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读后感1000字_读书笔记.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113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鲸读后感1000字_读书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白鲸读后感1000字_读书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白鲸读后感1000字_读书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白鲸读后感1000字_读书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白鲸读后感1000字_读书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鲸读后感1000字_读书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鲸读后感1000字_读书笔记.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白鲸读后感1000字_读书笔记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船长亚哈是个狡猾老练的水手,计划对一只咬掉它左腿的白鲸报仇。大副斯达巴克试图说服亚哈放弃复仇计划,但疯狂的亚哈胁迫他遵从命令。下面是收集推荐的白鲸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白鲸读后感1000字(一)白鲸被誉为“捕鲸业的百科全书”,这本书将鲸的直接描写与捕鲸史、海上捕鲸、炼油等事无巨细地呈现出来,篇幅达到整部小说的一半左右,简直给人以繁冗之感。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一书中用了一整章来描写巴黎城。巴黎的老城,新城还有大学城,就像一个社会风俗画,或者说是关于古老巴黎的社科文献。老实讲,在巴黎圣母院这么一本浪漫崛奇,让你读之酣畅淋漓的小说中

2、间插入这么一章社科文献,读者的感觉就好像是坐着过山车即将到达顶点,就要向下俯冲之际,管理人员对乘客说:“各位乘客,机械故障,请各位下车将过山车推上去,再爽不迟。”所以在李玉民的译本中,他将巴黎城的一章全部删去,这样整本小说一气呵成,奇谲瑰丽。我的读书目的很简单,就是博尔赫斯说的,一个“趣味主义者”,读小说时不想受教育,不想思考巴黎老城的下水道。但雨果这样子写还是很有市场的,我们的外国文学老师提起这些就显得特别开心,看雨果给我们留下了多么详尽的他那个时代对于老巴黎的社科文献般的描述啊!得,我的感觉是,雨果为了写作巴黎圣母院在图书馆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他不想让这些读书笔记没于书桌,只要将之穿插在小说

3、中,读者不得不读,那他的心血也就没有白费。(这自然是妄议,但这本来是我的读书随笔)。巴黎圣母院中仅此一章的题外话已引起我的反感,更何况白鲸里面篇幅近半,四处穿插的“捕鲸业百科全书”的不同词条呢?小说一开始便是一章引自圣经中不同章节里面有关鲸鱼的描述,以后在故事缓慢推进时,“捕鲸词条”不时出现,而且总是成几章几章得一块儿出来,就是这些阻止了我对白鲸的前两次阅读。其实除去这些和故事内容并无太大关联的章节,白鲸可以变成两本书,一本是捕鲸业百科全书,一本是中篇小说白鲸。但事情并不简单如此,在我将要读完整本书时,我发现了这些“百科词条”的妙用,不消说里面很多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但就是那些与故事无关的章节也

4、在默默地发挥作用。它们的确是在默默地发挥作用。如果单纯讲故事,那么这个长篇更像是个中篇,不多的人物(亚哈船长、大副、裼教徒、魁魁格、以实玛利和大鲸),简单的故事线索(捕杀白鲸)。问题是长篇变短篇之后故事进度加快,当然可以表现亚哈急不可耐的心情,但亚哈急不可耐之后(自然时间可能很久,但叙述时间可能只有十几页)就碰到了白鲸。故事进度条被拨得这么快,如作者所言:“在绝大多数人看来,任何事情只要做得冷静,便是有教养。”这里的“冷静”有从容,缓慢优雅的特点。这样子急不可耐的叙述方式是作者拒绝的,所以作者便大量地加入鲸的百科全书的篇章做为缓冲,我们在阅读这些材料时耗费了时间,更可以深切地体会亚哈苦等无果焦

