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隧道式小切口非超乳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体会.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16619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内障隧道式小切口非超乳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白内障隧道式小切口非超乳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白内障隧道式小切口非超乳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内障隧道式小切口非超乳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内障隧道式小切口非超乳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体会.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白内障隧道式小切口非超乳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体会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摘要】隧道式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操作容易掌握,不需特殊仪器,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关键词】小切口  非超乳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我院眼科于2007年和2008年、2009年白内障复明光明行动集中行白内障隧道式小切口非超乳人工晶体植入术29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分析如下。      &n

2、bsp;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98例298眼,年龄39-92岁,晶体硬度为1-4级,包括先天性,代谢性,外伤性,老年性白内障。植入人工晶体度数经角膜曲率及A超确定,所有病例术前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眼病和手术禁忌者,经术前常规裂隙灯,眼底,B超,全身常规各项检测。         1.2方法  经常规准备,术前30分钟充分散瞳,球周麻醉,开睑器开睑,做上直肌固定线。1100100 点处角膜缘

3、剪开球结膜,做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止血;于角膜缘后界约2mm 做巩膜直切口,长66.5mm,切口深约1/21/3层。在此平面以隧道刀分离巩膜形成隧道,达角膜缘内1mm,并向两侧分离,1200点处进入前房。前房内注入粘稠剂,行连续环形撕囊术或截囊术,直径约6mm。成熟期白内障可用截囊针行拨核术,使之移至前房。未熟期白内障可先行水分离晶体核,以穿刺刀扩大内切口,使之略大于外口,充分做水分离,尽量缩小晶体核的直径,松动晶体核并使之脱位出囊袋,前房内注入少量粘稠剂,尤要注入晶体核前方,伸入注水圈套器至晶体核后方,托起晶体核,沿切口后唇挽出晶体核,用注吸针头清除前房皮质。再次注入粘弹剂,植入人工晶体

4、。吸出前房粘弹剂。前房保持良好,切口在6mm以内可不缝合,恢复球结膜;若巩膜切口漏水,或达7mm者,可缝合1、2针。术毕球旁注射庆大霉素2万单位,地塞米松2.5mg,包单眼,患者可自行走回病房。         2  结果         术后视力明显提高0.3及其以上者275,占92%,剩余均在0.05及其以上,脱盲率为100%。其中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6例,3例在娩核时,3例在注吸时发生,6例均用微型囊膜剪将玻璃体充分剪断清除,1例破裂口过大,

5、放弃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佩戴眼镜,其余5例一期植入人工晶体入睫状沟。         3  讨论         我们通过临床实践对白内障小切口非超乳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有如下体会及注意要点。手术操作要点:         (1)巩膜隧道切口要有一定的宽度及板层厚度,并边缘整齐,厚薄均匀,做斜面切口分离时过于向后,进入眼内时过于靠近虹膜根部都可使术中虹膜脱出,前房

6、变浅,以致以后的操作发生困难。角巩膜切口要达到或超过6mm,尤其内口,要够长,使硬核易于挽出。      (2)前囊膜切开以连续环形撕囊较为安全,尤其在注吸皮质时不易引起后囊膜破裂,且能保证人工晶体植入在囊袋内。         (3)挽核前用粘弹剂比不用好,尤其是核大不易顺利通过切口时,可保护角膜内皮,减轻术后角膜水肿。         (4)挽核时尽可能贴切口后唇拖出,而不要向上托起,以免损伤角膜内皮。

7、碰上核大且硬者,尤其是4、5级核,切口应尽可能大些,可达8mm,避免强行圈核擦伤角膜内皮或核翻转,造成悬韧带断裂或后囊破裂。         (5)后囊膜破裂多发生于冲吸皮质时,挽核引起后囊膜破裂的机会甚少。本组后囊膜破裂发生的原因为:环形撕囊不成功,形成放射状撕裂或改用开罐式截囊,锯齿状残缘在注吸皮质时被撕裂。术中眼压过高,玻璃体及后囊膜前突,前房浅,注吸头且直接触及后囊膜,将其吸破。在植人工晶体时,绊套住后囊膜未被术者发现,当转动调位时发生后囊膜破裂。      &nbs

8、p;  (6)本组发生3例角膜后弹力层脱离,与切口位置靠前及器械反复进出前房有关,术中尽量操作轻柔,避免器械反复进出眼内。         白内障晶体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手术源性散光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原因,角膜散光与切口的长度成正比,切口越长,手术性散光越大,超声乳化术使术后散光减少到最低限度,使术后视力恢复快而稳定,但因设备昂贵等因素而影响了在基层医院的推广。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恢

9、复快、术后散光少等优点,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其效果几乎可与超声乳化术相媲美。据报道,超声乳化术与非超声乳化术术后3d的视力差异有显性,超声乳化组明显优于非超声乳化组,而在术后3个月时两组的视力差异则无显著性2。超声乳化术从技术条件、设备、手术费用上要比非超声乳化术高很多,不利于在基层推广,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不需特殊设备,手术方法易掌握,费用低,非常适合用于基层没有超声乳化仪的医院广泛推广。 参 考 文 献 1张效房,吕勇,马静,等. 介绍一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J.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0,22(2):501-502. 2何伟,徐玲,张欣.适合中国国情的非超乳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2):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