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内力位移计算.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311452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剪力墙内力位移计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剪力墙内力位移计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剪力墙内力位移计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剪力墙内力位移计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剪力墙内力位移计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剪力墙内力位移计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剪力墙内力位移计算.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剪力墙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CHAPTER Six,6.1 剪力墙结构的计算简图和分类,6.2 整体墙的计算,6.3 整体小开口墙的计算,6.4 双肢墙与多肢墙的计算,2023/2/10,2,剪力墙的类型 整体墙和小开口整体墙 双肢墙 多肢墙 壁式框架底层大空间剪力墙结构,6.1剪力墙结构的计算简图和分类,2023/2/10,3,剪力墙结构的计算简图和分类,一、剪力墙结构 纵横两个方向均由钢筋混凝土墙组成的结构体系,2023/2/10,4,二、计算假定:1、平面结构假定:分别按照纵、横两个方向的平面抗侧力结构进行计算,但是可以考虑纵横墙的共同工作,把正交的另一方向的墙作为翼缘部分参与工作。

2、,2、刚性楼板假定:水平荷载按照各墙等效抗弯刚度 分配,剪力墙结构的计算简图和分类,2023/2/10,5,三、内力与位移计算思路N由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共同产生M由水平荷载产生V由水平荷载产生 受剪(水平钢筋),压弯构件(竖向构件),竖向荷载下的N:按照每片墙的承载面积计算水平荷载下的M、N、V:按照墙的等效刚度分配至各墙,对比框架、剪力墙:,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计算简图和分类,2023/2/10,6,四、剪力墙的分类:按照开洞大小、截面应力分布特点整体墙整体小开口墙联肢墙壁式框架,1、整体墙(弯矩图为曲线,截面应力分布为直线)(1)无洞口或洞口面积不超过墙面面积的15,且孔洞间净距及孔洞

3、至墙边净距大于孔洞长边(2)双肢墙,但连梁很弱(1),作为两个独立实体墙,剪力墙结构的计算简图和分类,2023/2/10,7,2、整体小开口墙(1)弯矩图成锯齿形,截面应力分布接近直线(2)洞口面积15,但是整体系数10,截面惯性矩比,3、联肢墙(1)弯矩图呈显著锯齿型,截面应力不是直线分布,110,4、壁式框架(1)墙肢弯矩图中各层有反弯点,墙肢拉压力较大(2)10(连梁强、墙肢弱),,剪力墙结构的计算简图和分类,2023/2/10,8,剪力墙结构的计算简图和分类,2023/2/10,9,6.2 整体墙的计算,1、判别条件:洞口15;或双肢1,成2个独立墙2、内力计算:按竖向悬臂杆(材料力学

4、方法),均布荷载为例底部截面内力:位移:顶点:,(1)无洞口情况,2023/2/10,10,整体墙的计算,(2)有洞口情况 a.洞口截面面积的削弱:等效截面面积:洞口削弱系数:剪力墙洞口总立面面积 剪力墙立面总墙面面积,b.等效惯性矩 剪力墙沿竖向各段的惯性矩 各段相应的高度,2023/2/10,11,c.侧移计算:1)顶部集中力 2)均布荷载 3)倒荷载,(d)等效刚度:,剪力不均匀系数矩形截面取1.2,形截面为全面积/腹板面积,T形截面查表,总水平荷载按等效刚度分配到各片墙,整体墙的计算,2023/2/10,12,6.3 整体小开口墙的计算,1、判别条件:洞口15%,但10;,内力特点:正

5、应力基本直线分布,局部弯曲不超过整体弯曲的15,墙肢弯矩没有反弯点,计算方法:材料力学公式略加修正,2023/2/10,13,整体小开口墙的计算,2、内力计算墙肢弯矩:墙肢轴力:墙肢剪力:底层,其他层剪力:,Mx截面的外弯矩,整体弯曲,独立墙肢弯曲,最终墙肢弯曲正应力,2023/2/10,14,6.3 整体小开口墙的计算,3、侧移计算整体小开口墙顶点侧移(整体墙顶点侧移公式)x1.24、等效刚度整体小开口墙等效刚度(整体墙等效刚度)/1.2,连梁剪力可由上、下墙肢的轴力差计算,个别小墙肢:,2023/2/10,15,6.3 整体小开口墙的计算,小开口整体墙的判别条件,(1)连梁和墙肢的刚度比(

6、整体参与系数)较大:10,(2)保证墙肢的刚度较大:,Z为系数,与及层数N有关 99page-表,2023/2/10,16,6.4 双肢墙与多肢墙的计算,1、判别条件:110;2、内力计算(连续连杆方法)(1)计算简图和计算假定将连梁沿高度离散为均匀分布的连续栅片(如图),形成连续结构,2023/2/10,17,双肢墙与多肢墙的计算,基本假定适用条件:开洞规则,墙厚、层高不变(1)忽略连梁轴向变形,即假定两墙肢水平位移完全相同(2)两墙肢各截面的转角和曲率都相等,连梁两端转角相等,连梁反弯点在梁的中点(3)墙肢截面、连梁截面、层高等几何尺寸沿全高是相同的,(2)基本思路沿连杆中点(反弯点)切开

7、,以剪力(x)为未知数,得2个静定悬臂墙的基本体系通过切口的变形协调(相对位移为0)建立(x)的微分方程(力法)求解微分方程的(x),积分得剪力V再通过平衡条件求出连梁梁端弯矩,墙肢轴力及弯矩,2023/2/10,18,(3)建立微分方程关键条件变形协调条件:墙肢弯曲变形产生的切口相对位移 墙肢轴向变形产生的切口相对位移 连梁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产生的切口相对位移,墙肢转角变形,双肢墙与多肢墙的计算,2023/2/10,19,墙肢轴向变形,连梁弯曲及剪切变形,得到微分方程(f),双肢墙与多肢墙的计算,2023/2/10,20,力平衡条件 水平荷载产生的倾覆力矩 墙肢截面上的弯矩与轴力 洞口两侧墙

