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情况通报.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05840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护理服务情况通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优质护理服务情况通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优质护理服务情况通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优质护理服务情况通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优质护理服务情况通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护理服务情况通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护理服务情况通报.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优质护理服务情况通报 篇一:2015年优质护理服务自评报告优质护理服务自评报告一、医院基本情况永修县人民医院,医院类别为事业单位,医院等次为二级甲等,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488张,监护床位数为0,医院在编人员总数241: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15人、注册护士51人、医师83人。医院法定代表人为沈世平、电话13879282788,护理部主任为吴经菊、电话13970276551。病房总数 11 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病房数 6个,所占比例为54.5%。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情况(一)医院重视和支持护理工作1.领导重视:医院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明

2、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实施目标管理。本条达到标准B。2.护士数量:护士人力资源配备与医院功能、任务及规模一致,满足护理工作需求。本条达到标准C。3.人文环境:医院重视人文环境建设,对护士实施“人文关怀”, 护士能够获得与其从事的护理工作相适应的卫生防护与医疗保健服务。本条达到标准A。4.仪器设备:护理工作所需的必备仪器、设备等落实到位,处于完好状态,有保障制度、流程、预案,本条达到标准A。5.后勤保障:后勤部门和辅助科室加大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形成全院工作服务于临床的格局。本条达到标准C。6.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能够为临床护理服务提供支持。本条达到标准C。7.护士薪酬:有全院护士的薪酬、

3、待遇、保险等制度,落实同工同酬,护士对本职工作满意度较高。本条达到标准B。(二)实施科学护理管理1.组织体系:建立扁平化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并落实护理管理职责。本条达到标准A。2.相关制度:根据责任制整体护理要求,健全并定期更新护理管理制度、护理常规、服务规范和标准,并有效落实。本条达到标准B。3.科学设岗:按照科学管理、按需设岗、保障患者安全和临床护理质量的原则合理设置护理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本条达到标准C。4.护士调配:(1)对护理人力资源实行弹性调配,动态管理。本条达到标准C。(2)有各级护理管理部门紧急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规定,有执行方案。本条达到标准C。5.培训与考核:(

4、1)根据要求实施护士岗位培训及专科护士培训。本条达到标准C。(2)培养专科护士,能够体现专科特色,真正发挥专科护士作用。本条未达标。6.调动积极性:建立基于护理工作量、质量、难度、风险度、技术要求、患者满意度等要素的科学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调动护士积极性。本条达到标准A。(三)改善临床护理服务1.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1)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护士分管患者,在正确评估患者的前提下,知晓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及护理重点,为患者提供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本条达到标准A。(2)为患者提供心理与健康指导服务,出院指导。本条达到标准B。(3)注重护理专业内涵建设,加强团队合作和患者沟通,促进

5、患者尽早康复。本条达到标准A。(4)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本条未达标。2.满意度评价:病房管理有序,不依赖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医师对护士工作配合满意。本条达到标准A。(四)持续改进护理质量1.管理组织:(1)有健全的护理质控体系,人员职责明确,实行目标管理。本条达到标准A。(2)有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职责明确,有监管措施。本条达到标准B。(3)定期监测护理质量相关指标,对数据有分析并整改。本条达到标准C。2.有效落实:(1)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对危重患者有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措施。本条达到标准C。(2)护士具备护理危重患者的相关知

6、识与操作技能。本条达到标准C。(3)有围手术期的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并有效执行。本条达到标准C。(4)执行查对制度,能准确执行治疗、给药等护理服务。本条达到标准A。(5)遵照医嘱为患者提供符合规范的输血治疗服务。本条达到标准B。3.风险控制:(1)有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制度与激励措施。本条未达标。(2)有针对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案例原因分析及改进机制。本条达到标准B。(3)有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如跌倒、坠床、压疮、管路滑脱、用药错误等。本条达到标准C。(4)执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本条达到标准B。(5)有重点环节应急管理制度,紧急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及演

7、练。本条达到标准C。4.医院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本条达到标准A。三、存在问题及整改计划1.基于人力资源等原因,优质护理未覆盖100%的病房,无法在门(急)诊、手术室等部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2.各别科室未按护理工作量配置护士,与护理工作需求不匹配。3.无专科护士培训的方案或计划,无培训模块内容、经费保障和相关规定。4.病房单元设备陈旧,部分病床不能满足病人卧位需求。后勤维修服务到病区,保障设施完好有待加强。5.设备科未做到定期下临床保养、维修设备。6.药剂科未做到为住院病人单剂量摆药,送药到病房。7.医院信息平台的护士工作站不建全,无护理评估和护理记录等系统,不能满足临床护理需求。8.无非惩罚性护

