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315158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课件.ppt(1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工程中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环境科学体系中一门基础性的学问和工作,更是环境科学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它主要研究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整体的组成、性质及变化规律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存的影响,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控制、利用、改造环境质量,使之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相适应。,6.1概述,6.1.1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和类型环境质量评价确定、说明和预测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类活动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影响程度称为环境质量评价。简而言之,环境质量评价就是对环境素质的优劣做定量的评述。环境质量评价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环境质量评价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质量的评价。狭义的环境

2、质量评价则仅指污染环境质量评价。,由于环境在时空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人类的社会活动又多种多样,所以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在时间域上可分为:环境质量回顾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质量影响评价。,(1)回顾评价对某一地区过去的环境质量,根据记载资料及有关的调查研究进行评价。通过环境质量回顾评价可以揭示该地区引起环境问题的形成和演变过程。进行这种评价必须有过去较长时间的环境监测和资料的积累。(2)现状评价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着眼于当前情况对一个区域内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为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现状评价还可以明了过去已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效果和收益。,(3

3、)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我国到现在为止只作前面两项。因此,环境影响评价不仅要研究建设项目在开发、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要研究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6.1.3环境质量评价的由来和发展,环境污染作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是从产业革命开始的。由于当时只顾生产,不顾对环境的污染,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产业革命的故乡-英国伦敦市早在1873年、1880年、1882年、1891年和1892年连续发生了一系列煤烟型大气污染事件,每次都造成众多人员的伤亡。,进入20世纪,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工业、交通都发生了迅猛的发展

4、,尤其是石油工业的崛起,工业过分集中,城市人口过分密集,环境污染由局部逐步扩大到区域,由单一的大气污染扩大到大气、水体、土壤和食品等各方面的污染,酿成了不少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为治理和改善已被污染的环境,为防止新的污染发生就要求加强,这首先就有一个如何全面正确地认识环境的问题。为在研究和认识环境问题中有共同语言,共同方法,共同标准,环境质量评价便应运而生。环境质量评价的实践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开始时,环境质量评价仅限于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环境现状的调查,繁琐而无重点的工作常常导致工程延期、费用增加。在美国,环境质量评价单位常常因为环境影响报告书不符合法律要求而受到法院起诉。所有这些都促使人们对环

5、境质量评价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6.1.4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方法,环境质量评价的好坏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既要将它支解为各个部分进行分析,同时也要将它作为有机整体研究。既要从宏观观察其表象的特点,更需要从微观探索其形成、变化和发展的机理,即从定性至定量分析,这样才能作出科学评价。,环境质量评价又根据评价对象不同、评价目的的不同、评价范围大小不同,所提出的评价精度要求也不一样,即对所能得出的评价结论与实际的环境质量两者之间允许的差异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进行环境质量评价有多种方法。例如:指数法、模式和模拟法、动态系统分析法、随机分析和概率统计法、矩阵法、网络法、综合分析法、经济损

6、益分析法等。上述各种方法对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均表示的是环境质量的相对概念,每种方法也都还可以引申出许多具体方法。,6.2环境标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人们已经认识到,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环境管理。而环境评价和环境管理必须依据统一的环境标准。,环境标准是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它是国家根据人群健康、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结构、状态的要求,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对环境要素间的配比、布局和各环境要素的组成(特别是污染物质的容许含量)所规定的技术规范。环境标准是评价环境状况和其他一切环境

7、保护工作的法定依据。,环境标准在控制污染、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中所起的作用表现如下:A.环境标准是制订环境规划和环境计划的主要依据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需要制订环境保护规划,而环境保护规划需要一个明确的环境目标。这个环境目标应当是从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出发,使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控制在适宜的水平上,也就是要符合环境标准要求。根据环境标准的要求来控制污染、改善环境,并使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B.环境标准是环境评价的准绳无论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编制环境质量报告书,还是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都需要环境标准。只有依靠环境标准,方能做出定量化的比较和评价,正确判断环境

8、质量的好坏,从而为控制环境质量,进行环境污染综合整治,以及设计确实可行的治理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C.环境标准是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环境管理包括环境立法、环境政策、环境规划、环境评价和环境监测等。如大气、水质、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方面的法令和条例,这些法规包含了环境标准的要求。环境标准用具体数字体现了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应控制的界限和尺度。违背这些界限,污染了环境,即违背了环境保护法规。环境法规的执行过程与实施环境标准的过程是紧密联系的,如果没有各种环境标准,环境法规将难以具体执行。,D.环境标准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颁布和实施环境标准,加强环境管理,还可以促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

