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1.中学生心理问题个案透析及对策.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04756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691.中学生心理问题个案透析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691.中学生心理问题个案透析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691.中学生心理问题个案透析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691.中学生心理问题个案透析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691.中学生心理问题个案透析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91.中学生心理问题个案透析及对策.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学生心理问题个案透析及对策以下是我在从事中学教育过程中获得的关于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第一手材料,希望通过这些个案材料的分析(个案中名字均系化名),能唤起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中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个案一:“差生”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小山很自信,有点小聪明,就是学习上的拼劲不足,缺乏恒心,成绩老掉队。但似乎也没有多少压力,生活学习依然很开心很正常。自从高二寒假回来后,小山却变成了另一个人。不但经常迟到,上课也心不在焉,作业更是匆匆应付,连眼光也变得不友善。据了解,小山的家庭有点富裕,家长对他的要求并未因此放松。上学期末,当儿子把勾了“差”字的学生手册带回来时,家长非常生气:“看你怎样学的?成绩这么

2、差,你还不害羞,我倒觉得丢人。”原来,是一个“差”字,让小山失去了所有上进的希望和勇气。后续:小山在心理教师和班主任的耐心疏导下,最后还是接受了“优良中差”中的“差”字只是如实反映其学习的状况,并不表示看不起他的解释。但小山的成绩还是跟不上来,高考未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于是跟他父亲学做生意去了。透析:学生的心灵很纯真也很脆弱,一个“差”字,让该生在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标签效应。一方面自怨自艾,另一方面又强烈不满,而且这种念头在受到强烈伤害后无法打消,形成在心理学被称为“强迫观念”的思维定势。在这种思维定势的强迫下,患者要在短时间内恢复自信是十分困难的。个案二:贫困生“别人的嘴脸让我难堪” 秀秀是很

3、瘦弱的女生,看上去有点营养不良的感觉。她这个脸色与贫困家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她靠政府与老师的接济才读上高中。在她的记忆中,上台亮明被救助的对象,在感激、无奈和被动中接受帮助,别人异样的目光,似乎应该早已习以为常。但是这些经历并没有丝毫减轻每一次交学费给她带来的难受。除了交费时的另类感觉(因她不用象其他同学那样排队交费),还有接下来的闲言闲语,甚至连有时老师送给她的营养品,她也不敢光明正大的食用,因为这样更引起别人对她的兴趣怎么这么不懂节俭!于是,秀秀很自然地把自己封闭起来,无奈、自卑、无法轻松的感觉让她极少言语,甚至遇到热心的老师和同学,她除了心里感激,也不能做任何事情。她的生活学习看似正常,但

4、心里的天空却布满阴霾。后续:在心理老师的关心和安排下,上高二以后,每次交费,班主任都私下里给她交费的钱和交费单,让她照常加入排队交费的队伍,制造正常交费的假象,直至后来没有谁再对她指指点点。心理老师和班主任的关心下,她逐渐开朗起来,较为正常和更加勤奋地学习,成绩名列前茅。透析:秀秀的个案很有代表性。我国贫困得供不起子女读书的家庭千千万万,而社会对他们的帮助基本是一个调子总作为一件大事大肆宣扬,甚至在大学里,这些贫困生也照样要上台,照样要作出努力学习的表态,照样要接受所有人的掌声。在掌声背后,似乎没有谁去关心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这种漠不关心和位置的特殊,让他们无法产生群体的归属感。尤其是另类的感

5、觉,让他们无法在班集体中达成自我认同,因而自然而然地在自己的心中设置一定的距离感,充当自我的心理防卫。于是敏感、警觉,甚至攻击就会在常人认为不应该的情况下爆发。 个案三:逃学生“我呼吸不到自由的空气”小伟是高三的学生,但周围浓浓的拼搏气氛,似乎一点也影响不到他的自由散慢。迟到、早退、旷课,几乎成了小伟每一周的“惯例”。事实上,小伟的“拒绝上学症”由来已久。从他小学开始,每天总做不完的作业和老师毫不客气的批评,已使他无法喜欢上学。不上学,干什么?看电视、看影碟、玩游戏,这些干厌了,就学会抽烟,结识社会的无业青年到处闲逛,甚至索性在家睡大觉。于是,伴随着他的成长,就是不断的考试不及格、教师的批评、

6、家长的失望、学校的处分。甚至连家长有时也放弃了对他的管教,不想学就别学了,不舒服就在家休息吧。不管是老师对他苦口婆心的教育,还是任何的惩罚和责难,似乎对他都失去应有的作用。加上学校不能随便开除学生,他就这样赖着,度过了小学、初中和即将结束的高中。“为什么不想上学?”他最直接和简单的回答是:“没兴趣。”后续:小伟已决定高中毕业就再也不读书了。干什么工作?他说,当官的父亲肯定有安排,用不着心烦。后来就去了旅游局,谋得一个不算很重要的职位,并过起了他对工作马虎,对潮流热衷的所谓“新新人类”的生活。再见到他时,新潮的打扮和自由轻松的表情,让人很难想象他的读书年代是怎样过的。透析:小伟的“没有兴趣”,正

