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抢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19419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抢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5抢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5抢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5抢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5抢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抢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抢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徒手心肺复苏术(成人)目的:恢复心跳和呼吸,维持呼吸、循环功能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标准分扣分实得分姓名准备人员:着装整洁2用物:纱布、开口器、舌钳,口咽通气管,弯盘4操作流程判断呼救体位拍肩并大声呼唤病人,判断有无意识3高声呼救,通知相关人员2病人去枕平卧,解开衣领,暴露胸部3气道处理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法:抢救者站在病人右侧,左手置于病人前额上用力向后压,同时右手食指和中指放在病人下颌骨下缘,将颏部向上向前抬起8托颌法:操作者双手将下颌角托起,使其头仰,下颌骨前移使气道打开(用于颈椎损伤或疑有颈椎损伤者)人工呼吸检查呼吸呼吸:听有无呼吸声,感觉有无呼气,查看胸部是否有起伏,510s/3起初吹气

2、吹气2次,每次持续时间1s2随后吹气每次吹气量500600ml维持1012次/min(约56s/次)5吹气方法(口对口或口对面罩)操作者一手捏住病人鼻孔,深吸一口气,双唇紧紧包绕住病人口唇用力吹气,连续两次,同时视查病人胸部是否起伏。吹毕放开鼻孔,让气体自然由口鼻逸出操作者一手紧压面罩,另一手将下颌角托起,保持气道畅通,操作者用嘴包住过滤器口用力吹气,连续两次8胸外心脏按压检查脉搏摸颈A搏动:气管侧2cm,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检查时间s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部位按压手法一手掌放于胸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根部放在此手背上,双手掌跟重叠,手指不接触胸壁,手掌与胸骨水平垂直5按压深度利用上身重

3、量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cm按压速率按压频率次min,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为:按压与呼吸比例单双人均为:,每个循环或min检查ECG有无规则的QRS波形或扪脉搏5反复进行(5个循环)按压部位准确,用力适当,节奏均匀,持续进行,迅速放松使胸骨复原、放松时手掌跟部不离开胸壁5评估效果病人有反应,自主呼吸、脉搏恢复,停止抢救5整理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取舒适的卧位2质量评定1、操作熟练,方法正确52、人工呼吸、心脏按压有效103、物品处理正确,记录准确4理论提问总分100签名二、心电监护术目的:发现和识别心律失常,观察起搏器功能,监测生命体征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标准分扣分实得分姓名准备人员:着装整洁、洗手3用

4、物:心电监护仪(带血压袖带,血氧饱和度传感器)、电极数个、酒精棉球数个,必要时备电插板和屏风3病人:评估病人,向病人或家属告知相关事项,环境安静4操作流程将心电监护仪连接电源,开机检查性能完好4核对病人,取平卧或半平卧位,解开衣服,暴露病人胸部,酒精棉球擦拭相应部位皮肤(注意保护病人隐私)4连接电极与导联贴电极RA(右侧上,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骨间),LA(左侧上,左锁骨中线第二肋骨间),LL(左侧下,左锁骨下中线5.6肋骨间),遮盖病人胸部 6血压袖带绑于病人肘窝上两横指,扪及肱动脉动处6血氧饱和度传感器夹于病人手指或脚趾上8根据情况选择适当的导联、振幅,调节报警上下线,根据病情确定测定血压的频

5、次6观察心率、心律、波形、起搏器功能,发现异常报告医师10根据医嘱准确记录监护参数,发现异常情况随时记录6使用期间,严密观察病情,妥善保护导联线,防脱落,保证监护的有效性8遵医嘱停机,停用时先向病人说明,取得合作后关机,断开电源4取下电极、血压袖带、血氧饱和度传感器等6清洁皮肤,协助病人穿衣、整理床单位及用物,记录并签名4质量评定与病人有效沟通,关爱病人4操作熟练,安置电极部位准确,监护有效5用物齐备,处理规范4理论提问5总分100签名三、除颤术目的:纠正室性心律失常,终止室颤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标准分扣分实得分姓名准备人员:着装整齐,动作敏捷4用物:除颤器、导电膏(或用生理盐水纱布代替)4环境

