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专科医院建设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04252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专科医院建设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康复专科医院建设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康复专科医院建设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康复专科医院建设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康复专科医院建设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康复专科医院建设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专科医院建设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康复专科医院建设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 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1.1 项目申报单位概况1.1.1 建设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龙钢康复专科医院 2、建设单位 福建龙钢企业集团公司 3、项目负责人 颜苏建 5、建设地址 新罗区曹溪镇中粉路125号 6、建设性质及周期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工期:30个月 7、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43200平方米,其中包括:门诊病房综合楼1480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其他地一层停车场面积2000m2;地上一、二层为门诊部,建筑面积每层1400m2,一层设挂号收费处、中西药房、检验科、急诊科、康复医学科、儿科、内科、妇科、中医科、耳鼻喉科、口

2、腔科等临床诊室;二次开设医学影像科(CT、彩超、拍片、电透)、心电图、电脑图、脑彩超等医技科室;开设康复训练室、针灸推拿室、理疗室等治疗科室;开设健康体检中心。三至十层为标准病房,每层建筑面积1000m2,预计每层开设床位30张。 住院大楼:建筑面积14000 m2,其中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每层建筑面积1200m2;开设精神康复病区、骨科康复病区、老年病康复去、中西医结合康复病区、癫痫治疗区、手外科及手功能康复病区、假肢与矫形器设计制作室、假肢安装训练病区等二级康复专业性病区。 康复楼:建筑面积4200 m2,六层,每层面积700m2,其中一层设运动、作业、语言、认知康复室,二至六层为特需康

3、复病房,每层开设床位20张; 儿童康复楼:建筑面积3000 m2,6层,每层建筑面积500m2,其功能为一层儿童乐园、二层残障儿童特教班、三至六层为儿童康复病房; 水疗室:建筑面积1200 m2,一层,内部区域划分成人及儿童水疗室; 后勤楼:建筑面积6000 m2,6层,每层建筑面积1000m3,其功能包括职工食堂、病人食堂、营养科、供应室、药库、后勤仓库、电脑信息中心、图书馆、教学会议室、行政办公室。同时为住院楼,辅助用房,养老院,门卫室共12427平方米的建筑预留建设空地。 8、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方案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为17866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541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00万

4、元,预备费300万元。本项目规划建筑面积45140 m2;根据龙岩市建筑行情、工程造价定额并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综合估算项目建设费用共计15416万元,项目单方造价3000元/m2。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全部为自筹。1.1.2 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1、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福建龙钢企业集团公司职工医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位于新罗区城区南部。医院科室全面,有内、外、儿、康复医学科、中医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预防保健科等科室,医院专业技术人员8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70人,占87.5%,其中副高级以上技术人员5人,中级20人。医院有MRI、螺旋CT、彩超、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仪器。医院开展腹腔镜微创

5、手术、气压弹道碎石、胃肠道肿瘤手术、颅脑外伤手术、各种骨折手术。 医院将于2012年6月开建,根据设计建筑面积45140平方米左右,设计床位300张。 龙钢康复专科医院将以“仁济天下、爱心无限”的办院宗旨和“团结、进取、奉献、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服务精神,为龙岩市人民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 2、项目负责人履历情况 颜苏建1.1.3 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福建?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资质等级:工咨丙 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2 项目概况 项目概况:根据龙岩市人民政府批转的龙岩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12015年)(龙政办【2011】66号文)精神,为了更好适应我市社会经济发

6、展,建立布局合理,分工明确,技术适宜,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有效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 主要包括拟建项目的建设背景、项目选址、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等内容。1.2.1 编制依据 1、卫生部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卫办规财发2008122号);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议; 3、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 4、福建省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 5、龙岩市人民政府批转的龙岩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

7、0112015年)(龙政办【2011】66号文)精神; 6、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 7、关于印发某市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办法的通知(竹府发200895号); 8、某市2009年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9、福建?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与龙钢医院签订的咨询服务合同。1.2.2 项目区域状况 1、龙岩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临近台湾海峡,与粤、赣接壤的龙岩市,为古汀州府与古龙岩州的部分辖地组成的行政区域。因其地处福建西部,而福建又号称为“闽”,故龙岩市通称为“闽西”。 闽西是一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土地。它是福建省最重要的三条大江闽江、九龙江、汀江的发源地。这里曾经是远古时代“古闽人”的天堂,是“

