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医学的概念.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19757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苏医学的概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复苏医学的概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复苏医学的概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复苏医学的概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复苏医学的概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苏医学的概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苏医学的概念.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复苏医学的概念复苏医学是急诊医学的一个分枝,它是各个专业包括内科、外科、麻醉科、产科、生理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在长期复苏实践的经验积累中,在复苏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不断发展、对呼吸循环骤停的病理生理以及脑复苏的重要性不断加深理解,并发展了各种针对性复苏急救措施,改进了复苏疗效之后才逐步形成、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西医有记录的复苏实践已有400余年,祖国医学记录则更为源远流长,但是直到二十世纪60年代之后,复苏医学的概念才逐步形成并得到发展。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电击除颤三大技术的应用,就是标志现代心肺复苏的里程碑,胸外心脏按压血流动力学机理的阐明,诞生了胸泵学说,也推动了相关的

2、复苏方法学研究,心搏骤停电生理研究为电击除颤治疗提供了有力理论依据。呼吸停止后血液中氧含量迅速消耗殆尽,无氧代谢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的需求,因此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刻不容缓,因而推动了各种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的发展,於此同时复苏药理学、复苏方法学等也在不断发展,因而逐步形成较系统而完整的复苏学(Resuscitology)理论。脑复苏病理生理研究,表明脑组织内糖原、氧和ATP的储备很少,脑血流中断后10秒,残存毛细血管内的氧消耗殆尽,2分钟就能把储存的葡萄糖耗尽,无氧代谢将导致脑细胞严重损伤,一般缺血缺氧超过5分钟,脑细胞将遭受不可逆损害,成功的复苏关键在于脑复苏,没有脑功能的恢复,则不能认为是成功

3、的复苏。心搏呼吸骤停发生在院外的人数最多,他们能否得到成功的复苏,在更大程度上是取决於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EMSS)及CPR的普及程度,早呼救、早开始CPR、早电击除颤、早进入ICU所谓四早,被称为是生命之链(Chain of Surviral)的四个环节,因此,如果只注意复苏的学术性研讨及业务水平的提高,不重视社会急救的组织与管理,如建立完善的急诊医疗体系,以及CPR的培训与普及,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第二章 复苏医学的历史与现状一、古老的复苏尝试在遥远的过去,人们认为体温是生命的根本条件,丧失体温即意味死亡。因此,对面临死亡的病人的复苏尝试中,许多都是为了维护体温,

4、如火烤、热水浸泡,应用动物排泄物或热灰烬热敷等。昏迷不醒是死亡又一特征,为了让病人苏醒,采取叫唤病人,尖叫与噪音的刺激,直接刺激或鞭打病人,冷水拨面,让病人吸入有强烈刺激味的挥发性气体,如将氨水瓶放置鼻孔下,也有人牵拉病人舌头或肛门刺激病人苏醒。有节奏的牵拉舌头还能保持气道开放。美国印地安人认为吸烟是维持生命活力所必需,故提倡用烟草进行烟熏,把烟导入肛门等。烟熏技术用于复苏在18世纪欧洲颇为盛行,还特制成烟熏器,能将烟草燃烧的烟吹入肛门与结肠。后来由于发现4盎司烟草及1盎司烟草送入肛门可分别杀死一条狗及一只猫,并发现尼古丁是心脏性毒物,烟熏方法因而受到限制。溺水病人发生返流窒息,复苏时有采用倒

5、置法复苏,将病人双脚抓紧头向下悬挂起来,并对胸肋间隙加压,藉以排出水及其它梗阻食物,也有将病人放置跑马背颠簸或放置病人于滚筒内来回滚动,以辅助病人恢复呼吸,也有将一管道置入口中藉用风箱吹入气体与抽出气体帮助呼吸,方法虽简陋、粗糙、甚至造成危害,但毕竟是今天人们使用的现代机械通气的先驱。在祖国医学中复苏的记录也有很多。东汉 张仲景金匮要略“杂疗方”曰:“救自缢死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其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注解:病人平卧,踏肩

6、挽发意使病人头后仰,颈直咽开,气道通畅,抬臂压胸按腹,帮助通气及循环恢复。明朝杨继洲针灸大成.初中风急救针法云:“凡初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涎壅滞,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指十指十二井穴,当去恶血,又治一切暴死恶候,不省人事及绞肠痧,乃起死回生妙诀。”明朝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卒中暴厥记载“但见卒然仆倒,昏不知人,或痰涎壅塞咽喉作声,或口眼偏斜,手足瘫痪,或半身不遂,或六脉沉伏,或指下浮盛者急以生半夏为末吹入鼻中,或用细辛,皂角,菖蒲为末吹入得嚏则苏,此可以验其病深浅,则知其可治不可治。”清朝救急选方 上卷五绝死门中引“清史典撰愿体集中记载”曰:“ 凡自缢之人,若绳细痕深者,