6、宽敞,便于操作,请家属暂时离开病房4操作流程检查除颤器,选择非同步方式6病人平卧,松开病人衣扣,暴露胸部5均匀涂抹导电膏于两个电极板上(或将盐水纱布放于电极板位置)5选择所需能量(双向波首次选择200J,单向波首次选择360J),按充电钮进行充电8将一个电极板置于胸骨右缘锁骨下,另一电极板置于左胸乳头左侧,电击板中心在腋中线上,紧贴皮肤,两电极板之间相距1015cm6再次确认病人有室颤,操作者及其他人未接触病床5两大拇指同时按压放电钮,放电后,立即移开电极板,进行5个循环的CPR8观察心电显示是否恢复自主心律6若除颤无效可重复电击,双向波第二次及以后的双向电击应选择相同或更高的能量,单向波第二

7、次及以后的电击均应予360J8擦净病人胸部及电极板上导电膏,清理用物4观察病人心电图、记录除颤次数、能量、效果、时间5质量评定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关爱病人4动作敏捷,操作迅速、方法正确4用物齐备,处理规范4理论提问10总分100签名四、简易呼吸器使用法目的: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纠正低氧血症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标准分扣分实得分姓名准备人员:着装整齐,洗手3用物:简易呼吸器,面罩(流量表、湿化瓶)吸痰管、口咽通气管,检查呼吸器活瓣是否漏气,面罩与呼吸器相连正确5操作流程使病人平卧解开衣领、腰带,头后仰,托起下颌、开放气道10迅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有假牙者将假牙取出6正确放置口咽通气管8氧气管与呼吸器连

8、接,开氧气流量表46L/min10上呼吸器,左手拇指、食指呈“C”型按住面罩,中指、无名指、小指呈“E”型,托起下颌,使面罩与口鼻紧贴,不漏气15用右手挤压呼吸囊,反复有规律地挤压与放松,频率1012次/min,挤压、放松呼吸时间比1:113观察记录病人反应、效果、时间6整理用物,清洁面罩3质量评定放置口咽管及呼吸器方法正确,通气有效6操作熟练,动作迅速,准确5关爱病人,病人无创伤及并发症5理论提问5总分100签名五、呼吸机使用法目的:1、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 2、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标准分扣分实得分姓名准备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3用物:呼吸机及管道、中心供氧(或氧气

9、筒,减压表)、测试肺,湿化器内加入无菌蒸馏水5病人:评估病人病情、呼吸形态、心理反应5操作流程携用物至床旁,核对病人,解释,消除紧张情绪,取得合作4连接呼吸机电源,气源(氧气、压缩空气),开机3根据病情需要预置通气方式及参数,连接“测试肺”,检查呼吸机运转情况,放妥8将呼吸机与病人气道紧密相连(可采用面罩法,气管插管法,气管切开法)8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病人,需向导管气囊内注入510ml空气,以密闭气道8观察病人反应及呼吸机运行情况,正确设置各报警参数8人工通气30min后,查动脉血气分析,根据病情不断调整呼吸机各参数8观察并记录呼吸机通气模式、参数,病人反应、效果及时间5停机准备:如病人情况

10、稳定,准备停机前先适当减少呼吸机通气量,根据病情,改呼吸机模式为SIMV或逐渐延长脱机时间,锻炼病人的自主呼吸5撤离呼吸机时,严密观察,避免使用镇静剂,呼吸机和急救用品暂留床边备用5整理用物、观察记录停机时间以及病人的反应,呼吸机管路按规范处理6质量评定护患沟通有效,关爱病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抢救效果好,病人无创伤及其他并发症4熟悉呼吸机的性能,操作熟练,动作迅速、准确,参数设置正确6用物齐备,处理规范4理论提问5总分100签名附机械通气主要参数:呼吸频率:10 16次/min 每分钟通气量:810L/min潮气量: 812ml/kg 呼吸比值:1:1.52.0通气压力:1520cmH2O

11、供氧浓度:30%40%六、氧气吸入法1、氧气吸入法(中心供氧)目的:提高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机体缺氧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标准分扣分实得分姓名准备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3用物:氧气装置1套(流量表、湿化瓶内盛灭菌蒸馏水1/31/2满)橡胶管,一次性吸氧管(或备鼻塞、漏斗、面罩、氧气枕、氧气面罩等)、棉签、接头、安全别针、电筒,治疗碗内盛少量清水5病人:评估病人,告知病人有关事项,查病室有无明火、高温,确保病人安全5操作流程携用物至床旁,核对病人,解释取得合作5将流量表及湿化瓶安装于墙壁氧气装置上,连接橡胶管6检查、选择鼻孔,用湿棉签清洁鼻孔6开流量表开关调节氧流量连接鼻导管确定氧气

