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毕业论文:经鼻—气道吸痰在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06807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学毕业论文:经鼻—气道吸痰在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护理学毕业论文:经鼻—气道吸痰在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护理学毕业论文:经鼻—气道吸痰在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护理学毕业论文:经鼻—气道吸痰在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护理学毕业论文:经鼻—气道吸痰在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护理学毕业论文:经鼻—气道吸痰在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学毕业论文:经鼻—气道吸痰在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鼻气道吸痰在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经鼻行气管内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和控制肺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用普通吸痰管吸引口腔及鼻咽部的分泌物,不能深入到气管下段,且停留时间短,易发生肺部感染,患者比较痛苦,吸痰效果欠佳;而经鼻行气管内吸痰,方法简便,减少老年患者痛苦并减少患者的肺部感染几率。结果:老年患者呼吸系统感染或痰液多,黏稠不易咯出,只能借助吸痰才能解决痰液滞留问题,经鼻至吸痰管入下呼吸道吸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通过经鼻-气道吸痰方法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能有效促进痰液排出,减少无效吸痰,减轻病人的痛苦,并改善肺部通气方面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预防

2、并减少患者的肺部感染几率。关键词:经鼻气道吸痰,吸痰,排痰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下降、体弱、长期卧床、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咳嗽无力、反应迟钝、且不同程度地存在肺部基础疾病等。以上因素均可导致患者痰液排出不畅,阻塞气道,影响通气功能,从而引发肺部感染,且病情迁延、反复。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痰液排出,并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则是我们护理此类患者的关键所在!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本病房住院的老年病人。自2010年12月-2011年2月,需吸痰病人共21人,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7894岁,平均年龄86岁。病例中肺部感染1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7例,肺心病4例。2、方法在雾化吸入

3、之后,翻身叩背,其方法是:手五指并拢,手指关节微屈曲,掌成凹式,从肺底由外向内,由下向上轻拍,力量以患者能承受为易,有效振动支气管,使痰液排出,每一肺叶13 min,120180 次/min,时间515 min1。第二步给患者平卧位,肩下垫一小枕头后仰,充分开放气道,两人配合,甲在患者的右侧,乙在患者的左侧,乙手持吸氧面罩置于患者口腔部位,并调氧流量68 L/min,甲接通电动吸引器的电源,打开开关连接吸引器管,接吸痰管吸生理盐水,吸引通畅吸净鼻腔部的分泌物,重新更换吸痰管,经鼻腔置吸痰管下至咽喉部时,嘱乙向前下方压喉结,使声门下移,咽部与气道成一直线,在患者吸气时将吸痰管进入气道,见有呛咳在

4、插入34 cm给负压吸引(压力10.4615.9 kPa)。患者会不自主呛咳,深部的痰会随之咳入主气道旋转提拉吸痰管,能充分吸出肺部的痰液,46 次/d,同时配合吸痰前雾化吸入20 min,翻身叩背,每2小时1次,对肺部感染者使用药物抗感染治疗。传统方法是常规雾化,叩背,经鼻腔吸痰,只能吸出口咽部的分泌物,不能将吸痰管深入气道,充分吸痰,吸痰后听诊:双肺大量痰鸣音,不能有效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控制肺部感染。3、护理3.1危险因素评估老年患者第一时间进行危险因素的评估,通过查体了解患者的意识、瘫痪侧肌力、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呼吸音的情况,询问有无吸烟史,通过X线胸片了解感染部位,测量患者的体重,

5、评估患者体质的强弱程度及卧床的时间,确定护理问题:不能自主排痰,有肺部感染的危险。据此制定相关护理措施,使用普通吸痰管经鼻行下呼吸道分泌物吸引。3.2吸痰护理使用前与家属进行沟通,对意识清醒的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进行雾化吸入后给予患者侧卧位,充分暴露背部进行叩背,叩背后仰卧位,用普通吸痰管经鼻行下呼吸道吸痰,治疗均在餐前每12小时1次或餐后每2小时1次进行鼻饲时采取患者头部抬高45的体位,鼻饲后保留体位12 h后进行吸痰。3.3对有肺部感染危险者的吸痰护理措施用普通吸痰管经鼻行气道吸痰4 次/d,雾化吸入,翻身、叩背,同时保证摄入量2 0002 500 ml/d,餐后床头抬高45,并保持3060