7、最称难救.须急令人抱,将结解开,切勿割断绳子。以手揉其项痕,捻圆气管,并摩按胸腹.或用扪其口鼻;或用口对口接气.令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挽其发,常令扯急,不可使头低下若手脚已经僵直,必须盘曲,如僧打坐之状。急以两管吹再碾生半夏末,皂角末,吹入鼻孔。以针尖刺鼻下人中穴;以艾灸脚心涌泉穴,男左女右各三醮Page: 3再以姜汤,化苏合丸灌之。如无苏合丸,以浓姜汤灌之.其一切治法,必待气从口出,呼吸眼开,方可歇手。苏醒后,只宜少饮粥汤,润其咽喉,不可骤与饭食。 依此拯救,再无不活之理。从上述例举的部分急救实践记载中,可以看出祖国医学也像祖国悠久文化一样源远流长。他们救死扶伤,服务於国人,在急救复苏实践中

8、,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二、复苏发展史与现状呼吸复苏:西医有记录的人工呼吸起始於16世纪。方法有多种,较有代表性的是三种。一为口对口或口对鼻呼吸;二是应用风箱(bellow method)又称呼吸泵或呼吸复苏器;其三背后按压复苏术(Schafers back pressure technique).口对口人工呼吸很早就有,圣经上已有口对口呼吸的描述。1732年外科医师William Tossack是最初报告成功应用口对口呼吸的人。产科医师在对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中更是积累了丰富经验。早期人们对呼入气体的危害性存有疑虑,到1796年Herholdt等最终证明它的安全性,Elam发现为防止低氧血症,人工

9、呼吸要保持过度通气,还要把病人下颌骨支撑防止被舌根堵塞气道,以后在Safar,Godon等人改进与倡导下,口对口呼吸乃被列为常规急救技术并持续至今。机械通气(风箱)1493年为一德国医师Paraxelsus首先用于复苏,而18世纪英国外科医师John Hunter最先发现肺的机械通气对心脏的影响。在对复苏犬进行机械通气时,他取下狗的胸骨,暴露肺及心脏,此时,心脏照常跳动,只是频率增快。当他停止风箱工作,犬的心脏跳动逐渐变弱变慢,直至停止跳动,当重新恢复机械通气,心脏又开始跳动,开始跳动微弱间隔时间较长,经过继续机械通气,心跳强度及频率又恢复正常。在同一实验中他多次重复,均得到相同结果。每当风箱

10、停止机械通气时,左心室血流也似右心室一样颜色开始变黑,重新给予机械通气,则又恢复原状不过风箱通气技术(Bellows Technique)未能盛行很长时间。法国学者Leroy-dEtiolles在风箱通气动物实验中发现,一次性快速的肺膨胀就能使动物致死,此外还可发生造成实验动物肺气肿及气胸等。虽然比较原始的风箱通气技术不够完善,发展受到限制,但这并未妨碍机械通气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继续在研制人工呼吸所需要的各种装置及导管。20世纪早期阶段,各种通气用的管道、面罩、正压通气装置陆续问世。在30年代至40年代期间为美国临床医师所广泛采用。Henderson建议机械通气时应吸入含5%二氧化碳的氧气,否

11、则会造成血管运动障碍性休克及呼吸抑制。不过也有许多其他研究者认为吸入含有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并无特出优点。关于Schafers提倡的背后按压技术,将病人置俯卧位,医师从两侧背后对下胸部及腹部施压,经过测定认为背后加压技术比较容易使潮气量达到500ml。但后来不少学者认为Schafers的研究是通过志愿者取得的。但是对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情况则有所不同,他们因意识丧失,复苏过程中舌根下坠填塞气道是在所难免,采用背后按压技术是不合适的。用于现代化呼吸复苏的方法已有很多,如各种面罩呼吸,气囊活瓣面罩呼吸器,氧驱动的机械通气,气管插管,食道堵塞型气道在心肺复苏中已广泛被应用。但是就院前急救与现场急救来说口

12、对口呼吸还是一种简易而快速现场呼吸复苏方法,可以争取时间等待急救专业人员以及急救复苏器材的到来。循环复苏:对心搏骤停患者实施循环复苏目的:一是推动血液前向流动,继续维持血液循环;二是尽快使心脏恢复跳动,尽快使心室颤动终止,并恢复窦性心律。因此,对心脏采用直接或间接加压以及对心脏进行电击除颤则是循环复苏的重要措施。1. 直接对心脏挤压:早在1874年生理学家Moritg Schiff最先在动物心肺复苏实验中作了直接挤压心脏的尝试。此后于1880年有作者将此法试用于临床但未能取得成功,直至1930年后,麻醉科胸外科取得了较大发展,开胸心脏按压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2. 胸外心脏按压:Bothm最早于