9、积极开展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努力做到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环境标准的种类繁多,按适用范围和地区,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等。按其性质可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我国目前的环境标准体系,是根据我国国情总结自己多年来环境标准工作经验,参考国外的环境标准体系而制定的。它分为两级、七种类型。此外,还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图8-1给出了我国目前的环境标准体系。,我国从1973年颁布第一个环境标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起,环境标准化工作已经经历了30多个年头。环境标准从单一的排放标准逐步发展成为较为完整的环境标准体系,并形成一支环境标准的制定、修订、研

10、究及实施监督的队伍。同时积极开展国际间交流和合作,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委员会。,表8-1列出了历年来制定的各类环境标准的统计结果。,6.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6.3.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内容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中,首先应确定评价的对象、评价目的、评价范围和评价精度。通常对城市和工业区的评价要求精度比较高,对流域及海洋的精度要求比较低。,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包括单项因素的评价和整体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提高和综合。但不管哪一种评价,实质上都是对一定环境因素的系统分析和这种分析基础上的系统总结。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下:,环境污染评价指进行污染源调查,了解进入环境的污

11、染物种类和数量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扩散和转化,研究各种污染物浓度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建立数学模型,说明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特别是对人群健康已经造成的或未来(包括对后代)将造成的危害。具体包括气候环境、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理化特征等等。生态评价指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而进行的区域范围的自然环境质量评价。包括生物形态结构、能量分配、物质循环、生态功能、生态效果和生态效益等。,美学评价指评价当前环境的美学价值。美学评价主要评价受拟建项目影响的自然景观,风景区,游览区以及人工景观等具体美学价值的景点。社会环境质量评价包括经济结构、经济功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

12、状况等。,环境现状评价的范围可以按环境功能、自然条件、行政区等划分;评价过程中一般以国家颁发的环境质量标准或环境背景值为评价依据,它为环境管理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基础资料。,6.3.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步骤和程序,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一般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A.环境现状调查,数据和资料的收集根据评价目的和要求,收集有关环境本底特征的资料、并结合现场踏勘及污染源调查,经分析、研究提出环境监测内容和要求。环境现场调查中,对与评价项目有密切关系的部分应全面、详细,尽量做到定量化;对一般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调查,若不能用定量数据表达时,应做出详细说明,内容也可适当调整。,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主要有:搜集资料法

13、、现场调查法和遥感法。通常这三种方法的有机结合、互相补充是最有效的和可行的。,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地理位置;地貌、地质和土壤情况,水系分布和水文情况,气候与气象;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植物、农产品、动物产品等情况;大气、水、土壤等的环境质量现状;环境功能情况(特别注意环境敏感区)及重要的政治文化实施;社会经济情况;人群健康状况及地方病情况;其他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现状资料。,B.根据调研资料及监测数据,经分析整理,选定评价参数和评价的环境标准选取评价标准是现状评价的一个关键问题。首先要根据评价目的选择评价标准,例如评价渔区水体,就应当采取渔业水质标准作为评价标准。同时这些标准能包括和

14、反映的污染物。如不能完全包括和反映污染物的影响时,可借鉴和参考国外的标准。,C.选择评价的方法,建立评价的数学模式并进行评价各种污染物的计算和评价方法是不一样的,必须分别进行。D.划分环境质量等级E.提出环境质量评价的结论,并提出综合防治环境污染的对策和建议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基本程序见图8-2。,图8-2环境质量评价程序,6.3.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主要有调查法、监测法和综合分析法。(1)调查法对评价区域内的污染源(包括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排放量和排放规律)、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实地考察,取得定性和定量的资料,并以评价区域的环境背景值作为标准来衡量环境污染的程度;,(2

15、)监测法按评价区域的环境特征布点采样,进行分析测试,取得环境污染现状的数据,按环境质量标准或背景值来说明环境质量变化的情况。(3)综合分析法根据评价目的、环境结构功能的特点和污染源评价的结论,并根据环境质量标准,参考污染物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及环境背景值和评价的特殊要求等因素而确定评价标准,来说明环境质量变化状况。,6.3.4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主要是通过环境污染的监测和调查研究,了解大气环境的污染现状并加以评价。在进行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时,要选定评价差数,合理布置监测网点,科学处理监测数据,建立环境质量指数计算模式,确定大气环境质量等级或绘制环境质量评价图等。,A.评价参数评价参数(

