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思想品德(上)成亦顺境败亦顺境的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04488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级思想品德(上)成亦顺境败亦顺境的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级思想品德(上)成亦顺境败亦顺境的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级思想品德(上)成亦顺境败亦顺境的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级思想品德(上)成亦顺境败亦顺境的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级思想品德(上)成亦顺境败亦顺境的教学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级思想品德(上)成亦顺境败亦顺境的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级思想品德(上)成亦顺境败亦顺境的教学案例.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八年级思想品德(上)成亦顺境,败亦顺境的教学案例蒙 泉 学 校:付 光 星一、教材分析第十课“顺境与逆境的双重变奏”,包括“成亦顺境,败亦顺境”和“功亦逆境,过亦逆境”两部分。第一部分“成亦顺境,败亦顺境”侧重于如何正确把握顺境。本部分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在顺境中成功是让学生从感性层面了解顺境,理解顺境的基本概念。教科书用具体的图片“顺境中的我们”做例子描绘顺境的概貌,从而引出顺境的概念。接着教材分析了顺境对我们成长和发展的积极作用。无论从个人才智、能力的发展,还是从国家、社会、人类等方面讲,顺境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另一角度看,无论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顺境起到了同样积极的作用。目

2、的引导学生珍惜顺境,并且在主观上要做到勤奋、节制和坚强,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第二层次:在顺境中沉沦。教科书通过“高速公路上的弯道”和“青蛙实验”以及孟子和培根的名言,引导学生感悟到顺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因素。又通过反思这一环节和一些名言,引导学生如何正确把握顺境。因此,确定教学重难点是:教学重点是:在顺境中成功;教学难点是:在顺境中沉沦。二、学情分析:在学生的生活中,大部分都处于顺境,对顺境的体验比较深刻但生活中或多或少的存在逆境,因此对逆境也有了一定的体验,能够认识到顺境和逆境对人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于顺境和逆境往往停留在比较肤浅、凌乱的感性认识上,缺乏较为全面、系统的理性认

3、识;情绪不稳定,经常出现波动而且波动频繁,常常会受到各种不良情绪的困扰,往往会出现不珍惜顺境以及在逆境中消沉的状况因此有一定的内心需求。 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主动培育个性心理品质,养成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能力目标: 学会把握顺境,同时在逆境中磨炼自己的意志。知识目标:正确理解顺境和逆境与人的成长之间的关系;对待顺境的正确态度。四、教学重难点是:教学重点:如何正确对待顺境?(在顺境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学难点:顺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哪些消极的影响?五、教学方法与媒体:1、教学方法:学生提前预习、课上讨论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教学媒体:结合教材内容,

4、搜集、选择整理与顺境、有关的典型事例,尤其注重搜集本校的典型事例,图片资料,设计探究活动,制作教学课件辅助教学。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熟悉教材,把握知识体系和基础知识。2、深入了解学生生活的环境,是顺境还是逆境及其不同的心理感受;了解学生对于顺境和逆境所关注的话题。保证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3、结合教材内容,搜集、选择整理与顺境、有关的典型事例,尤其注重搜集本校的典型事例,图片资料,设计探究活动,制作教学课件辅助教学。4、教师反思自己生活中的坎坷经历,以备与学生交流。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图片欣赏导入。分别出示三组对比鲜明的图片。你愿意在哪种环境中生活?请谈谈你的理由学生欣赏、回答问题之后,

5、教师按照教材引言的内容去讲解,是不是处于顺境就一定是件好事,处于逆境就一定是阻碍呢?由此导入。此时注意要抑扬顿挫。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第十课 顺境与逆境的双重变奏第一目:成亦顺境,败亦顺境活动一:自 主 学 习本节课学习的问题:1. 什么是顺境?2.顺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哪些积极作用?3.顺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哪些消极的影响?(难点)4.如何正确对待顺境?(在顺境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重点)学习要求:认真阅读课本P98-101,完成自学探究 大字慢读,小字快读,且作好笔记。 时间:10分钟1、顺境的含义(什么是顺境)?顺境就是指有助于我们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问题拓展:请简单说说我们生活和学

6、习的环境中,哪些属于顺境?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环境里;大多数同学的家庭有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长辈、亲友等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帮助与关怀等等。2.顺境有哪些积极作用?(1)在顺境中,我们感受到安全和愉悦,我们安心学习、享受生活、锻炼才智、发展能力。(2)我们做起事来得心应手, 如鱼得水。(3)在顺境中,世界和平、国泰民安、人类文明快速发展。 顺境为我们的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只要在主观上做到勤奋、节制和坚强,我们就能健康成长.P99问题拓展:是不是只要拥有了良好的环境,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向成功?那么要想获得成功,我们还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呢?勤奋、节制和坚强.是不是在顺境中每个人都

