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副猪嗜血杆菌病.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08005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副猪嗜血杆菌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副猪嗜血杆菌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副猪嗜血杆菌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副猪嗜血杆菌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副猪嗜血杆菌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副猪嗜血杆菌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副猪嗜血杆菌病.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摘 要】 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殖的不断推进,传染病的控制也成为各大养殖场急需关注的问题,而副猪嗜血杆菌病近年来在各大猪场均有发生,对养殖业造成了极大地危害,本文从该病的流行特点、病理变化、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等方面阐述了该病的诊断方法,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旨在对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一定的帮助。【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病;诊断;防治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large-scale aquaculture steadily, infectious disease control has also become

2、a major farm is badly in need of attention problems, and Haemophilus parasuis disease in recent years, each big farms have occurred, causing great harm to aquaculture, this article from the epidemiology, pathology, clinical symptoms, laboratory diagnosis aspects of the diagnosis method, and puts for

3、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imed against Haemophilus parasui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o provide some help. Key words Haemophilus parasuis disease diagnosis and control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的细菌性传染病,主要引起肺的浆膜和心包以及腹腔浆膜和四肢关节炎浆膜的纤维性炎为特征的呼吸道综合症。该病通过呼吸系统传播,环境差,断水,

4、饲养环境不良时,特别是饲料霉变较为严重时本病多发。断奶、转群、混群或运输也是常见的诱因。该病主要影响哺乳仔猪及4月龄以内的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当反复遭受各种不良应激如寒冷、转群、换料、长途运输等的猪群往往危害更为严重。有个别卫生条件较好的猪场因不能执行全进全出,也有类似的疾病发生,而且受影响的猪只年龄范围也显著增宽,发病率和死亡率也较高。1 流行特点本病以3060kg的仔猪和架子猪易感,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或仅见轻微的症状。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病猪、临床康复的猪和隐性感染猪;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即病菌通过飞沫随呼吸运动而进入健康的仔猪体内,或通过污染饲料和饮水而经消化道进入体内,在机体

5、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来繁殖、产毒和致病。另外,本菌还可通过创伤而侵害皮肤,引起皮肤的炎症和坏死。据研究,本病的发生常与长途运输、疲劳和其他应激因素等诱因有关。2 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急性病例和慢性病例。首先发生于膘情良好的猪,病猪发热(40.542.0),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呼吸困难,腹式呼吸,皮肤发红或苍白,耳梢发紫,眼睑皮下水肿,行走缓慢或不愿站立,腕关节,跗关节肿大,共济失调,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有时会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慢性病例多见于保育猪,常表现为食欲下降,咳嗽,呼吸困难,皮毛粗乱,生长缓慢,消耗性体质食欲下降,四肢无力或跛行,甚至衰竭而死亡。 仔猪急性发病:表现为突然抑郁,体

6、温升高,厌食,不愿起立。正常仔猪突然死亡,个别患猪出现关节炎、瘸腿,伴有体温升高和厌食。 断奶猪与生长猪:患病猪只突然变得精神抑郁,也可能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一般表现为体温升高,停止采食,不愿站立,神经症状,脑膜炎。 母猪少见发病,除非以前从未接触过病原。发病者动作僵硬,关节、肌腱处轻微肿胀,极个别情况下还会发生脑膜炎。 3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浆液性或纤维素性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关节炎(尤其是跗关节和腕关节),有的还可见脑膜炎。在这些损伤部位可见数量不等的浆液性或纤维素性炎性渗出物,以致在胸腔、腹腔、关节腔等部位有不等量的黄色或淡红色液体,有的呈胶胨状,即呈浆液-纤维素性多发性浆

7、膜炎和关节炎。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渗出物,可见纤维蛋白、嗜中性粒细胞和少量的巨噬细胞。肺脏肿胀、出血、淤血,有时肺脏与胸腔发生粘连。死于本病的猪,体表常有大面积的淤血和淤斑,病情严重的病猪,在全身性淤血的基础上,四肢末端、耳朵和胸背的皮肤呈紫色。患病的特征性病变主要是单个或多个浆膜面,包括胸膜、腹膜、心包膜、脑膜和关节滑膜。出现浆液性、化脓性纤维蛋白渗出。当渗出的纤维在心包外膜凝集时,则在心外膜形成一层灰白色的绒毛;当渗出的纤维蛋白和绒毛被机化时,则可发生心包粘连。胸腔中渗出液中的纤维蛋白常在胸膜表面和心外膜上析出,形成一层纤维素性假膜,继之可机化并发生粘连。腹膜与腹腔各脏器之间发生粘连,关节腔

