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05003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是在全校4-6年级15个教学班进行的.共随机抽取发出了问卷 332 同学, 共收回问卷332份,效度量表检出无效问卷11 份 ,其它情况废卷25 份.因此有效问卷为 296 份。二、调查工具本次调查采用的是华东师大心理系周步诚教授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 )量表;也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个测试量表,该问卷共 100 个项目,含 8 个内容量表和 1 个效度量表。八个内容量表为: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由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内容量表总分反映个体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同时,根据各分量表统计结果,可诊断个体在某

2、一方面的心理问题倾向与严重程度。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焦虑倾向的标准分即由八个内容量表的标准分相加而成,以此来衡量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共分三个等级:分数在 1 49 分之间为心理健康;在 50 59 分之间为心理状态欠佳或有心理问题倾向;在 60 分以上为心理问题倾向较严重,需要进一步分析并及早咨询或治疗。三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利用4-6年级各班信息技术课上课时间,以班级团体测验方式进行。在学校微机室用电子表格问卷进行调查。调查数据运用电子表格操作和处理。四 、 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枇杷坪小学小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 n=332)年级有效问卷心 理 健 康心 理 状 态 欠 佳心

3、理问题倾向较严重(60以上)心理问题学生合计 (50以上)无效问卷(1-49)(50-59)学生数百分比学生数百分比学生数百分比学生数百分比四年级817390.1278.6411.2389.8820五年级11010393.6676.3610.987.275六年级1059691.4365.7143.81109.5211合计29627091.22206.7562.02268.7836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测量结果显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者共 272人,占有效问卷的91.22 % ,心理状态欠佳的学生共 18人(总焦虑分50),.存在一定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6人(总焦虑分60),以上二项合计 26人,其

4、中,男14人,女12人,占有效问卷的8.78%.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比较,如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唐慧琴、忻仁娥的研究得出:我国小学生各类 行为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2.932.19; 陈永胜认为小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情绪、行为等方 面,小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问题的人数约为1015,情绪方面问题约在1020之间等等.低于国内外文献中所估出的小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但每个研究所采用的测量工具不尽一致,或者 说每个研究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评价标准不同。但仍可得出两点结论:1.就枇杷坪小学大多数的小学生而言,心理发展总体还是较健康的。2.小学生中的心理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这既包括心理问题较明显、其

5、总焦虑分50的占8.78的那部分小 学生, 也包括虽然总焦虑分50,但在个别内容量表上却显示出某一方面心理问题的小学生。我们既要对这8.78的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矫正, 同样也要对某一方面存在心理偏常的学生进行指导。(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内容量表上的分布与走向及成因探讨本次测验中,在八个内容量表上分别出现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具体分布如下表:年级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检出数检出率检出数检出率检出数检出率检出数检出率检出数检出率检出数检出率检出数检出率检出数检出率四年级4656.811.2311.2333.733.733.722.462125.93五年

6、级6760.90054.551917.2754.5532.7343.64109.09六年级3028.60043.8187.6243.8165.7121.954.76合计15351.710.34103.383010.14124.05124.0582.73612.16名次一八六三四四七二枇杷坪小学小学生心理问题检出表(有效296人)内容量表统计结果显示,我校小学生有一定心理问题倾向其严重者的分布依次主要集中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等方面。1 、学习焦虑该项内容量表在 4-6年级小学中共检出153 人,检出率为 51.69% ,列八个项目首位。整体来看,我校小学生学习焦虑水平偏高。学习焦虑不仅

7、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而且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据调查,有学习焦虑的学生70以上伴有头痛、心慌、胸闷现象,严重的经常出现精神恍惚、失眠、头晕等疾病症状。他们害怕学习,对学习有畏难情绪,对学习有厌烦心理而不愿意去学习,一旦遭到困难就会放弃。而且焦虑的形成使学生在学习进程中产生心理障碍,这种恐惧、焦虑、不安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健康心理的形成。为此, 我们在153人中随机抽取了30名同学,用座谈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 结果显示: 93.3%的家长对子女抱着很大的期望;76.7%的学生家长经常拿自己的子女和好的同学做比较;66.7%的学生在考试不理想时会遭到父母的打骂;30%的学生会因考试不