13、1878年对此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通过钾盐,氯仿或窒息的方法,导致猫心搏骤停,胸外心脏按压可维持血压达50-100mmHg,持续30分钟左右,自主循环的恢复也很常见。Frang Koening(1883年)以及他的学生Mass(1892年)临床上通过采用剑突下缓慢压迫与对胸骨的快速压迫(120次/分)方法,成功抢救了部分病人。Gurvich(1939年)应用胸外心脏按压及电击除颤方法在未开胸的情况下,成功地使心室颤动的实验狗得到复苏。Kouwenhoven等(1960年)报告了对年龄在20个月至80岁的20位病人成功应用胸外心脏按压,并取得了70%的存活率,对胸外心脏按压技术的肯定具有里程碑意

14、义。电击除颤:1899年Preuost及Battelle是最早研究电击对动物心脏的作用的。他们发现,几秒钟内给予电休克刺激,可达到成功德除颤并使之转为正常窦性心律。如延误时间较久,在心脏按压后,电击或许只能达到除颤目的。1947年Claude Beck是最先在人体内直接进行电击除颤并取得成功的。1956年Zoll等最先在人的体表进行电击除颤,并取得了成功。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心室颤动是心搏骤停最常见原因,及时电击除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六十年代以来,电击除颤连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已成为现代心肺复苏的主要里程碑。70年代以后开始注意到心肺复苏后存活病人经常遗留有不可逆永久性脑损害,从而

15、认识到脑复苏的重要性,只有脑功能的恢复,才是完全成功的复苏。因此,心肺脑复苏(CPCR)的整体概念逐渐为人们所接收。196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及美国心脏病协会联合召开心肺复苏会议,制定了心肺脑复苏和心脏急救(ECC)的标准与指南,此后在1973、1979、1986、1992年又先后召开了四次CPR与ECC专题会议,不断改进与完善心肺脑复苏指南,并推动了CPCR技术在公众中的普及。我国急诊医学的快速发展,起始於1985年后。全国500张床位以上医院先后建立了急诊科,1986年在上海举行了全国第一次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1987年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会正式成立。1988年1月作为急诊医学的第一个专业学组

16、心肺脑复苏专业组正式成立。1989年制定并出版了心肺脑复苏操作训练规范。此后并多次举办全国心肺脑复苏师资培训班,先后召开了六次全国性心肺脑复苏学术研讨会,大力进行了心肺脑复苏的宣传及普及。根据医学会初步统计及测算:全国公众(包括医务人员)接受过CPCR培训的不少於一千万人。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的院前急救及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在全国范围内有了很大发展。全国各地急救中心正致力于发展和提高早呼救、早CPCR、早电击除颤、早把病人送入医院ICU的急救环节,相信在新世纪到来后,我国CPCR工作将取得更大进展。第三章 复苏医学若干进展近20年来复苏医学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U

17、tstein模式的出台就比较突出。第一节 什么是Utstein模式?复苏研究主要涉及心搏呼吸骤停心肺脑的复苏,以及创伤后的生命维护。以往由于复苏研究专业性词汇不统一,研究资料及统计分析不够规范,以致同类研究常会得出不同结果或结论,相互间难以比较,更难进行大规模多中心合作研究,因而妨碍复苏研究进一步发展。1990年欧洲麻醉学会(European Academy of Anaesthesiology,EAA)先后提出CPR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推荐方案。实验研究包括:动物种系,麻醉技术,造成心脏停搏的时间与方法,CPR技术,通气容量,缓冲剂,正性肌力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监测方法等。临床研究

18、包括:前瞻性随机研究,病员资料,目睹或非目睹心搏骤停,VF(室颤)/VT(室速),无收缩,电机械分离,药物及给药途径,监测方法,CPR人员训练水准,心搏骤停前情况,不同时期的存活率,存活后生活质量等。1990年夏由EAA及美国心脏协会(AHA),欧洲复苏学会(ERC),加拿大心脏卒中基金会(HSFC),澳大利亚复苏学会(ARC),南非复苏学会等代表在挪威Mosteroy岛Utstein教堂非正式集会,此后不久即召开正式联席会议,就CPR研究有关因素,统一了研究模式,故称之为Utstein模式。推行这一模式有助于达到以下目的:对院外心搏骤停流行病学有更好的了解,改进复苏研究论文质量,对不同系统间

