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左心衰竭20例.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19561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左心衰竭20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左心衰竭20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左心衰竭20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左心衰竭20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左心衰竭20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左心衰竭20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左心衰竭20例.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左心衰竭20例一Vo1.12No.6564Dec.2003红花注射液合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O例9中国中医急癌曹珏刘婉嫣张桂红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5X(2003)06056401【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红花注射液/硝酸甘油我们1999年6月2002年1月以红花注射液合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为本院住院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3878岁,平均62.34岁;病程3d至16年,平均7.02年;合并糖尿病

2、者8例,高血压病16例.对照组60例,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3779岁,平均62.42岁;病程2d至20年,平均6.54年;合并糖尿病7例,高血压病15例.两组上述资料差异无显着性(P>0.05).1.2治疗方法两组均予硝酸甘油5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每日1次;口服阿斯匹林75mg,每日1次;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6mg.治疗组另予红花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2周.治疗中可酌情予B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或其它相应降压,降糖及抗凝药物;治疗期间密切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含服硝酸甘油量及心率,血压,心电

3、图的变化.2疗效观察2,1疗效标准参照1979年(上海)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座谈会制订的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执行.(1)心绞痛症状疗效标准,显效:治疗后心绞痛消失或基本消失,基本不用含服硝酸甘油或硝酸甘油用量减少80%以上.有效: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减少50%以上.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减少不足50%.(2)心电图疗效标准,显效:静息时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有效:静息时心电图sT段下降在治疗后回升0.05mV以上,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50%以上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无效:静息时心电图治疗后无明显改变.2.2治疗结果(1)心绞痛

4、改善情况:治疗组60例,显效4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60例,显效31例,有效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2)心电图疗效:治疗组60例,显效21例,有效2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8.33%;对照组60例,显效16例,有效18例,无效26例,第12卷第6期2003年12月?临床报道?总有效率5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3讨论不稳定型心绞痛为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出血使局部血小板粘附,聚集,腔内血栓形成,心肌缺血缺氧所致,若不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容易发展为心肌梗死.硝酸

5、酯类药物能够选择性地扩张较大的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缓解症状,为心绞痛的首选用药.但近年来本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日益增加,其冠状动脉中小分支动脉硬化加重,给治疗带来困难.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瘀血痹阻为其主要病机.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效,其中主要含有红花黄色素,红花苷,红花新苷,红花醌苷等成分,能够降低冠状动脉阻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使心肌缺血范围缩小,缺血程度减轻,从而保护缺血心肌;并能降低血脂和血粘度,显着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血栓形成.同时,红花黄色素能有效改善外周微循环,加速血流,增加毛细血管网开放数目并降低外

6、周阻力,故对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的患者疗效益佳.因此,红花注射液和硝酸甘油联合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较之单纯硝酸甘油的治疗效果更为显着,值得推广使用.(收稿日期20030615)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左心衰竭2O例曹维宏李晓龙中图分类号:R541.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5X(2003)06056402【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中西医结合我们近年应用参麦注射液和酚妥拉明治疗急性左心衰竭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例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5482岁,平均63.51岁;急性心肌梗死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4例,风心病3例,高心病6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2例

7、,冠心病合并支气管扩张咯血1例.临床表现为端坐呼吸,大汗,咳嗽,两肺可闻及湿罗音或/和哮鸣音,HR100次/min以上.1.2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取坐位,双腿下垂,立即给氧.(2)参麦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酚妥拉明34rag静脉小壶滴入,每10min加用ling,至症状改善后以0.10.2mg/kg静滴维持.(3)其他疗法:使用有效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吉林132012)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银川750021)第12卷第6期2003年12月9中国中医忽疟抗生素,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合理使用利尿剂,根据病情适当使用利多卡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2