16、亦称评价因子)就是在进行环境评价时所认定的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那些污染物(污染因子)。选择评价参数的依据是:本地区大气污染源评价的结果,大气例行的监测结果,以及生态和人群健康的环境效应。凡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大气例行监测浓度较高以及对生态及人群健康已经有所影响的污染物,均应选作污染监测的评价参数。,常用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参数有以下四种:(1)颗粒物 降尘、总悬浮颗粒物、飘尘;(2)有害气体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3)有害元素 氟、铅、汞、砷、氯、镉等;(4)有机物 芳烃、卤代烃、脂肪烃、总烃。,评价因子的选择因评价区污染源构成和评价目的而异,进行某个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时,可根

17、据该地区大气污染物的特点和评价目的从上述因子中选择几项,不宜过多。常用的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悬浮颗粒物,化工行业的环境质量评价中除前面的三个评价因子外,通常包括化工生产中的原料成分、中间体及产品作为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因子之后,就要安排对这些污染物的监测。,B.监测在大气环境污染监测中,采样点位置的合理及点数的安排非常重要。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随时间和空间不同变化很大,因此在监测时要注意考虑各种因素和条件,并详细地掌握污染物浓度分布情况,使之将采样点尽量布置合理。,常用的大气监测点的布设方法有:方格坐标平均布设采样(亦称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亦称放射式布点法);扇形布点法;功能分区布

18、点法;人口密度布点法等。,具体应用时可根据人力、物理条件及监测点条件的限制灵活运用。一般在污染源的下风向应多设监测点,在污染源少的地区和评价地区的边缘可少设监测点。另外,还要在不受大气污染影响的附近地区或者在上风侧,选定一二个对照监测点,以确定大气污染物的背景值,作为监测的对照值。,监测的频率、采样及分析方法均参照监测规范中的规定条文和分析方法,有时在大气监测时需要同步监测气象条件,因为大气污染物和气象条件有密切的关系,要准确地分析、比较大气污染物监测的结果,一定要结合气象条件来说明。,C.监测数据的整理和评价监测数据的整理,就是对监测的数据计算出统计值。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是几何平方法,计算式

19、为,环境质量指数有两种:反映单一污染物(污染因子)影响的为分指数;反映多项污染物共同影响的为综合指数。,6.3.5水体环境质量评价,为了保护和改善水域水质,合理利用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和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各国都在大力开展水质污染的研究和水质污染评价的工作。,A.水体评价的分类在一个水体评价中,可以只对其水质(即水的理化性质)进行评价,也可以对水域的综合体(包括水质、水中生物和底质)进行评价。从评价参数看,有单项参数评价和多项参数综合评价。从评价方法看有生物学评价和化学监测指标为主的评价方法,后者应用较为广泛。,B.水体环境质量评价参数随着人们对水质好坏及其变化规律认识加深,水

20、体环境质量评价参数不断增加,目前常采用的有数十项。根据评价参数反映的内容,将其大致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类。,C.监测环境水质的监测,一般都要在水体处于稳定状态的时间进行,并且对监测范围内所布设的各采样点应同时采样。这样既可得到某一时间里的水质状况,又能掌握整个监测范围水体中污染物的动态。目前,我国对河水、湖泊、水库、海域、底泥等各监测项目的取样器具、取样时间、取样点布设和取样方法等,已制定了统一的一般性原则。同时对主要评价参数的监测分析方法也作了统一的规定。在采集水样的同时,还要测量水的流速、流量、水温、过水断面面积、流道的坡度及粗糙度等。,D.水质评价方法及水质分级,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污染物对

21、环境的危害情况确定出主要污染物作为评价参数,再由各参数的分指数,经算术平均、几何平均或者取平均值与最大值的平方和的均方根等方法加以综合,求出各水质综合指数,最后按照不同形式的水质综合指数大小进行各种相应的分级。环境现状评价还包括污染源的调查和评价、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声环境质量评价、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区域环境质量评价等。,6.4环境质量影响评价,6.4.1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的由来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质量评价的一种类型,它是对一个建设项目或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将来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作出评价。进行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研究,其中包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生物地球物理影响和生物地球化学影响

