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工作计划.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07573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规划工作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免疫规划工作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免疫规划工作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免疫规划工作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免疫规划工作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规划工作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规划工作计划.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6年全县免疫规划工作计划2016年全县免疫规划工作要以全面落实和升级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为中心,以全面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建设和门诊规范化建设为契机,以接种率调查和免疫规划督查为入手点,以规范预防接种服务为基础,全面构建覆盖城乡的免疫接种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免疫规划管理与服务水平,强化疫苗针对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根据2016年XX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精神,特制定本工作计划。一、深入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任务1、努力提高免疫接种率水平。以街(镇)为单位儿童出生建卡人数达到总人口的10以上,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街(镇)为单位达到95以上。2、严格执行接种运转程序。实行按月调查摸

2、底、接种和录入,严格按应种数上报疫苗计划,基层接种人员及时录入接种信息,接种卡、接种证、电脑、报表、登记册“五对口”率达到95%以上,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行为和涂改行为发生。3、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报表统计人员要进一步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数据质量,尤其是新增扩免疫苗的接种率监测数据,及时报告率达到100%,单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4、认真开展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要和托幼机构、学校形成长期常规工作制度,以街(镇)为单位,对辖区内所有托幼机构、小学的新入校(园)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对无证、漏种儿童及时开展补证、补种工作,接种证持证率达到100%。5、加强薄弱地区和薄弱

3、环节的免疫规划工作。制定适合市场、城乡结合部、车站、码头等流动儿童聚集地区的免疫管理措施,提高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率。二、切实实施好国家消灭(消除)重大疾病工程1、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确保消灭脊灰目标的实现继续保持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与及时性。按照全国AFP病例监测方案要求,每年开展2次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以上医疗机构的主动搜索,AFP病例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要求。对驻区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开展AFP病例报告的培训工作,明确报告内容、要求和留样标准,提高报告责任意识。要求医疗单位组织培训,区疾控中心协助培训和考核。2、全力推进“消除麻疹行动计划”的实施巩固和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根据上

4、级安排适时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以街(镇)为单位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常规免疫2剂次接种率达到95以上。高度重视麻疹疫情监测和处置工作。各街(镇)个案调查率和调查及时率达到100,散发病例血清标本采集率达到100,暴发疫情全部进行实验室确诊。一旦发现麻疹病例,属地接种单位要及时展开流调和处置,杜绝二代病例出现。适时选择性地开展麻疹抗体水平监测。2014年是消除麻疹的关键年,今年将根据上级安排部署分层、分片选择不同年龄段的目标人群开展麻疹抗体监测,年底前进行对比分析。三、在大学和高中学生开展乙肝健康教育和疫苗接种项目根据市疾控中心制定的关于大学和高中学生开展乙肝健康教育和疫苗接种项目实施方案,各街

5、(镇)做好高中、大学生乙肝疫苗补种和乙肝健康教育项目工作。四、做好甲乙肝和流脑、流感等疫苗针对性传染病防控工作1、继续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加强与妇幼机构的联系,以加强辖区孕产妇摸底登记和提高新生儿住院分娩率为基础,进一步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率,首针及时率达到95%以上,全程合格接种率达到95%以上。首针及时率较低的街(镇)要制定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措施,切实改变落后局面。按上级安排,开展全区乙脑、流脑和15岁以下儿童乙肝常规监测工作。2、科学、合理、有序地做好类疫苗接种工作。结合我区传染病流行情况和疾控工作需要,针对甲肝、乙肝、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发病

6、率较高的实际情况做好类疫苗接种工作。五、提高法律意识,规范执业行为1、上半年对各预防接种单位的预防接种资质进行审核和重新认定。符合预防接种门诊设置规范要求的单位,由县卫生局统一换发预防接种单位资格证。同时将对全县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和产科“两苗”接种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未通过考核的接种人员不得从事疫苗接种活动。根据省、市预防接种门诊设置的相关要求从各预防接种单位中择优树立1-4个规范化门诊建设模板单位,促进全县免疫规划工作进一步发展。2、严格按照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疫苗的规范化管理,严把疫苗入口,规范疫苗渠道,完善疫苗的领取和出入库登记制度。按照“计划供应,避免浪费”的原则分

