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重度烧伤救治体会.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15628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重度烧伤救治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儿重度烧伤救治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儿重度烧伤救治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重度烧伤救治体会.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儿重度烧伤救治体会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作者:高凤荣 刘书娟 王漫丽          1 临床资料      &n

2、bsp;   我院自20072010 年收治28 例小儿特重烧伤,其中男性17 例,女性11 例,年龄11 月12 岁,平均3.8 岁。烧伤总面积25%90%,平均总面积38.1%,平均深II面积21.7%,平均 III面积6.62%。28 例中出现一种或先后发生多种并发症15例,占53.5%,主要并发症有休克9 例,占32.1%,败血症7 例,占25%,肺炎3 例,占10.7%,惊厥2 例,占7.1%,上消化道出血1 例,占

3、3.5%,死亡1 例,占3.5%。          2 结果          28 例小儿特重烧伤,治愈26 例,治愈率为92.8%,退院1 例,死亡1 例,死亡率为3.5%。          3 治疗体会     

4、;     3.1 小儿与成人生理特点有明显差异,小儿相对体表面积大,体液含量高,血容量少,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全,代偿能力差,因此小儿特重烧伤较成人更易发生休克,休克进展快,严重危及生命,必须尽早积极治疗。休克期复苏治疗体会如下:          尽快建立可以保证输液速度的静脉通路;          输液量、成分与比例:休克期第一个24 小时扩容

5、,晶胶体总量补液公式1.82 ml/Kg/1%。第二个24 小时晶胶体总量减半,晶胶体比例一般为2:11:1,视烧伤严重性增减胶体量。晶体常选用平衡液、生理盐水、5%糖盐水、5%碳酸氢钠等,胶体选用血浆、白蛋白及全血等,每日水分80100 ml/kg,补液时晶体、胶体、水分交替进行。          根据休克监测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是每小时尿量来调整输液速度及增减输液量,一般维持尿量11.5 ml/kg/h 为宜。    &n

6、bsp;     头面颈部严重烧伤及合并吸入性损伤者,应限制输液量,适当增加胶体比例,在无休克条件下,休克期可边补液边脱水,宜选用20%甘露醇利尿脱水以防止发生脑水肿、呼吸道梗阻、肺水肿等并发症。          最好用输液泵输液,这样能较好地控制输液速度,防止因短期内输液过多过快所致的并发症如脑水肿、充血性心衰、肺水肿等。          小儿肾脏发育不全,对水

7、电解质酸碱平衡的调节能力差,输液时应动态监测相应的化验指标,及时调整输液内容以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3.2 败血症的防治          除小儿自身抵抗力差外,小儿特重烧伤后,大面积皮肤受损,屏障抗感染力降低,为细菌敞开了门户;另外大量体液及蛋白从创面丢失导致患儿血清白、球蛋白等明显下降;烧伤休克及毒素对免疫系统的损害,都降低了患儿机体抗感染能力;故小儿特重烧伤后易发生全身侵袭性感染败

8、血症,死亡率高,积极防治败血症是提高小儿特重烧伤治愈率的关键之一。败血症的发生与小儿特重烧伤严重程度、休克、创面感染、肠道细菌失调与易位,全身营养状况及抵抗力有关。因此防治败血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全面了解患者伤情及发生败血症的潜在因素。           休克期力争平稳渡过,避免休克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损害,休克期补液一开始就应注意支持治疗,输血浆、白蛋白、全血、人血免疫球蛋白、补血康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加强创面处理,特别是早期创面处理,防止创面感染,并定期创面培养,了解创面细菌及药敏情况供选择抗菌素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