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医药物流中药品质量安全方向调研模式的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18628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现代医药物流中药品质量安全方向调研模式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基于现代医药物流中药品质量安全方向调研模式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基于现代医药物流中药品质量安全方向调研模式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基于现代医药物流中药品质量安全方向调研模式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基于现代医药物流中药品质量安全方向调研模式的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现代医药物流中药品质量安全方向调研模式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现代医药物流中药品质量安全方向调研模式的研究.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现代医药物流中药品质量安全方向调研模式的研究 河南省卫生厅卫生政策研究重点课题,编号YWZY2010016。赵继红作者简介:赵继红(1966-),女,河南郑州人,天津大学教育硕士,副教授,郑州大学护理学院学生科科长。 吴保方 杨 丹( 郑州大学护理学院 450052)摘要:本研究是针对中国目前迅速发展的医药物流中的与药品安全有关的方面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不同物流企业的物流方式、质量保证体系、温度控制等方法进行详细的调研,结合科学的分析,形成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工具体系,以便在短时间内花费最小代价获得质量安全参数,减少药品在流通环节出现的药品质量事故,提高用药安全。基于现代医药物流中药品质量安全

2、方向的调研模式河南模式,利用现代信息化建设技术,通过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使用单位提供的公开透明的药品交易信息平台,利用现代物流保障供应体系的既有成果,提高了药品质量调研和评价效率,更利于药品质量监管的效果。关键词:药品质量 医药物流 调研模式医药行业是国家的特殊行业之一,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药品从生产厂家出来,到最终用户手中,必须通过各种物流渠道,由于我国的医药物流尚处在发展阶段,对药品物流领域药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尚缺乏有效的措施,正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着眼于现代医药物流中药品质量安全方向调研模式的研究,有望为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思路。然而,中国现阶段的医药物流行业还处于发展阶段

3、,存在如下具体问题1,比如:药品批发企业多而小,储存、运输过程中药品质量难以保证;药品缺乏统一标准编码,物流信息系统严重滞后,影响药品质量监管;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操作差错率高;对现代物流的认识未上升到质量管理的高度等。这些问题使得药品在物流过程中的监管、质量控制、温度控制等方面的方法和手段参差不齐,最终配送到医疗机构和各大药品零售企业的药品质量安全不能完全保证,因此,医药流通领域对用药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医药物流模式中药品质量安全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具有极大的必要性。一、国内外医药物流渠道现状分析 1.1 国内医药物流渠道现状分析作为架接制药企业与用户之间的重要通道一医药物流,理所

4、当然地已经成为众多医药企业关注的焦点。而现状是:我国医药流通企业多而小,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集中度低,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下;现行医药流通企业商业运作模式不符合现代流通企业的要求。我国现有多数医药流通商业企业缺乏市场开发和市场服务能力,这阻碍了医药流通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更不利于药品的质量管理及药政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现代流通企业必须通过业务的整合和流通配送环节的优化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我国的制药企业、医药批发企业以及医药零售企业各自为政,造成医药物流资源浪费严重;信息化水平低下,严重阻碍物流的发展。我国现有流通商业企业1.6万家,但是80%都是中小企业,前10名的企业也

5、只占市场份额的20%。而在发达国家前三名的企业通常就占市场份额的95%。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目前我国医药物流市场结构处于过度的分散竞争状态2。而这种分散竞争型市场结构对我国医药经济的运行效率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入世后我国已于2004年12月11日将医药行业分销业务对外全面开放。面对更加强大的国外医药企业的竞争,我们应该积极的整合物流管理。而入世以来国外大的医药企业进入我国医药流通领域则更倾向于独资,主要原因是我国现有的流通企业和他们想象中的合作伙伴有很大差距。1.2 国外医药物流渠道的特点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医药流通业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现代医药物流发展到了

6、一个崭新的水平1。发达国家中,医药物流呈现了批发业务高度集中,形成寡头垄断市场格局。在美国,三大医药批发商占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欧盟三大批发商占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亚洲的日本五大集团占了80的市场份额。物流高度的集中,促进了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促进了医药物流的现代化进程。高度发达的物流信息网络加强了用户与供货方、供货方与供货方之间的信息联系。通过使用条形码(BC)、电子扫描(ES)、电子数据交换(EDI)等技术能使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医疗单位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使得数据能快速、准确地传递。结合运输、储存、拣选、输送、分拣等高度自动化,在计算机程序的引导下实现库存管理、装卸运输、采购