19、研究资料可进行比较,确保不同系统研究方式中各自的利益,有助于局部计划评估及质量改进,有助于基础及临床研究,有助于判断病情预后是由于急救措施差异还是由于EMSS不同所致。Utstein模式有助于大规模多中心研究及资料积累。第二节 院外复苏研究的Utstein模式Utstein模式包括院外复苏研究模式,院内复苏研究模式,儿科复苏研究模式,实验研究模式及灾难医学反应研究模式。作者仅选择院外复苏及复苏实验研究模式作一简介。一、名词定义的统一Utstein模式以前,复苏有关名词没有统一的定义,以致造成结果判定的不一致,如CPR的含义有的认为是指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有的则是指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的

20、完全恢复。对于成功的复苏也有不同说法,有的指脉搏恢复时间已超过5分钟;有的则是指收住入院;还有认为是病员活着出院。因此,复苏研究中有关名词的定义必须统一。Utstein模式提出了一份可被广泛接受的名词汇编,即与复苏研究有关的各种专业词汇。主要内容有:心搏骤停,目睹者CPR,急诊专业人员,心肺复苏,基础CPR,基础心脏生命维护,高级CPR或高级心脏生命维护,心源性心搏骤停,非心源性心搏骤停,呼叫反应间期等。每项名词均给予比较详细的定义及说明,如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是指心脏机械活动的停止,诊断依据为脉搏消失,无反应,无呼吸或濒死喘息;又如呼叫反应间期(call-response

21、 interval)取代了以前常使用的反应时间(response time),具体指救护站接到呼叫到首辆救护车出发的这一段时间。以前“时间”与“间期”(time versus interval)概念不清,没有明确区分。以致心搏骤停复苏的某些报导出现误差。“间期”是指两间事之间的一段时间,如呼叫-到达现场间期;呼叫-首次电击除颤间期等。而时间是指事件发生的瞬间时间,如呼叫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等。二、心搏骤停有关资料的报告(一)对大系列心搏骤停病人资料统计分析,Utstein模式推荐下列流程图(图1)在资料的收集与记录中,要区分核心资料与辅助资料。核心资料一般比较容易收集,核心资料是指进行分析比较时

22、不可缺少的资料。没有这些资料相互间难以进行比较,因而也就失去意义;辅助资料则非常广泛,具体,能提供更详细的比较和精确的分析。但这些数据也比较难收集。对EMS服务对象应统计服务的总人口数,包括性别、年龄、知识水平、社会经济状况构成比及该地区冠心病发病率、死亡率、CPR培训情况等。(二)院外心搏骤停急救复苏的有关资料院外心搏骤停急救会遇到许多情况或问题,在资料收集中特别强调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及有关间期(图2)(三)心搏骤停的四个记时钟(图3)三、临床资料的收集多主张采用表格的填写。内容包括临床,流行病学以及有关救援者的资料。临床资料收集内容包括:心搏骤停发生地点:家、路上、单位、公共场所等(核心)

23、发病前的健康状况:CPC及OPC分级情况(辅助)有无目睹者:有或无(核心)可能的原因:急性心梗、创伤、大出血、中毒、缺氧等(辅助)救护车到达时病人情况:有无呼吸,有无脉搏、有无目睹者CPR(核心)是否在急救人员到达时发生心搏骤停:是或否(核心)最初记录到的心律:VF/VT或无收缩(核心)治疗情况:除颤、插管、用药等(核心)离开现场时病人情况:死亡、继续CPR、呼吸及脉搏情况(核心)到达急诊室病人情况:继续CPR、死亡具体时间、Glasgow昏迷评分(辅助)急诊室治疗后病人情况(核心)入院时病人情况:Bp、呼吸、Glasgow昏迷评分(核心)是否活着出院:死亡时间、ROSC后存活时间、出院时CP

24、C及OPC分级(核心)出院后去向:回家、护理院或其它(核心)一年后是否存活:是或否,CPC及OPC分级(核心)对EMS人员结构也要描述,如接到呼救时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人员分工。例如谁作了什么,怎么作,完成得如何等都必须记录。Utstein模式推荐使用Glasgow-Pittsburgh分级法对复苏结果进行评估,包括脑功能分级(The cerebral performance categories,CPC)和全身功能分级(The overall performance categories,OPC)两类。OPC1级为正常状态;2级为中度残疾,但意识清楚;3级为有意识但重度残疾;4级为昏迷或植物状