8、肢轴向间距,双肢墙与多肢墙的计算,2023/2/10,21,力与变形关系,微分方程及其解图表及其应用双肢墙计算步骤,根据力与变形关系得不同荷载情况下得微分方程(k)代入方程(f)中,得到双肢墙基本微分方程式(L),双肢墙与多肢墙的计算,2023/2/10,22,(4)双肢墙内力计算步骤(连续连杆法,图表法),几何参数 连梁:,连梁截面折算惯性矩连梁截面惯性矩和面积连梁截面计算跨度一半,设连梁净跨为2a0,洞口两侧墙肢轴线距离一半,墙肢:,连梁刚度,双肢墙与多肢墙的计算,2023/2/10,23,整体系数,h层高(各层不等时可取沿高度的加权平均值)整体系数1连梁与墙肢刚度比,未考虑墙肢轴向变形的

9、整体系数H剪力墙总高度T轴向变形影响系数,2肢,双肢墙与多肢墙的计算,2023/2/10,24,连梁约束弯矩函数,根据:荷载形式、,查图表得,V0底部截面剪力()参见教材列表,连梁内力j层连梁约束弯矩:顶层:一般层:j层连梁剪力:j层连梁端弯矩:,双肢墙与多肢墙的计算,2023/2/10,25,墙肢内力轴力弯矩剪力,水平荷载在j层截面处的倾覆力矩 水平荷载在j截面处的总剪力,剪力计算的惯性矩为考虑剪切变形影响后的折算惯性矩见教材,双肢墙与多肢墙的计算,2023/2/10,26,(5)多肢墙内力计算步骤几何参数(同双肢)整体系数,T轴向变形影响系数,34肢时取0.8,57肢时取0.85,8肢及以

10、上时取0.9连梁约束弯矩函数(同双肢),双肢墙与多肢墙的计算,2023/2/10,27,连梁内力将连梁总约束弯矩分配给各列连梁,i多肢墙连梁约束弯矩分布系数为i列连梁跨中剪应力和平均值之比ri第i列连梁中点距墙边的距离B总宽,双肢墙与多肢墙的计算,2023/2/10,28,i列j层连梁剪力:i列j层连梁弯矩:,墙肢内力轴力(考虑墙肢两侧连梁的剪力)边墙肢中间墙肢弯矩 剪力,双肢墙与多肢墙的计算,2023/2/10,29,3、侧移计算,倒三角荷载,均布荷载,顶部集中力,双肢墙与多肢墙的计算,2023/2/10,30,4、等效刚度,倒三角荷载,均布荷载,顶部集中力,剪切影响系数,当H/B4,取 0

11、 系数,根据荷载形式和 查表48(P118),双肢墙与多肢墙的计算,2023/2/10,31,5、讨论双肢墙侧移、连梁内力、墙肢内力沿高度分布曲线如图,连梁最大剪力不在底层,愈大连梁剪力愈大,最大值下移,侧移曲线呈弯曲型,愈大,整体刚度愈大,侧移愈小,双肢墙与多肢墙的计算,2023/2/10,32,墙肢轴力即为该截面以上连梁剪力之和,向下逐渐加大,墙肢弯矩与有关,愈大连梁愈强,连梁内力愈大,而墙肢弯矩愈小,双肢墙与多肢墙的计算,2023/2/10,33,总结:在相同 Mp作用下,愈大,则连梁愈强,连梁的M、V愈大;而墙肢轴力N愈大,墙肢弯矩M愈小 因为:,双肢墙与多肢墙的计算,2023/2/1

12、0,34,6.5 壁式框架(带刚域框架)的计算,1、判别条件:10;壁式框架与普通框架对比:相同点: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会出现反弯点不同点:(1)梁宽柱宽,其刚度要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而降低(2)梁墙相交部分面积大变形小,形成刚域,其刚度 要考虑刚域的影响而提高结论:壁式框架的计算考虑两个修正后,内力和位移计算方 法与普通框架相同,采用D值法,2023/2/10,35,6.5 壁式框架(带刚域框架)的计算,2、刚域的取法带刚域框架的梁柱轴线取连梁和墙肢的形心线,2023/2/10,36,6.5 壁式框架(带刚域框架)的计算,刚域长度梁方向柱方向,2023/2/10,37,6.5 壁式框架(带刚域框架

13、)的计算,3、带刚域框架柱的D值,普通框架:(1),壁式框架:(1)用k代替普通框架中的i即可梁柱式中,2023/2/10,38,6.5 壁式框架(带刚域框架)的计算,3、带刚域框架柱的D值,普通框架:(2)梁柱刚度比一般层底层(3)一般层底层(4),壁式框架:见表410(2)梁柱刚度比(3)(4),2023/2/10,39,6.5 壁式框架(带刚域框架)的计算,4、带刚域框架柱的反弯点高度,(1)反弯点高度计算公式普通框架柱壁式框架柱,2023/2/10,40,6.5 壁式框架(带刚域框架)的计算,(2)查表用的k值普通框架用梁柱刚度比k查系数壁式框架改用 代替k,5、等效刚度采用均布荷载时:采用倒荷载时:,u1、u2分别为均布荷载和倒荷载计算得到的顶点水平位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