5、急心情,也会认为找到白鲸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他们完全可能无功而返,而后来白鲸的出现就会显得像大腕一样派头十足,凶狠得实在不可一世。白鲸读后感1000字 (二)和读其他故事一样,看完麦尔维尔的白鲸,感触甚多。人类和自然的较量,同归于尽、粉身碎骨的结局,这让我们又再次开始审视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到底怎么样,可以让我们之间相处的更好,更和谐,让人类和自然做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呢?这个几千年来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到如今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全书作者麦尔维尔一共用了136个小标题为我们讲述了这场关于主人公亚哈船长和白鲸莫比迪克之间的较量和斗争。冒险是从这篇故事的主人公-以实玛利走进“鲸鱼旅馆”的那一刻开始

6、的,他来到了一艘名为“裴廓德号”的船只上,就这样,以实玛利成了船上一名小杂工。“裴廓德号”的船长亚哈船长,它被白色幽灵-莫比迪克那头白鲸咬掉了自己的一条腿而心中充满了仇恨,并发誓一定要报复白鲸,在确定了每个人都乐意为自己卖命后,开始了这危险的旅程。和白鲸作对自然不是什么好事,他们最后还是输了,唯一幸免的以实玛利被别的船只救起,而白鲸被亚哈船长戳瞎了一只眼睛。从头至尾,我一直都认为亚哈船长是一个疯狂的人,他们在追杀白鲸的中途,已经收获到了很多的鲸油,可以卖很多钱了,可是船长还是一意孤行,为了自己那个“杀死白鲸”的梦想断送了整条船上的人的性命,我要是他我就会放弃,不会在继续追捕白鲸了。虽然他是个疯

7、狂的人,可是我为他追求梦想的执着所折服。这让我想到了哲学里头说的:事物还是得一分为二的来看待。在追捕白鲸途中,他的老朋友的儿子所乘坐的小船失踪了,因此那位船长非常着急,希望裴廓德号与他的船同行一段时间,来帮助他找回儿子,可是亚哈船长摇了摇头,说:“不,我要继续追捕白鲸!”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亚哈船长之所以不去找人是因为他想赶快找到白鲸,然后杀了它,从而避免更多的人受害。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其实亚哈船长可以从远处看事情,可是他的梦想最终还是没能实现,自己反而被捕鲸绳吊死了。听了我的介绍,同学们,是否感觉情节非常的惊险、曲折、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呢,读了这本书我还知道了只有用真诚、无私的心来对待自己的好

8、朋友,一定会获得一笔最珍贵的财富友谊!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做得更好,如果想看更详细的内容就买一本看看吧!故事是由主人公-以实玛利走进“鲸鱼旅馆”的那一刻开始的,当晚,他被老板安排和一个名为“魁魁格”的大个子睡在一起,魁魁格是科科伏柯岛的王子,他有一手很好的叉鱼技术,魁魁格和以实玛利有着同样的志向出海远航,做一名勇敢的水手。二人志同道合,就一起上路了,他们签约了一艘名为“裴廓德号”的捕鲸船“裴廓德号”并不是一艘普通的船只,或许说“裴廓德号”的船长不是一个普通的船长吧。“裴廓德号”的船长名叫亚哈,他是一个瘸子,他的一条腿被一只名叫莫比迪克的白鲸给咬掉了。为此,亚哈船长与莫比结下了仇,并且发誓:誓死杀掉

9、莫比。但是和白鲸作对自然不是什么好事,他们最后还是输了,并且输的一败涂地。船破人亡,唯一幸免的以实玛利因为一副棺材而获救,那个本来是给魁魁格准备的棺材,最后成为以实玛利的救命物,这实在是一个讽刺,一个对“裴廓德号”的讽刺,对所有船员的讽刺!白鲸读后感1000字 (三)大家在皮廓号捕鲸船上,跳到了三条比较小的船上,个个拿着鱼叉向白鲸刺去,但是白鲸一头就把一条小船撞了个粉碎。白鲸又一口咬碎小船,上面的水手都掉了下来。亚哈船长十分气恼,拿着鱼叉就刺,但是白鲸似乎太强大了,人们十分渺小,人们虽然输了,但是最后水手们把白鲸打死了。但是最后就只有麦利韦尔活着,其他人都死了。白鲸沉入了漩涡之中,鲜血染红了大

