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课件人教版第五单元全套.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315123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13.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方程式课件人教版第五单元全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化学方程式课件人教版第五单元全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化学方程式课件人教版第五单元全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化学方程式课件人教版第五单元全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化学方程式课件人教版第五单元全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方程式课件人教版第五单元全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方程式课件人教版第五单元全套.ppt(1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5.1 质量守恒定律,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堂讲解,2,课时流程,课后作业,逐点导讲练,课堂小结,1,课堂讲解,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变短了?,观察,生日宴会中我们发现生日蜡烛会越烧越短。,提问,化学反应发生后物质的质量是不是变少了?,解释,为什么变重了?,测量,通过准确测量,发现金属生锈后质量变大了。,提问,化学反应发生后物质的质量是不是增加了?,解释,1,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知1导,【提出问题】结合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提出问题:化 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没有变化呢?【猜想】你的猜想是(变大、变小或不变);,【设计实验】探究实验1:白磷

2、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视频播放】白磷燃烧,知1导,知1导,产生大量白烟,_M(1)=M(2),天平仍然平衡,现象描述,反应表示,知1导,探究实验2: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在烧杯中放入蓝色硫酸铜溶液,放在托盘上,取 几颗小铁钉也放在托盘上。称量托盘上物质的总质量。,实验前,实验中,点燃白磷,观察产生现象,实验后,称量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知1导,铁钉表面覆盖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M(1)=M(2),Fe+CuSO4 Cu+FeSO4,现象描述,反应表示,知1导,探究实验4:镁带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视频播放】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视频,探究实验3:盐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

3、前后质量的测定【视频播放】盐酸和碳酸钠质量守恒,知1导,知1导,归 纳,质量守恒定律:,知1导,归 纳,(1)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必须遵守的一个定律,但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仅是指“质量”,不能任意扩展到其它物理量;(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不是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4)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适用范围:,化学变化,质量,总质量,参与物质,什么量?,什么质量?,谁的总质量?,【例1】如图所示,它是通过测定红磷燃烧前后质 量的变化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试回答:(1)称取反应前装置

4、的总质量;(2)红磷燃烧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3)锥形瓶底部放一层细沙的目的是 _;,知1讲,产生大量白烟,防止瓶底受热不均匀,使瓶底炸裂,知1讲,(4)实验中观察气球的变化是 _;(5)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天平 的指针_(填“偏左”“偏右”或“在分度盘中央”),该实验说明,先胀大后变瘪,在分度盘中央,量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知1讲,导引: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定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要想实验成功,锥形瓶底部应放少量细沙,目的是防止瓶底受热不均匀,使瓶底炸裂;红磷燃烧时消耗氧气,同时放出热量,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气球

5、会胀大,待装置冷却后瓶内压强减小,气球又会变瘪,气球主要起缓冲作用;反应前后天平平衡,说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生成物的质量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总 结,知1讲,设计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特别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要注意:,实验装置不能漏气,准确称量正确物质,防止瓶底炸裂,瓶底放细沙,橡皮塞冲出,瓶口加一个气球作缓冲装置,所有反应物和所有生成物的质量,不能拿部分反应物质量与所有生成物质量相比较,不能拿所有反应物质量与部分生成物质量相比较,瓶内气压过大,涉及燃烧实验,知1练,(2015荆州)在化学反应前后,以下各项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原子种类元素种类 分子种类物质

6、种类 A.B C D,知1练,2.如图是通过白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 氧化二磷的质量 B.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 C.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 D.瓶底的细沙起隔热作用,知1练,(来自典中点),3.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 微观过程无关 B.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 的总质量 C.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D.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

7、创造了条件,知1练,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是()A.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B.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C.分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D.原子的种类、个数和质量不变,2,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知2导,问 题,以水电解反应为例,用分子原子观点说明化学反应的本质?,知2导,归 纳,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知2导,归 纳,知2讲,【例2】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10 g冰融化后得到10 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高锰酸钾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少,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

8、铁丝的质量大,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12 g镁在空气中燃烧后得到20 g氧化镁,则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8 g,D,知2讲,导引:冰融化成水属于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属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范畴;高锰酸钾加热后生成氧气,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固体质量与氧气质量之和,因此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同理细铁丝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与氧气的质量之和,因此生成物的质量比铁的质量大,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A BC D,知2讲,【例3】(山东东营)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原子数目原子的种类分子数目 分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

9、物质的种类,A,知2讲,导引:质量守恒定律从宏观上理解: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改变,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质量和种类不变;从微观上理解即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由于不同种分子的结构不一定相同,分子的数目可能不变,也可能改变。,总 结,(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化学反应前 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但原子并 不是不发生变化,原子的质子数不变,但最外 层电子数发生改变。(2)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分子的数目不 一定改变。,知讲,知2练,5.(2016永州)将16 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6 g A完全反应后生成12 g C和8