8、闽越人”的祖籍地和“南海国”的国都所在地及其中心区域,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是河洛人的祖居地之一。客家文化、河洛文化和土著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竞放异彩,深深地吸引了张九龄、李纲、朱熹、王阳明、宋慈、文天祥、徐霞客、纪晓岚等著名历史文化名人的脚步;孕育了“岭南画派”的鼻祖上官周、“扬州八怪”的黄慎、华?等一批名震海内外的闽西藉文化艺术的一代宗师。他们登台临风的吟咏、泼墨挥洒的流云、忧国忧民的慨叹,使得闽西历史文化的浩卷更加璀灿辉煌龙岩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和著名侨区。闽西是客家人的主要祖地和聚居地之一,全市七个县市、区有五个县是客家县,客家人口占全市总人口75%。闽西客家文化、建筑、民俗、风情

9、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汀州城,被誉为“客家首府”,汀江河被称作“客家母亲河”;始建于清道光16年的上杭稔田李氏大宗祠,被称为“东南亚李氏宗亲的大本营”。全市在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120余万人,其中在台湾的客属同胞30多万人。2000年11月,世界客属第16届恳亲大会在我市举行,全世界客属代表3500多人会聚龙岩? 龙岩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全国赢得“红旗不倒”光荣赞誉仅有的两个地方之一。在这里,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事伟大革命实践的深深印记,毛泽东同志写下了古田会议决议、星星之火

10、、可以燎原、才溪乡调查等光辉著作,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著名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纲领,可以说,新型人民军队从这里走来,成功从这里开始,胜利从这里开始。?这里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当年十万闽西儿女踊跃参加红军,中央主力红军8万6千多人的长征队伍中,有26000多闽西儿女。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闽西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全市在册革命烈士2.36万名,占全省烈士人数的一半多。19551965年间,闽西有68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占福建省籍将军总数的82%,成为全国著名的“红军之乡”、“将军之乡”。 龙岩是三省通衢的交通枢纽。龙岩地处闽南

11、沿海与珠三角和闽粤赣三省结合部,是海峡西岸延伸两翼、对接两洲的重要通道。“十一五”期间,龙岩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高速公路、国省道为主骨架的公路干线网络基本形成,农村公路在全省山区率先实现所有乡镇、建制村通硬化公路。五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90公里、累计329公里,是2005年的8.4倍。新建、改建省道368公里,硬化农村公路路面4300公里。航空方面,建成了龙岩冠豸山机场,已开通龙岩至北京、龙岩至深圳、龙岩至上海、龙岩至福州航班。公路方面:龙(岩)厦(门)高速公路、龙(岩)长(汀)高速公路,永(安)武(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永(春)永(定)、上杭蛟洋至城关、古武线武平十方至东

12、留段、永定湖雷至城关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正在推进永安至漳州漳平段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铁路方面:鹰(潭)厦(门)铁路与漳(平)泉(州)铁路在漳平市交汇,建成龙(岩)梅(州)、龙(岩)赣(州)铁路,龙漳、龙梅、龙赣三条铁路分别与鹰厦、广梅汕、大京九等铁路线相连,开行龙岩?北京、龙岩?上海始发终到快速旅客列车,赣龙铁路扩能工程开工建设,龙(岩)厦(门)高速铁路正在铺轨,开工建设南(平)三(明)龙(岩)梅(州)铁路、浦(城)建(宁)龙(岩)梅(州)铁路,正在推进长(汀)泉(州)铁路、福(州)厦(门)漳(州)龙(岩)城际铁路、城际轨道交通、连城4D级扩建前期工作。龙厦铁路全线开工,按时速200公里、一次复

13、线电气化设计建设;“围绕构建“两纵两横”快速铁路网、县县通高速公路、完善普通公路的综合交通枢纽。到2015年建成和开工建设9条高速公路、建成5条快速铁路、建成2条中心城区对外城际快速通道,到2012年实现县县通高速,到2014年县县通快速铁路,升级改造国省道和连接卫星城镇、工业园区、重要旅游景区公路;到2015年县(市、区)建成2个一级客运站、5个二级站及县乡客货运输场站体系。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县县通高速、县县通快速铁路、镇镇有干线、村村通客车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网络。龙岩是福建省重要的矿区、林区。已发现矿物种类64种,其中金、银、铜、铁、无烟煤、高岭土、石灰岩等16种矿物探明储量居福建省首