8、理想受到教师的批评。从谈话中还了解到,优生希望自己每次都是全班第一名。总怕别人超过自己,当别人超过自己时会感到非常难过。83.3%的学习困难学生每次考试都会很担心,并为自己成绩提高不了而苦恼不已。从上面座谈中不难发现,我校学生学习焦虑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家长。我们学校由于地处城郊结合部,主要居民为原一马路、三马路等老城移民,以及原枇杷坪、玉安、桑树等占地农村占地移民。学生家长绝大部分为工厂工人、司机、厨师、售货员、占地移民等等。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很低,一般只有小学文化或初中文化。他们把自己生活的现状归因于自己没有好好读书,认为把书读得好是改变生活的跳板。因此,他们把希望寄托到了自己的子女身上,对子

9、女的期望很高。希望子女不要再像他们那样生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极其严重。因为文化素质低,导致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措施,也不考虑子女的实际情况,只是一味地给子女买课外练习,让子女参加各种学习班。促使了学生作业负担过重,从而形成焦虑.再者,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轻者骂,重者打,更加深了学生的学习焦虑.当然,不用置疑的,我们教师也是造成学生学习焦虑的原因之一。2 、自责倾向位列第二的是自责倾向。总检出 36 人,总检出率为12.16 % ,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是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爱的不安。当学生感受到被父母、教师、朋友”

10、激励”时,往往会形成自责倾向。如:当父母、教师对孩子过分严厉、专制、挫伤了儿童的自尊心时,儿童感觉不到来自权威人物的爱,从而出现自责心理;当对别人的爱的渴求过强时,一点小事就会使孩子感到自己不再被爱了。这样的孩子往往有很强的依赖心理。现在的城市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由于受到父母过度保护、过分照料,容易使他们形成依赖性强, 缺乏独立性的性格,特别是随着留守儿童在我校的逐年增加,隔代教育导致的依赖性较强,脱离家庭、亲人的照顾将寸步难行的情况普遍存在. 父母娇生惯养、爷爷奶奶的过分保护、照料,促进了学生一切都由家长包办代替现象太多出现,从而提高了凡事依赖性,缺乏独立性,缺少自我服务、自我锻炼意识差

11、等心理问题形成。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家长和教师只注重智力培养,而忽视能力的培养。这样会给孩子以后参加工作,走向社会带来许多障碍。留下较多的遗憾。3、身体症状身体症状总检出 30 人,检出率为10.14 % ,列第三位。特别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六年级身体症状检出 8人,全部为女生. 许多女生在小学高年级进入了青春期,但她们还不能完全自然地接受这一切,经常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头痛,失眠,疲劳等症状。在这些身体症状中,有的地真正的“病”,但这些病同时出现时,在多是由于焦虑所造成的。学生们由于不能及时排解心中的烦恼和郁闷,便以身体症状进行逃避。这时对身体重症状直接进行治疗是没有用的,必须解决其真正原因焦虑。

12、即帮助他们正视焦虑,提高克服焦虑的勇气,找到焦虑的原因,先消除焦虑症状,身体症状才能彻底根治。所以,加强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及其它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4、应特别说明事项关于此次调查由于本次检测样本由于受到微机数量、学生微机操作水平等等因素的制约,总体样本不足,无效问卷达到36份,占到参测332份问卷10.84%.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测试中注意。测试时间为2007年1月1118日,正是期末复习阶段影响此次检测,可能受到考试,测验,教师、家长训斥等应激状况的干扰状况的干扰,可能会导致学习焦虑水平的偏高等情况出现。五、建议针对以上调查问题与分析,我校小学生心理课题组提出如下三点建议:(一)强化家庭教

13、育指导,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不当的教育方式,往往对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家庭和睦、父母有修养,他们的孩子一般都活泼开朗,有良好的品行。反之,则有可能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使孩子形成胆怯、自卑、抑郁的不健康心理. 具体实施可通过强化学校的家长父母学校的指导,向家长宣传如果对子女的溺爱、娇宠、过高期望、过分保护、过分严厉等,都会使子女产生种种心理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让家长们本着”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育理念,;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完善自身形象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等等来关注自己的孩子。才会使孩子们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二)贯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14、纲要,加强心理健康教师专业队伍建设。每个学校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导室,指定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并对其进行集中统一培训,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教育预防与咨询治疗并重。并切实做好以预防为主,有计划、分层次、系统地对学生、教师乃至家长全方位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学知识。积极组织心理普查、心理测量、团体活动等灵活多样方式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心理辅导与咨询。对心理问题倾向较严重的学生加强关注,配合专业机构及早治疗,使其健康成长。(三)加大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与社会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普遍破除迷信思想,科学对待心理问题,使人们远离迷信,使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得以及时的科学治疗加大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与社会宣传力度提高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正确认识,来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家长和教师对心理学、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视,使心理学真正早日走进人们的生活。这只是一个报告的范文,你可以根据它去写着试一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