25、态;5级死亡。 (具体见附表)附表 Glasgow-Pittsburgh CPC及OPC分级法CPCOPC1级好的脑功能:清醒、警觉、胜任工作、生活自理,可能有轻度心理或生理缺陷(轻度发音困难、轻度偏瘫或轻度颅神经异常等)1级好的全身状态:健康、警觉正常生活,脑功能良好(CPC分级为1级),可有脑外的其它器官功能轻度异常。2级中度脑功能异常:清醒、胜任室内轻便工作或能独立从事日常活动(穿衣、准备食物、乘公共交通)可有偏瘫、运动失调、讷吃、言语困难或永久性记忆力或精神改变。2级中度全身功能异常:清醒,中度脑功能异常(CPC2级)/中度脑外功能器官异常(两者之一或两者均有),能独立完成日常生活(穿

26、衣、准备食物、乘公共交通) ,可能胜任室内轻便工作但不能从事竟争性强的工作。3级重度脑功能异常:清醒,需要他人特殊照料才能完成日常生活。存在辨认障碍,严重瘫痪,记忆力缺失,只能用目光与外界交流。3级重度全身功能异常:清醒,重度脑功能异常(CPC3级)/重度脑外功能器官异常(两者之一或两者均有),日常生活需他人照料。4级昏迷,植物状态:无意识,无认知,与外界不能交流(言语、心理等)。4级同CPC5级死亡:符合脑死亡标准或根据传统规则可以判定为死亡。5级同CPC第三节 复苏实验研究Utstein模式一、 简介不论实验还是临床研究都有助于加深对复苏学的认识,结果的多样性既是一种促进研究的动力,但由于

27、研究者之间缺乏共同语言和交流,它又可能是一种阻力。现代心肺复苏(CPR)研究是用模仿人心脏骤停(CA)过程而设计动物模型来进行,用以探讨新的治疗手段及方案,如药物剂量、胸部按压(CC)技术、除颤及脑复苏等,然而一个实验结果并不能在另一个实验或人的研究中再现。如大剂量肾上腺素显著改善大多数CA动物存活率,但不能改善人存活率;此外一些动物实验表明碳酸氢钠对CA有效,而有的则无效甚至加重病情。由于动物模型不能确切替代人,有差异是可以接受的,有些却是采用不同实验方法和模型设计所致的。如CC和通气质量、参数定义及开始治疗时间间期不同,其结果可能不一致或相反。1994年Pittsburg复苏研究会议指出,

28、复苏实验研究方法及结果报告涉及六个方面问题,即血流恢复和监测、气体交换及酸碱平衡、模拟临床研究方案、定义及报告、CA诱发及除颤、麻醉种属差异等,为此Utstein会议拟定了CPR实验研究和报告的定义、标准及有关术语。二、 关键术语(一) 基线(baseline condition)基线是指产生CA前生理状态,动物通常处于麻醉、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监护状态,并不是动物正常生理状态,必须说明是怎样产生的及持续时间。(二) CA的诱发 室颤诱发CA的模型,心脏停搏时间较易确定,但窒息或放血模型,却难于精确确定,后者血液动力学变化需持续几分钟,而不是短暂改变,因此需说明从基线变化到预定临界血压值、心率

29、、心律及心电图形式的时间过程。(三) CA 实验研究CA确定比临床研究精确得多,临床上CA是指心脏机械活动的停止,对周围刺激无反应、脉搏测不到及呼吸停止为主要诊断依据。多数实验用电刺激包括室颤来诱导CA,可用心电图证实;血流停止可通过血管内压力监测动脉搏动波形消失及收缩压低于25mmHg;而由窒息或放血所致的CA,血压逐渐下降常不伴有心律和心电图的突然变化,不论以何种方式产生CA都需具有可重复性。(四) 标准CPR 临床研究CPR是指胸外按压和通气,但实验研究时需更加精确描述胸外按压和通气。标准胸外按压是指在胸前一定区域(如成人手掌大约1525平方厘米)对一个闭合胸腔进行按压,大动物按压频率通

30、常每分钟60100次,用力应足够使胸壁升降达3.85厘米,按与放比例为11,部位取决于动物大小及种属;力量定量和记录技术应该专业化,非正式测量方法会产生不确定结果,必须加以说明,因CPR实验模型不存在标准通气,对基线和实验通气参数进行详细描述相当重要。(五) 通气 通气是气体进出肺部的运行。尤其在潮气量小于死腔容量时,通气并不一定导致肺泡血气交换;通气包括自主呼吸、机械通气和胸部挤压时产生的气体运动,若是正压通气,必须监测和控制通气参数(如使用容量控制呼吸机),CPR时由于肺顺应性改变可导致压力控制呼吸机传送潮气量不一致。肺泡通气量是吸入气中用于气体交换的部分(每分钟通气量减去死腔通气量),每