10、 g 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A11B21C31D41,6.a g过氧化氢和b g二氧化锰混合,待完全反应后得c g 残余物,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ac)g B(abc)g C.(abc)g D(abc)g,知2练,7.(2016长沙)某市空气受到SO2的严重污染,环保部门立即派出飞机喷撒X粉末,快速降低空气中的SO2含量,该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AH2O BNa2CO3 CCaO DCaCO3,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

11、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5.1质量守恒定律,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讲解,2,课时流程,课后作业,逐点导讲练,课堂小结,1,课堂讲解,化学方程式,图中所示是木炭在燃烧,你能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此反应吗?,碳+氧气,二氧化碳,点燃,该式子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但书写不方便、国际上也不能用且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此反应还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你知道如何书写吗?,1,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知1导,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知1导,认识化学方程式,C+O2=CO2,点燃,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表示“和

12、”“与”等“=”表示“反应生成”及“六不变”,知1导,问 题(二),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有哪些优点呢?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或提供的信息),知1导,表示反应物、生成物,表示反应条件,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的粒子数比,C+O2=CO2,点燃,知1导,归 纳,点燃,点燃,点燃,【例1】下列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 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知1讲,C,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是化合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比为1:8:9,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知1讲,A.S+O2=SO2,点燃,B.2CO+O2=2CO2,点燃,C.2H2+O2=2H2O

13、,D.CH4+2O2=CO2+2H2O,点燃,点燃,知1讲,导引:本题可以根据提供的信息采用排除法来确定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则D可以排除;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即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2,则A可以排除;各物质的质量比为189,B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为563288即7411,则B可以排除。,总 结,知1讲,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不仅有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和各粒子间的数量比,还可以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判断物质的类别(单质和化合物),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数判断基本反应类型等。,知1练,(中考南京)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

14、和生成物 B.化学反应的快慢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来自典中点),2.下图中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他们所描述 的化学方程式是(),知1练,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各物质的质量比为1:8:9,是化合反应,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ASO2=SO2 B.2COO2=2CO2C.2H2O2=2H2O D.CH42O2=CO22H2O,点燃,点燃,点燃,点燃,知1练,3.(2016北京)下列关于SO2=S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D参

15、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点燃,知1练,4.在反应4Al3O2=2Al2O3中,从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原子、分子个数比来看,每_个铝原子与_个氧分子起反应,生成了_个三氧化二铝“分子”;从它们之间的质量比来看,每_份质量的Al与_份质量的O2反应,生成了_份质量的Al2O3。,2,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读法,知2导,C+O2=CO2,点燃,1)宏观读法: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微观读法: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 子。3)量的读法: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知2导,归 纳,“+”不能读成“加”

16、,应读“和”、“与”、“跟”。“=”不能读成“等于”,应读“生成”。化学式应读成物质的名称。反应条件也应读出。,【例2】对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氢气加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B两个氢气分子和一个氧气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C两份质量的氢气和一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两份质量的水D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知2讲,D,点燃,知2讲,导引:化学方程式中“+”一般读作“和”“与”等,“=”读作“生成”,A、B错误;C中计算结果错误,应为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D正确。,总 结,对于化学方程式意义的理解,要走

17、出几个误区:1宏观与微观不能混在一起;2化学符号与数学符号不能混淆;3化学计量数与物质质量比不要等同。,知讲,知2练,5(2016南宁)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点燃,定义,读法,意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质的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量的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表示

18、参加反应和生成的各粒子 的数量关系,表示反应条件,宏观读法,微观读法,质量读法,C+O2=CO21 2:1 62:12+162 12:32:44,点燃,化学方程式,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 方程式,课堂讲解,2,课时流程,课后作业,逐点导讲练,课堂小结,1,课堂讲解,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及步骤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H2+O2=H2O两边没有平衡,怎么办?,点燃,嗨!我们没有足够的氧与它们平衡!,2H2+O2=2H2O这样就平衡了。,点燃,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关键就是配平化学方程式,常用的配平方法有哪些呢?,1,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

19、则及步骤,知1导,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知1导,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把短线改成等号并注明“”或“”符号。,写,配,标,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式子左右两边各元素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使化学方程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知1导,知1导,请你诊断2Mg+O2=2MgO3Fe+2O2=Fe3O42HgO=2Hg+O22H2O=2H2+O2,点燃,点燃,加热,通电,知1导,归 纳,如果反应物中无气体物质,而生成物中有气体物质,则在该气