7、、订货、配送、订单处理等的自动化。药品批发业务高度集中及自动化使药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有利于药品的质量管理及药政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二、我国主要医药物流模式的质量控制方式2.1 医药企业建立大型卖场的成都医药模式位于成都火车北站的五块石,曾是由多家药品批发市场聚集而成的大型药品集散地,也曾是数百户不法药贩常年盘踞的“乐土”,曾是全国闻名的“十大假药市场”之一。2001年7月,在国家纠风办、国家药监局、国家经贸委、国家工商总局四部委联合发文要求下“寿终正寝”。五块石药品批发市场虽因假药泛滥而被取缔,但五块石的名气在药品流通领域尽人皆知。在GSP认证工作的推动

8、下,聚集于成都五块石地区的药品物流企业,如天乐、科伦、西部、天奇、和平、百信等,为构建各自的销售网络,己在全省范围展开了激烈的连锁加盟角逐。以天乐、西部、和平、百信4家大型医药集团为龙头,一批仓储式的医药物流中心己经开始对外营业。这些医药物流中心全部实现了仓储立体化、装运机械化、配货电子化、物流功能条码化。客户可依据药物样品直接下订单,然后由医药物流中心送货上门,免去了货运、班次等烦心琐事。这样集现代化医药批发、物流和配套服务于一体,不仅给客户带来了方便,也保证了药品的质量安全。太极集团以西部医药为龙头的四个大型商业企业为平台,掌控川渝两地乃至西南区的医药流通命脉,实现图霸西南药品销售终端目标

9、。其配送中心设施占地220亩,经营面积5万平方米,拥有3万平方米GSP标准仓库,5千平方米医药批发超市,由国际先进的计算机系统管理。经营品种1.2万余个,上游厂商2千余家,下游客户1万余家,公司已建成物流分中心并与上海医药,北京医药等10家大型医药公司结成战略联盟。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是太极集团的子公司,从事药品的批发和零售业务。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物流中心,同太极集团其它子公司分工协作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加快向西南地区即全国发展,成为太极集团工业产品的绿色通道,年销售额10个亿。公司有专门机构负责重庆地区药品批发业务,有专门的药品零售连锁店负责药品的终端销售工作。现重庆有连锁店三百余

10、家,四川地区有连锁店两百余家。2.2快批的九州通模式近年来,九州通开创的低成本、高效率、大流通、大循环的医药营销模式被中国医药界誉为“九州通模式”,并成为中国医药商业、医药物流发展的主流模式。短短的几年时间,九州通就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医药商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九州通建立了规模化、集约化的连锁快批商业模式,采用ERP整合了计划、采购、存储、销售、配送等各个环节。并通过网络信息系统将信息流、物流、增值流、业务流进行系统的汇总、分析,从而提高流通环节的药品质量控制力,优化成本和流程。九州通集团与近35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供应商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与近36000家下游客户建立了稳定的业务

11、关系。对上游客户通过现金交易,大批量包销和买断等方式,将药品采购价格压到最低。对下游客户,九州通自建的新一级的批发,实现规模化与规范化。同时充分利用国内人力资源成本优势,没有采取全自动化物流操作,降低了成本,并将降低的这部分成本让利于下游客户。目标客户的准确定位和规模化运作造就了九州通的核心竞争力。九州通的主要目标客户群是以药品批发商、药品零售商和厂矿的医院诊所为主,将医院排除在主要客户之外。鉴于目标客户的构成,价格的透明和低廉是客户最关注的因素,因而,九州通以价格打造核心竞争力,附之以良好的服务,安全的质量保证,较为齐全的品种,确立了竞争优势。并且由于不直接和医院发生业务关系,避免了大量资金