31、分钟通气量、潮气量及呼吸频率这三个通气参数至少要记录两个。(六) 按压和放松期的测量 自主循环时,血压用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表示;胸外按压时,不存在传统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因自主心脏收缩已经停止),因此胸腔容积减少时测得压力为挤压期压(相应于心脏跳动收缩压),停止按压胸腔回弹时测得压力叫放松期压(相应于心脏跳动舒张压)。(七) 主动减压 标准胸外按压放松期,胸腔自动回弹,主动减压是指使用一定辅助设备在胸外按压放松期给予一定力量使胸腔扩张称主动减压。(八) 冠脉或心肌灌注压 在动物或人CPR研究中发现冠脉灌注压(CPP)与自主循环恢复紧密相关,胸部按压时CPP可作为冠脉血流量的代名词,是研究

32、中一个重要参数,其计算方法较多,在心脏舒张期(即胸腔按压放松期)冠脉血流最大,多数是用该期的主动脉与右心房压力差来表示。不同计算方法测得值差异相当小,但标准计算方法将使不同实验结果更具有可比性。在“资料与方法”中,应说明计算CPP的方法。因为舒张中期(放松期)主动脉压难于精确确定,但开始按压前的压力较易确定,可当作舒张期压来计算CPP。(九) 血流量 血流量是指每单位时间内按一定方向流动的血液容量。区域血流量是指单位重量组织中的血流量,因较难测定,其具体测定方法应仔细描述。(十) 除颤 用电击方法来去除实验诱发的室颤叫除颤,但必须保证动物存活以便实验继续进行,其次数、时间及能量都应记录。(十一

33、) 自主循环恢复 CPR实验研究判断循环功能主要方法是测定动脉压,CA时虽无脉搏但维持1020mmHg的动脉压,这只代表血管弹性而不是心脏收缩或血液流动产生的,自主循环可恢复定义虽多,但应在动脉压力波形上出现脉搏波来表示。用特定时间内维持最小主动脉压的定义来确定自主循环恢复相当重要,同时必须说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自主循环是指至少要维持收缩压在60 mmHg以上并持续10分钟,此外血压平均值、中位数和可信区间以及自主循环恢复的持续时间需描述。(十二) 加强监护 在“资料与方法”及“结果”中应详细说明包括CA后的一些治疗或加强监护措施,如附加除颤,升压药及抗心律失常药的使用。(十三) 存活 存

34、活是指自主循环恢复一定时期内动物仍生存,有些研究报道96小时存活率,但确定复苏后24小时的生存情况叫存活研究,它可以确定神经系统状态、评定多器官衰竭及判断停止心血管药物支持的心血管生理状态,使用存活研究必须有一个合理定义,即存活达24小时以上。(十四) 间期和时点 间期是指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长短,时点是指某事件发生时刻,报告中两个固定的事件包括开始和结束时间都应精确确定。(十五) 实验间期 指某一实验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时间过程,是实验重要组成部分,需详细描述。(十六) 非干预间期 是指CA后没有治疗和胸外按压的时间,为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在任何研究中需详细描述,且尽量避免使用难懂术语;多数研究

35、把非干预间期确定为CA开始到胸外按压开始的这段时限内,然而有的研究药物治疗往往先于循环支持之前,因此就没有明确的非干预间期,这需加以说明。(十七) 实验时间曲线 应包括临界时间、事件及间期等(如CA诱发、非干预间期、治疗间期、除颤、实验间期及存活时间)。第三节 复苏实验研究报告模式(一)模式1:研究设计1、 对照组 设对照组是前瞻性研究判断假设的理想方法,使双盲研究成为可能,可减少研究者对实验结果的主观干预,避免动物选择中的偏见及控制实验变异。2 、盲法 实验时必须使用盲法,由于研究者知道数据来源,真正盲法是做不到的,解决办法是使实验者和数据分析者分开,使后者无法知道实验干预因素,需说明盲法是

36、如何设置的。(二)模式2:实验动物报告实验动物状态十分重要,尤其是啮齿类动物随环境条件变化而产生昼夜节律性生理变异,甚至温度、湿度、气流等参数对其肺生理均有直接影响。需说明实验动物是否处于健康无病状态,如犬恶线虫感染、呼吸道感染,猪肺炎或肺硬化、纤维化等。啮齿类动物的有些生理参数与其基因有关,因此必须说明其种类及提供者,如市售犬或家养猪等大动物,如随机提供往往不知道其既往情况或健康状态。既往情况是指没有疾病或已预防接种,没有特定致病菌感染的猪是指经有关部门许可饲养的,有目的饲养的犬是指特定为研究而饲养的。选择和饲养实验动物时,应考虑其解剖和生理特征。不同动物对麻醉和药物反应不同,且需用不同剂量

