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护理.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17586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护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护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护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护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护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护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护理.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护理对策。 方法:对41例肝癌患者采用ct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术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结果: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所有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在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是不能行手术切除患者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应广等特点。术中及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及时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关键词】肝癌;射频消融术;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0-0164-01肝癌是人

2、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年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由于起病隐匿,大多数肝癌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目前手术切除仍是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由于受肿瘤的部位、大小、数量、肝功能储备及全身情况等影响,只有1020%患者适合手术切除,大多数患者无法接受手术。目前认为射频消融术(rfa)是不能行手术切除患者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应广等特点1,是治疗原发性、转移性肝癌的新方法。2009年11月2010年8月我科在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41例, 取得满意效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临床护理工作相当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1例患者,年龄2973岁,平均4

3、8岁,其中男性35例,女性6例,肿瘤直径30mm 24例,直径30-50mm 8例,直径50-706例,直径70mm 3例,均行射频消融术后46d出院,本组41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未发生严重并发症。12仪器设备: rita 1500x型射频消融系统(产地:美国)射频消融针的型号为10g和15gstar-bust,规格为(35)10cm,顶端有7根电极针,电极顶端配有热敏电偶,可监测温度。13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在ct引导下确定肿瘤的大小、部位,并选择皮肤的穿刺点及进针方向,做好标记。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皮肤,铺洞巾,局部麻醉,经皮穿刺瘤灶靶点后,根据肿瘤的大小选择不同的消融程序和功率。

4、将集束电极针穿刺入瘤体,电极展开呈伞形,靶温度达105,时间516min,平均16min。2结果rfa后一周复查示,肿瘤体积缩小、凝固坏死或液化,afp定量下降,肝功能及胆红素恢复正常,病人食欲增加,精神状况好转,生活质量改善,术后住院平均6d。3护理3.1术前护理:了解患者病情,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双大腿内侧备皮。测量生命体征,评估肝功能及手术耐受程度。做好心理护理,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3.2术中护理3.2.1仪器、器械准备:术前常规检查仪器是否完好,功能是否正常,器械是否齐全,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同时备好心肺复苏设备,以备备用。3.2.2病人准备:术前分析患者ct资料,决定患者体位及穿刺点。

5、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将电极片贴于患者双大腿内侧,平整固定好,常规消毒铺巾。3.2.3术中监护3.2.3.1心率、呼吸、血压监测:所有患者术中均予心电监护仪监测。本组患者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压6例,给予硝苯地平片或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后症状消失。3.2.3.2体温监测:射频消融手术通过局部高温杀死癌细胞,体外实验证实射频消融手术适用的针尖温度可达1052。而且这种体外源性的体温升高和手术时间呈正相关,加上机体自身产热以及肝脏的生理功能特点,可引起体温急剧升高。所以术中体温监测和有效降温很重要。我们在手术开始后30min在患者大腿贴电极片处行冰块物理降温。本组所有患者术中体温均保持在37.5以下。3.3

6、术后护理3.3.1术后一般护理3.3.1.1术后监护:给予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并详细记录病情。本组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3.3.1.2穿刺点护理:患者穿刺点术毕予无菌纱布覆盖,注意保持清洁干燥,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本组患者均无穿刺点渗血。3.3.2术后并发症的护理3.3.2.1发热:射频术后的发热,大多数是机体对肿瘤坏死组织吸收而产生的吸收热,一般术后次日出现,体温在38.2以下,持续3-5d。因此术后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每日测量体温4次。对体温超过38.2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温水擦浴及大血管处敷冰块等物理降温方法,必要时补液治疗,并注意基础护理

7、,保持皮肤清洁。如体温持续越过39或39以上不退者,要注意有无感染征象。本组患者1例患者术后第1天开始发热,最高可达39,经使用抗生素、补液等治疗5d后体温降至正常。3.3.2.2疼痛:大多数为穿刺部位的疼痛,护理时注意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及程度。同时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不安情绪,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痛剂。本组患者术后均出现肝区不同程度隐痛现象,可耐受,术后4d内完全消失。3.3.2.3出血: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或血肿形成,并注意腹带松紧度,防止过松或过紧。为了防止穿刺部位出血,应加压包扎12h。若患者出现血压偏低、心率变快、烦躁不安、腹肌紧张、有压痛及反跳痛,应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3.3.

8、2.4胃肠道反应:术后禁食46h,然后根据患者情况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1224h后方可进食营养丰富的普食。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呕吐物的量、性状等,并给予对症处理。4出院指导大部分患者在治疗后46d即可出院。出院时嘱咐患者在没有疲劳感的前提下适量运动,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饮食,禁烟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态,愉快的心情,正确对待疾病。并按医嘱应用药物,1个月后复查肝脏b超及肝功、afp情况,根据检查结果观察治疗效果。若有发热、腹痛、黄疸等症状应立即来院检查。5讨论肿瘤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新的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应广等特点。由于个体差异和肿瘤大小的不同等,病人可有不同的反应。因此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顺利康复。术后加强随访,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命。参考文献1孙景云,张霞,王晶.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术治疗肝癌的观察与护理32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17-182谢晓燕.多电极射频体外肝消融热场分布的实验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18(3):16-193冯小平.ct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癌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2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