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_23-2011).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08326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_23-201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_23-201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_23-201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_23-201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_23-201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_23-201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_23-2011).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一、发布日期2011年5月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00号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的分告 现批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T23-2011,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原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同时废止。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1、总则1.0.1 为统一使用回弹仪检测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保证检测精度,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以下简称混凝土强度)

2、的检测,不适用于表层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强度检测。1.0.3 使用回弹法进行检测的人员,应通过专门的技术培训。1.0.4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术 语2.1.1测区 test area 检测构件混凝土强度时的一个检测单元。2.1.2测点 test pont 测区内的一个检测点。2.1.3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conversion value of concrete strength of test area 由测区的平均回弹值和碳化深度值通过测强曲线或测区强度换算表得到的测区现龄期混凝土强度值。,2.1.

3、4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estimation value of strength for concrete 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95%的构件中的混凝土强度值。2.2符号 测区的平均碳化深度值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芯样试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对应于钻芯部位或同条件试块回弹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同条件立方体试块混凝土强度平均值,第i个混凝土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第i个混凝土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修正前第i个测区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修正后第i个测区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构件中测区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最小值,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构件测区混凝土强度换

4、算值的标准差,测区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测区或试块的平均回弹值,回弹仪非水平方向检测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回弹仪在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表面时,测区 的平均回弹值。,回弹仪在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底面时,测区 的平均回弹值。,回弹仪检测混凝土浇筑表面时,回弹值的修正值。,回弹仪检测混凝土浇筑底面时,回弹值的修正值。,非水平方向检测时,回弹值的修正值。,测区混凝土强度修正量。,3 回弹仪,3.1技术要求3.1.1回弹仪可为数字式的,也可为指针直读式的。3.1.2回弹仪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及计量检定证书,并应在回弹仪的明显位置上标注名称、型号、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等。3.1.3回弹仪除应符合现

5、行国家标准回弹仪GB/T 9138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平弹击时,在弹击锤脱钩瞬间,回弹仪的标称能量应为2.207J;2、在弹击锤与弹杆碰撞的瞬间,弹击拉簧应处于自由状态,且弹击锤起跳点应位于指针指示刻度尺上的“0”处;,3、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802;4、数字式回弹仪应带有指针直读示值系统;数字显示的回弹值与指针直读示值相差不应超过1。3.1.4 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为(-440)3.2 检定3.2.1 回弹仪检定周期为半年,当回弹仪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按现行行业标准回弹仪JJG817进行检定:1、新回弹仪启用之前;,2、超

6、过检定有效期限;3、数字式回弹仪数字显示的回弹值与指针直读示值相差大于1;4、经保养后在钢砧上的率定值不合格;5、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3.2.2 回弹仪的率定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率定试验应在室温为(535)的条件下进行;2、钢砧表面应干燥、清洁,并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物体上;3、加弹值应取连续向下弹击三次的稳定回弹结果的平均值;,4、率定试验应分四个方向进行,且每个方向弹击前,弹击杆应旋转90度,每个方向的回弹平均值均应为802。3.2.3 回弹仪率定试验所用的钢砧应每2年送授权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或校准。,3.3 保养,3.3.1 当回弹仪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保养:1、回弹仪弹击

7、超过2000次;2、在钢砧上的率定值不合格;3、对检测值有怀疑。3.3.2 回弹仪的保养应按下列步进行:1、先将弹击锤脱钩,取出机芯,然后卸下弹击杆,取出里面的缓冲压簧,并取出弹击锤、弹击拉簧和拉簧座。,2、清洁机芯各零部件,并应重点清理中心导杆、弹击锤和弹击杆的内孔及冲击面。清理后,应在中心导杆上薄薄涂抹钟表油,其他零部件不得抹油。3、清理机壳内壁,卸下刻度尺,检查指针,其摩擦力应为(0.50.8)N。4、对于数字式回弹仪,还应按产品要求的维护程序进行维护。5、保养时,不得旋转尾盖上已定位紧固的调零螺丝,不得自制或更换零部件。6、保养后按本规程第3.2.2条的规定进行率定。,3.3.3 回弹

