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生理学血型与输血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07776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院校生理学血型与输血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职院校生理学血型与输血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职院校生理学血型与输血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职院校生理学血型与输血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职院校生理学血型与输血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职院校生理学血型与输血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院校生理学血型与输血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职院校生理学血型与输血教学设计 山西省长治卫生学校 【摘 要】血型与输血是生理学血液中的重要章节,本文主要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效果反思等几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关键词】血型与输血 教学 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4-0187-02 一 设计理念 在课程设计中,积极探索以职业教育“五个对接”为目标,教学内容设计考虑护士职业标准、对口升学考试要求及临床工作需要;探索运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使师生在“做中学,做中教”的融洽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探索以学生为

2、主体、以素质提高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动手能力的教学方式;教学中积极进行德育渗透,引导学生爱学习、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观念,改进学习方法。 二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科学出版社2010案例版生理学教材。生理学是护理专业基础课主干课程之一,是一本以案例为导向、注重与临床相结合、体现专业特色的生理学教程。第三章血型与输血是其中的主要章节。既是与临床应用较紧密的环节,也是对口升学考试考点,实用性很强。(教学时数2小时。) 三 学情分析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分析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目前的中专生,年龄多在1518岁,思想活跃,活泼好动,动手能力较强

3、,但文化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动力,自信心不足;责任感差,团队合作意识弱,都需教师引导和培养。教师应适时表扬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材施教。 四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本节共制定了3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第一,说出血液凝固的概念。通过学习血液凝固的概念,在临床上能够有效地进行生理性止血。 第二,介绍血型鉴定方法。血型鉴定方法的学习,有助于在临床上对失血病人进行有效的输血治疗。 第三,了解安全输血原则。 2.能力目标 在学习中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3.情感价值态度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救护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制

4、定教学目标时,我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目标融为一体,前两个目标侧重于理论知识,后两个目标侧重于实践技能,在每个目标中都设计了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德育目标,将其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利于培养适合岗位的需求、德艺双馨的护理人才。 五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由学生分别扮演病人、医生、护士,表演17世纪以前由于医生误将动物的血输入人体,导致病人死亡,医生又给另一位病人输入人血,结果有的病人活了,但有的病人还是死了。 通过学生表演,引导学生讨论,顺利导入新课内容。 设计思路:这样的设计既体现新课程张扬学生个性的理念,又迎合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起到了导入新课的作用。

5、2.讲授新课 第一,自学新知,积极竞答。给学生3分钟时间自学本节内容,然后通过“抢答游戏”来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采用以组为单位的抢答记分的方法进行,得分高的小组就是优胜组。) 抢答题:(1)常见的A、B、O血型分成几种类型?(A型、B型、AB型、O型);(2)献血时为什么先要检查血型?(要考虑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之间是否会发生凝集反应);(3)输血的原则是什么?(输入同型血);(4)当不同血型的人输血时,血液中的什么物质可能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血清中的凝集素);(5)什么血型的人可以少量地输血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O型);(6)什么血型的人可以少量地接受A型血或B型血?(AB型)

6、;(7)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多少?(7%8%);(8)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血量的多少,生命就会发生危险?(12001500ml);(9)失血量如果一次超过800ml,人就会出现什么症状?(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出冷汗等);(10)健康的成年人,每次可以献多少毫升的血?(200300ml)。 设计思路:根据新课程的新理念,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得出的,能够独立发现的,尽量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自主获取知识。在“抢答游戏”中,学生通过抢答,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第二,创设情境,深入展开。无偿献血教育是本节的一个重要情感目标,

7、也是本节的重点、难点,我是这样设计展开的。首先,展示两组鲜明对比的图片:(1)小明想利用双休日去献血,但是他的父母却极力反对,认为这样会伤元气,而且会造成贫血。(2)市医院门诊部旁边的爱心献血屋里、绿茵广场由血液中心派出的献血车上有人在无偿献血。分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献血对人体的健康是没有影响的,而且适量献血还可提高造血功能,预防心脏病。 让学生从心理上消除对献血的顾虑和误解。然后,展示一则交通意外的Flash(一个小女孩遇到车祸,失血过多,生命垂危,医生为她验血后发现,医院里她这种血型的血正告急,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周围的人都站出来愿意用自己的鲜血来挽救她的生命)。提问:你可能不会遇到相同的

8、情况,但在医院里每天都有许多人在生与死的边缘徘徊,如果你或你的亲人在需要用血时,而血库里没有血,你的心情又会是怎样?通过感人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激起学生产生成年后自愿献血的强烈愿望。最后,再利用多媒体展示无偿献血场面的图片,插入学生收集到的图片影像资料,再一次激发学生成年后参与无偿献血的决心和愿望,并从心底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设计思路:多给学生体验和感悟的机会,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以上三部曲设置了三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来获得情感价值观的提升。 六 教法与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我

9、采用以下教法:(1)教师引导法;(2)模拟实验法;(3)实验室的学习。我采用的教法有: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学生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法。做到学以致用。除此之外,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演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CAI辅助教学法;学法有:观察法、比较归纳法、讨论法、分组练习法。 七 板书设计 输血与血型 血型 ABO血型:A型、B型、AB型、O型 输血原则:同型输血 血量和输血 八 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融入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并充满激情的课堂氛围。加上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支撑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而又多姿多彩的生物课堂中,真正做到愉快地“享受”学习。 责任编辑:李锦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