10、海与它那洁白的身躯,以实玛丽长叹一口气:“这个家伙终于死了。”海面上,破碎的帆板悠悠地晃荡,殊不知,全船人几乎全军覆没了。几年前,以实玛丽来到了出发的海港,在那里,他遇见了与他志同道合的标枪手魁魁克,一个生在土著部落却有着远大理想的壮汉。他们立刻成为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友。在船上,魁梧的船长指着自己那条木头做的假腿,气愤地说:“记住,莫比迪克是你们唯一的敌人,就是这头邪恶的怪兽把我的腿撕咬下来的。”然而,在与白鲸的第一次交锋后,魁魁克便病死了,在随后的战斗中,不断有人牺牲虽然白鲸还是死了,但这是用一船人的生命换来的,我一直在问自己,这样做值吗?对于白鲸,面对蜂涌而来的尖利渔叉,它完全可以选择逃跑

11、,而它却选择了顽强拼搏,与船和水手们同归于尽,于人而言,似乎太过残忍,非置之死地而不得,而在鲸界,莫比迪克又何尝不是维护生命尊严、为鲸界获得荣誉而又誓死如归的英雄?这也难怪白鲸会成为海中霸王了。对于船长,虽然作者笔下花费了大量笔墨力图将他描写成虽有点古怪却十分和蔼的老头,而我却认为,与其说他是杀鲸的英雄,还不如说他是整个事件的刽子手和始作佣者。不是吗?多年的航海经验,他应该知道莫比迪克是一个不好对付的人,他完全可以选择逃避,而并不会失去人的尊严,然而他却选择了复仇,至使整条船及全船人的生命毁灭,这样做是不是太过固执甚至说是太过自私与残忍?这样看来,被作者大力歌颂的船长似乎又是一个反派角色。可是

12、,我还是在想,其实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并没有所谓的正派与反派,只是我们站的立场不同罢了。如果我们站在地球上所有生命的高度来俯视,那么作为地球上进化最快并被认为最具尊严和最具睿智的人类,如果不去惊扰白鲸的生活,与白鲸和平共处,相安无事,我敢说,船长那条可怜的腿就不会被撕掉,那条船及全船船员的生命就不会与白鲸同归于尽,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然而,我所见到、听到和知道的却是,这样的悲剧却天天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上演。人类是该反省了,我们应该学会怎样与我们生存的环境相处,怎样与周围的环境打交道,让地球上到处充满鲜花和笑声,让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掩卷闭目,白鲸鲜红的血总是挥之不去,久久思索,

13、终不得其解。白鲸读后感1000字 (四)从头至尾,我一直都认为亚哈船长是一个疯狂的人,他们在追杀白鲸的中途,已经收获到了很多的鲸油,可以卖很多钱了,可是船长还是一意孤行,为了自己那个“杀死白鲸”的梦想断送了整条船上的人的性命,我要是他我就会放弃,不会在继续追捕白鲸了。虽然他是个疯狂的人,可是我为他追求梦想的执着所折服。这让我想到了哲学里头说的:事物还是得一分为二的来看待。在追捕白鲸途中,他的老朋友的儿子所乘坐的小船失踪了,因此那位船长非常着急,希望裴廓德号与他的船同行一段时间,来帮助他找回儿子,可是亚哈船长摇了摇头,说:“不,我要继续追捕白鲸!”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亚哈船长之所以不去找人是因为他

14、想赶快找到白鲸,然后杀了它,从而避免更多的人受害。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其实亚哈船长可以从远处看事情,可是他的梦想最终还是没能实现,自己反而被捕鲸绳吊死了。听了我的介绍,同学们,是否感觉情节非常的惊险、曲折、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呢,读了这本书我还知道了只有用真诚、无私的心来对待自己的好朋友,一定会获得一笔最珍贵的财富友谊!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做得更好,如果想看更详细的内容就买一本看看吧!故事是由主人公-以实玛利走进“鲸鱼旅馆”的那一刻开始的,当晚,他被老板安排和一个名为“魁魁格”的大个子睡在一起,魁魁格是科科伏柯岛的王子,他有一手很好的叉鱼技术,魁魁格和以实玛利有着同样的志向出海远航,做一名勇敢的水手。

