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文:以体育运动促心理健康.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04810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学论文:以体育运动促心理健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体育教学论文:以体育运动促心理健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体育教学论文:以体育运动促心理健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教学论文:以体育运动促心理健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论文:以体育运动促心理健康.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以体育运动,促心理健康摘要:现代家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小孩从小在家长的呵护中成长,遇到挫折后心理承受能力差,往往产生悲观,沮丧,气馁的心情,甚至由此引发一些极端的行为。本文从社会现象出发,思考和研究学校体育运动对于培养小孩的抗挫能力,发展健康的心理,养成健全的人格方面的积极意义。文章通过作者在日常体育教学中的案例,阐述精心安排的体育活动能让学生们在参与中塑造开朗自信的性格,在竞赛中培养拼搏协作的精神和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在挑战中培养吃苦耐劳,顽强坚韧的意志品质;文章以作者的日常教学实践分析和例证了体育教学对于帮助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合理性和实效性。关键词:心理健康,体育运动,教学引导,1.

2、研究目的背景一: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自杀的事件时有报道. 在互连网上, 随手可以查到以下数据: 2006年2月至3月,华南农业大学发生四起跳楼事件; 2007年5月, 清华大学一女生跳楼; 同月, 中国农业大学一男生跳楼 。据不完全统计,就仅仅是2005年一年内, 北京市就有19名大学生跳楼身亡。这些事件,引发了社会的震惊和思考: 本应是令人羡慕的天之骄子,为何如此轻易就放弃生命呢?经过调查,专家们发现这些悲剧的后面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这些放弃生命的大学生们,在他们用如此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之前,都曾面临某些挫折,心理上承受着一定的压力。背景二: 某知名社会机构对北京和香港2009名青

3、少年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发现他们普遍存在心理压力的困扰,而长期的心理压力困扰会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现象的产生. 调查表明,大学生中30%的人都有“心病”, 3.8%的人在压力过度的情况下想自杀。这些案例和数据让专家学者们,教育工作者们都开始深思:我们现在的孩子都在温室中成长,父母和家庭给予他们过多的呵护和关爱。如何帮助孩子们塑造健康的心理,使他们能在日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具备承受挫折,抵抗压力,自我调节和疏导的良好心理素质呢?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也发现学生有胆怯,孤僻,或者有暴力倾向,行为激烈的现象存在,这些事实也让我深深思考:能否合理利用体育教学的手段,来帮助学生

4、建立和发展健康和谐的心理呢? 为此, 我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 结合日常教学的实践体会, 我选择了“如何利用体育运动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一专题,来探讨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积极作用。2. 研究方法2.1利用体育活动的参与性让个性孤僻,自卑的学生往开朗,乐观转变。在体育课上,我发现总是有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常常站在一边看别人活动,遇到竞赛活动,更是躲在一边。“参与比获胜更重要”,是奥林匹克的精神之一。如何提高这群学生的参与性呢?通过观察这群学生,我发觉他们的性格比较孤僻,不爱与其它同学说话;在与班主任老师沟通后,我也了解到,这群学生往往都是差生,比较自卑,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这是

5、由于害怕失败的心理导致的。我决定采用两步走的办法对这批学生进行引导,第一步是吸引这部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第二步是通过参与体验成功的快乐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绽放孩子开朗的天性。于是,根据大纲精神,我在教学时注重娱乐性,趣味性,采取轻松活泼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到其中,同时对于这批学生降低难度,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及时的表扬认可。例如,在教导低年级学生跳、跑、滚、爬等简单的运动时,我以“小动物运动会”的形式组织了一次模拟,让教学更加简单,形象。这种富有乐趣的教学方式一下就吸引了学生。他们兴致勃勃的投入其中,在学习中互相模仿、互相促进,我适当的给予指导和鼓励,同学们都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之中。特别是对于“差生

6、“而言,这种实际的亲身参与活动,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体育基本知识,体会到成绩,感受到胜利的喜悦,看到自己的潜质,从而树立自信,改变对自身的看法。2.2 利用体育活动的竞赛性培养学生们的集体观念,团结协作的意识和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现在的小孩,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做惯了“小皇帝”,从小就是“我说了算”,有比较强的自我性格,不喜欢与他人协作;同时因为在成长过程中被过度保护, 缺乏抗挫能力, 一旦面对失败, 很快就气馁,甚至产生报复的暴力倾向。而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竞赛。体育竞赛的过程中,学生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在活动中通过互相接触, 切磋、合作、对抗等行为来进行比赛, 如果依然”我行我素”的

