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路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路径.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路径一、急性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0/20.1/20.9)第一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ICD-10:I21.4)第一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ICD10:I21.0- I21.3)(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01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1.
2、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满足:a. 临床发作特点:表现为运动或自发性胸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b. 心电图表现: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0.1mV ,或T波倒置0.2mV,胸痛缓解后ST-T变化可恢复。c. 心肌损伤标记物不升高或未达到心肌梗死诊断水平。2.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满足:a. 缺血症状(缺血性胸痛大于1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缓解不明显),b. 心电图变化提示有新的心肌缺血,即新的ST-T动态演变(新发或一过性ST压低0.1mV,或T波倒置0.2mV)。c.心肌标志物升高达到心肌梗死诊断水平。3.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满足:a.持续剧烈胸痛
3、30分,含服硝酸甘油(NTG)不缓解;b. 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0.1mv;c. 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激酶CK、CK同功酶MB、心肌特异的肌钙蛋白cTNT和cTNI、肌红蛋白)异常升高(注:符合前两项条件时,即确定诊断为STEMI,不能因为等待心肌标志物检测的结果而延误再灌注治疗的开始)。(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01年)及2007年AC
4、C/AHA与ESC相关指南1.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危险分层:根据患者TIMI风险评分或心绞痛发作类型及严重程度、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记物测定结果,分为低、中、高危三个组别。 2. ST抬高急冠静脉溶栓治疗(以下为优先选择指征):无溶栓禁忌证,发病90分钟)。溶栓指标:从急诊室到溶栓治疗开始(door-to needle time)30分钟。 3.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1-3日)和吸氧 持续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 饮食和通便 (STEMI患者必备治疗) 4. 药物治疗 抗缺血治疗(硝酸酯、吗啡、受体阻滞剂、钙抗剂) 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抗凝治疗(肝素
5、或低分子肝素) 调制治疗(他汀类) ACEI 用于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或心力衰竭、高血压,以及合并糖尿病的非ST段抬高急冠患者或伴肺淤血,LVEF40%的前壁STEMI患者。如无低血压等禁忌症,应在24小时内口服。不能耐受者可选用ARB治疗。中成药(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20.0/20.1/20.9不稳定性心绞痛疾病编码、ICD-10:I21.4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疾病编码或ICD10:I21.0- I21.3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疾病编码;2.除外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等疾病、心包炎等疾病或严重机械性并发症者;3.
6、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酮体、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查:(1)血气分析、脑钠肽、D-二聚体、血沉、C-反应蛋白或高敏C-反应蛋白;(2)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负荷试验;(3)心肌缺血评估(低危、非急诊血运重建患者)。(七)选择用药。1.双重抗血小板药物:常规联用阿司匹林+氯
7、吡格雷。2.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等。3.抗心肌缺血药物: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等。(1)受体阻滞剂:无禁忌证者24小时内常规口服。(2)硝酸酯类: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静脉滴注维持,病情稳定后可改为硝酸酯类药物口服。(3)钙拮抗剂:对使用足量受体阻滞剂后仍有缺血症状或高血压者,如无禁忌可应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4.镇静止痛药:硝酸甘油不能即刻缓解症状或出现急性肺充血时,可静脉注射吗啡。5.抗心律失常药物。6.调脂药物: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用于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或心力衰竭、高血压,以及合并糖尿病的非ST抬高急冠患者或伴肺淤血,LVEF
8、40%的前壁STEMI患者。如无禁忌症或低血压,应在24小时内口服。不能耐受者可选用ARB治疗。8.其他药物:(中成药) (八)必要的住院复查项目 (九)出院标准1. 生命体征平稳;2. 血液动力学稳定;3. 心电稳定;4. 心功能稳定;5. 心肌缺血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危重。2.出现严重并发症。二、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症(ICD-10:I20.0/20.1/20.9)、(ICD-10:I21.4)或(ICD10:I21.0- I21.3)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到达急诊科时
9、间: 年 月 日 时 分溶栓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实际住院日: 天标准住院日10-14天 时间住院第1天(CCU)住院第2天(CCU)住院第3天(CCU)主要诊疗工作 完成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描记“18导联”心电图,评价初始18导联心电图 监护、急救和常规药物治疗 密切观察、防治并发症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诊断、鉴别诊断、危险性分层分析、确定诊疗方案 预防感染(必要时) 实验室检查 对心梗患者评价梗死范围和心功能 继续重症监护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上级医师查房:效果评估和诊疗方案调整 完成病历书写及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继
10、续急性冠脉综合症常规药物治疗 继续重症监护 心电监测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病程记录 继续和调整药物治疗 确定患者可否转出CCU,转出者完成转科记录 低危患者在观察期间未再出现心肌缺血及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可留院观察24-48小时后出院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急性冠脉综合症护理常规 病危通知 一级护理 流食或半流食 吸氧 卧床 保持大便通畅 低分子肝素1周左右 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 ACEI(不能耐受者可选用ARB治疗) 硝酸酯类药物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 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 钙拮抗剂(必要时) 中成药治疗临时医嘱: 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 动态监测心肌损伤标志物 感染性疾病筛查 血清心
11、肌标志物测定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 血脂、血糖、血沉、凝血功能、电解质、 肝功能、肾功能 糖化血红蛋白长期医嘱: 急性冠脉综合症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卧床或床旁活动 半流食或低盐低脂普食 重症监护 保持大便通畅 药物治疗同前临时医嘱: 心电图 心肌损伤标志物长期医嘱: 急性冠脉综合症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卧床或床旁活动 低盐低脂普食 保持大便通畅 药物治疗同前临时医嘱: 心电图 心肌损伤标志物主要护理工作 疾病恢复期心理与生活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并监督患者恢复期的治疗与活动 配合急救和诊疗 生活与心理护理 指导恢复期康复和锻炼 生活与心理护理 康复和二级预防宣教 办理转出CCU
12、事项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4-6天(普通病房第1-3天)住院第7-9天(普通病房第2-5天)住院第8-14天(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心功能和治疗效果评估 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预防并发症 复查相关检查 心功能再评价 治疗效果、预后和出院评估 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出院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 将“出院总结”交给患者 通知出院处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急性冠脉综合症护理常规 二级护
13、理 床旁活动 低盐低脂普食 药物治疗同前,根据情况调整长期医嘱: 急性冠脉综合症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室内或室外活动 低盐低脂普食 药物治疗同前,根据情况调整临时医嘱: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片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出院医嘱: 改善生活方式 低盐低脂普食 适当运动 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定期复查 出院带药:受体阻滞剂、ACEI、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钙拮抗剂(根据情况)主要护理工作 心理与生活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并监督患者恢复期的治疗与活动 二级预防教育 疾病恢复期心理与生活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并监督患者恢复期的治疗与活动 二级预防教育 出院准备指导 帮助病人办理出院手续、交费等事项 出院指导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