15、二人志同道合,就一起上路了,他们签约了一艘名为“裴廓德号”的捕鲸船“裴廓德号”并不是一艘普通的船只,或许说“裴廓德号”的船长不是一个普通的船长吧。“裴廓德号”的船长名叫亚哈,他是一个瘸子,他的一条腿被一只名叫莫比迪克的白鲸给咬掉了。为此,亚哈船长与莫比结下了仇,并且发誓:誓死杀掉莫比。但是和白鲸作对自然不是什么好事,他们最后还是输了,并且输的一败涂地。船破人亡,唯一幸免的以实玛利因为一副棺材而获救,那个本来是给魁魁格准备的棺材,最后成为以实玛利的救命物,这实在是一个讽刺,一个对“裴廓德号”的讽刺,对所有船员的讽刺!在读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有些场面实在是令人气愤,尤其是那个亚哈船长,我认为他简直是

16、固执的可笑。难道为了一条腿,就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吗?尽管他的寿命不是很长了,但他完全可以放弃仇恨,安享晚年的。就是因为他的固执,让很多抱有梦想的人葬身于大海。其实,亚哈船长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他之所以那么恨莫比迪克,还不是因为莫比咬掉了他的一条腿,如果你说亚哈船长是因为怕这条白鲸去杀害更多的人而去不惜一切代价去捕杀它,那就错了,这只是他想要报复的一个借口,可是,回头想想,莫比为什么要咬掉他的一条腿呢?我们都知道,白鲸其实是一种很善良的动物,他不会故意侵犯你的,如若不是一开始,亚哈船长的贪婪欲望促使他去捕杀白鲸莫比,白鲸又怎会反抗呢?咬掉他一条腿已经是万幸了。从一开始,亚哈船长就在为自己挖坟墓,

17、从他捕杀莫比那一刻开始,他向莫比身上的投的鱼叉越多,他给自己挖的坟墓就越深,直到最后,他不仅自己跳了下去,还拉带这好多人一起跳下那个又深又“恐怖”的坟墓。那些与白鲸的斗争都是无意义。亚哈船长看上去很令人钦佩,因为他的勇敢,因为他的什么什么,但那是自私,另类的自私!从*中不是没有看到大家在劝他放弃这个念头,“拉吉号”的船长劝过他,大副斯达巴克也劝过他,可他就是不听啊,到了最后,他似乎是完全疯掉了。白鲸真的给了我很多的启示,你对待他人怎样,他人就会对待你怎样。你不去招惹别人,别人更不会冒犯你的。对待什么事物,可以不要过分的认真,当然我是指一些无意义的认真,也许就是那些你所认为的执着会害了你自己。作

18、者赞扬了那些英勇的水手们,虽然他们永远也回不了自己的家乡了,但对他们来说,大海才是他们的故乡,他们团结协作、英勇无畏、敢于牺牲的精神将永存世间。(这句蓝色标出的话放在此处,与上下文好像连得不够自然,我觉得可以放到文末处,你觉得呢?)作者描写的船长亚哈真是让人又可敬又可恨,明明可以避免这场灾难,船员们可以带着满船的鲸油回到家乡过幸福的日子,可他却一意孤行,一定要捕杀白鲸,结果却葬身海底。但正是因为他的执著,才能使莫比迪克早日被杀,再也伤害不了人。虽然船长亚哈是残疾人,但每次像白鲸战斗,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他又是如此的英勇和善良。我的心里其实暗暗地有点敬佩这位船长,他的执著可不是