14、位;马坑铁矿是华东第一大铁矿,紫金山铜矿是全国第二大铜矿,东宫下高岭土矿是全国四大优质高岭土矿。是福建三大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78%,居全省设区市首位。龙岩是海西品牌最多的旅游区。全省十大旅游品牌中,龙岩有古田会议旧址和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两大品牌。形成了以古田会议旧址群为核心的红色旅游主题景区、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代表的海峡客家旅游主题景区和以冠豸山为重点的绿色生态旅游主题景区,以及九条精品线路、十六个特色景点。区域内有人个国家5A级旅游区(永定土楼)、2个国家4A级旅游区(冠豸山、龙?洞)、1个国家重点名胜区(冠豸山)、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汀)、3个国家森林公园(龙岩国家森林公园、上杭

15、西普陀国家森林公园、漳平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2个国家自然保护区(梅花山、梁野山)、12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旅游八大品牌中,龙岩就占2个(以永定土楼为代表的闽西客家文化、以古田会议会址群为代表的闽西红土地文化)。 2、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理区位 龙岩市地处福建省西部,北纬24O23?26O02,东经115 O51?117 O45,属于低纬度亚热带。龙岩西与江西省赣州市毗邻,南与广东省梅州相连,东临漳州市,是闽南厦、漳、泉“金三角”的腹地,处于东南沿海与内地的过渡地带。龙岩中心城区距省会福州铁路长480公里,公路470公里,距经济特区厦门铁路224公里,公路212公里。 (二)、自然

16、地理条件 1、地形:龙岩中心城市地处龙岩盆地,境内山岭与河盆地相同,呈带状分布,形成“三峡二谷”的地形大势。市境周围大部份被800米以上山岭阻隔,龙岩盆地东西陕窄,南北长、中部、南部稍宽,盆地内平原谷地的海拔高度一般在340?380米之间。 2、地貌:龙岩市境内有中山、低山、丘陵、平地四种基本地貌,其中平地仅占全市总面积的5.17%。中山和低山分别为38.06%和40.49%。 3、地质与地震:龙岩市境内主要有华厦系、新华厦系东西向等构造体系,各地质时代的地形均有发育,出露完整。龙岩市城区一般为黄土区,下为卵石及矿石或岩石层,地耐力较好,为20吨/平方米,龙岩属地震六度区,境内地震以雁石谷地较

17、强。 (三)、气候 龙岩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春季雨多而潮湿;夏季暴雨集中;秋季台风入侵频繁,带来的局部暴雨历时短、强度大。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1900mm。常年主导风向为北、北东风,次主导风向为南、南西风。冬季主导风向为北、北东风,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静风率平均达43.3%。 全市多年平均气温19.1摄氏度,市区最高极端气温为38.1摄氏度,最低端气温为-5.6摄氏度。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979小时,多年平均无霜期291天,实测最大风速24米/秒。多年平均干旱指数为0.66。 (四)、水文气象 龙岩中心城区所在流域的水文气象特点是:雨季长、雨量大、强度大,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降

18、雨的主要类型有锋面雨、台风雨和雷雨三种。流域内年降雨量在1500?1950毫米之间,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12.9毫米,径流量1044.5毫米。径流的主要形式依赖于降雨,其特点与降雨大体一致,有相关关系。降雨平面分布是:西南、北部山区多于盆地;从年内分配来看,多集中在4?9月份,占降雨量的80%,5?6月份又占全年降雨量的36%左右,1965年7月28日,东兴、龙门两地雨量占最大降雨量分别达339.5mm和291.9mm,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暴雨,造成极大损失。1.2.3 项目选址 1、选址原则 综合医院的选址应满足医院功能与环境的要求,院址应选择在患者就医方便、环境安静、地形比较规整、工程水

19、文地质条件较好的位置,并尽可能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应避开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贮存场所。 综合医院的选址尚应充分考虑医疗工作的特殊性质,按照公共卫生方面的有关要求,协调好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1、满足城市卫生规划与布局的要求 医院的建设或改扩建必须首先要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卫生区域规划的要求,不能盲目建设。应根据当地人口密度、发病率、服务半径、城乡发展、医院的规模任务、现有医疗资源资源状况、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可能性等因素加以研究与确定 2、消毒隔离的要求:由于传染性疾病病种较多,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少数疾病传染性极强,因此,选址宜避开人群密集地区,以减少周围居民被感染的可能。离周围建筑

