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拉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皮肤急性过敏的临床疗效37例临床效果观察.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16371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摩拉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皮肤急性过敏的临床疗效37例临床效果观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摩拉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皮肤急性过敏的临床疗效37例临床效果观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摩拉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皮肤急性过敏的临床疗效37例临床效果观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摩拉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皮肤急性过敏的临床疗效37例临床效果观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摩拉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皮肤急性过敏的临床疗效37例临床效果观察.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摩拉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皮肤急性过敏的临床疗效37例临床效果观察【摘要】 目的 研究摩拉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皮肤急性过敏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7例不同原因导致的皮肤急性过敏患者进行生物治疗,输入频率为1000Hz不同的4个治疗波形,每日1次,共2次,随访1个月。结果 37例患者中,总有效率是83.8%。 结论 摩拉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皮肤急性过敏患者,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效果可以重复。 【关键词】 皮肤急性过敏;摩拉生物治疗;频率;疗效Treatment of acute skin allergy 37 cases with Mora therapy:a clinical studyYAN

2、G Yang, Lin Min, Li Zhi-lan.(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Guangdong Provincial Crops Hospital,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 Guangzhou 510507,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skin allergy. 37 cases were subjected to Mora therapy two times. Results

3、 of these cases,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was 83.8%. Conclusion Mora therapy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cute skin allergy without obvious adverse Frequency allergyKey words acute skin allergy; Mora therapy; frequency; efficacy各种因素导致皮肤急性过敏,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抗组胺药物治疗和激素疗法,但是有些患者如伴有感染、慢性病等,激素疗法相对禁忌

4、,生物共振检测结果还存在一定争议,摩拉生物共振治疗是利用低频波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一种新方法。2006年2月至2006年5月,我们观察德国摩拉生物诊断治疗系统(Mora-super)治疗急性过敏的疗效。对象和方法1.对象:34例为我科门诊患者,3例住院患者,其中男18例,女19例,平均年龄27岁(352岁),平均病程3天。其中药物过敏 8例,接触性皮炎5例,过敏原因询问不出24例。临床主要表现特点:突然起病,皮损以风团、红斑或丘疹表现为主,剧烈瘙痒。记录每位患者的联系方式,随访。2.观察方法:仪器为德国Med-Tronik公司生产的摩拉生物治疗仪(Mora-Super+)。治疗具体步骤:每位患者坐

5、在椅子上,双脚赤足各踏在镀金板电极上,双手各手握一柱状电极,操作者按照机器操作手册,依次输入4个系统固有的治疗程序:109、135、78、107,频率均为1000Hz(各程序波形不同),表示给予生物节律调整、胃肠调节、器官支持、淋巴排毒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无明显感觉,一些患者可感觉手握电极时有轻微膨胀感,治疗时间约为20分钟,治疗后不用药物治疗,治疗后嘱患者多饮水和早休息,治疗次日评估治疗效果,疗效不佳者再接受一次治疗,总共2次治疗。3.疗效评估:根据临床症状的改善及治疗后1月有无复发进行疗效判定。痊愈:皮损完全消退、无瘙痒,停止治疗1月内无复发;好转:皮损部分消退、瘙痒减轻;无效:症状无改善

6、。结果37例患者治疗后1月观察,有28例痊愈,6例显效,有效率为83.8%,痊愈率为75.7%。12例在摩拉疗法治疗前外院曾给予过激素和/或抗组胺药物治疗,疗程均3天以上,疗效不佳;25例为初诊患者,其中2例药疹患者住院观察疗效,次日瘙痒消失,第4日皮疹消退;有10例患者次日诉症状加重,4例患者随即接受了第2次治疗后,第2天症状消失,6例放弃继续治疗到外院接受药物治疗。表1 摩拉生物治疗仪治疗37例急性皮肤过敏患者的疗效所有患者在治疗后24小时内有不同程度的口渴、疲倦症状发生,24小时后症状消失,未见其它不良反应发生,1月后随访患者,未见复发和不良反应。讨论摩拉生物治疗系统的理论基础基于量子物