8、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无护士主(本文来自:www.hnBoXu.COM 博 旭范文 网:优质护理服务情况通报)动报告的激励机制。9.无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与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统一报告网络,统一管理。10.无全院统一的病区药品管理制度,病区无药品帐物管理。11.病房护士总体资质较年轻,工作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培训。 以上所存问题,将上报院方,争取获得支持,并在2016年逐条解决。永修县人民医院2015年11月26日篇二:1189卫生部办公厅关于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卫办医政发?2011?8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

9、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积极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我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了2011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并建立了信息月报制度,及时掌握各省(区、市)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进展。为使各地进一步了解全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情况,加大推进力度,现将2011年1月-5月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进展情况2011年初,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照我部工作要求,制定了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进度和时间节点,逐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北京、天津、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福建、江西、湖南、广西、重庆、贵州等省(区、市)召

10、开会议,部署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重点任务,提出工作要求。吉林、上海、福建、云南、甘肃等省(市)设立了优质护理服务专题简报,定期公布进展情况,交流工作信息。安徽、陕西等省专门通报了本省优质护理服务考核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推进工作有效落实。截至2011年5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1332所三级医院和3910所二级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江西省、湖北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还有部分三级医院尚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我部在原有72所部级重点联系医院的基础上,增加部分部属(管)医院和省级医院,将部级重点联系医院扩大至110所。各重点联系医院能够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极推进优质护理服

11、务,带动辖区内医院改革护理服务模式,提高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截至2011年5月底,110所重点联系医院中,108所医院在50%以上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其中98所医院在80%以上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全国1332所三级医院(含110所部级重点联系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进展情况见附件(请从卫生部网站“医政管理”栏目下载)。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的共同努力下,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我部委托中国医院协会对全国部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医院进行了患者出院后的电话回访,总体满意度平均为88.97%,其中,30所医院满意度达到90%以上。患者对护士的技术、责任心、服务态度以及提供帮助的及时性满意度都

12、分别超过了9.2分(满分10分),优质护理服务获得了患者的好评和社会的肯定。二、下一步工作要求优质护理服务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工作基础不够稳固,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的医院未严格按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落实工作任务,虽然在医院大部分病房,甚至100%的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但工作内涵未全面落实,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深入、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工作要求:(一)改革临床护理模式,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院要准确把握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实质,切实将临床护理模式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实现管理扁平化,使

13、责任护士直接分管患者。医院要按照我部和总后卫生部联合印发的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卫医政发?2011?55号),进一步规范护理行为,责任护士要在协助医师完成治疗性工作的同时,注重运用专业技术知识,对分管的患者履行专业照顾、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等护理职责,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二)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各级各类医院在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要逐步建立符合护理专业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在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护士的岗位管理,根据临床护理工作需要设置护理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岗位条件。要大幅度充实临床护理岗位护士队伍,重症

14、监护病房的护士与实际床位比为2.5-3:1,普通病房的护士与实际床位比应当0.4:1,一级护理患者比例为60%以上的病房要增加护士配置。同时,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注重护士的临床护理实践,将护士护理患者和完成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患者满意度等要素作为考核重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护士收入分配、奖励评优、职称晋升的重要条件,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充分调动广大护士积极性,建立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长效机制。(三)不断丰富服务内涵,在各部门广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各级各类医院要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丰富服务内涵,积极探索在门诊、急诊、手术室等各部门开展优

15、质护理服务。门诊、急诊、手术室等各部门的护理工作要结合本部门实际,充分体现岗位特色,注重人性化关怀,优化服务流程,丰富工作内涵,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四)加强人员培训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相关人员培训,特别要加大对各层级护理管理者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推广先进的护理管理理念,深化责任制整体护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各级各类医院要积极开展临床护士的岗位培训,坚持以用为本,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不断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发展,增强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护士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附件:全国1332所三级医院开展优

16、质护理服务进展情况表.xls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九日篇三:2013年季度护理质量检查情况通报2013年第二季度护理质量检查情况通报为了加强护理质量管理,确保医疗护理安全,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7月10日下午,护理部组织质控小组成员按照重新分工的职责范围,对临床科室的护理质量进行了督导检查,重点检查病区管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急救药品、器材准备情况、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以及中医护理常规和操作等方面内容。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1、病区管理和基础护理等方面:病区管理意识增强,秩序良好,保持整洁安静;坚持做晨间护理,巡视及时,护理巡回记录单健全,护理人员仪表仪容基本规范。存在问题

