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药设计(网络A).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18683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大学新药设计(网络A).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东大学新药设计(网络A).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东大学新药设计(网络A).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大学新药设计(网络A).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大学新药设计(网络A).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新药设计与开发模拟卷 得分 评卷人一、填空题1、期临床试验的目的是确定药物的 安全性 和 治疗作用 。有效性和安全性2、定量构效关系中Hansch方法常用的参数有 电性参数 、 疏水性参数 、 立体参数 。理化参数;分子拓扑参数;量子化学指数;3、受体是一个大分子或大分子 复合物(蛋白质) ,它与具有高度 选择(特异) 性的激动剂结合,并随之产生一系列的特定反应。4、药物-受体相互作用的化学本质是药物受体之间通过 化学键 形成 药物-受体 复合物。5、经典的电子等排体是指 结构(价电子数) 相同的原子或基团以及环 (内等价)系等价体 的元素。6、药物的基本属性是 安全性 、 有效性 、 质量

2、可控性 。7、构成RNA的碱基有 A腺嘌呤 、 G鸟嘌呤 、 C胞嘧啶(T胸腺嘧啶) 、 U尿嘧啶 、。 8、构成RNA、DNA的糖分别为 D-核糖(核糖核酸) 和 D-2-脱氧核糖(脱氧核糖核酸) 。9、结构特异性药物的作用与体内 受体 的相互作用有关,其活性与 化学结构 的关系密切。药物结构微小的变化则会导致 药效 (生物活性) 的变化。10、药效团是药效团元素的 模型(组合功能团) 。药效团元素是指对活性化合物与受体结合以及对化合物的活性有重要影响的一个 空间排列形式(原子) 。得分 评卷人二、概念题 1、前药:母体药物经化学结构修饰得到的无生物活性的衍生物,在体内通过酶或非酶的转化,释

3、放出有活性的物质。(是一类体外活性较小或无活性,在体内经酶或非酶作用,释放出活性物质而发挥药理作用的化合物。)2、脂水分配系数:指毒物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分配率。(指化合物在脂(油)相和水相的溶解分配率,即化合物的水溶性与脂溶性间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3、双前药:(即将在特异性部位裂解的前药,进一步潜伏化,改善其转运性能,制成在体内具有良好转运性能,能有效地到达作用靶点的药物,即前药的前药,活性化合物要经过两步以上的反应才能从前体药物中释放出来的药物)1、羟基类药物的双前药。2、羧基药物的双前药3、磷酸基药物的双前药4、胺类药物的双前药5、杂环-nh-的药物双前药6、磺酰氨基药物的双前药7、

4、其他类双前药4、先导化合物:(为了某种目的,在SAR(或SKR)的基础上,运用化学方法进行先导物的结构改造,从而发现作用更佳的化合物)又称模型化合物,简称先导物,系指具有某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5、先导物优化:(为了某种目的,在SAR(或SKR)的基础上,运用化学方法进行先导物的结构改造,从而发现作用更佳的化合物称为先导物优化)对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和结构改造,发现具有相同基本结构的优良药物。得分 评卷人三、简答题 1、药物产生药效的决定因素是什么?答:(1)药物必须以一定的浓度到达作用部位,才能产生应有的药效,该因素与药物的转运(吸收、分布、排泄)密切相关,转运以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结构为基础,

5、在转运过程中,药物的代谢还使药物的结构发生变化,使药物活化或失活。(2)在作用部位,药物和受体形成复合物,通过复合物的作用,产生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的变化,这依赖于药物的特定的化学结构,以及它与受体的空间互补性,与受体结合点的化学键合等性质。第一个决定因素囊括了药物的药剂和药代动力相的影响。第二个决定因素也称为药效相的影响。两者都与药物的化学结构有密切的关系,是构效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答:决定因素:(1)药物在作用部位的浓度。药物的转运过程将影响药物在受体部位的浓度,而转运过程又受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2)药物和受体的相互作用力。药物和受体形成复合物,产生生理与生化变化,它主要依赖于药物的化学结

6、构,同时也受代谢和运转的影响。2、前药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1)改善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特征,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改善药物性质,促进药物膜通透性;提高药物稳定性,克服首过效应;延长药物作用时间;(2)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利用药物对酶作用的差异;利用肿瘤细胞的特性;(3)特定部位的药物输送;部位专一性传输;部位特异性药物释放;(4)改善药物质量,提高患者的可接受性;消除不适宜的气味等;改变给药方式;答:对药物的化学结构进行适当修饰,将其制成前药,以改善药动学行为,可不同程度上也克服了一些问题,前药方法已成为开发新药的有效途径之一。参考答案:1)解决药物通过生物膜吸收不完全的问题2)因首过

7、代谢引起的药物生物利用度不高的问题3)解决当希望药物作用时间长时,因药物吸收排泄过快的问题。4)解决药物的局部刺激或分布到非靶器官引起毒性的问题。5)解决药物选择性不高的问题3、药物-受体形成的化学键有哪些?答:氢键;范德华力;疏水结合;电荷转移物;共价键;答:药物-受体形成的化学键有共价键、非共价键包括加强的离子键、离子键、离子.偶极、偶极.偶极、氢键、电荷转移、疏水性相互作用、范德华相互作用。参考答案:共价键:氮芥类抗肿瘤药离子键、氢键、疏水键、范德华力4、请写出下列前药的母体药物的化学结构式,并说明制成前药的目的。水溶性增加 提高指溶性,改善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A磷酸酯能增加药物的水溶性,便于制成注射剂供非肠道给药。B含羧基的药物成酯后提高生物利用度。5、指出下列原子或基团哪些互为电子等排体: (1)CH4 (2)CH3 (3)CH2 (4)CH (5)NH2 (6)NH (7)O (8)N (9)OH 答:CH3与NH2、OH CH与N CH2与NH、O答:(4)CH和 (8)N,(2)CH3(5)NH2(9)OH,(3)CH2(6)NH(7)O互为电子等排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