12、沉淀,与下游客户多以现款交易,可以给供应商较快回款,对上下游客户都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形成了“快批模式”。但这并不是说九州通就放弃了医院这样的大客户,九州通通过对大型医药经销公司的批发业务,将药品渗入到医院当中。河南九州通公司致力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注重药品的质量管理,推行质量管理至上,不惜巨资建立了药品质量检验部门,对进入九州通仓库的每一个药品品种严把计划采购关、入库验收关、在库养护关、出库复核关和售后服务关,使得下游客户在九州通购进药品时对质量绝对放心。2.3以对医院集中配送为主导的国药河南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政府主导、网上购销、统一配送”。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医疗机构的物流配送服务商

13、,实现药品统一集中配送,既完善了区域医药供应保障体系,又改变了以往一家医疗单位对上百家药品供应商的局面,保证了药品的可追溯性,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采购成本。改变传统医药流通企业科技含量低、药品质量不安全的状况,提高了中国企业应对WTO挑战的能力,降低了流通成本。三、目前医药物流的药品质量安全调研和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医药物流存在的问题较多,影响着药品质量的管理及监管,为安全用药带来隐患3。3.1 药品批发企业多而小,储存、运输中药品质量调研难以保证1995年全国有17000家药品批发企业,2004年通过国家GSP验收的封杀、企业并购、重组,近10000家药品批发企业或倒闭、关张,或被兼并

14、重组,目前仍有7800多家被保留下来。7800家企业中,年销售5000万以上的企业510家,占批发企业总数的6.5%,销售收入净额1637.63亿元,占全行业的78.88%,其余7300家药品批发企业(占批发企业总数的93.5%)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下,全年销售总额仅占21%,其中80%的企业年销售不足1000万元4。这种分散型的物流体系,由于物流量小,多数药品采取邮寄、铁路托运,周期长,运输环境、条件差,药品损坏、变质、污染严重。一项研究数据表明,某流通企业不合格药品中17.03%是在药品运输、搬运过程中造成的,这确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数字; 经营药品品类少,库存量小,客户需求满足率低;客户

15、分散,配送成本高,服务质量差;库存条件差,难以保证库存药品质量。由于批发企业过多,药品流通渠道复杂,假冒、异地调货现象频发,药品监管困难,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的案例时有发生,严重影响药品的安全使用5。3.2药品统一标准编码的执行和物流信息影响药品质量监管我国目前药品编码尚未实现标准化执行,医药生产企业、商业批发企业生产、销售的药品没有一个合法的惟一的识别标志,各个领域分别制订了自己的物流编码,其结果是不同领域之间情报不能传递,电子计算机无法联网,因而妨碍了系统物流管理的有效实施,药品进入不同的连锁门店,就相应印上自己的编码。进入超市的非处方药,则被纳入超市的编码系统。不同的连锁企业之间、连锁企业与

16、超市之间的互不兼容,数据无法共享,造成信息处理和流通效率低下。没有统一的标识编码,无法及时查询与跟踪商品的流向,无法尽快确定某一药品的身份,在一些药店、医院经常碰到的买真退假,为假药、劣药查处带来极大的困难6。 在我国,信息技术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医药物流企业并没有运用物流信息系统,信息缺乏相互链接和共享,远远没有达到物流运作所要求的信息化水平。多数药品批发企业规模太小,资金压力大,没有能力投入巨资建设信息网络系统。医院系统也仅有为数不多的医院上了HIS系统,实现医院内部局域网管理,多数小型连锁药店及单体药店更无太大力量建设信息系统,严重阻碍了国内物流信息系统的畅通。目前,在我国大部分

17、企业、医院仍是手工记账,一部分小型企业即使购置了计算机,也只是单机操作,由于相互之间大多没有形成网络,上下游客户端多数也不具备网络连接的条件,不能达到信息共享。因此,无法满足在订单处理、药品效期管理、货物按批号跟踪等现代质量管理的要求,也为药品质量监管带来了巨大的困难。3.3 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操作,差错率高目前我国医药企业所采用的基本上是分散型物流体系,在运作上主要依靠人力。我国药品包装的标准化问题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各个企业药品包装的规格不能统一,在传统的药品仓库中,这些药品往往摆放得很仔细,但远看过去还是高低不同参差不齐,只能用人工检货6。在上规模的药品物流中心里面,药品的入库、堆放、出