7、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呢?3、顺境有哪些消极影响?(难点)顺境对于个人的发展也可能产生负面作用。如果我们贪图享乐,那么长期的顺境容易使我们精神懈怠,不思进取,缺乏忧患意识,陷入盲目乐观的危险状态。p100 4.如何正确对待顺境 ?(重点)身处顺境我们应: p101(1)身处顺境,我们在感到幸运的同时,更应珍惜美好时光,抓住机遇成就自己,更上一层楼。(抓住机遇,迎接挑战)(2)身处顺境,我们应常存感激之心,刻苦学习,健康成长,不辜负亲人和社会的殷切期盼和嘱托(心存感激,不辜负期望)(3)身处顺境,我们要警惕自鸣得意,免得“大意失荆州”,将自己置于不利境地。 (警惕自鸣得意,避免“大意失荆州”)活动二:

8、释 疑 讨 论 社 会 扫 描 “我爸是李刚”肇事司机2010年10月16晚21时40分许,在河北大学新区超市前,一牌照为“冀FWE420”的黑色轿车,将两名女生撞出数米远。被撞一女生于17日傍晚经抢救无效死亡,另一女生重伤,经紧急治疗后,方脱离生命危险,现已转院治疗。肇事者口出狂言:“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2011年1月30日,河北保定李启铭交通肇事案一审宣判,李启铭被判6年。 讨论:看完这则材料,联系本课所学知识,你有何启示?学法指导:解答“启示”类试题的三字经第一字是“读”。就是读懂背景材料的中心意思, 顺境中沉沦明确材料反映的是哪方面的现象或问题. 第二字是“找”。就是找出材

9、料反映的现象或问题的原因. 没有积极利用有利条件第三字是“提”。就是根据前面所找出的现象或问题的原因,提出今后在这方面应该怎样做.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积极利用有利的条件,做一个积极进取的少年,为自己将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青蛙实验p10019世纪末,美国康乃尔大学进行了一次著名的“青蛙实验”。实验人员把一只青蛙扔进开水锅里,青蛙立即跳出锅外;第二次,他们把同一只青蛙放入温水锅里,青蛙就在水中游泳玩耍。这时,实验人员给锅中的水慢慢加温,等青蛙感到灼热难熬而想跳出锅时,已是无能为力了。思考:“青蛙实验”中青蛙为什么能够从开水中一跃而出,在温水中却会毙命?从“青蛙实验”中,你得到什么启

10、青蛙扔进开水锅里,处于逆境,在逆境中激发了它的潜能,所以能够从开水中一跃而出;青蛙在温水中,处于顺境, 长期的顺境容易使它精神懈怠,不思进取, 缺乏忧患意识,陷入盲目乐观的危险状态 ,所以在温水中毙命。 启示:在逆境中,要克服困难,顽强拼搏,努力向上;在顺境中,要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积极进取。活动三:巩 固 提 高选一选:1、下列不属于顺境的是( )A、自幼成为孤儿 B、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环境里C、家庭有良好安定的物质生活条件 D、父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2、课本P100“青蛙实验”中青蛙为什么能够从开水中一跃而起,在温水中却会毙命?说明了(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 顺境必定使人沉沦C、逆

11、境必定使人沉沦 D、青蛙对低温不敏感中 考 链 接3、(梧州2010)对于身处顺境的广大青少年来说,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珍惜美好时光,抓住机遇成就自己 刻苦学习,健康成长,不辜负亲人和社会的期盼 警惕自鸣得意 要充分抓住时机,实现自己的更高理想A B C D4、(防城港2011)顺境为我们的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它们是( )安心学习,享受生活,锻炼才智,发展潜能 做事得心应手,如鱼得水世界和平,国泰民安,人类文明快速发展 与同学关系不好,心理压抑A B C D做一做:顺境中的小明中学生小明的家境很富裕,他每天回家做的事就是玩电脑游戏。父母希望他好好学习,他说:你们挣钱不就是为了让我生活快乐吗?

12、我现在就很快乐,如果不用上学,我就更快乐了(1)讨论:小明生活在顺境中,可是他能健康成长吗?为什么?(2)那么要想获得成功,我们还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呢?反 思 自 我思考:身处顺境,过去的你是怎样做的?学习了这节课今后的你打算怎样做? 过去的你今后的你小结: 什么是顺境?指有助于我们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顺境,对于我们的健康成长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 积极作用:顺境为我们的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只要在客观上做到勤奋、节制和坚强,我们就能健康成长。 消极作用:如果贪图享乐,容易使人精神倦怠,不思进取,缺乏忧患意识,陷入盲目乐观的危险状态。 如何正确对待顺境:身处顺境之中,一方面要加倍珍惜这样的条件来促进自己的发展;另一方面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因贪恋顺境的舒服而丧失前进的动力,以致消沉,无所作为。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侧重于让学生明白顺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双重作用,掌握正确对待顺境的态度,注重体验式教学,教师要相信并放手发动学生自己去探究、感悟、体验教学内容。【板书设计】第十课顺境与逆境的双重变奏第一目:成亦顺境,败亦顺境1、在顺境中成功(1)什么是顺境?(2)顺境的积极作用2、在顺境中沉沦(1)顺境的消极作用(2)如何正确对待顺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