8、结果20例患者均于首次联合用药后50min左右症状逐渐缓解,经用药12周(少数3周以上)心功能改善;治疗后心率较治疗前减少1015次/min;1例因冠心病合并支气管扩张咯血抢救无效死亡.小剂量酚妥拉明治疗时未发现心率明显增加.3讨论药理研究表明,参麦注射液具有如下作用:(1)强心及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可抑制细胞膜Na一K一ATP酶活性,从而促使Ca内流,增强心肌收缩力;(2)抑制交感神经兴奋;(3)维持心脏兴奋性的正常节律,防治心律失常;(4)具有明显的抗休克作用,能够改善与心脏有关的低血压并改善微循环.酚妥拉明为受体阻滞剂,以扩张小动脉为主,可降低外周阻力及肺循环压力,改善肺淤血,改善全心功能

9、,作用迅速有效,其与参麦注射液联合应用,故收到良好的协同作用.(收稿日期200304一l1)通栓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140例温玉峰中图分类号:R74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5X(2003)06056501【关键词】脉动脉硬化通栓胶囊.我院19992002年应用自制通栓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140例,疗效显着.现报告如下.l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脑动脉硬化者222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例,其中男性160例,女性62例;年龄4580岁.随机分为治疗组140例与对照组82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着性(P>0.05).1.2治疗方法治疗组在脑动脉硬化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栓胶囊(穿山甲,水

10、蛭,虻虫,廑虫,川芎,按3:2:1:3:3组方,每粒胶囊含生药0.5g),每次El服68粒,每日3次;对照组予脑动脉硬化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2疗效观察2.1疗效标准显效:主要症状基本消除,生活完全自理,可进行一般的社会活动.有效:主要症状部分消除或明显减轻,生活可大部分自理.无效:主要症状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2.2治疗结果治疗组140例,显效l16例,有效24例,无无效者;对照组82例,显效42例,有效2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5.3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通栓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疗效显着.山东章丘市中医院(章丘250200)Vo1.12No.6Dec

11、.20035653体会脑动脉硬化属中医学”脑晕”,”呆病”范畴.本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久病必虚,正气不足,气血亏虚,血运不佳,久之而成气虚血瘀之证;血瘀经脉不通,脑髓失于荣养,故发为本病.笔者治以行气活血化瘀通络之通栓胶囊,取得较好的效果.方中穿山甲搜风活络通脉,凡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水蛭通经活络,所含水蛭素能拮抗凝血酶对纤维蛋白原的作用,所含组胺类物质可扩张毛细血管;虻虫,廑虫逐瘀破积通经络;川芎行气开郁,上行头目,为引经之药.诸药配伍,共奏通经络逐瘀血之功.本观察表明,通栓胶囊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脑部供血,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对脑动脉硬化疗效显着.(收稿日期20030514)解热合剂治疗

12、外感发热8O例叶参中图分类号:R25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5X(2003)06056502【关键词】外感发热解热合剂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可见于多种感染性,传染性疾病.笔者2001年4月2003年4月采用自拟解热合剂治疗外感发热患者8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l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0例均为我院内,儿科急诊,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165岁;病程2h至4d;体温38.5cc40.2;上呼吸道感染43例,急性扁桃体炎26例,急性支气管炎l1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科急症诊疗规范外感高热证诊断标准.1.2治疗方法予解热合剂(组方为金银花1

13、5g,黄芩15g,青蒿15g,鱼腥草15g,大青叶15g,石膏30g,蝉蜕5g,甘草5g;由我院药剂科浓缩制成100ml瓶装El服液,每毫升含生药1.2g),5l0岁每次El服30ml,其他年龄酌情增减,每日4次.2疗效观察2.1疗效标准显效:服药24h后体温降至正常,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有效:服药23d体温降至正常,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无效:3d以上体温未降至正常.2.2治疗结果80例中显效16例,有效5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25%.3典型病例苏某,女性,6岁,2002年4月23日初诊.患儿发热1d,恶风,轻微头痛,面红,口渴,时有咳嗽,胃纳欠佳,大便干,小便黄,舌微红,苔薄白,脉浮数.体温39.2,咽充血,心肺检查阴性.血WBC52X10/L,N0.52,L0.48.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为温病邪在卫分.予解热合剂口服,每次30ml,每日4次.服药2次后汗出,体温渐降,24h后体温降广东阳江市中医医院(阳江529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