20、最好有一定距离的绿化缓冲带。 3、交通通讯的要求:交通方便快捷,便于病人就医和转诊是医院选址的基本要求,同时,便捷的交通也方便职工上下班及病人家属探视。 4、基础设施的要求:随着医院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对城市功能的依赖性也不断增加。医院不是独立的社区单元,必须利用城市现有公共资源,依托城市功能。水、电、气、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必须完备,能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为病人、病人家属、医院职工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和社会服务。 2、项目选址 本项目选址于*详见附件:项目用地红线图。项目选址位置示意图1.2.4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1、项目提出的理由 (1)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

21、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企业职工的劳保医疗制度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度,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又在农村发展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些都对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保障职工健康,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却暴露出了很多的缺陷。主要体现为(1)由于企业规模不同、效益不同、职工队伍年龄结构和健康状况不同,医疗费用的负担很不均衡;(2)是这种制度导致的医疗费用不合理支出越来越多,企业和国家的负担越来越重,最终使国家、企业和职工都受到损害。 卫生部部长陈竺最近撰文提出了全民健康十二年的“三步走”规划,即到2010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框架,使我国进入实施全民基本

22、卫生保健的国家行列;到2015年,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到2020年,保持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前列的地位,东部地区的城乡和中西部的部分城乡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今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之一应当是:允许外资、民营等多种经济成分适度进入医疗卫生领域,走多元化促进竞争的道路。医疗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应当是:建立中央政府有效调控下的、打破所有制壁垒的、覆盖全社会各阶层的、城市与农村并重的、公平与效率并重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这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也应当成为政府搞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的着力点。因此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医疗体制

23、改革的发展方向。 (2)该项目的建设是对本市原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种补充与完善 根据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的规定,该项目为非营利性综合医院。该项目是对本市原有医疗体系的一个补充与完善。能够进一步健全本市医疗卫生事业。 2、项目提出过程 某医院是为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提升社会福利事业的水平,建立健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结合调查状况和规划以及资金等筹措能力,提出了实施计划,为了加快项目的实施,取得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特编制该项目的申请报告上报。1.2.5 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1、建筑规模 本项目占地40亩(

24、26666.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2403平方米,其中包括:门诊综合楼12292平方米,门卫室24平方米,附属用房87平方米。同时为住院楼,辅助用房,养老院,门卫室共12427平方米的建筑预留建设空地。 项目建成后病床数为99张,属于一级综合医院,服务人口52万人。医院科室全面,有内、外、妇、儿、急诊等科室,医院专业技术人员8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70人,占87.5%,其中副高级以上技术人员5人,中级20人。医院有MRI、螺旋CT、彩超、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仪器。医院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气压弹道碎石、胃肠道肿瘤手术、颅脑外伤手术、各种骨折手术。 2、项目组成及建设内容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

25、容包括门诊综合12292平方米、门卫室24平方米,附属用房87平方米。门诊综合楼分层设置表层数主要内容一层CT室,DR室,控制室、阅片室、登记室、值班室、出入院登记室、专家门诊、消防值班室、收费、办公室、内科诊室、外科诊室、输液室、护士站、夜间取药、夜间收费、注射室、输液室、洗胃室二层实验室、血库、标本采集区、生化室、半污染区、污染区、污染走廊,儿科诊室、外科诊断室、内科诊断室、消毒室、内窥镜室、彩超、脑电图、心电图、B超、检查室、人流室、阴道镜室、妇科治疗室、产科诊室三层病房、值班室、医生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护理办公室、污洗间、开水房四层病房、值班室、医生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护理办公

26、室、污洗间、开水房五层供应办公室、无菌区、办公室、治疗室、护理办公室、污染区、会议室、医生办公室、病人家属等候区、女浴室、男浴室、更衣室、手术室、术间休息室六层行政办公用房 注:具体布置见某医院门诊综合楼分层设计平面图 建设内容包括房屋地基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给排水工程、自动喷洒消防工程、强电弱电工程及消防工程、电梯的安装工程、空调工程。1.2.6 建筑设计 1、设计依据 本工程采用国家规程规范的强制性条文: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卫生部);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卫生部);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