20、体物质后标注“”。如果在溶液中反应且反应物中无固体物质,而生成物中有固体物质,则在该固体物质后标注“”。,【例1】某同学在作业中写了以下化学方程式,请判断正 误,错误的改正过来。,知1讲,(1)4Fe3O2=2Fe2O3_;(2)MgO2=MgO2_;(3)4P5O2=2P2O5_;(4)H2O2=H2O_;,点燃,点燃,燃烧,点燃,3Fe2O2=Fe3O4,点燃,2MgO2=2MgO,点燃,4P5O2=2P2O5,点燃,2H2O2=2H2O,点燃,知1讲,(5)2H2O=2H2O2_;(6)H2O2=H2O2_;(7)2KMnO4=K2MnO4MnO2+O2 _;(8)CO2=CO2_。,M

21、nO2,点燃,2H2O=2H2 O2,通电,2H2O2=H2OO2,MnO2,2KMnO4=K2MnO4MnO2+O2,CO2=CO2,点燃,知1讲,导引: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时,可从“写”“配”“注”三个角度去分析。“写”即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要符合客观事实,有的是化学式不符合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如(2)中MgO2应写为MgO;有的是生成物的化学式不符合客观事实,如(1)中铁在氧气中燃烧,应生成Fe3O4,而不是Fe2O3;(6)中应生成H2O和O2。“配”即化学方程式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配平使左右两边原子个数相等,如(4)。“注”即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不得漏标、错标,如(3)中反应

22、条件标错,应为“点燃”,(7)中反应条件漏标,应补上“”;(5)中生成的H2、O2右边漏标“”,(8)中“”不能标在反应物中。,总 结,知1讲,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五要”,“五不要”。,总 结,知1讲,续表,知1练,请根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填空:(1)4Fe3O2=2Fe2O3,违背了_;(2)FeO2=Fe3O4,违背了_。,点燃,点燃,知1练,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都有错误,请将相应错误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A.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 B缺少反应条件 C.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缺少或错用“”或“”号,(1)CO2=CO2()(2)H2O2=H2O()(3)2H2O=2H2O2()(4)FeCu

23、SO4=FeSO4Cu()(5)MgO2=MgO2(),2,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知2导,【视频播放】化学方程式配平,1.观察法 S+O2=SO22.最小公倍数法:利用反应前后某一元素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加以 配平的方法。4P+5O2=2P2O53.奇数配偶法 2C2H2+5O2=4CO2+2H2O,知2导,归 纳,点燃,点燃,点燃,【例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AlFe3O4=FeAl2O3(2)Fe2O3H2SO4=Fe2(SO4)3H2O(3)COFe3O4=FeCO2(4)C2H5OHO2=CO2H2O,知2讲,高温,高温,高温,点燃,知2讲,答案:(1)8Al3Fe3O4=9F

24、e4Al2O3(2)Fe2O33H2SO4=Fe2(SO4)33H2O(3)4COFe3O4=4CO23Fe(4)C2H5OH3O2=2CO23H2O,高温,高温,点燃,知2讲,导引:(1)可用最小公倍数法先配平氧原子,再依次配平铁原子和铝原子;(2)可直接用观察法,以Fe2(SO4)3为参照物,配平SO4,然后配平氢、氧原子,也可用最小公倍数法来配平;(3)可采用奇偶配平法,可在CO前面配上偶数,配上“2”不行,再试着配上“4”,得到4COFe3O4FeCO2,再配平其他原子。(4)可采用设“1”配平法,将C2H5OH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设为“1”,先配平C、H原子,然后配平氧原子。,知2练,下

25、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可以改变化学式中右下角的数字 B.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必须是最简整 数比 C.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不会发生改变 D.只要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即在生成的气体后标上“”,知2练,4(中考兰州)四川雅安曾发生7.0级地震。震后灾区人民饮用水可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的制取原理为:2Cl2xCa(OH)2=CaCl2Ca(ClO)22H2O,此反应中x的数值为()A.1 B.2 C.3 D.4,知2练,5 将下列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1)_Al_H2SO4_Al2(SO4)3_H2(2)_C_Fe3O4Fe_CO2(3)_C2H2_O2CO2_H

26、2O(4)_Na_H2O_NaOH_H2(5)_CO_Fe3O4Fe_CO2(6)_C2H5OH_O2CO2_H2O,高温,点燃,高温,点燃,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知导,练一练: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2.硫在氧气中燃烧3.白磷在空气中自燃4.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6.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知导,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8.电解水9.加热高锰酸钾10.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11.点燃镁条可以在CO2气体中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碳和 氧化镁,知3练,6 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的化合反应_。(2)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_。

