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防范措施.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06965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风险防范措施.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一、患者坠床/跌到时的应急预案(一)患者不慎坠床/跌到,立即奔赴现场,同时马上通知医生。(二)对患者的情况做初步判断,如测量血压、心率、呼吸判断患者意识等。(三)医生到场后,协助医生进行检查,为医生提供信息,遵医嘱进行正确处理。(四)如病情允许,将患者移至抢救室或患者床上。(五)遵医嘱开始必要的检查及治疗。(六)向上级领导汇报(夜间通知院总值班)。(七)协助医生通知患者家属。(八)认真记录患者坠床/摔倒的经过及抢救过程。发现患者坠床或摔倒记时间,守护在患者身边,作应急处理立即通知医生,协助医生实施紧急抢救措施如病情充许将患者移至抢救室或患者床上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及病情观察通知有关

2、领导,协助通知患者家属,医生告知认真记录患者坠床/摔倒的经过及抢救过程二、用药错误的处理程序及流程(一)用药错误的定义;指与常规的治疗护理所产生的预期结果不相符合的用药错误。包括:错误的(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时间、有效期)、错误的速度、未做皮试用药等。(二)处理程序:1、观察到或被告知发生用药错误时。2、立即停止用药,静脉用药者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3、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同时报告上级护士、护士长、科主任及护理部。4、保留用药错误的相关资料(输液器、药物、注射器)5、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6、患者及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药物、输液器具等进行封存。7、当班护

3、士在护理记录单上认真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抢救过程、已通知的医生和通知的时间、处理流程。抢救记录在规定时间内据实补记。(三)应急流程: 发生用药错误时立即停止用药,静脉用药者保留静脉通路,并更换输液器及液体。报告上级护士、护士长、科主任、护理部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情况严重者,立即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口服者清除胃内容物保留用药错误的相关资料(输液器、药物、注射器等),并按要求关检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已通知的医生和通知的时间、处理流程),抢救记录在规定时间内据实补记。三、 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处理流程 药物不良反应(ADR)死亡的

4、、严重的、新的ADR及时上报报告1、 立即停用药物,保持静脉通路2、 必要时给予急救处理3、解释安慰药剂科(电话)医生护理部必要时药师前往调查评估进一步处理,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必要时封存相关药物及器材、特殊要求时关检填写ADR报告表ADR报表报送(质量监控科)电话:专人将ADR上报不良反应监测网上报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小组四、 围手术期患者的应急预案 执行术前医嘱嘱术前评估(生命体征、心理状态、配合情况术前宣教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中配合心理护理、训练床上大小便术前准备询问过敏史、皮试、备血、备皮送往手术室、查对、交接术后安置正确体位,正确连接心电监护仪及各种引流管并妥善固定。对患者及家属交代注

5、意事项项原则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准确执行医嘱,及时完善护理记录做好基础护理及管路的观察、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五、预防导管脱落防范措施(一)使用各类导管前先检查有效期、包装、确认导管质量;(二)根据医嘱要求正确连接各种导管于引流袋、负压器;(三)各种导管牢固稳妥固定,留有一定长度及活动余地,避免过度牵拉,并记录导管位置、长度,以便及时发现导管移位及脱落,翻身离床时先妥善固定好导管。(四)更换引流袋及负压器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逆行感染的发生和因过度牵拉而导致脱管的发生;(五)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严密观察记录引流液颜色、量、性质、导管长度,及时发现堵管、脱落并记录。密切观察导管周围敷料

6、情况,及时发现脱落并记录。(六) 做好健康宣教,让患者和家属充分了解脱落的危害,引起患者重视。争取患者配合,减少脱落隐患。(七)拨出各类导管均应检查是否完整,同时让患者看清,并记录,必要时剪下尖端送检。(八) 拨管困难禁止强行拨管,发现不完整时,及时报告护士长、科主任,并留好导管标本,做好标注,备查和处理。(九) 患者发生管路滑脱后填写玉龙县医院患者管路滑脱报告登记表在24小时内电话上报护理部,护理部进行督察。5.4.5.1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处理流程5.4.6.1护理重点环节的应急管理制度一、护理工作重点环节的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原则,依靠科学,统一领导、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加

7、强科室部门的合作。二、科室应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科室领导(科主任和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对科室在治疗用药、输血核对、执行治疗操作、标本采集、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等重点环节的应急情况进行管理。三、科室在护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管理中,应该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的抢救流程,在突发重点环节应急处理中,科室应该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责任追究。四、科室应急领导小组应该由科室相关负责人组成,进行责任分管,组织应急梯队。科室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应急处理的相关工作。五、科室应建立重点环节日常监测,做好各个班次的交接班工作。科室应该加强护士抢救能力的训练,加强对护士安全意识的教育。做好护士的培训及演练,采取护士考核达标上岗的管理方法,做到人人知晓科室应急上报流程及应急预案,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六、任何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七、科室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当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取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及时报告调查情况并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八、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科室人员必须及时到达规定的岗位,服从统一指挥、调动。九、科室应根据事件的关键环节管理出现的问题,组织相关人员分析、讨论,认真总结原因,对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补充、改进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