12、流畅通10测鼻导管需插入深度(鼻尖至耳垂的2/3),蘸水湿润后轻插入并固定10观察病人用氧反应,记录用氧时间及流量10停止吸氧时,拔除鼻导管,擦净鼻部10关流量表,取下湿化瓶及流量表5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处理用物6质量评定护患沟通有效,关爱病人4操作熟练,用氧安全,病人缺氧症状得到改善6用物齐备,处理规范4理论提问5总分100签名2、氧气吸入法(氧气瓶法)目的:提高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机体缺氧操作流量及质量标准标准分扣分实得分姓名准备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3用物:氧气装置1套(流量表、湿化瓶内盛灭菌蒸馏水1/31/2满)橡皮管,一次性吸氧管(或备鼻塞、漏斗、面罩、氧

13、气枕、氧气罩等)、玻璃接头、安全别针、电筒、治疗碗(内盛少量清水)、搬钳;在氧气瓶上安装流量表,接湿化瓶,连接橡胶管;5病人:评估病人,告知病人有关事项,查病室有无明火、高温,确保病人安全5操作流程携用物至床旁,核对病人,解释取得合作5检查、选择鼻孔,用湿棉签清洁鼻孔5打开总开关开流量表调节氧流量连接鼻导管确定氧流畅通15测鼻导管需插入深度(鼻尖至耳垂的2/3),蘸水湿润后插入并固定,询问病人的感觉,如有无鼻咽部不适,恶心等15观察病人用氧反应,记录用氧时间及流量10停止吸氧时,拔除鼻导管关流量表关总开关开流量表开关放余气关流量表,记录停氧时间12清理用物,整理床单元6质量评定护患沟通有效,关

14、爱病人4操作熟练,用氧安全,病人缺氧症状得到改善6用物齐备,处理规范4理论提问5总分100签名七、密闭式静脉输液法目的:1、维持水和电解质、酸碱平衡、补充能量和水分 2、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 3、静脉给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标准分扣分实得分姓名准备人员:着装整洁,剪指甲、洗手、戴口罩2用物:三瓶架,棉签盒、一次性无菌输液器、药液瓶、弯盘2个、止血带、敷贴胶布、输液执行牌、输液标签、输液架等。必要时备夹板及绷带3病人:评估病人病情、治疗情况、穿刺部位皮肤、静脉充盈程度、血管壁弹性、心理反应。嘱病人排尿3操作流程1、将准备的用物带至床旁,征求病人输液侧肢体。解释静脉输液的目的及注

15、意事项。准备胶布62、选择静脉。消毒双手33、核对病人和药液,并检查药液质量。套上瓶套74、2%碘酊常规消毒瓶塞;病人皮肤。待干45、70%乙醇常规消毒瓶塞;检查并打开输液器,取出输液器,将针头插入药瓶内,关紧调节器36、在穿刺部位上6cm处扎紧止血带。乙醇再次消毒皮肤47、挂药液于输液架上,再次检查核对、排气78、静脉穿刺,见回血后松止血带,松开调节器,胶布固定。无污染109、将输液肢体放置舒适,必要时夹板固定210、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滴速,核对医嘱。告之病人注意事项511、整理床单位,放置信号灯开关于年病人可及处312、清洁物品,洗手(或消毒手)后记录、签名413、输液毕,

16、出去胶布,关闭调节器、用消毒棉签放置在穿刺点上方,拔出针头,按压片刻至无出血614、清理用物,按规范处理3质量评定1、关爱病人,有效沟通贯穿于整个操作中62、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固定正确妥当23、程序正确流畅、操作熟练4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65、用物齐备,处理规范2理论提问5总分100签名八、密闭式静脉输血法目的:1、补充血容量,维持胶体渗透压,保持有效循环血量,提升血压2、增加血红蛋白,纠正贫血,以促进携氧功能3、补充抗体,增加机体抵抗力4、纠正低蛋白血症,改善营养5、输入新鲜血,可补充凝血因子,有助于止血6、按需输入不同成分的血液制品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标准分扣分实得分

17、姓名准备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4用物:基础消毒盘,一次性无菌输血器、同型及配血单,其余同密闭式静脉输液法5病人:评估病人病情、治疗情况、穿刺部位皮肤血管状况、心理反应5操作流程核对解释后按密闭式静脉输液操作建立静脉通道,输入生理盐水25由两名护士按“三查”“八对”进行核对4将备血转动均匀后,挂血袋于输液架上6以无菌技术将密闭输血器针头刺入血袋瓶塞8调节滴速,缓慢滴入,观察10分钟无反应后,可加快输入滴速,滴速因病人情况而定6输血完毕后,继续滴入少量生理盐水,使输液器中余血全部输入5关调节器,拔针头,局部按压片刻4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致谢,整理床单元4洗手、记录,清理用物5质量评定护患沟通

