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毕业论文痤疮在中医内科的疗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毕业论文痤疮在中医内科的疗法.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 X 大学毕业论文痤疮在中医内科的疗法姓 名:_2014年6月25日痤疮在中医内科的疗法 【摘要】 中医学中将痤疮定义成多个不同的名称,如:肺风粉刺、酒刺、粉刺等。最近几年临床显示,我国的总发病率达20%一24%,而青春期男女则是该病的多发群体。痤疮常见于皮脂腺较多的位置,如:面部、胸口、后背等,而局部疹痒的患者,病程持续时间可达数年,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针对这一点,本文重点分析中医法治疗痤疮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痤疮治疗;中医内科;临床应用 1 从肺胃治疗 1.1 泻白散加减 通过李氏方法对68例病人进行治疗研究,所选择的药物配方按照医学资料记载要求:桑白皮、地骨皮15g;黄
2、岑、知母、麦冬、五味子各10g;桔梗6g;根据病人的具体状况适当调整。经治疗后,36例痊愈, 25例好转,7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0%。 1.2 银翘散加减 通过马氏方法对54例病人进行治疗研究,结合银翘散加减对肺胃热盛型痤疮加以治疗。药物配方: 野菊花30g、红花10g、金银花20g、黄苓10g、竹叶10g、泽泻20g、龙胆草10g、枇杷叶15g、连翘15g、炒桅子10g、天花粉10g、焦麦芽18g、焦山植18g、焦神曲18g、焦槟榔18g;可根据患者病情合理调整剂量。经过治疗后,34例痊愈,13例显效,47例无效,总有效率达87%。 2 从脾胃治疗 2.1 积实导滞汤加减 苗氏理论研究中提出
3、痤疮病主要是因为脾胃失运、湿热内积、熏蒸于颜面、胸背等所致。在治疗过程中需积极结合清化湿热法,以积实导滞汤化裁对40例痊疮病人加以治疗。具体配方: 积实6g,川芎9g,生大黄6g,茯苓9g,黄等6g,黄连6g,生白术4g,生山碴15g,连翘9g,防风6g,赤芍9g;持续用药10d 则为1个疗程。若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囊肿依旧无法消除,则添加半夏9g、莱菔子6g、陈皮6g;月经患者则添加香附9g、当归6g;对舌体胖大、齿痕的病人则需添加黄等减量3g、黄连2g,白术加量15g,此外,生苗仁12g、泽泻6g、陈皮6g。持续2个左右的疗程后,总有效率达95.2%。 2.2 二陈汤加减 陈氏方法
4、中采用二陈汤加减方法,对16例脾虚痰湿型患者治疗。具体配方为: 半夏、惹芭仁、茯苓、扁豆各15g,陈皮5g,苍术、山植、车前子各10g。经过治疗后,痊愈9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87.5%。 3 从肾部治疗 3.1 三才封髓丹加减 宋氏方法中,参照了当前临床理论中痤疮是因雄激素分泌过多,采取了借助于中药补肾泻火的方法。本组研究了三才封髓丹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53例病人。经过治疗后,26例痊愈,19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4.3%。 3.2 二至丸加减 卢氏理论里提出肾阴不足、相火过旺,痤疮因肺胃血热,上薰面部肌肤后造成该病的出现。在治疗过程中需结合肾部情况处
5、理,选择滋肾泻火、清肺解毒等方法,使用二至丸化裁对65例实施治疗。药物配方: 鱼腥草15g、连翘15g、女贞子15g、早莲草15g、知母10g、黄柏10g、桑白皮10g、蒲公英15g、丹参30g、生地20g、枇杷叶15g、甘草6g,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经过持续2个疗程的治疗处理,治疗组、对照组的痊愈达43%、35%;好转率达52%、45%;无效率达5%、20%。两组疗效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4 从肝部治疗 柴胡疏肝散加减 何氏方法中提出女子痤疮具备肝郁、肝热的病机,通过疏肝清肝方法对32例女性病人实施治疗。药物偏方:柴胡、香附各10g,赤芍、丹皮各12g,茜草20g,黄等6g,夏枯草
6、、丹参、白鲜皮各15g,随兼证加减。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 19例治愈,10例好转,3例疗效不显著,治愈率59.4%,好转率达90.6%。 5 从心论治 5.1 三黄泻心汤加减 胡氏方法中提出一清胶囊对62例病人治疗,36例对照组结合vitB6、安体舒通、四环素。观察组治愈率达29.0%,总有效率达87.1%;对照组治愈率达16.67%,总有效率达72.2%。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 5.2 连翅败毒丸加减 戴氏方法中对42例患者采取治疗方法,病人主要症状表现为丘疹型、脓疮型,日常生活中病人情绪不稳定,常出现口疮,目赤,小便黄,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数。选择“连翅败毒丸”加减进行清心解毒。药物配方:生大黄15g、香附9g、连翘12g、苦地丁12g、黄连10g、穿山甲9g、木贼12g、丹皮12g、白花蛇舌草30g、桅子10g、淡竹叶10g、甘草3g;持续使用20d为一疗程。经治疗后, 30例治愈,8例出现复发情况,二次治疗痊愈;8例好转;4例无效,总治愈率达71.4%,总有效率达90.5%。 参考文献 1 陈力.痤疮的中医药辨治概况J.江苏中医药,2003,(10). 2 李永久.中医治疗痤疮临床验案J.内蒙古中医药,2007,(04). 3 王弘志中药学.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