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情况.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18469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情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情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情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情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情况.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情况根据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和邳州市卫生局关于加强中医药工作的要求,我院加强了医院中医科、中药房中医药服务功能建设工作。 一、基本概况 我院现有中医门诊3个,现有中医药人员7人,其中江苏省农村优秀中医人才培养对象1人;中医药人员中达到本科学历以上的4人,大专以上学历的3人;乡镇中医人员中获得主治医师以上资格的4人,获得执业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7人;乡镇卫生院中医平均日门、急诊50余人次;医院平均日中药(包括中成药)总处方率33%;中药房配备的中药饮片平均 130种,中成药 370种;能够开展针灸、理疗及中医疾病的诊治,中医科设置病床6张。 二、认真落实农村中

2、医药各项政策,推进农村中医药工作中医药的简、便、效、廉特色颇受农民的欢迎,对减轻农民医疗负担,解决农民就医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为适应新要求,我院努力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根据本地区疾病谱、中医药专业技术条件等情况,积极开展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同时,加大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力度,加强我院中医药人员业务培训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鼓励医院和村卫生室之间开展中医药技术服务纵向协作,通过不断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为农民提供合理、有效、质优、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三、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农村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中医药人员在职教育方面,我院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开办医院业

3、务骨干“西学中”培训班二期,共培训学员57人。鼓励自学成才。开展乡村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将中医药内容纳入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中,收到很好的效果。 为了向农村培训和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我院也组织业务骨干筛选了十余个单方验方和针灸按摩等中医适宜技术进行推广,培训了30余名农村卫生技术人员。还针对本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组织中医业务骨干进行义诊、免费健康体检、建立居民慢病档案工作,深受群众欢迎。 四、以点带面,中医工作建设取得成效我院把为农民提供价廉、优质、方便的中医药服务作为出发点,把为群众服务满意作为评价医院中医药工作的标准。通过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强化组织管理,增加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努力

4、满足农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巩固和加强中医药在农村卫生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利用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农民提供中医药服务。医院制定了中医(药)建设领导小组,并定期检查督促抓好落实,有专人抓落实。具体抓中医工作。制定医院中医药人员的培训计划,要求卫生院中医门诊及村卫生室开展中医疗法。医院对中医药工作采取倾斜政策。群众得到了实惠,积极拥护中医工作。 五、经验与体会 (一)发展农村中医药的关键是人才。在实践中我们看到,如果医院中有名中医,那里的乡镇卫生院就红火。中医药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程度和所发挥的作用,与当地的中医药工作基础和人才有着直接的关系。

5、 (二)从农村走出来的简、便、验、廉的中医药今天仍在农村大有作为。在农村有丰富的取之不尽的中草药资源,“一根针,一把草”解决小伤小病,对于那些还不富裕的农民来说更加适用。 (三)农村中医药的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持与保障,需要为中医药的顺利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中医事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未被认识和重视,“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在具体工作中往往难以落实。中医事业难以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二) 中医专业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不足。 (三)中医特色不突出。缺少在当地有影响的优势专科,现有专科规模小,设备简陋,功能不健全,管理水平不高,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七、下

6、一步工作及建议 (一)继续推进中医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在机构改革中不断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专业人才素质,加强优秀中医类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发展中医药特色专科,以专科带动医院发展。 (二)加强医院中医药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医院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划(35年),加强急需人才的培养,加强对基层中医药人员的培训,包括对医院中医药人员的在职培训和对乡村医生的中医药知识培训。将中医药学业务骨干的培养纳入计划。积极推广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增强乡村医生的中医药服务意识,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及水平,促进中医药在新农合中发挥积极作用。(三) 加大对中医事业的投入,逐步改变基础差、底子薄的状况。 (四)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开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单位间互相挂钩结对的办法,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学习和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管理方法和提供信息等。通过帮扶,促进和加强上级医院和基层卫生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缩小差距。 (五)加强中医药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认识,提升中药使用率,进一步减轻患者就诊费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