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头状瘤高危病毒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16002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乳头状瘤高危病毒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乳头状瘤高危病毒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乳头状瘤高危病毒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乳头状瘤高危病毒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乳头状瘤高危病毒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乳头状瘤高危病毒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肿瘤之一,全球每年约有50万新发患者,其病死率居女性肿瘤死亡率的第2位1。但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从不典型增生到宫颈癌要经历10年左右时间2。从原发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到发生肿瘤的时间约为2050年3,若此期间及时诊断、正确处理则可阻断癌变的发生。宫颈癌是唯一病因明确的癌症,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HPV阴性者患病的风险几乎为零4。本研究选取在我院门诊妇科要求宫颈癌筛查的患者1300例,同时行HPV-DNA检测和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对比两种方法在宫颈癌筛

2、选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1月来我院门诊妇科要求宫颈癌筛查的患者1300例,均符合以下条件:无子宫切除史、无身孕、无盆腔放射治疗史、无细胞学检查异常或宫颈上皮内病变史,1年内未参加过宫颈癌普查的未处于月经期的妇女。患者年龄2365岁,平均(35.09.5)岁。同时进行HPV-DNA检测和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其中任何一项阳性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检查前3d不做阴道冲洗,不使用阴道内药物,24h内禁止性行为。 1.2 方法 1.2.1 TCT检测方法 使用专用的TCT采样器抵住宫颈表面及颈管转动5次,然后取出采样器放

3、入保存液瓶内送检。细胞学诊断标准:采用TBS分级系统进行细胞学诊断:正常范围(WNL);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阳性结果ASCUS。 1.2.2 高危HPV检测方法 使用专用的取样刷置于宫颈口与黏膜交界处逆时针转3圈,停留10s,再将取样刷放于盛有细胞保存液的试管内,拧紧盖子,送检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实验(HC-)检测13种高危型HPV,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阳性结果1.00。 1.2.3 阴道镜下病理组织学检查方法 阴道镜下见

4、异常宫颈图像,在病变部位取活检;未见异常图像,则在3、6、9、12点取活检,阴道镜图像不满意者行宫颈搔刮术,取下组织后送病理检查,病理诊断分为正常或炎症、CIN级、CIN级、CIN级、原位癌或早期浸润癌。阳性结果CIN。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种筛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2 结果 两种方法病理学筛查结果对照,HPV阴性者无一例患CIN及宫颈癌,而TCT阴性仍有3例患CIN,2例患宫颈癌,见表1。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上升,HPV检查的敏感性上升,对CIN及宫颈癌的敏感性甚至达到100%,见表2。HPV检查对于CIN、CIN、CIN及宫颈癌的敏感性均高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见表2。对比两种筛查方法对病理结果CIN筛查的检出率,HPV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T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019,P0.05),见表3。对比两种筛查方法对病理结果CIN筛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HPV筛查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高于TCT,见表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