7、质理论1,在量子物理学中,将物质的基本单位称为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中子等都是基本粒子(可归纳为量子),每一个基本粒子因为其本身具有微弱的磁场产生自旋,旋转后都能产生磁能(电磁波)2。人体也是由物质组成,当疾病发生时,机体的局部的基本组成粒子产生的电磁波会发生紊乱,调整和纠正这种紊乱,从而促进机体的趋于平衡。 摩拉生物治疗系统通过输入不同的波形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生物共振疗法同中草药、针灸等在国外被称为辅助替代医学疗法(complementary alternative medicine ,CAM), 在欧洲尤其是德国应用较为广泛3。但是该疗法还存在一定的争议,Ernst 认为该疗法和安慰

8、剂疗效相同4,在对照研究中,Nienhaus研究了生物共振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症状的效果,生物共振相比较于对照组在主观症状,物理检查结果,气质以及传导部分测量方面产生了引人注目的显著的疗效,校对主要终点测定(主观症状,物理检查结果)的平均分值在生物共振治疗组改善了48.2%, 安慰剂只改善了3.8%5。此外Islamov等人证实生物共振治疗使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淋巴细胞的蛋白化合物抑制了60,另外一项研究证实生物共振治疗增加了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浓度并使得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得活性正常化6,7。国内的一些临床研究也支持该疗法的治疗效果8,9 。由于该系统对过敏原的检测过程中要

9、求操作者对穴位的掌握,穴位探笔的方向和力度都有较高的要求的原因,检测结果和传统的抽血法、皮试法和斑帖法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我们在治疗急性过敏中没有利用该系统检测患者的过敏原,而是直接输入系统自带的固定治疗程序进行治疗(输入的波形由于厂家专利技术的原因而无法得知),临床效果较为满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个别患者第一次治疗后出现反跳现象,可能和个人体质有关,治疗效果发现儿童效果优于老年患者。该疗法对一些有激素禁忌症如感染、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和儿童,不失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对传统的治疗方法不失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其具体机理可能为相长干涉导致身体波被调相过的电子波束所加强, 而相消干涉则

10、起抑制作用;如果身体的生理状况合适时,相长干涉是一种补充机制,而相消干涉为还原(reduction)机制10。我们还需要扩大治疗例数和下一步设对照组,进一步积累临床治疗经验。【参考文献】1 江向东,黄艳华.量子物理学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81.2 陈镇运,黄励.简明物理词典M .武汉:湖北人们出版社,1995,298-312.3 Schafer T .Epidemiology of complementary alternative medicine for asthma and allergy in Europe and Germany. Ann Allergy Asth

11、ma Immunol. 2004 Aug;93(2 Suppl 1):S5-10.4 Ernst E,Bioresonance, a study of pseudo-scientific language.Forsch Komplementarmed Klass Naturheilkd. 2004 Oct;11(5):306; author reply 3065 Nienhaus J, Galle M. Plazebokontrollierte Studie zur Wirkung einer standardisierten MORA-Bioresonanztherapie auf funk

12、tionelle Magen-Darm-Beschwerden. Forsch Komplementarmed. 2006 Feb;13(1):28-34. 6 Islamov BI, Funtikov VA, Bobrovskii RV, et al. Bioresonance therapy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heat shock proteins. Biull Eksp Biol Med. 1999 Nov;128(11):525-8.7 Islamov BI, Balabanova RM, Funtikov VA, Gotovskii YV et

13、al. Effect of bioresonance therapy on antioxidant system in lymphocytes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Bull Exp Biol Med. 2002 Sep;134(3):248-50.8宋克敏,杨荣娅,敖俊江.百康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变应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32(10):6166179张一峰,李恩群,李惠.百康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慢性荨麻疹56例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11):69970010刘洪广,周琳,蒋大宗.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对古老针灸经络理论的分析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9(2):42-46 ?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