18、库已经可以实现机械化自动完成,但前提是货品包装规格统一,我国目前药品中大包装的差异往往造成很多新建的现代物流中心在入库和出库的时候还需要转换药品包装,增加了物流的劳动力成本,降低了现代物流的效率。同时人工搬运,造成货物摔碎、挤压的机率增大,人工拣选、分拣的差错率高,由于信息化、自动化程度低,在库商品的养护出现漏检或效期药品未能及时发现处理等问题比较突出,带来质量隐患。在上述同一项研究数据中表明,55.67%是在药品储存保管中破损、污染、过期造成的,这确实是值得认真研究加以改善的问题5。3.4 对现代物流质量评价仍未上升到质量管理的高度除了资金问题以外,还存在观念落后问题。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目前中

19、国人力成本低,建现代医药物流,投资大、运营成本高。更多的小型医药批发企业账目混乱,手工操作可以逃避医药管理部门及工商管理部门的监管,没有提高到保证药品质量的高度去认识。四、基于现代医药物流中药品质量安全方向的调研模式我们针对我国医药物流存在的问题,解决分散型物流储存、运输中药品质量难以保证,药品缺乏统一标准编码,物流信息系统严重滞后,药品质量监管不严,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操作,差错率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现代医药物流中药品质量安全方向的调研模式“河南”模式。4.1 河南模式的特点河南模式是利用目前医药流通企业的现代信息化建设技术,为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使用单位提供公开透明的药品交易信息平台;通过现代

20、物流技术与医药电子商务的信息资源整合,对药品质量进行提供随机、全程、安全、快捷、严谨、高效的调研与评价,最终达到利于药品质量监管的效果。为百姓使用质优价廉的药品提供保障,造福于民。4.2通过信息化,提升药品质量调研水平新模式采用全部的信息编码,进行信息管理,对药品的质量有了一个实时的监控,建立了药品质量控制体系。河南模式建立网上采购平台,采用电子订单采购的方式,同时利用网络信息和现代物流技术,使药品的流通实现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实现了快捷、高效的药品供应。不但通过公开的方式将药品采购变成了阳光采购,还实时地准确记录了每一笔药品交易,一旦药品出现质量问题,可以迅速查明每一支药品的准确流向,确保了

21、药品质量,规范了药品使用。药品网上公开统一配送平台为监管部门提供了高效的监管工具,为卫生、药品、价格、工商、税务等监管部门监管创造条件,降低了监管成本,保障人工监管的落实,提高监管效率。预防和减小药品不良事件的影响。河南模式利用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建设平台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提高监管与应对药品突发事件的效率,通过药品流通渠道实时监控系统,能够瞬间查明进入配送流程的各类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剂型、规格、生产单位、批准文号、批号、供货单位、购进数量、流向等基本信息,为药品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不良药品的召回和假劣药品的追溯提供了有力的时间保证和技术支撑,将不良影响降至最低。河南模式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可实现针

22、对药品的电子履历系统,可以对药品从供货渠道到患者者手中的过程进行追踪,防止假冒药品的出现。供应链平台的数据仓库,记录了某企业药品从过去某一时点(如开始应用数据仓库的时点)到目前的各个阶段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对关键药品进行有效的追踪,实现用药安全。从根本上杜绝由流通引起的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4.3利用现代医药物流资源,提高流通环节的药品质量监控评价目前我国医药批发企业过多、过小,流通环节多,存在的质量问题突出,只有通过整合,形成规模化的大型医药物流中心,货物高度集中,做到品种全、规模大,有利于集成运输,通过集装箱运输,减少药品运输过程中的挤压、破损、污染等严重影响药品质量的不良事件,提高药