18、有效,关爱病人。严格核对、严密观察,病人安全,无输血反应4程序正确,操作熟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查对制度6用物齐备,处理规范4理论提问5总分100签名九、输液泵使用目的:控制液体和药物注输速度,使其匀速准确输入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标准分扣分实得分姓名准备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3用物:微量输液泵用物(微量输液泵、注射器、药物、液体、无菌延长管、基础消毒盘);静脉输液泵用物(输液泵、泵管、基础消毒盘、药物、液体)5病人:评估病人病情,治疗情况、心理反应5操作流程1、微量输液泵: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病人,解释取得合作6核对、按医嘱配置药液,用注射器抽吸准备好,注明药液名称及浓度10连接

19、注射器与输液泵延长管,排尽空气10将注射器安装在输液泵上5连接电源,打开输液泵开关5遵医嘱设定输液总量、速度,确认运行正常10将输液泵导管与病人输液通道相连,并妥善固定10密切观察,做好记录6整理用物52、静脉输渡泵:检查泵管的完整性、有效期6按输液法连接液体与泵管,将输液泵管充满液体,排净空气10将泵管安装在输液泵上,关好仓门10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病人,解释取得合作5连接电源,打开泵开关5根据医嘱要求,设定输液总量、速度,确认运行正常10将输液泵导管与病人输液通道相连,并妥善固定10密切观察,做好记录6整理用物5质量评定护患沟通有效,关爱病人,严密观察输注情况,病人无空气栓塞发生6方法正

20、确,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时排除故障5用物齐备,处理规范4理论提问5总分100签名十、吸痰法目的: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保证有效通气2、留取痰标本作培养和药敏试验,指导选用抗生素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标准分扣分实得分姓名准备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3用物: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装置,无菌治疗盘内放治疗碗,碗内盛生理盐水及无菌吸痰管数根(成人1214根)、无菌手套、弯盘、医疗废弃物袋、听诊器。必要时备压舌板、舌钳、开口器及简易呼吸器,电极板5病人:评估病人病情、呼吸道通畅及缺氧情况5操作流程连接吸引器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负压(压力40-53.3Pa,儿童吸痰压力40kPa)关开

21、关5核对病人,清醒病人给予解释取得合作,根据病情按需给予翻身、拍背,病人头转向操作者,昏迷病人可使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助张口5打开吸引开关戴手套接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检查管道是否通畅8将吸痰管插入鼻腔或口腔,吸净口咽部分泌物8更换吸痰管折叠导管末端插入气管内适宜深度放开导管末端,轻柔、灵活、迅速地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吸痰8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如痰未吸尽,连续吸痰不超过4次6吸痰完毕,取下吸痰管,放入医疗废弃物袋内6观察病人的呼吸道是否通畅,听诊呼吸音,评价病人反应(面色、呼吸、心率、血压等)观察口鼻粘膜有无损伤8为病人擦净口鼻分泌物,取手套5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和用物,消毒5洗手,记

22、录病人情况、痰量、性状等4质量评定与病人沟通有效,关爱病人4动作轻柔准确,吸痰有效,无粘膜损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6用物齐备,处理规范。吸痰管一次性使用4理论提问5总分100签名十一、洗胃法(自动洗胃机)目的: 1、清除毒物2、减轻胃粘膜水肿3、手术或某些检查前的准备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标准分扣分实得分姓名准备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3用物:治疗盘内置水温计、手套、围裙、牙垫、胃管、液状石蜡、20ml空针、听诊器、治疗碗、血管钳、纱布、弯盘2个、棉签、水杯、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5病人:评估病人病情、中毒情况,告知相关事项,病人或家属同意后签洗胃同意书5操作流程将配好的洗胃液放于洗胃桶内,

23、将三根橡皮管分别和机器的药管、胃管和污水管连接,将药管另一端放于灌洗液桶内,管口必须在液面以下,污水管的另一端放于污物桶内,试运转洗胃机,调节药液流速备用5核对病人,再次向病人解释,如为服毒病人拒绝治疗时可给予必要约束4清醒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中毒较重者取左侧卧位,昏迷者去枕平卧位,头转向一侧5戴手套,将围裙围于颌下,取下假牙,置弯盘及纱布于口角旁,放牙垫5插管:测量插入深度,做好标记;润滑胃管,经口腔(鼻腔)插入,当胃管插入1015cm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如昏迷病人,护士应一手将病人头抬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加大咽喉部通道,徐徐送入胃管,不可勉强用力,将胃管推进至4555cm处;证实胃管在