22、)和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作为加强环境管理、防治污染、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自从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环境政策法(1970年1月1日实施),建立起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之后,发展很快。,世界各国纷纷通过立法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一些国际组织特别是国际金融组织也踊跃参加与推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出现蓬勃发展的趋势。各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的时间和形式详见表8-7,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明确提出要求,政府部门在制定对人类环境具有相当影响的方案和实行重要计划、批准开发建设项目时,必须先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6.4.2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的必要性环境影响评价

23、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战略措施。在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等项目动工之前,对它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和建成之后投产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作出预测和估断,也就是在掌握环境质量现状的基础上,评价环境质量未来的趋势。,我国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规定:“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必须在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基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查同意后,再编制建设项目的计划任务书”。显然,环境影响评价是在生产建设过程中由国家规定的必须进行的一项环境保护工作。,6.4.3 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的程序环境质量评价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

24、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编制评价工作大纲;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到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具体见图8-3。,图8-3 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6.4.4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的方法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是关于环境影响资料的鉴别、收集、整理的结构机制,以各种形象化的形式提出各种信息,向决策者和公众表述开发行为对环境影响的范围、程度和性质。在环境影响评价工

25、作中,评价方法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手段。自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以来,各国在影响评价的实际工作中已提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评价方法。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可以归纳很多,主要有如下方法。,A.立表清单法清单法是最早发展起来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现在还在普遍使用。它是将环境影响参数和工作开发方案同时列在一种表格里进行表述的办法。譬如,把建设方案分成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三个阶段,把方案可能造成的影响如大气质量、水质、施工、噪声、社会、经济等中的每一项再分成若干等级,与上述阶段排列在一种表格里。根据此表可以鉴别出建设各个阶段对环境造成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清单的范围是由简单的明细表到包括对各种影响的分级和加权提供指

26、导的比较复杂的变形。清单法包括简单清单法、描述性清单、分级清单和询问型清单等多种。,B.矩阵法各种清单法只是论述了环境而没有注意工程本身的开发特性。而工程的环境影响和工程特性紧密联系,开发特性又可影响清单的特征。为了弥补清单法的这一不足,人们研制了当前使用比较多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类型-相互作用矩阵。该方法是把计划行动和受影响的环境特性组成一个矩阵。,矩阵横轴上列出计划行动,纵轴上列出环境特性和条件,然后在矩阵各栏目列出从110的数值,1表示影响小,随着数值的增大表明影响大,10表示影响强烈。从而以定量或半定量的数据表示计划行动对环境影响的大小。这种方法是一种综合评价法,能表示出物理生态环境、社

27、会 经济环境等多种行动和项目的关系。缺点是不能预测综合汇集的指数,选择性较差。矩阵法又可以分为Leopold相关矩阵法和迭代矩阵法等多种。,C.指数法指数法是Battelle-Columbus研究所在1972年最早提出来的。它是利用某种函数曲线做图的方法,把环境影响参数变成环境质量指数或评价值,来表示开发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由此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具体做法是:将各种环境影响参数通过评价函数计算转换成环境质量值;环境质量的指数取值范围为01之间。0代表环境质量差,1代表环境质量良好;对大气、水质而言,0代表最大容许浓度,1代表自然环境本底值;根据环境影响参数和环境质量指数绘出函数图;根据函数

28、图或根据环境质量指数值,确定供选择的方案。,该方法条理清楚,选择性强,能全面表达各种主要变化,但难以强调社会经济方面的评价。,D.图形叠置法将评价的地区划分为若干个地理单元。在每个单元,将调查和监测分析的结果和影响评价值,按照绘制地图和统计图的方法,绘制成环境评价地图。然后把这些图衬于地区图之上,做成复合图。这种复合图能反映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以及地区环境的空间结构和分布规律,一般以网格图、类型图或分区图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可以通过涂加颜色和阴影深浅表示影响大小。这种图形可由人工绘制也可以用收集和储存数据的计算机绘制。图形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能一目了然地认识有关环境质量影响状况、动态及发展规