7、话就很难取得比赛的胜利。同时,比赛过程中,有时因为气候,情绪等因素的影响,队友发挥失常也是正常的,这种情况下,队员之间更加要互相谅解,鼓励和支持。一旦在体育课堂中有这些情况出现,我都会当成一次引导的机会,去启发学生们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集体协作精神。而竞赛的结果,既有胜利,又有失败,但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特征却各有各样。成功者的喜悦与得意溢于言表;失败者的气馁与急躁,焦虑与自卑等表现也因人而异。作为体育教师,我会抓住这个学生思想行为充分暴露的有利时机,教导他们如何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培养良好的情绪和行为控制能力及心理调节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2.3利

8、用体育活动的挑战性来培养学生们吃苦耐劳,顽强坚韧的精神。由于生活条件的好转,孩子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也迅速地上升,不少家长对孩子百般照顾,结果使这些孩子娇气,怯懦,缺乏艰苦的锻炼, 往往遇到一点点困难就产生放弃的念头。 在体育课堂上,我也很容易观察到不少学生喜欢轻松的,喜欢不费体力的活动;流汗辛苦的体育活动项目,他们往往怕苦怕累,不乐意参加。而体育教学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学生们必须直接参与,身体力行,同时体育精神就是不断进步,不断挑战。结合这种特性,在教学中,我刻意安排艰苦的环境,从而培养孩子们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比如,长跑,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项比较厌倦的项目,长跑中的“极点”,更是极容易产

9、生放弃思想的时刻。所以,我在教授低年级长跑时,运用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设计游戏比赛来促进他们全身心的投入,从中磨炼顽强的意志品质;在教授高年级长跑时,强调思想因素,克服畏惧和怕苦的心理,运用心理暗示法,稳定情绪,再结合科学的呼吸调整和节奏控制,让学生们充满信心去完成任务。同时,我还根据气候、季节的变幻,有意地安排体育活动项目,上好体育课。比如在严寒的冬天,在大风中上课,开展各种象征性的长跑活动;酷热的夏季,组织烈日下的活动,进行逆风投掷等等。这些活动,由于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对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大有益处,是磨炼意志品质教育的好教材。3. 结果与分析3.1 体育运动对心理的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

10、用据近期一项社会调查表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青少年,其心理压力困扰的程度明显低于不经常参加者。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也发现,通过合理运用体育活动的参与性,竞赛性和挑战性进行教学,学生们更喜欢上体育课了,在课堂中,他们明显能克服困难,挑战自我,在竞赛活动中,更懂得战术配合,尊重对手,而他们面对失败和挫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调整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班主任也反映“差生”渐渐融入大集体,他们开始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这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很有帮助。在2009年的篮球竞赛中,我校篮球队员虽然实力和身体条件均不算突出,但在一场接一场的比赛中,面对实力比自己强大,身体条件比自己高大的队伍,毫不放弃,顽强坚韧,一路

11、拼搏,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让在场观战的学校领导都感叹他们的这种奋勇拼搏,协作进取的精神。学生们身上展现的开朗,积极越来越多,他们让我更加坚信体育运动能帮助孩子们更健康的成长, 能培养和发展他们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3.2 运用体育运动进行心理健康教学的方法分析为什么体育运动能帮助发展孩子们健康的心理呢?我们都知道,体育运动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具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体育教学的环境更加广阔自由,孩子们没有固定在座位上,他们活动,奔跑,容易情绪高涨,特别是在参加运动竟赛时,更是如此,这就相比在教室里的学习, 更容易真实的展现其潜在的品质和思想作风. 其次,体育教学的过程是在极为自然,生动活泼的活动中进

12、行的,如果学生发生了某些特别的行为,教师能立刻发现,并结合他们的实际表现,及时进行教育,这样的效果就会非常深刻,孩子们也容易接收,不易产生抵触情绪。再次,体育教学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像制定规则,进行裁判,游戏,竞赛,道德教育等等,都是有效的教学手段,体育教师可以合理运用这些教育方法,在帮助锻炼孩子们的体魄的同时,塑造他们健康的心理。4. 结论与建议“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体育教学不单是为了让学生们掌握某种运动技术,更多的是需要体育教师在工作中贯彻教改的精神,“以生为本”,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终身体育”,让体育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在青少年时期的身体成长,又有利于发展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将来在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参考文献1杨九俊. 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季浏. 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王健,黄爱峰,吴旭东. 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