24、胃内(三种方法均可),常规留取标本,胶布固定20洗胃:胃管与洗胃管连接,按“手吸”键,吸出胃内容物,再按“自动”键,机器即开始对胃进行自动冲洗。反复冲洗至吸出液体澄清为止。洗胃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 12拔管:洗毕,拔出胃管、取出牙垫,将药管、胃管和污水管同时放入清水中,按“清洗”键,机器自动清洗管腔,清洗完毕后关机6协助病人漱口、洗脸,整理床单位及用物6记录灌洗液种类、液量及洗出液情况,洗胃机和管道按时定时处理5质量评定与病人沟通有效,关爱病人、病人安全,无粘膜损伤4操作熟练,步骤正确,动作敏捷6按操作规程进行,洗胃彻底,达到有效目的4理论提问5总分100签名十二、留置导尿法目的:1、抢救危重、

25、休克病人时,准确记录尿量,测尿比重等2、盆腔手术前准备、避免术中误伤膀胱3、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术后留置尿管便于持续引流和冲洗4、昏迷、截瘫或会阴部伤口者,可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标准分扣分实得分姓名准备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3用物:准备同导尿法,另备无菌引流袋、胶布、别针、宽胶布一段、剪刀、备皮用物5病人:评估病人病情、尿道口情况及心理反应,关闭门窗、屏风遮挡5操作流程将用物携至病人处,核对,解释取得合作5按导尿法操作插入尿管25固定导尿管25(1)普通导尿管采用胶布固定法:女病人导尿固定法:取宽4cm,长12cm胶布1块,将长度2/3处撕成3条,另1/3完整部分贴在阴阜

26、上,撕开3条中居中的一条螺旋形贴在尿管上,其余两条分别交叉贴在对侧大阴唇上,再用一条胶布将尿管固定于一侧大腿内侧男病人导尿固定法:用两碟形胶布分别固定在阴茎两侧,再用细长胶布半环形固定碟形胶布,开口向上,勿使两端重叠,在距尿道口1cm处用胶布将折叠的两条胶布贴在导尿管上,再用一条胶布将尿管、固定于大腿内侧(2)气囊导尿管固定法:插入导尿管,见尿后再插入57cm向气囊内注入适量无菌生理盐水,轻拉导尿管,有阻力感,证实导尿已固定于膀胱内检查引流袋,取出引流管与导尿管相接,妥善固定于床边10质量评定护患沟通有效,关爱病人,保护隐私7操作有序,动作熟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插管正确,防止尿路感染

27、6用物齐备,处理规范4理论提问5总分100签名十三、基本绷扎法目的: 1、 保护病人的创口,减少创口污染;2、固定敷料、关节和骨折;3、扶托伤肢,减轻疼痛。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标准分扣分实得分姓名准备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3用物:消毒液(碘酒、酒精、双氧水、碘伏等)、生理盐水、无菌敷料(纱布、棉垫)、无菌换药碗、绷带、胶布、胸带、腹带5病人:评估病人伤情、伤口、出血情况5操作流程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解释包扎目的和包扎以后的注意事项,取得合作5协助病人取适宜的体位便于操作5按外科换药操作规程清洁创口,使包扎部位清洁8在创面上覆盖无菌纱布、扎绷带(一手拿绷带头,另一手拿绷带卷,以绷带贴近

28、局部缠绕)6基本方法:(根据病人受伤部位选择一种包扎法,得分一样)201、环形绷扎法:环形缠绕,下周完全覆盖上周2、螺旋绷扎法:绷带斜旋上行,下周覆盖上周1/31/23、螺旋反折绷扎法:环形两周后做螺旋绷扎,然后以一手握住绷带上面正中处,另一手将绷带自该点向下反折,盖过上周绷带1/31/2,每一反折须整齐排列成一直线,但反折处不宜在伤口或骨隆处4、“8”字形绷扎法:反复以“8”字形在关节上下作斜形旋转,每周遮盖上周1/31/25、回返绷扎法:用一系列的左右或前后回返绷扎,直至该端全面遮盖后再作环形绷扎两周固定包扎时由伤口的低处向上,从左向右,从上到下缠绕4包扎时从肢体远心端向近心端进行,以促进