7、反映他对上学的抵触情绪。这种抵触也是在长期的经验中不断强化的,比如由于基础薄弱,听不懂老师讲课;比如完成不了作业,受到同学的非议和老师的责难;比如人际关系不大好,找不到可以真诚沟通的朋友等。在这些问题的困扰下,在几经努力也无法融合到班集体中,产生紧张的情绪,并在心理期待和现实反差的冲突中,选择了逃避作为解脱。这种症状,心理学上称作“认同纠葛”。个案(四):早恋生“为什么要干涉我的私生活?”丽丽是一个个性很强的女生,自小受到严格家教的管束,但这反而成为她形成鲜明的叛逆性格的原因之一。上高一以后,丽丽就与班上的一个来自农村的同学“谈”起恋爱来,两个人经常在校园中出双入对。他们的行为很快被班主任发现

8、,班主任采用各个击破的战略,首先找那位男生,多次对他进行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的教育。结果那位男生很快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提出与丽丽分手。虽然丽丽也被班主任教育了多次,但似乎动摇不了她要“谈”下去的决心。甚至振振有辞地回敬班主任:“我又不是不学习,你们有什么权利来干涉我的私生活?”当那位男生向丽丽提出分手,丽丽通过各种方法也没能改变对方的决定时,就漫骂对方没骨气,懦弱。再后来,丽丽的性格越发变得极端起来,敌视老师,经常旷课,甚至热衷于流连网吧,在沉沦中挥霍自己的青春。后续:无论学校怎样努力教育,家长的软硬兼施的规劝,依旧改变不了丽丽不再留恋校园的决定,最终在高二上半学期辍学。透析:可能不少人认为

9、丽丽辍学是因为其倔强,不接受批评教育的个性造成的。很少人会想到这与丽丽不健全的心理状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世界上大概没有从不犯错的人,犯错绝不是一件羞耻的事,知错不改才是最大的过错。心理健全的人懂得以现实来衡量自我的坚持,如果自我的坚持在现实中受挫时,懂得适当的调整,让身心与现实达到某种平衡。丽丽恰恰调整不了自我与现实的不平衡,在虚荣、不容侵犯的强烈自尊心的驱使下,她不想自己陷入由过错而带来某种痛苦和羞耻当中,所以在心理上作出自我防卫,变得更加固执己见。这种坚持正暴露了丽丽自私、狭隘的内心。对于解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我总结出以下三个对策:一落实一校一机构(心理教育的专门机构),从制度、

10、思想上加强学校管理者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在上述个案中,造成学生遭受心理挫折,除了学生本身素质以外,学校的“不注意”漠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做法,也是诱因之一。如学校在评价学生的栏目中有“差”的一项。当然,也不能像某些班主任那样把明明属于“差”档次的学生硬是转到“中”的档次。学校可以用“ABCD”来代替“优良中差”,对层次不同的学生应采用不同层次要求的试卷,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又例如在处理贫困生的接济问题上,应多采用保密的措施,避免任何让学生觉得自己“特别”的情况。也只有在心理教育的专门人才的指导下,学校才能依“心理”管理,教师才能依“心理”执教,避免伤害学生感情,诱发学生心理问题。二定期举办学生心

11、理问题个案研讨会(请心理医生作分析指导),提高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对症下药”的能力。“心病还需心药医”,上述个案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仅是依靠传统的教育手段是无法解决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有发现病症的能力,然后运用常规的心理教育知识对问题学生进行“对症下药”,如果属于重症病人,还得转到学校专门机构甚至社会的专门机构,以协助治疗。象上述个案中的“拒绝上学症”病患者和“死不悔改”的早恋者,属心智上存有缺陷的,需要心理专家长时间有计划的指导和治疗。三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在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心理病甚至是心理问题,历来被视为忌讳。所以要在学生当中形成看待心理病如看待感冒一般,认为只要正视和积极治疗完全是可以治愈。学校要坚持宣传教育,开展常规的心理教育工作,例如咨询、讲座等,搭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逐步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有心理问题时积极配合治疗的意识。只有当事人正视问题,才能容易发现问题,治疗效果也才能事半功倍。学校心理教育的普及和实施,是一件任重道远的工作。社会在不断前进,人的心理也日渐复杂,但只要教育工作者能以满腔的热情,学生和教师能正视心理问题,相信能撑出一片心理教育的蓝天。参考文献:人心破译术(日本)多湖辉著,谢德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