8、仪使用完毕,应使弹击杆伸出机壳,并应清除弹击杆、杆前端球面以及刻度尺表面和外壳上的污垢、尘土。回弹仪不用时,应将弹击杆压入机壳内,经弹击后按下按钮,锁住机芯,然后装入仪器箱。仪器箱应平放在干燥阴凉处。当数字式回弹仪长期不用时,应取出电池。,4 检 测 技 术,4.1 一般规定4.1.1 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宜具有下列资料:1、工程名称、设计单位、施工单位;2、构件名称、数量及混凝土类型、强度等级;3、水泥安定性,外加剂、掺合料品种,混凝土 配合比等;4、施工模板、混凝土浇筑、养护情况及浇筑日期等;,5、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6、检测原因。4.1.2 回弹仪在检测前后,均应在钢砧上做

9、率定试验,并应符合本规程第3.1.3条的规定。4.1.3 混凝土强度可按单个构件或按批量进行检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个构件的检测应符合本规程第4.1.4条的规定。2、对于混凝土生产工艺、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一批同类构件的检测应采用批量检测。按批量进行检测时,应随机抽取构,件,抽检数量不宜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不宜少于10件。当检验批构件数量大于30个时抽样构件数量可适当调整,并不得少于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最少抽样数量。4.1.4 单个构件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于一般构件,测区数不宜少于10个。当受检构件数量大于30个且不需提供单个构件推定

10、强度或受检构件某一方向尺寸不大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不大于0.3m时,每个构件的测区数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2、相邻两个测区的间距不应大于2m,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3、测区宜选在能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浇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也可选在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浇筑表面或底面。4、测区宜布置在构件的两个对称的可测面上,当不能布置在两个对称的可测面上时,也可布置在同一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应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5、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6、测区表面应为混凝土原浆面,并应清洁、平整,

11、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7、对于弹击时产生颤动的溥壁、小型构件,应进行固定。4.1.5 测区应标有清晰的编号,并宜在记录纸上绘制测区布置示意图和描述外观质量情况。4.1.6 当检测条件与本规程第6.2.1条和6.2.2条的适用条件有较大差异时,可采用在构件上钻取的混凝土芯样或同条件试块对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进行修正。对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修正时,芯样数量不应少于6个,公称直径宜为100,高径比,应为1。芯样应在测区内钻取,每个芯样应只加工一个试件。同条件试块修正时试块数量不应少于6个,试块边长应为150。计算时测区混凝土强度修正量及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修正应符合下列规定:

12、1、修正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4.1.6-1),(4.1.6-2),(4.1.6 3),(4.1.6 4),(4.1.6-5),式中:,测区混凝土强度修正量(MPa),精确到0.1 MPa,芯样试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MPa),精确到0.1 MPa,150同条件立方体试块混凝土强度平均值(MPa),精确到0.1 MPa,对应于钻芯部位或同条件立方体试块回弹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MPa),精确到0.1 MPa,第i个混凝土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第i个混凝土立主体试块的抗压强度,对应于第i个芯样部位或同条件立方体试块测区回弹值和碳化深度值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可按本规程附录A或附录B取值。,n

13、 芯样或试块数量。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修正应按下式计算:,4.1.6-6,式中:,第i个测区修正前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MPa),精确到0.1MPa,第i个测区修正后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MPa),精确到0.1MPa。,4.2回弹值测量4.2.1 回弹值测量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混凝土检测面,并应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4.2.2 每一个测区应读取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应精确至1。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离不宜小于20;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应只弹击一次。4.3碳化深度值测量4.3.1 回弹值测

14、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测区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数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应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构件每个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当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于2.0时,应在每一测区分别测量碳化深度值。4.3.2 碳化深度值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可采用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约15的孔洞,其深度应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2、应清除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且不得用水擦洗;3、应采用浓度为1%2%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当已碳化与未碳化界线清晰时,应采碳化深度测量仪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并应测量3次,每次读数应精确到0.25;4、应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并应精确至0

15、.5;,4.4 泵送混凝土的检测4.4.1 检测泵送混凝土强度时,测区应选在混凝土浇筑侧面。,5 回弹值计算,5.0.1 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时,应从该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其余的10个回弹值按下式计算:,式中:,测区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5.0.2 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时,测区的回弹值应管好下工修正:,(5.0.2),式中:,非水平方向检测时测区的回弹值,精确至0.1;,非水平方向检测时回弹值修正值,应按本规程附录C取值,5.0.3 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表面或浇筑底面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应按下列公式修正:,5.0.3-1,5.0.