37、产生相同的生理效应,在CPR研究时应考虑;哺乳类动物存在代谢、生理功能及对缺血、缺氧和高碳酸血症的反应不同,及难于达到恢复自主循环,是由于其心血管解剖不同所致,如心肌血供、侧枝循环、心律失常敏感性,以及影响胸外按压效率的胸廓形状和顺应性,啮齿类或小动物代谢不同使它对缺氧和高碳酸血症的耐受性增强。动物年龄、性别、体重、健康状态、生理功能、体温、进食状态及昼夜的不同影响着结果,实验前需说明。CPR动物必须无任何疾病,且需得到动物保护委员会的许可。1、鼠 筛选或论证实验需用大量动物,采用小动物鼠有一定的好处;所得结果可用于设计与临床相关的大的动物实验。2、犬 犬除了存在较多侧枝循环及不同心肌血流量外

38、,其心血管功能与人极为相似,不同繁殖犬的胸腔、心脏和脑大小及形状也会有差异,可能会影响结果和预后。3、猪 猪的研究资料比犬少得多,主要是近几年使用新技术而获得的;人与猪在代谢和心血管功能及冠脉结构方面极为相似,若体重和年龄相似,不管如何饲养,猪胸腔、心脏和大脑的大小及形状比较一致。一般认为成人模型用体重2025kg的猪或小儿用体重45kg的猪进行研究是最好的。(三)模式3:动物准备1、术前准备 实验前状态(有无未纠正的酸中毒、脱水、高低热及麻醉和镇痛的差异)对结果参数有重要影响,可能对自主循环恢复和长期存活影响更大,因此必须说明。2、麻醉 用于CPR模型麻醉或镇痛药很多,它们大多会对血液动力学

39、产生影响,且不同动物对缺血和麻醉有不同神经和心血管反应;应说明麻醉药剂量与体重比率、吸入和呼出气浓度等。除脑缺血、缺血后昏迷或深低温等所致的失去知觉外,动物必须麻醉;CA引起的神志不清或缺血后昏迷其实是一种麻醉,在诱发CA前一刻应停止麻醉,以减少对心血管或大脑功能的影响而产生结果误差。给足麻醉不仅是人道主义,而且是降低应激反应,避免儿茶酚氨释放增多所至的大脑代谢增强而影响结果;麻醉深度、心率、血压及其他心血管参数必须记录。手术时血压增高或心率增快可能是?疼痛刺激,应增加麻醉;若是用了神经肌肉阻滞剂,动物敏感性降低。(四)模式4:监测方法影响结果的参数必须监测并加以控制,CPR研究重要基本参数测

40、定包括脉率、心输出量、CPR、血压、血管阻力、呼气末CO2、动静脉血气、电解质及深部体温等。(五)模式5:实验步骤实验从诱发CA或给予实验干预开始,到获得评估最后结果参数如自主循环恢复、24小时存活率及48小时或更长的神经功能状态,称为实验持续时间。CPR研究必须考虑:非干预间期持续时间、血流产生、通气、除颤、所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措施以及复苏后监护等因素。它们可能很复杂,但使动物存活的一些措施应加以说明。创造一个临床相似的研究方案是研究者面临最大挑战,非干预间期应看作是一个影响结果的重要参数,室颤没有治疗时间对除颤是否成功或自主循环恢复起决定性作用,人CA时室颤持续每一分钟,存活率大约下降5%1

41、0%。多数动物研究没有明确非干预间期,50%实验均未用3分钟内,问题在于较短的非干预间期在治疗上并不比长的非干预间期更有效。1、通气 由于影响组织氧合、酸碱平衡及心输出量,通气在CA期间是一个重要参数。但很少研究测定和控制每分钟通气量;由于使用压力控制呼吸机进行通气,潮气量明显受到胸腔和肺顺应性的影响,由于在CPR时肺顺应性降低,若使用压力控制呼吸机,每分钟通气量也随着降低,最好能选用时间循环容量控制呼吸机以避免这些误差。吸入氧浓度、气流控制方式及通气模式(自主或控制)是基本参数,若是自主通气,应描述如何测定有关参数;此外应说明CA前、CPR期间、CA期有关参数的调整及调整方法,在CPR实施期

42、间,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及频率三项参数有两项就足够了,通气时是否胸部挤压同步也需说明,测定死腔和气道压力也有一定价值。正常循环情况下,动脉血气是监测肺通气最有用方法,持续监测呼气末CO2可减少动脉血的采集次数,CPR时由于脉搏不正常最好不使用脉搏氧饱和度测定。若在低血流状态下测定氧合情况,可用肺动脉、右心房、中心静脉及动脉血气监测,静脉血气比动脉血气更能反应组织氧合和酸碱平衡状态,动静脉氧分压差在低血流状态时是一个较好的生理监测指标,也可以用于心输出量的测定,此外大静脉、冠状动脉、组织及器官的pH、PCO2、PO2也很有用。2、CA诱发和除颤 应说明诱发室颤和CA方法及次数,包括氯化钾、电压和