6、 min。3.4操作中注意事项操作中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心律和血氧饱和度、咳嗽情况,观察患者有无呛咳、气急、发绀等症状,以免短时间内反复吸痰导致出现呼吸困难或颅内压增高或肺动脉高压、支气管痉挛。如有发生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操作,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对有管路的患者应注意检查管路的情况。3.5指导事项指导清醒患者有效咳痰,对于不能自主咳痰的患者随时给予吸痰,操作完毕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3.6吸痰器的清洁吸痰器的清洁,吸痰后用1 000 mg/L的84消毒液进行擦拭备用,定期检查机器完好性。3.7口腔护理口腔护理根据患者口腔情况,在选择适宜的口腔护理液。为患者做口腔护理

7、2 次/d,口腔护理时注意清洁口咽深部分泌物,可减小口腔内细菌的寄生和繁殖,预防细菌向下移引发下呼吸道感染。3.8营养支持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补充脂肪乳、氨基酸、血浆等,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2。结果传统的经鼻咽吸痰方法对于老年患者排痰效果欠佳。本文通过经鼻-气道吸痰方法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在有效促进痰液排出,并改善肺部通气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并减少患者的肺部感染几率,有肺部感染危险者,用普通吸痰管经鼻入下呼吸道吸痰,肺部听诊无痰鸣音,合并肺感染者3 d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参考痰液黏稠度的判断方法3,痰液黏稠度明显降低,痰量逐渐减

8、少,肺部听诊呼吸音变清晰。同时也为病人减少了因无效吸痰而增加吸痰次数的痛苦。讨论1固有鼻腔粘膜较薄,内有丰富的血管吻合丛,易出血,动作应轻柔,避免反复插入。2 痰管前端涂金霉素软膏既可润滑导管,又可以减轻因痰管摩擦刺激而产生的鼻腔黏膜水肿,减少阻力及出血。3 吸痰时,当痰管下达到悬雍垂后,对于合作的病人,嘱其深呼吸并咳嗽,使气管口张开以利于顺利将痰管送达气道彻底清除呼吸道的痰液。对于不合作的病人,可随其自主呼吸进入。具体方法:当病人吸气时,随吸气轻轻快速往气管方向插入,呼气时停止插入,再吸气时,再插入。当达到气管隆突处,护士会感到有阻力,这时吸痰管插入长度应为2429 cm,病人可因吸痰管刺激

9、而咳嗽。此时打开负压,沿气管深插后, 边吸引、边旋转吸痰管进行吸痰, 当病人咳嗽加剧时,断开负压使痰管与大气相通,此时嘱病人做深呼吸,可以改善肺部通气,减少二氧化碳潴留。稍做休息后连接负压继续吸痰。打开负压吸痰时间应控制在1015 s。4 在吸痰期间应注意给予病人充分供氧。5吸痰后应安慰病人,嘱病人休息。6吸痰完毕后应观察分泌物的量、性状、颜色,病人反应如有异常状况,及时处理。7 此种吸痰方式可进入气管充分吸净痰液,效率高,操作简便,又可避免反复插入而刺激鼻咽部粘膜造成的损害出血;反复插入虽可吸净咽部内痰液,但有时也可进入气管内,对病人刺激大,对呼吸道粘膜损害重,对于咳痰无力的患者,不良反应尤

10、为严重,效率极低。在整个吸痰过程中,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及缺氧情况,防止心律失常、心衰及低氧血症等现象的发生。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患者不能自行有效地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从而引发肺部感染。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呼吸道感染是诱发多脏器损害的主要诱因。然而,在治疗上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是远远不够的。采取行之有效的吸痰措施可以有效清除潴留痰液、控制感染、促进炎症的吸收。可见,有效的吸痰措施的应用在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治疗及预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阐述经鼻-气道吸痰方法在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有效促进痰液排出,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肺部通气。与传统的吸痰方法相比,此操作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更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实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护理工作质量。参考文献1刘凤淑.神经外科患者使用排痰仪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6,22(7):16.2薛雅静,刘玉萍.呼吸道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3):36.3王建荣,张黎明.不同雾化吸入方案,对肺切除患者术后痰液弹性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00-5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