16、3-2,式中:,、,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表面、底面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混凝土浇筑表面、底面回弹值的修正值,应按本规程附录D取值。,5.0.4 当回弹仪为非水平方向且测试面为混凝土的非浇筑侧面时,应先对回弹值进行角度修正,并应对修正后,并应对修正后的回弹值进行浇筑面修正。,6 测 强 曲 线,6.1.1 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可采用下列测强曲线计算:1 统一测强曲线:由全国有代表性的材料、成型工艺制作的混凝土试件,通过试验所建立的测强曲线。2 地区测强曲线:由本地区常用的材料、成型工艺制作的混凝土试件,通过试验所建立的测强曲线。3 专用测强曲线:由与构件混凝土相同的材料、成型养

17、护工艺制作的混凝土试件,通过试验所建立的测强曲线。,6.1.2 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应制定本地区的测强曲线或专用测强曲线。检测单位宜按专用测强曲线、地区测强曲线、统一测强曲线的顺序选用测强曲线。6.2 统一测强曲线6.2.1符合下列条件的非泵送混凝土,测区强度应按本规程附录A进行强度换算:1混凝土采用的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拌合用水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2 采用普通成型工艺;3 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模板;4 蒸汽养护出池经自然养护7d以上,且混凝土表层为干燥状态;5 自然养护且龄期为(141000)d;6 抗压强度为(10.060.0)Mpa。6.2.2 符合本规程第6.2.1条的泵送

18、混凝土测区强度可按本规程附录B的曲线方程计算或按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进行强度换算。,6.2.3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表所依据的统一测强曲线,其强度误差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平均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5.0%;2 相对标准差(er)不应大于18.0%。6.2.4 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测区混凝土强度不得按本规程附录A或附录B进行强度换算:1 非泵送混凝土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大于60,泵送混凝土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大于31.5;,2 特种成型工艺制作的混凝土;3 检测部位曲率半径小于250;4 潮湿或浸水混凝土。6.3地区和专用测强曲线6.3.1 地区和专用测强曲线的强度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地区测强曲线

19、:平均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4.0%,相对标准差(er)不应大于17.0%。,2 专用测强曲线:平均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2.0%,相对标准差(er)不应大于14.0%。3 平均相对误差()和相对标准差(er)的计算应符合本规程附录E的规定。6.3.2 地区和专用测强曲线应按本规程附录E的方法制定。使用地区或专用测强曲线时,被检测的混凝土应与制定该类测强曲线混凝土的适用条件相同,不得超出该类测强曲线的适应范围,并应每半年抽取一定数量的同,条件试件进行校核,当存在显著差异时,应查找原因,不得继续使用。,7 混凝土强度的计算,7.0.1 构件第i个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可按本规程第5章所求得的平均

20、回强值(Rm)及按本规程第4.3条所求得的平均碳化深度值(dm)由本规程附录A、附录B查表或计算得出。当有地区或专用测强曲线时,混凝土强度的换算值宜按地区测强曲线或专用测强曲线计算或查表得出。7.0.2 构件的测区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应根据各测区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计算。当测区数为10个及以上时,还应计算强标准差。平均值及标准,差应按下式计算:,7.0.2-1,7.0.2-2,式中:,构件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Mpa),精确至0.1Mpa,对于单个检测的构件,取该构件的测区数;对批量检测的构件,取所有被抽检构件测区数之和;,结构或构件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标准差(Mpa),精确至0.1Mpa

21、。,7.0.3 构件的现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fcu,e)应符合下列规定:当构件测区数少于10个时,应按下式计算:,(7.0.3-1),式中:,构件中最小的测区混凝土强度换值。,2 当构件的测区强度值中出现小于10.0Mpa时,应按下式确定:,10.0 Mpa,(7.0.3-2),3 当构件测区数不少于10个时,应按下式计算:,(7.0.3-3),4 当批量检测时,应按下式计算:,(7.0.3-4),式中:k推定系数,宜取1.645。当需要进行推定强度区间时,规定取值可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注: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是指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95%的构件中混凝土抗压强度值。,7.0.4 对按批量检测的构件,当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该批构件应全部按单个构件检测:,1 当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小于25Mpa、,大于4.5Mpa时;,2 当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不小于25Mpa且不大于60Mpa、,大于5.5Mpa时。,7.0.5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可按本规程附录F的格式编写。,自己做的PPT,01年的新规程。需要的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