8、滑液增多,内含纤维蛋白絮状物和伴发关节软骨损伤(可见软骨表面变粗糙)。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方法可对该病进行初步诊断,若进行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4 实验室诊断 血清学诊断:取其全身受损浆膜面上的炎性物质如脑脊髓液,心包液及心脏血液等接种于含有NAD(烟酰胺酰嘌呤二核苷酸)或V因子的培养基上,经37恒温培养2448小时后,可见一些小而透明的菌落。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培养时没有见到溶血环。在显微镜下,该菌呈革兰氏阴性,有从单个的球杆状到细长,甚至丝状等多种不同形态的菌体,通常可见到荚膜。经以上诊断,可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5 综合防治措施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方案包括免疫接种和抗菌药

9、物防治,但也应当加强饲养管理,如提前断奶,减少猪群流动,杜绝不同生长阶段猪的混养状况,减少或消除其它呼吸道疾病的影响等。5.1 预防5.1.1 免疫接种:可用灭活苗免疫母猪,初免猪产前40天首免,产前20天二免。经免猪产前30天免疫一次即可。受本病严重威胁的猪场,小猪也要进行免疫,从10日龄到60日龄的猪都要注射,每次1毫升,最好首免后过15天再重复注射一次。由于副猪嗜血杆菌的血清型有15种,而疫苗主要是针对1、2、4、5等常见的血清型,所以疫苗免疫的效果未必可靠。有条件的猪场可分离本猪场的副猪嗜血杆菌,经纯培养后,做成自家苗,效果更加确切。做好病毒病的疫苗免疫工作,尤其要做好是猪瘟、伪狂犬预

10、防免疫工作。5.1.2 加强饲养管理与环境消毒:严格检查饲料的质量,保证饲料不出现霉变,过期等现象。同时在检后饲料中添加药物,一般可在产前一周、产后一周的母猪料中添加高利、蓝环清、维他富等;断奶前3天到断奶后5天:添加泰妙灵800、康农、蓝环清、维他富饮水等;断奶后两周添加复方磺胺六甲氧、强力霉素、阿莫西林拌料。5.1.3 药物预防:抗生素预防或口服药物治疗对严重的副猪嗜血杆菌病暴发可能有效。一旦临床症状出现,应立即采用口服以外的方式,应用大剂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并且应当对全群进行药物预防,群体口服药物可参照预防用药量加倍。用药可选用康农注射液、呼康、阿莫西林、喹诺酮类、头孢类四环素类、庆大霉

11、素和增效磺胺类药物。最好做药敏试验。5.2 药物治疗:可应用抗菌药物或中草药制剂进行治疗。5.2.1 青霉素100万200万国际单位,链霉素50万100万国际单位联合肌肉注射。每日2次,直至体温正常后24小时停药。5.2.2 磺胺嘧啶钠1030毫升加蒸馏水515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参照相关用药方案联合用药,同时配合中草药效果更好。6 讨论 呼吸道疾病一直是养猪业中传统的危害性较大的一类疾病,而副猪嗜血杆菌病作为在呼吸道疾病上具有典型特征的一大疾病,在理论及实验研究中都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控制好该病在流行过程中的三大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猪群),能有效地减少该病的发生机率。因为该病的

12、致病菌的血清型较多,所以如何有针对性地对相应血清型进行免疫接种,成为预防该病的关键。有条件的猪场可分离本猪场的副猪嗜血杆菌,经纯培养后,做成自家苗,效果较好。本文对于该病的治疗一般采用传统抗生素疗法,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在分娩前后对母猪用药和在断奶、转群、换料、运输、免疫接种前后对整个猪群(包括哺乳仔猪、保育仔猪、生长育肥猪和后备种猪等)用药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阶段性地添加敏感药物对控制和净化猪群的副猪嗜血杆菌病,效果更佳。利用药敏试验研发出敏感药物来控制该病是研究该病的又一项新的课题。采用传统抗生素疗法,短期内虽然有效,但有抗生素残留,同时易产生耐药性,故研发中药制剂,对于该病的治疗具有较为长远的意义,有待进一步考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