27、001(2008年修订);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外墙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高层公共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2、建筑设计方案 建筑立面设计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 建筑设计主要是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同时本着合理适用、经济节约、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力求建筑与规划相结合、建筑与地形相结合、建筑与景观相结合。(1)应配套建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设施。 (2)建筑耐火等级和消防设施的配置应遵守国家有关建筑

28、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 (3)综合医院的建筑装修和环境设计,应有利于患者生理、心理健康,体现清新、典雅、朴素的行业特点。综合医院建筑的色彩设计和室内照明,应符合卫生学要求。(4)室外装修 在立面设计中追求简洁大方,颜色明快,有时代气息及地域特色的外观效果;注意墙面的装修,尽量采用自然饰面,质感粗犷,简洁,颜色上采用中性色高级外墙饰材,协调、大方、美观。使建筑外观以朴素的设计手法,在不过多增加成本的同时,着重体现亲和感,且具有各自特色及相对的归属感。 外墙面:上立面,背立面贴白色面砖,两个倒立面搓水泥砂;屋面:平屋顶,刚性防水屋面。应符合节能和防渗漏的要求;外窗应选用气密性和防水性能良好的产品;门

29、为木门;室外楼地面为磨石。(5)室内装修 室内顶棚应便于清扫、防积尘;照明宜采用吸顶灯具。 内墙墙体不使用易裂、易燃、易吸潮、易腐蚀、不耐碰撞、不易吊挂的材料;有推床(车)通过的门和墙面,应采取防碰撞措施。 除特殊要求外,有患者通行的楼地面采用防滑材料铺装。 所有卫生洁具、洗涤池,应采用耐腐蚀、难沾污、易清洁的建筑配件。 不使用易产生粉尘、微粒、纤维性物质的材料。 配餐、消毒、厕浴、污洗等使用蒸汽和易产生结露的房间,采用牢固、耐用、难沾污、易清洁的材料装修到顶;并采取有效措施,使蒸汽排放顺利、楼地面排水通畅不出现渗漏。 地面、踢脚板、墙裙、墙面、顶棚应便于清洗,不污染环境,其阴阳角宜做成圆角。

30、踢脚板、墙裙应与墙面平; 手术室等洁净度要求高的用房,装修应满足易清洁、耐腐蚀的要求; 检验室台面、血库灌液室和洗涤室的操作台面、病理科的染色台台面,均应采用耐腐蚀、易冲洗、耐燃烧的面层; 相关的洗涤池和排水管也应采用耐腐蚀材料; 病理室应采取防蚊虫、防雀、防鼠以及其他动物侵入的措施; 卫生间:管线预埋到位,暗埋,接口到位。采用牢固、耐用、难污染、易清洁的材料装修到顶,并采用有效措施,使废气排放顺利、楼地面排水通畅不出现渗漏。 (6)院区管网,采用分区专线供应。主要建筑物内,设置管道井并按需要设置设备层。主要管道沟应便于维修和通风,采取防水措施。 (7)手术室、产房、放射科、功能检查科、检验科

31、、有关实验室等用房设置空调和通风设施。洁净手术部空气净化设施应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 (8)配置与其建设规模和业务技术、行政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信息系统、通讯系统和安全技术防范系统。(9)配置完善、清晰、醒目的标识系统。(10)设置医用气体供应系统。 (11)建设污水、污物的处理设施,污水的排放和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存放与处置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12)综合医院的建筑物,应符合国家建筑节能的相关标准。综合医院的门急诊、病房、重诊监护室、手术室、产房等部门的建筑设计应当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1.2.7 结构设计 1、设计依据 本工程采用国家

32、规程规范的强制性条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建筑结构制图统一标准 GB/T50105-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冷轧带肋钢筋砼结构技术规程 JGJ95-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33、JGJ79-2002。 2、结构设计方案 (1)设计标准: 建筑防火等级,耐火等级:一级,按高层建筑进行消防设计。 层面防水等级:II级 结构类型及抗震设防烈度:砼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抗震设防烈度:8度。重点设防类。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建筑结构使用年限:50年 (2)结构方案 1)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2)基础形式:采用钢筋砼独立柱基础。 采用材料:砼:C25?C35。钢筋:级,级。墙体:页岩空心砖墙体。 预埋件:钢板为3号钢,钢筋为级钢,焊条为T42型。 (3)设计荷载取值 1)基本风压值 0.3KN/m2; 2)某市基本雪压值为0.10KN/ m2,设计不考虑积雪荷载; 3)楼面