23、品完好率;品种多、吞吐量大,有利于采用高价货仓、改善药品储存环境及储存条件,利用高层货架、高位叉车、自动化的存储仓库和堆垛机等自动化机械系统,可以精确、实时控制库存量,进行有效的调度,减少库存,有效防止货物积压、过期失效;拣选、输送、分拣信息化、自动化,能大大降低拣选、配送的差错率,提高客户服务满意度7。物流中心实现仓储立体化,提供药品良好的储存环境,保证在库药品质量。仓库采用高架货仓,条码管理,通过计算机调度仓储位,有效利用了仓库的储存空间,规范了货堆的立体体积,避免货物堆放不规范引起的倒塌、挤压等影响药品质量的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了堆垛间的间距,维持药品良好的通透、通风环境,避免药品发霉变

24、质等质量事故。入库、出库自动化,较少药品破损、污染。货物入库验收后,计算机自动分配货位,高位叉车在车载计算机的引导下,将货物送到规定的货位,大宗药品出库,在计算机的引导下高位叉车将货物从规定的货位取出,避免人工搬运、小车推拉引起的翻车、磕碰等破损、污染事件的发生,同时在计算机的引导下,通过货位条码扫描,减少差错的发生8。传输、拣选、分拣自动化,减少药品调配的差错率。通过带式传送、扫描设备、导入装置自动将周转箱导入作业面。电子标签拣选,RF拣选等大大提高了拣选速度,减少了药品拣选差错,使得拣选准确率都在99.99%以上。使用电脑控制的交叉带式分拣机,通过扫描设备、导入装置自动将拣出的货物分发到设

25、定的分隔口,提高了分拣速度,减少配送差错,提高了客户满意度。4.4 通过抽检流通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质量调研评判随着自动化、智能化的物流作业体系的建立,药品的实物转运已被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作业方式所取代10。当药品储存过程被程序自动控制后,传统物流中平面式码放、手搬肩扛、单据人工填写的简单繁琐的保管员个体作业概念逐渐淡出。即新的标准化的作业程序打破了原有线条管理模式中对传统岗位职能的界定,开始倡导扁平式的模块化管理。这就要求我们根据现代物流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不同工序的重新优化组合。 (1)药品分类管理。医药现代物流充分运用系统数据库对条码符号的识别、组合、归类能力对GSP所要求的

26、药品分类管理贯彻到底,一方面在系统中实施分类数据库管理,另一方面在现场作业中将分类条码印制在标签上,对运行作业过程的药品进行标识。为防止作业过程的偏差,以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ss,以下简称SOP)形式对标签的制作和使用进行规范,规定在需要更替已有标识时,应清除或完全覆盖已作废的原有标识,如遇有特殊保障要求的药品,应设置防护隔离带和警示标识。现场作业人员均有责任避免对药品标识造成损坏。SOP的推行保证了标识的完整、准确、清晰、牢固,保证了药品分类管理的有效推进。 (2)药品储存管理。药品储存过程的程序化管理,不仅实现了对库房控温、控湿、避光的封闭式管理,

27、还将库区内(包括作业区和吞吐场所)所有药品的物流作业处于标准化控制环境之中。如规定药品的堆码方式,有效避免了药品直接堆放于地面的不规范行为,防止药品受污染;根据药品的自然属性、理化性能及管理要求,设定分类存放的库区(库位),并按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同一产地、同一批号的原则组盘,实行状态化和定置化管理;对于特殊管理药品实行封闭式专库管理等。 (3)药品在库养护。养护人员接受程序化管理的作业指令,通过对库存药品进行检查、巡查,遵循GSP规程,及时监控库区温度、湿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维护药品储存环境,保障贮藏药品质量的完好性。检查核对药品包装标示信息,掌握库存商品周转情况,依据标准化程序指

28、导保管员合理存放药品,杜绝区(位)混放、横置、倒置等现象发生。同时,根据运行管理需要,在系统控制程序中设置常规养护和重点养护模式,及时提供重点品种的质量信息,保证药品质量。 (4)开展体系评审,强化纠错措施。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评审有利于规范体系运行,确保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结合医药现代物流运行的实际情况,在周期性评审的同时,根据组织结构、服务标准、市场结构、顾客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时,调整评审频次。医药现代物流的评审,除GSP规定的内容外,重点应放在质量方针目标的落实、运行过程的测量和监控情况、部门审核及过程管理的业绩和符合性、顾客满意度及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的有效