29、静脉回流4包扎时松紧适宜,过松易脱落,过紧影响血液循环4包扎关节部位时,应保持肢体功能位置4包扎时,皮肤皱褶处,骨隆突处要用棉垫、纱布保护4处理用物,洗手、记录4质量评定护患沟通有效,关爱病人,病人安全4操作有序,动作熟练,包扎牢固,止血方法有效,肢体处于功能位6用物齐备,处理规范4理论提问5总分100签名十四、止血带止血法目的:及时有效的止血;保护病人的创口,减少创口污染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标准分扣分实得分姓名准备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3用物:止血带(橡皮管、乳胶管或气压止血带),棉垫或三角巾、毛巾、标签,有创口时备包扎法用物5病人:评估病人出血原因、种类、部位及全身情况5操作流程核对病

30、人、解释取得合作,检查伤口,按包扎法处理10用止血带在出血部位的近心端,尽量靠近伤口,将整个肢体用力绑扎(上下肢按要求的压力)10绷扎时,不能直接贴于皮肤上,应用三角巾、毛巾、棉垫等垫好以保护皮肤6松紧度以远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宜7使用止血带的时间尽量缩短,连续阻断血流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如必须继续阻断血流,应每隔半小时放松12分钟6使用止血带要有明显标记,注明伤情和使用止血带的时间,阻断血流的时间7使用止血带后肢体循环受阻,抗寒冷能力差,应注意保暖4松止血带时不可过快过急7使用中观察病情和局部肢体状况,防止肢体缺血、坏死,并记录6处理用物,洗手5质量评定护患沟通有效,关爱病人,病人安全4操作符合

31、原则,观察肢体情况及时,无并发症6用物处理规范4理论提问5总分100签名十五、固定法目的:1、减轻疼痛 2、避免骨折断端损伤血管、神经和周围组织、防止休克发生 3、防止骨折移位,便于搬运和转送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标准分扣分实得分姓名准备人员:着装整洁,洗手3用物:根据伤情选择适当的固定材料(夹板、绷带等)、软质衬垫,必要时备换药全套5病人:评估病人意识状况、受伤情况,伤侧肢体的活动情况及有无出血5操作流程携用物至床旁,核对、解释,取得合作5协助采取适宜体位以及固定部位准备6根据骨折部位选择合适体位及相应规格的夹板,软质固定衬垫7先用衬垫置于固定部位(有创伤应先按外科换药处理创口后固定)8放置夹板

32、6夹板外布带固定,松紧适度,以上下活动1cm为宜8夹板固定后,需搬运,一定要充分支托,保持局部固定不动6抬高患肢,以利血液回流5观察肢体运动,血液循环情况,随时询问肢体远端感觉情况6指导病人作患肢功能锻炼,告知注意事项6整理用物及床单位,洗手、记录5质量评定护患沟通有效,关爱病人,固定牢靠有效,松紧适宜,局部血液循环良好,病人无不良反应6程序正确,操作熟练4用物齐备,处理规范4理论提问5总分100签名十六、颈托使用法目的:1、防止骨折移位,预防神经、血管损伤 2、保持呼吸道畅通3、减轻疼痛4、便于运转及护理治疗,避免运转中再伤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标准分扣分实得分姓名准备人员:着装规范3用物:检查

33、颈托完好,规格适当8病人:评估病人病情、意识、受伤部位、出血等情况10操作流程清醒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合作5操作者用右手四指测量病人颈根部至下颌缘的垂直距离15根据所测量的颈高度调节颈托至所需刻度,并妥当固定15颈托灰色部分置于病人后颈,黄色部分唤于病人颈前,中间凹陷部分与下颌紧密衔接,无松动,固定好粘胶部分15质量评定护患沟通有效,关爱病人6方法正确,操作熟练,固定有效,病人安全8用物齐备完好5理论提问10总分100签名十七、铲式搬运法目的:转运病人,减轻病人痛苦,保障病人安全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标准分扣分实得分姓名准备人员:着装整齐3用物:铲式担架、保护带5病人:评估病人生命体征,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10操作规程简单测量病人高度,调节铲式担架至合适长度10两人合作,同时按下担架两端的按钮,将铲式担架打开分为左右两片12将左右两片担架分别置于病人身体两侧,头、尾方向与躯干一致12将左右两片担架向病人身下置入,将担架两端开关合拢,使病人躺于担架中间12用安全带将病人固定于担架上,置舒适体位8质量评定与病人沟通有效,关爱病人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