29、律,指明影响的性质和程度。缺点是表达不够全面、细致。不能对建设项目的影响做出定量表示。,E.模拟模型法在物理、生物、社会 经济领域中,复杂关系的定量或定性的探索性描述就叫模拟模型法。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已提出的模拟模型有多种,如生态系统模拟模型、动态系统模拟模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污染分析模型等。但不管哪一种模型都是把开发、生产、资源、能源和环境污染、社会经济影响等复杂关系整个构成各种能模拟实际情况的关系式、图示或程序,从而预测环境变化和污染状况,评价建设项目或计划行动带来的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还包括网络法、组合计算辅助法、系统图示法、定量的综合评价方法-ECES法等。在这些环境影响

30、评价方法中,应用的原理、需要的设备条件及最后结果的表示方式等都不一样。在结果的表述中,有的是定量的数据,有的则是定性的表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正在不断改进,科学性和实用性不断提高。目前已从孤立地处理单个环境参数发展到综合参数之间的联系,从静态地考察开发行为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发展到用动态观点来研究这些影响。,6.4.5 环境质量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是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和内容的书面表现形式之一,在编写过程中应遵循下列原则:环境影响报告书应该全面、客观、公正,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面工作;评价内容较多的报告书,其重点评价项目另编分项报告书;主要的技术问题另编专题报告书。,文字应简洁、准确

31、、图表要明确。大项目,应有主报告和分报告(或附件)。主报告应简明扼要,分报告把专题报告、计算依据列入。环境影响报告书应根据环境和工程特点及评价工作等级,选择下列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写的基本格式有两种,一种是以环境现状(背景)调查、污染源调查、影响预测及评价分章编排的。它是(1986)国环字第003号文件附件一中规定的编排格式。另一种是以环境要素(含现状评价及影响评价)分章编排的。下面对按环境现状调查及影响评价分章的编排的要点加以叙述。,2.建设项目概况a.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b.建设规模(扩建项目应说明原有规模)、占地面积及厂区平面布置(应附平面图);c.土地

32、利用情况和发展规划;d.产品方案和主要的工艺流程;e.职工人数和生活区布局。,3.工程分析报告书应对建设项目的下列情况进行说明,并要作出分析。a.主要原料、燃料及其来源、储运和物料平衡,水的用量与平衡,水的回用情况;b.工艺过程(附工艺流程图);c.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颗粒物(粉尘)、放射性废物等的种类、排放量和排放方式,以及其中所含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浓度;d.产生的噪声、振动的特征及数值等;e.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方案;f.交通运输情况及厂地的开发利用。,4.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背景)调查环境现状(背景)值是环境影响预测的基础数据。环境现状(背景)调查包括如

33、下内容。a.评价区的地理位置(应附平面图);b.评价区内的地质、地形、地貌和土壤情况,河流、湖泊(水库)、海湾的水文情况,气候与气象情况;c.大气、地面水、地下水和土壤的环境质量现状调查;,d.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农作物等情况;e.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温泉、疗养区以及重要的政治文化设施情况;f.社会经济情况,包括:现有工矿企业和生活居住区的分布情况,人口密度,农业概况,土地利用情况,交通运输情况及其社会经济活动情况;g.人群健康状况和地方病情况;h.其他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的现状资料。,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分为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水环

34、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噪声环境预测与评价、土壤与农作物环境影响分析、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对人群健康影响分析等。具体的影响预测及分析包括以下内容。,a.预测环境影响的时段;b.预测范围;c.预测内容及预测方法;d.预测结果及其分析和说明。,6.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a.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特征;b.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范围、程度和性质;c.如果进行多个厂址的优选时,应综合评价每个厂址的环境影响并进行比较和分析。,7.环境保护措施的评述及环境经济论证,并提出各项措施的投资估算(列表)。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是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统一的角度论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由于这三个

35、效益的估算难度很大,特别是环境效益中的环境代价估算难度更大,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方法,使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待于今后的研究和开发。9.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的建议,10.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简要、明确、客观地阐述评价工作的主要结论,包括下述内容。评价区的环境质量现状;污染源评价的主要结论,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建设项目对评价区环境的影响;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的主要结论及建议;从三个效益统一的角度,综合提出建设项目的选址、规模、布局等是否可行。建议应包括各节中的主要建议。,11.附件、附图及参考文献主要包括建设项目建议书及其批复,评价大纲及其批复,在图表比较多的报告书中可编附图分册。有些项目要做风险评价,要有公众参与章节,有的项目生态评价或社会评价是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