29、性等方面。在实践中,发现已有或潜在不合格项并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是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的关键。一般来说不合格项的出现,主要来源于作业过程的不规范或随意性,针对不合格项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从根本上来说是强调和重建标准化作业规范。内审过程中的工作检查记录、内部审核记录,顾客投诉记录等,实际上是对不规范和随意性的分析和评判。分析不合格项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方案,下发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并督促、验证责任部门对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同时配套相应的考核措施。完善过程质量控制,制止和避免不合格的发生,既是医药现代物流的标准化管理需要,也是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推进。五、河南模式下企业调研结果基于河南模式,对

30、太极集团、河南九州通公司和国药控股河南有限公司三家企业的规模、盈利模式、组织机构、主要业务流程、物流、药品在物流中的安全、质量和各种规章制度及其执行情况分别进行了调研。其结果如下:表5.1 太极集团调研情况原模式下河南模式下库房面积20万平方米8万平方米月销售额20亿元40亿元药品库存周转76天30天流通成本500万300万验收效率70%95%失效品种数400种100种破损品种数800种200种质量问题品种100种50种查找速度慢立即表5.2 河南九州通调研情况原模式下河南模式下库房面积0.8万平方米0.2万平方米月平均销售额10亿元20亿元药品平均库存周转120天100天验收效率72%93%

31、流通成本300万200万失效品种数200种80种破损品种数600种300种质量问题品种80种50种查找速度慢立即表5.3 国控河南调研情况原模式下河南模式下库房面积0.6万平方米0.2万平方米月平均销售额2亿元5亿元药品平均库存周转110天80天验收效率80%96%流通成本70万40万失效品种数100种50种破损品种数400种100种质量问题品种20种10种查找速度慢立即基于上述调研情况可见,在河南模式下,企业节约了库房面积,增加了销售额,降低了流通成本,加快了药品周转以避免药品过有效期而失效,杜绝区(位)混放、横置、倒置等现象发生,传输、拣选、分拣自动化,减少药品调配的差错率。通过带式传送、

32、扫描设备、导入装置自动将周转箱导入作业面。电子标签拣选,RF拣选等大大提高了拣选速度,减少了药品拣选差错,使得拣选准确率都在99.99%以上。入库、出库自动化,减少药品破损、污染,有效保证了药品质量安全。基于现代医药物流中药品质量安全方向的调研模式河南模式,利用目前医药流通企业的现代信息化建设技术,为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使用单位提供公开透明的药品交易信息平台;通过现代物流技术与医药电子商务的信息资源整合,对药品质量进行提供随机、全程、安全、快捷、严谨、高效的调研与评价,最终达到利于药品质量监管的效果。发展医药现代物流和医药电子商务是国家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促进药品经营企业规模化、规范化和

33、进一步规范药品流通秩序的重要措施。针对药品质量的调研和评价工作也提供了一条捷径。我们结合3种不同物流模式运行体系的流程监控,发掘了基于现代医药物流中药品质量安全方向的调研模式河南模式。关于如何有效整合和优化可利用资源,实现信息流的全程通畅,从而显著提升各种医药物流模式体系的质量管理,还值得进一步探讨和逐步完善。参考文献:1宋友华现代医药物流建设与药品质量管理,中国医药指南,2006; (6):1032杨奎:胡天佑我国药品逆向物流运作模式探讨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 2008:2(5) :18-223陆国平,医药现代物流的质量管理实践与探索,上海医药2009:(8):366-3684刘紫全:叶云:

34、潘洪良利用互联网对生产流通中中药质量监管的探讨时珍国医国药2005. 08. 20:16(8):788-7895陈文玲有序推进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3):106-1076张松:余欢:冀红,对在流通环节控制药品质量管理的思考首都医药2002; (4):217吴成发,陈红艳对加强药品在流通渠道中质量管理的几点建议,安徽医药 2002:6(2):698王凯,如何加强对物流托运药品的监管,齐鲁药事2008:27(5):270-2719吴志利试述我国医药物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医院院长论坛2006:3 (4):46-4810.叶奎英:杨世民药品生产企业实施企业物流管理的探讨中国药业2004;13 (11):15联系方式:13323713876 0371-666595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