27、(3)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的反应_。(4)实验室用一种固体和液体混合制取氧气_。(5)有两种气体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_。(6)实验室用加热纯净物的方法制取氧气_。,书写步骤,1.“写”2.“配”3.“注”,配平方法,奇数配偶法,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书写原则,一是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P+O2=P2O5,左边写反应物化学式,右边写生成物化学式,4P+5O2=2P2O5,标明条件,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 简单计算,2,课时流程,课后作业,逐点导讲练,课堂小结,1,课堂讲解,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和步骤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利

28、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氢气是未来汽车的理想燃料,1kg的氢气就能供一辆功率为50KW的汽车跑大约1 00km。水是生命之源,找到合适的催化剂,即可利用光能将水分解制取氢气。你能通过计算确定一定质量的水分解能产生氢气的质量吗?,怎么算?,这一小桶水分解产生的H2,可供汽车跑多远?,1,知识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和步骤,知1导,1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知1导,归 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即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知1导,2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设,写,找,解,答,设未知量,设可以得到氧气的

29、质量为x,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积、已知量、未知量,2158 326 x,列比例式求解,x=0.6,简明地写出答案,答:可以得到0.6克氧气.,知1导,【慧眼识错】实验室做氧气的性质实验时需要4 kg氧气,若实验室以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解:设完全分解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H2O2=H2O+O2 x 4kg 34 32,x=4.25kg,答:需要4.25kg的过氧化氢.,知1导,【展示交流】,解:设完全分解需要过氧化氢质量为设未知量x2H2O2=2H2O+O2 配平化学方程式x 4kg234

30、32,x=8.5kg答:需要8.5kg的过氧化氢.,先标出质量比,再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计算中要带单位,计算结果要正,知1导,知1导,归 纳,【注意事项】(1)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 量单位不一致的一定要进行单位换算,单位必须一 致才能计算。(2)写出方程式要注意配平,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 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注意标明。,知1导,归 纳,(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 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面 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 的下边。(4)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 中没有要求,一般保留一位小数。,【例

31、1】(南平)食盐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来制取氢氧化钠等物质。如有234 kg的氯化钠参与反应,可制得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2H2O=2NaOHH2Cl2),知1讲,通电,导引:本题已经给出了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题意可知:已知参加反应的氯化钠质量,求生成物氢氧化钠的质量。结合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设写找列求答”解题就可以了。,知1讲,解:设可制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11780234 kgx,答:可制得氢氧化钠的质量是160 kg。,设,写,找,解,答,总 结,知1讲,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实际上是利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来计算

32、(这是隐含的已知条件),因此只要已知化学方程式中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就可求出其他物质的质量。,知1练,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由于()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化学反应过程 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物质 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 D.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知1练,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则反应中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是()A.321 B5632232 C.16864232 D1683223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有: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比;设未知数;列、解比例式;写出简明的答案。正确的解题

33、步骤是()A.B C.D,2,知识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2导,1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见类型:,(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3)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4)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知2导,【课堂练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g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知2导,2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和关键 三个要领:(1)步骤要完整;(2)格式要规范;(3)得数要准确。三个关键:(1)准确书写化学式;(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例2】(福州)用石灰石泥浆

34、吸收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若用12.5 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配成泥浆,理论上碳酸钙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是多少?(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O22SO2=2CaSO42CO2),知2讲,导引:本题中已知的数据12.5 t是石灰石(混合物)的质量,而化学方程式中参与反应的是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因此计算时应先将石灰石质量换算成碳酸钙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高温,知2讲,解:设理论上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设,写,找,解,答:理论上能完全吸收6.4二氧化硫。,答,总 结,知2讲,守恒法是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常见的技巧解法,以下情况可用守恒法来解题:

35、(1)题目中大多为混合物质量,或有的尽管是纯净物质量,但没有全部参加反应,都不能直接参与计算;(2)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中只出现一种气体(或固体),可以是反应物,也可以是生成物,那么反应前后质量的减少量或增加量为生成(或反应)的气体或固体质量。,知2练,4 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当产生1 g氢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是()A.32 g B16 g C8 g D4,6 g镁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得到氧化镁的质量是()A.20 g B12 g C10 g D12 g,(中考南充)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1.3 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 g D。则在此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为()A.49 B81 C1011 D1344,知2练,(2016株洲)在“2A3B=2C4D”的反应中,已知8 g物质A完全反应生成11 g物质C和9 g物质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6 B32 C48 D64,知2练,8(2016沈阳)工业上电解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4Al3O2。电解20 t氧化铝最多可生产多少吨铝?(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t),通电,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计算依据,计算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设未知数,写方程式,求相对分子质量;标已知量,未知量,列比例式;求解,写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