项更换套管式动作轻柔。取管时防止外套管带出。内套管内有痰痂,可用过氧化氢浸泡以软化痰痂。五、鼻饲技术1、评估及观察要点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应用状况、合作程度。评估管饲通路情况、输注方式、有无误吸风险。观察患者输注营养液的反应。2、操作要点准备输注的鼻饲液,正确连接输注管路。病情允许,协助患者取半卧位。输注前,应确认胃管是否在胃内、有无堵塞,用注射器抽吸确认无胃潴留。输注前后均需用温水少许冲洗胃管。输注温度适宜的鼻饲液。输注毕,胃管开口封闭反折或夹闭,用纱布包裹,检查胃管的深度并妥善固定。记录输注的时间、输注量及
29、反应。3、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留置胃管的重要性,应妥善固定。指导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输注鼻饲液后30min取半卧位,以免引起呕吐。4、注意事项保证输注的营养液新鲜、清洁。鼻饲液的温度应为3740,一次量不超过200ml,每次鼻饲时间间隔不少于2h。如鼻饲药片或药丸,应将其碾碎溶解后再注入胃内。鼻饲后尽量不要搬动患者,以免引起呕吐、误吸或窒息。每日进行口腔护理。长期鼻饲者应定期更换胃管。六、环甲膜穿刺术1、评估及观察要点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合作程度。评估患者气道通畅程度。2、操作要点患者去枕平卧,头尽量后仰,充分暴露颈部。确定穿刺部位: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弓上缘之间与颈部正中线交接处。局部消毒。用左手示指和拇指固定环状软膜处皮肤,右手持粗针头垂直刺入环甲膜。判断穿刺成功的指征:有落空感并有气体溢出;接注射器,回抽有空气。确认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穿刺针。3、指导要点 向清醒患者说明操作的目的和步骤,缓解其紧张情绪,取得患者的配合。4、注意事项穿刺时用力不可过猛,进针不能深,避免损伤喉后壁黏膜。穿刺部位出血较多,应注意止血,以免血液反流入气管内。如有血凝块或分泌物堵塞针头,可用注射器注入空气或用少许生理盐水冲洗。下呼吸道梗阻患者不用环甲膜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