17、:1)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病房物品凌乱,床单位欠整洁,个别病人指甲长,精神科、外二科病人身上有异味。2)查对制度、交接制度执行不到位,外一科、血透室、急诊科、手术室有过期无菌物品,棉签、开启的无菌溶液无标识。急诊科急救物品外借,血透室回苏灵过期。供应室回收发放无菌物品有差错,血透室肝素泵漏血,内二科硝普钠滴速与医嘱不符。3)外一科、内一科、妇产科科室业务查房未按计划进行,妇产科质量反馈记录不全。2、护理文书方面:1)外二科、妇产科、精神科体温单绘制不规范,眉栏有空项。2)各科护理记录均有涂改,内容不连贯,缺乏专科特点。内一科、妇产科护理计划制定不及时,护理评估不认真。3)内二科、精神科、急诊科

18、医嘱有漏签,内二科皮试无结果。3、院感管理:1)未做到湿式扫床,手卫生依从性差,止血带未做到一人一用。2)内一科一次性注射器重复使用,血透室湿化瓶未干燥保存。4、重点部门(手术室、供应室)手术室:急救药品未按高位药品分类存放。供应室:护士长工作考核手册未按时完成;拖把上无标识。 血透室:敷料桶未注明开启时间。5、中医护理常规及操作技术掌握不熟练,妇产科、外一科中医护理操作开展项目不足两项。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1、护理质量督导检查力度不够,加之个别护士缺乏工作责任心,工作不认真。2、无菌观念差,院感知识掌握不全面。3、大部分护士对中医护理知识掌握不全面。4、针对前次检查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未

19、认真落实,问题依旧存在。三、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的整改措施1、加强病区管理和基础护理,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位,积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认真落实晨晚间护理,护士长不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监督检查。2、教育护士加强工作责任心,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防范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3、加强无菌观念意识,督促护士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和消毒隔离制度。4、强化护理人员三基三严及急救知识和中医护理知识的培训学习,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特别强化低年资护士教育,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5、加强对中医基础知识的培训学习,使护士尽快掌握辩证施护书写规范。6、督促妇产科、外一科扩大中医护理操作项目。7、强调各科室急救药品和常用药

20、品按照高位药品分类目录定位存放,表示醒目。护理部2013.7.152013年第一季度护理质量检查情况通报为了加强护理质量管理,确保医疗护理安全,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4月10日下午,护理部组织质控小组成员按照重新分工的职责范围,对临床科室的护理质量进行了督导检查,重点检查病区管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急救药品、器材准备情况、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以及中医护理常规和操作等方面内容。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1、病区管理和基础护理等方面:病区管理意识增强,秩序良好,保持整洁安静;坚持做晨间护理,巡视及时,护理巡回记录单健全,护理人员仪表仪容基本规范。存在问题:1)基础护理落实不到

21、位,病房物品凌乱,床单位欠整洁,个别病人指甲长。2)护理核心制度执行不严,周末交接班不认真,护理标识不清楚,护理级别与医嘱不符,床头卡不齐。3)部分科室业务查房和业务学习未按计划进行,精卫科月报表报送不及时。4)供应室回收发放无菌物品有差错,血透室置管病人观察不细致,有渗血现象。5)急救药品检查不认真,有缺药和过期失效药品。2、护士长管理及护理文书方面:1)大部分科室护士长手册书写认真,规范,及时,有月计划,周重点,月小结。但内二科空缺较多。2)各科护理记录均有涂改,内容不连贯,缺乏专科特点。内一科护理计划制定不及时,护理评估不认真。3)内二科、精神科、急诊科医嘱有漏签,内二科皮试无结果。4)外二科体温单质量较差,眉栏有空缺,点叉大小不一致,点不园,连线不细。3、院感管理:优点:各科室无菌包消毒及时,无过期、失效现象,无菌物品摆放整齐。消毒登记齐全。共性问题: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未严格分类放置,棉签无打开时间。4、重点部门(手术室、供应室)手术室:无菌包打得不平整,输血登记有涂改。供应室:护士长工作考核手册未按时完成。5、中医护理常规及操作技术掌握不熟练。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1、护理质量督导检查力度不够,加之个别护士缺乏工作责任心,工作不认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