7、发和使用疫苗,认真记录出入库和接种信息。3、规范冷链系统运行。保证冷链运转次数。要按时开展接种活动,以保证扩免疫苗全程接种及时率达到85%以上;各接种单位储存疫苗不得超过当月使用量,杜绝疫苗积压和浪费。严格冷链全程质量控制。在疫苗领取过程中要保证全程冷链运输和储存,运输温度必须达到要求,运输、储存过程必须有温度记录,每日登记2次实测温度。对疫苗的储存、运输和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跟踪监测,确保冷链系统的正常运转和疫苗的储运质量。建立冷链管理档案。利用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健全冷链设备电子化档案,完善冷链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制度,定期开展有效的冷链监测和维护,保证冷链设备的充分合理利用。 4、

8、规范常规接种服务。各接种单位要在接种现场显著位置公示接种疫苗的品种和方法等相关资料。接种人员在接种前要告知受种者及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履行好知情同意的义务,询问受种者健康状况,家长签字后接种,接种后留观,并做好接种记录,保存接种资料。严格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开展接种,严禁向适龄儿童强制推销类疫苗替代类疫苗接种。每次接种时,现场必备接种应急处置药品,接种人员要熟练掌握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的基本技能和AEFI的报告制度。5、加强安全注射管理。各接种单位设专门工作台,并有醒目标志,卡介苗实行专人专室(台)接种。严格掌握预防接种禁忌症。严格实行一苗一

9、针一注射器,废弃注射器统一回收登记,统一焚烧处理。六、努力抓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和处理1、提高调查率和报告率。进一步规范全区AEFI监测系统,严格按照监测方案开展监测,异常反应及时调查率达到100%,报告卡、调查表完整率100%,街(镇)报告率达到90%以上,减少零报告。对所有类和类疫苗的异常反应均要及时上报。区疾控中心定期对辖区医疗机构和零报告单位开展主动搜索。对儿童监护人反馈的不良反应信息,要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文件要求,及时开展科学规范化、人性化、程序化的调查和诊断,做到件件有结论、有回复,属于AEFI的病例要及时上报。2、调整充实调查诊断专家组。县疾控中心将组建调查诊断专家组、成

10、员包括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小儿科学、神经内科学、皮肤病学、药物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3、严肃诊断和处理。对于儿童监护人申报的AEFI病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推诿,不得无原则承诺补偿;医疗机构对接诊的诉述可能与疫苗接种有关的病例要积极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并及时向县疾控中心报告,但不得随意解释和做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各级要加强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4、做好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培训工作。今年将对基层业务人员、调查诊断专家组成员积极开展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和应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异常反应诊疗知识。七、大力推进儿童信息化建设工作继续推进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工作,各预防接种单位必须全面实施儿

11、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已开通信息报告的单位应加强数据质量管理,确保100%的建卡儿童通过计算机录入管理,电子卡和接种证一致率达到100%,各街(镇)每月接种完成后5日内录入率达到90%以上。八、强化管理措施,加大督导检查力度1、进一步加强督导检查力度。坚持区级至少每两月督导检查一次的工作制度。对发现的问题要提出具体整改意见,开展追踪随访,各接种单位要根据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意见不断纠改缺陷和问题,总结经验并上报县疾控。2、不断规范工作资料。认真整顿和归档免疫规划工作资料,按照“科学实用,收集齐全,数据真实,逻辑合理,便于利用”的原则,各接种单位在上半年内对各种免疫规划资料再做一次整顿和检查,务必达

12、到规范化、标准化的水平。九、开拓创新,有计划地实施我区免疫规划工作的全面升级1、各街(镇)要积极开拓创新,努力探索免疫规划工作新模式、新思路,在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健康教育和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开展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推广新经验和新模式。2、加强与教育、计生、妇幼和医疗机构的合作和联系,将免疫规划知识纳入计生、妇幼教育、医疗机构业务培训的常规课程,提高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为免疫规划工作开展铺平道路。3、为进一步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在群众中的影响,普及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提高居民知晓率和依从性,我区将组织各预防接种单位在三月份、四月份开展免疫规划知识群众问卷答题活动和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知识竞赛预赛,并选拔优秀的基层工作人员和部分群众代表我县参加全市免疫规划升级知识竞赛。4、大力推行预防接种告知制度。预防接种告知既是接种医生与家长沟通重要方法,又是规范服务、确保安全接种的有效手段,还是免疫规划常识的一种宣传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