19、常人能做到的呀!亚哈船长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勇士,具有顽强无畏和骁勇善战的勇气和能力。说出“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我就不会放手”的人,不是疯子,而是一个有胆识、有魄力的英雄。他为了白鲸,可以放弃利益;他为了白鲸,可以放弃自己的船;他为了白鲸,可以对自己的老朋友不管不顾。他说:“我所敢做的,我就有决心做;而我有决心做的,我就要做!他们当我发疯了可是,我是恶魔,我是疯上加疯!我现在预言,我一定要肢解那肢解我的家伙。”复仇吞噬了他的心,让他的灵魂变得难以救赎。就是因为白鲸咬断了他的一条腿,他就为了自己的复仇,搭上了几十条无辜的、勇敢的、团结协作的水手的性命,只有一人生还。白鲸真的给了我很多的启示,你对待他

20、人怎样,他人就会对待你怎样。你不去招惹别人,别人更不会冒犯你的。对待什么事物,可以不要过分的认真,当然我是指一些无意义的认真,也许就是那些你所认为的执着会害了你自己。白鲸是一部隐喻无穷的“天书”。白鲸是一座深邃神奇的“艺术迷宫”。白鲸读后感1000字 (五)因为穿插了这些关于捕鲸的细枝末节,作者在叙述时用了上帝视角来描述,等到故事开始进展时,作者也没有做出调整。小说通篇都是以我(以实玛利)的口吻叙述的,但作者经常地转换到第三视角(上帝视角),比如亚哈、大副等的内心独白,对海上自然风光的描写等。文中作者还不时跳出一些证据来支持以实玛利第一人称的口吻,显得僵硬,尤其是故事结尾处,“我”的生还貌似合

21、情合理,却也是作者匠心独运,在向读者做着解释。当一个作者在向读者解释他为什么要如此安排时,他就有些心虚。我觉得作者开篇(指故事开篇,而非小说开篇,小说开篇关于鲸鱼的材料恐怕能吓退不少读者)的叙述语调很好,故事本身引人入胜,有趣而引人思考。无论如何,一个文明人和一个野蛮人在旅店结下友谊,兴奋地前往新的征程,这都令人喜爱,向往。但当裴阔德号开船之后,以实玛利和魁魁格这两个惹人喜爱的角色受到了冷落,我们觉得他们两个才应该是故事的主角,一个主题关于友谊与文化交融的故事,这个预想在开船后戛然而止,主角让位给亚哈,在船上,以实玛利和魁魁格两人的交汇很少,亲密关系可谓绝无仅有。作者在这时的叙事语调已经转变啦

22、。由于故事开篇的美好,大家对魁魁格的英武十足地信赖,期望魁魁格能在最后与白鲸的搏斗中一展身手。但作者没有让魁魁格在最后的搏斗中出现,以实玛利没有讲出他的好朋友在死前的英勇,魁魁格早已在开船之后让位给了亚哈船长,亚哈成了“我”的叙述重心,“我”的情感发生如此大的转变无他,此时的“我”早已不是以实玛利,而是作者本人。但作者在小说最后却在上帝视角下把开船时落在陆地上的以实玛利从最后的大搏斗中解救出来,以圆其说。“枝干分岔,岔上分枝。同样,从丰富多彩的题材敷演出无数篇章。”作者在写作时显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作者这句话好像说出了长篇小说创作的真理。“我所有的手段都是清醒的,我的动机和目的则是疯狂的。”亚哈船长说了这么一句话。这是悲剧人物共有的特点,他们的情感绝对地压倒理性,即使他们本人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忍耐,爆发,无一例外。就在这里,我想到了莎士比亚,甚至欧里庇得斯。“可是亚哈从不思考,他只凭感觉行事。”;“思考是,或者应该说是,一种冷静,一种沉着的表现;而我们可怜的心跳得太急,我们可怜的脑子动得太快,做不到这一点。”亚哈在自白,他做不到情感和理智的调和折中,那你就疯狂得干吧,你会成为传奇的英雄,让那些理性至上者客观地分析你的性格吧!“只要一个人失却理性,那么所有其他的人以至于整个世界亦将如此”。博尔赫斯在谈到梅尔维尔的白鲸时说了这么一句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生作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