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住院患者留置尿管目标性监测方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06032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住院患者留置尿管目标性监测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医院住院患者留置尿管目标性监测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医院住院患者留置尿管目标性监测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医院住院患者留置尿管目标性监测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医院住院患者留置尿管目标性监测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院住院患者留置尿管目标性监测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住院患者留置尿管目标性监测方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留置尿管目标性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1、了解留置尿管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2、发现危险因素,积极进行干预; 3、评价控制效果,有效降低医院泌尿道感染。二、监测对象监测对象:对全院留置尿管的住院患者。三、监测指标全院留置尿管住院病人泌尿系统医院感染率;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尿道插管应用率。四、泌尿系统感染的定义 按卫生部 2001 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中泌尿系统感染临床诊断标准为: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或不伴发热,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1.尿检白细胞男性5 个/高倍视野,女性10 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患者应结合尿

2、培养。 2.临床已诊断为泌尿道感染,或抗菌治疗有效而认定的泌尿道感染。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1. 清 洁 中 段 尿 或 导 尿 留 取 尿 液 ( 非 留 置 导尿 ) 培 养 革 兰 阳 性 球 菌 菌 数 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数105cfu/ml。 2.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细菌菌数103cfu/ml。 3.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1400),在 30 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4.无症状性菌尿症:患者虽然无症状,但在近期(通常为1周)有内镜检查或留置导尿史,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浓度104cfu/ml、革兰阴性杆

3、菌浓度105cfu/ml,应视为泌尿系统感染。说明: 1.非导尿或穿刺尿液标本细菌培养结果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 需考虑污染可能,建议重新留取标本送检。 2.尿液标本应及时接种。若尿液标本在室温下放置超过 2 小时,即使其接种培养结果细菌菌数104 或 105cfu/ml,亦不应作为诊断依据,应予重新留取标本送检。 3.影像学、手术、组织病理或其它方法证实的、可定位的泌尿系统(如肾、肾周围组织、输尿管、膀胱、尿道)感染,报告时应分别标明。五、监测方法(一)监测前的准备 1、监测开始前对住院部及相关科室的主任、护士长说明该项目的意义和方法,取得支持和配合。 2、对参与该项目监测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

4、培训,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任务,正确掌握泌尿系统感染的定义及正确采集泌尿系统感染清洁中段尿或导尿留取尿液标本的方法。 (二)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 为了保证住院患者留置尿管泌尿系统感染调查工作顺利进行,资料准确、详实,需要各级人员积极配合,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如下: 1、住院医生: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 并做好各项登记 ;做好导尿相关的尿路感染相关宣教和指导;对尿常规检查异常、尿常规有问题时及时结合病情送检尿培养,及时追查送检结果并按要求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若 47d 拔尿管的患者必须给患者做尿培养,若留置尿管7 d 的患者,以后每隔 71 0 d 做 1 次尿培养监测。2、

5、病房护士:病房护士做好留置导尿患者日常监测登记表的登记;做好导尿相关的尿路感染相关宣教和指导。 3、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经常去病房了解被监测留置导尿患者的情况,与经管医生确定留置导尿患者有无泌尿系统感染情况,督促医生对尿常规检查异常、尿常规有问题时及时结合尿培养送检,及时追查送检结果并按要求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三)泌尿系感染标本的采集方法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或不伴发热,并尿常规检查异常时,应结合尿培养进行诊断性检查。1、导尿标本的采集 采集原则:对留置导尿者,可用碘伏或吉尔碘消毒尿道口处的导尿管壁,用无菌注射器斜穿管壁抽吸尿液;或拔去闭式引流的集尿

6、袋,弃取导尿管前段尿液,留无污染的膀胱内尿液数毫升送检。集尿袋内的尿液不能做培养,导尿管末端的尿液也不能用于培养。不能直接从集尿袋放出,因尿液在袋中潴留时间太长,容易孳生细菌。 2、中段尿标本采集方法:女性采样前应先用中性肥皂水或 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外阴部及尿道口或用0.5%碘伏棉球消毒外阴部及尿道口,灭菌纱布擦干后,收集标本。 男性须翻转包皮冲洗,用 0.5%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灭菌纱布擦干后,收集标本,收集标本用无菌容器,收集量3ml , 2/3 无菌容器量,室温下尿标本耽搁稍久可导致尿内细菌浓度明显增加而影响病原菌与污染菌的区分,因此,收集标本后应立即送检。不能立即送检者,可暂存

7、4冰箱。(四)调查登记方法 1、每个留置导尿患者均需填写“留置导尿相关性泌尿道感染监测登记表(见表 1)”。2、该调查表由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共同填写,患者基本资料、监测资料由护士填写,医院感染资料由主管医生填写,拔管评估表中评估内容由责任护士填写,评价结论由主管医生填写。3、每月5日前将上月出院病人的监测表报院感科。六、有关指标的计算及数据的整理、分析全院留置尿管住院病人泌尿系统医院感染率、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尿道插管应用率由院感专职人员定期(每季度)汇总、分析、反馈。1、尿道插管病人泌尿道感染率尿道插管病人泌尿道感染率%=100%2、与尿道插管相关的泌尿道感染发病率 尿道插管病人中

8、泌尿道感染人数与尿道插管相关的泌尿道感染发病率%=X 100%同期尿道插管病人日数3、尿道插管应用率 尿道插管病人日数尿道插管应用率(%)= X 100% 累计病人住院日数4、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发病率 尿道插管病人中泌尿道感染人数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发病率(%)= X 100% 累计病人尿道插管日数七、数据的整理、分析、比较及反馈1、专人负责,认真填写,避免遗漏,及时整理完善数据。2、如发现数据缺失,及时查找和分析原因(人的因素、概念、流程、方法),并采取改善措施。3、每季度总结分析,不断提高监测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将调查数据向相关科室、人员反馈。 4、分析感染发生的可能因素以及感染率的变动趋势,

9、并确定下一步工作目标。导尿相关的尿路感染泌尿道感染占全部急、重症病房医院感染的31%,是急、重症病房医院感染最常见类型。尿路感染的病例多与导尿有关其病原菌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近年来,念球菌的分离率日益增多 发病机制在导尿管插入时,细菌进入膀胱,尿道周围或肛周细菌沿导尿管外表面有外腔迁移进入膀胱导管,护理违章操作后细菌从排泄袋沿着导管内表面游入膀胱 干预要点1、 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选择合适的导管严格掌握导尿和留置导尿管的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插管。限制导尿的持续时间,尽早拔除导尿管根据临床经验,病人评价与预期插管时间选择不同导管记录导尿管插入和护理情况2、 严格无菌操作操作和护理前后均应洗手或手消毒插管前,应清洁尿道口并消毒会阴插管时戴无菌手套使用单次使用包装的润滑剂,减少尿道损伤与感染3、 保持密闭的集尿系统非必要时,不打开密闭系统保持引流管道系统的自由流动,接尿袋置于病人膀胱水平以下,但不接触地面不能维持引流时,如活动或搬运时,应夹住引流袋,一见能引流时应尽使去除钳夹应用无菌技术留取尿标本及时排空引流尿袋,保证引流通畅,预防返流,不同病人分开使用清洁容器,预防尿袋与容器接触尿袋中不需要加抗菌或抗微生物溶液,非必要时无需更换导尿管或更换导尿管作为常规工作的一部份。常规个人卫生是维持尿道口卫生所需要的膀胱冲洗,灌洗不能预防导尿相关感染 2014年1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