34、荷载取值 办公室 2.0kN/m2 门厅、楼梯、走廓2.5kN/m2 厕所、挑出阳台 2.5kN/m2 上人屋面 1.5kN/m2 非上人屋面0.7kN/m2 设备房等按实际荷重计算。 (4)结构选型与基础型式 医疗区、医技区、后勤保障区和行政管理区根据需要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基础采用人工开挖现浇钢筋砼独立柱基础加条形基础型式。 各类用房及配套设施,应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应符合国家有关抗震规范的要求。 主要建筑的结构形式,应考虑使用的灵活性和改造的可能性。1.2.8 给排水工程 1、设计依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

35、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45-95(2005年版);汽车、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1,S2200203年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本设计包括红线范围内的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雨水系统。 2、给水系统 (1)生活给水系统: 1)本工程中室外给水与室外消火栓给水共用一套系统,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0L/S。 2)给水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

36、,甲方提供资料:市政给水管网的压力为0.35Mpa.从市政给水干管接入管径为DN200的给水管一根,在小区内形成水环网。 (2)生活热水系统: 本建筑供应生活热。热水系统热源为锅炉房蒸汽。耗热量为232.8KW。加热设备为半容积式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均为一用一备。容积为5 m3。均采用闭式系统,并设置压力膨胀罐,维持系统水压。 热水循环通过水泵进行循环,循环水泵采用由电接点温度控制泵,循环水泵参数:Q=8 m3/h H=11m N=0.75KW。 3、排水系统 (1)本工程污、废水采用分流排放至化粪池经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2)生活污水立管设置专用通气立管,隔二层连接。 (3)所有卫生洁

37、具均由建设单位选定,注意预留孔洞。坐便器采用节水型,一次冲水量不得大于6L。本设计采用的卫生洁具均应符合CJ164-2002标准的要求。 (4)下列部位均采用感应式冲水龙头:诊查室、诊断室、手术室、产房、检验科、医生办公室、护士室、治疗室、配方室、无菌室一级其他有无菌要求或需要防止交叉感染的用房。感应式冲洗龙头设置肘式开关。 (5)洗婴台处水龙头要采用带有温度锁定装置的水龙头。 (6)屋面雨水采用虹吸雨水排水系统,由专业厂家设计施工。 (7)排水管采用铸铁管,承插连接。 4、消防系统 (1)消火栓系统 本建筑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30L/S,用水由消防水池-消防泵-屋顶消防水箱联合供给,消防水泵房

38、设置于室外,消防水池容量为200m3,水泵为一用一备。水泵参数:Q=30 L/S,H=35m,N=40 K W。 各层均设带有消防按钮的水枪,水柱为19mm,水龙带长为25m,消火栓安装高度为栓口距地面1.1m,消火栓均带自救式水龙带。 屋顶设置18 m3加压消防水箱,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压力要求。加压消防水箱流量为5L/S,扬程为20m,稳压泵启泵点压力小于0.2Mpa,停泵点为压力大于0.22Mpa,室外设置三套水泵结合器。 (2)自动灭火系统 本建筑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用水量为35L/S,用水由消防水池-消防泵-屋顶消防水箱联合供给,消防水泵房设置于水泵房,水泵为一用一备。水泵参数:Q=35

39、 L/S,H=110m,N=75KW。 屋顶设置18 m3加压消防水箱,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压力要求。加压消防水箱流量为0-1L/S,扬程为15m,稳压泵启泵点压力小于0.15Mpa,停泵点为压力大于0.18Mpa,室外设置三套水泵结合器。 (3)灭火器配置 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配置灭火器,其充装量为5Kg,同时每层配置一具推车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每具灭火器充装量为20Kg。 5、管道施工 (1)在楼地坪槽内直埋时,应预设管道合格后,管槽标准楼层泥砂浆填补密实。 管道穿楼板时,应设置钢套管5.0m每管地时,应采取严格的防水措施。穿越管段的前端应设穿墙体时,可预留时,不得有轴向扭曲。穿墙或穿楼

40、板时正。管道系统安装过程中所有埋设位置的施工记录,室内地坪以下管道,应在回填土夯实以后,重新开挖管沟。严禁正在回填土之前或在未经夯实的土层中敷设管道。 (2)给水管,消防给水管均按0.002的坡度坡向立管或泄水装置;污水排水支管沿水流方向按i=0.026坡度设排出管道按1=0.01坡度敷设。 (3)排水立管每层设一伸缩节,排水横支管及横干管的直管段大于2m时,应设置专用伸缩节,且专用伸缩节之间的距离不大于4m,排水管(含雨水管及通气管)DN100者,穿楼板及层面时应设阻火圈。1.2.9 电气工程 1、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主要规程、规范、标准及法规,主要包括: 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41、 50054-95; 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2-95; 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3-94; 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5-93; 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 (2000年版); 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93; 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67-97; 10)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50333-2002; 1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2005;

42、 1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 2、设计范围 (1)电气系统: 1)10KV高压配电系统 2)10/0.4KV变配电系统 3)电力配电系统 4)照明系统 5)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6)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2)电话,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医疗对讲系统,医疗信息管理发布系统等弱电内容。3、设计方案 供电设施应安全可靠,保证不间断供电,并设置自备电源。采用双回路供电。院区内采用分回路供电方式。 一、负荷等级和电源 1、负荷分类: 1)本工程负荷等级为: 一级负荷: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设备、消防泵、喷淋泵、防火卷帘门、消防控制室、防排烟风机、正压送风机、

43、疏散指示灯、消防电梯、消防电梯基坑潜污泵、通道照明、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灯、抢救室、手术室、ICU、CCU病房,分娩室,婴儿室,血液透析中心的动力,照明用电,净化空调用电等。 二级负荷:病房一般照明,客体等用电属二级负荷。 三级负荷:普通空调用电、景观照明等用电按三级负荷供电。 2)各类负荷容量: 一级负荷:Pe1725KW, Pjs1293KW; 二级负荷:Pe1401KW, Pjs980KW 三级负荷:Pe1840KW,Pjs1327KW 2、供电电源: 由开闭所引来二路10KV电源(来自于不同电网35KV变电站),采用电缆穿管引入本工程10KV变配电房(高压配电室)。 3、应急电源 本工程

44、在设一合快速自启动柴油发电机组,常用功率1320KW,作为第三路电源。 4、高、低压供电系统结线型式及运行方式 (1)高压供电系统,二路10KW电源进线,采用为单母线分段方式运行,高压采用手动联络。 (2)低压配电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变电站设有3台变压器,平时3台变压器各带一段母线分列运行,1,2号变压器两段母线间设有联络开关,联络开关手动投切,投入前应手动切除非保障负荷,以保证变压器正常工作,主进断路器与联络断路器设电气联锁,任何情况下只能合其中的两个断路器,防止变压器并列运行,柴油发电机电源设应急母线段,平时由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投入变压器母线段带电运行。 5、变配电所: 本工程设

45、10KW高压配电房、低压配电房及柴油发电机组机房。 1T:设备容量:Pe1971KW; 计算容量:Pj1281KW,选一台1600kVA变压器,负载率约为84.2%; 2T: 设备容量:Pe1692KW; 计算容量:Pj1007.8KW,选一台1250kVA变压器,负载率约为84.8%; 3T: 设备容量:Pe1151KW; 计算容量:Pj1031KW,选一台1250kVA变压器,负载率约为87.2%; 二、电力配电系统: 1、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采用TN-S系统。工作零线(N)和接地保护线(PE)自变配电室分开后不再相连,线路敷设时N线和PE线不得混接或错接。低压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照明及一般负荷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 消防负荷及一二级负荷为双电源供电,末端配电箱自动切换,三级负荷采用单电源供电。 2、电力电源由低压配电房引来,供电电压380/220V,使用电压380/220V. 3、电力电源均用密集型母线槽或电缆经电缆桥架(线槽)穿钢管引至电力配电设备。 三、自动控制: 1、本工程除消火栓、喷淋泵、空调循环水泵采用软启动方式,生活水泵采用变频调速外,其余电动机采用全压启动方式。 2、潜污水泵采用液位传感器就地控制,由集水坑水位自控,高水位开泵,低水位停泵,水位超高报警。 3、生活水泵采用变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