43、电流(强度和时间),及是否用血管内电极或其他刺激方法来诱发室颤,如使用窒息或放血法诱发,其方法及技术应说明。应描述除颤时间和次数,所用能量、电压、电流、阻抗及每公斤体重电能,记录除颤后的心律;除颤器型号、生产者及维修和校正情况应说明,这对低能量除颤更有意义;除颤电极影响成功率,电极大小、形状、位置及除颤时施加压力应说明;若用电极胶,应说明用量及生产者,抗心律失常药剂量、给药途径也需说明。3、血流产生 应仔细描述CPR研究时血流产生的技术,并要有可重复性,结果应有重要波形的样本,要说明血流产生的有关参数及校正方法(所用力量、产生力的方法),并说明按压深度、频率及循环周期。4、血流测定 测定血管、

44、心肌和大脑血流是许多研究的基本要点,胸外按压产生的血流和CPP是自主循环恢复重要因素,由于同一力量施加于不同动物产生不同血流,用胸外按压而产生的血流较难控制;此外血管弹力会改变心脏、大脑及外周的血流分布,尽管如此持续的胸外按压或血流是存活的关键。除非为实验变量,CPP实验组和对照组应一致,如CPR时验证两种除颤方法,两组值应相似;研究所用动物有限、CPP不同结果不同,因此需加控制。CPR时监测仪需具有探测较低压力和流速的能力,但CPR时血压或血流测定是一个特殊难题,胸外按压时胸部及其结构产生剧烈运动可对血流测定产生巨大干扰,使仪器对声或电接触不良而无法进行测定。目前一些技术已能成功解决这个问题

45、,如用新的导管技术可测定腔动脉压力,用热稀释法、盐水稀释法测定血流量等。5、基础血流 测定和计算CA前基础血流相当重要,可使血流测定技术更加有效、动物模型更完整。6、双侧器官血流 微电极技术是测定双侧器官血流的最好方法,流向一对器官的血流应是相等的,若有明显差异说明测定技术不正确。7、血流变化 血流变化应该用绝对值表示,若只说明有无变化,容易得出错误结论。CPR时A技术产生1ml/min/100g,而B产生2ml/min/100g,血流量增加了100%;当比较A产生10ml/min/100g和B产生15ml/min/100g,血流量只增加了50%,就会产生误导;后者血流量绝对增加值(5ml)比

46、前者(1ml)高得多;说明血流绝对增加量,方可得出正确的结论。8、可植入血流探头 实验准备仓促可使探头和血管接触不良,采用探头植入技术则可避免。9、微电极技术 放射性微电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CPR时血流测定。10、导管技术 胸外按压时,导管可在器官内移动,很难确定其位置是否稳定。实验结束时其位置不能反映实验时位置,要是导管位置变化造成测定结果错误,就不应使用。11、质量控制 质控可确保有效的血流测定,如在实验前后导管位置和刻度必须得到证实,移动可产生伪差,因此胸外按压时血流量测定质控十分重要;因测定技术轻微变化将引起结果显著改变,足够的质控包括定期数据和技术的总结,是确保实验可复性和坚持良好实验

47、方法的保证。(六)模式6:预后参数支持假设最基本证据是预后判断,包括生理参数如心律、心率和血管内压力、血流、心室功能、呼气末CO2、自主呼吸压力、动静脉pH值、PO2 、PCO2和HCO3值、电解质、高能磷酸键及自主循环恢复等;多数研究都注重自主循环恢复和短期存活情况,因和人预后直接相关,复苏后长期存活和脑功能是CPR研究中最重要预后参数;如Glasgow昏迷评分、整体功能评定、神经缺陷评分、组织病理损害评分和脑电图等都可用来评定神经功能,但必须明确它们的限制性和是否受动物生理功能的影响。脑功能预后评定 判断脑复苏是否有效最基本方法是CA后的长期监护和自主循环恢复,为了防止脑外并发症和控制影响

48、脑功能的因素,如停搏后动脉血压、深部体温、血渗透压和粘度、酸碱平衡、血糖及镇静等药物的使用,实行加强监护很有必要。脑功能紊乱和形态学改变在CA和再灌注后三天内是不稳定的,对脑复苏模型进行长期存活的评估十分重要。脑预后应通过脑形态学(组织病理损害评分)和功能(整体功能和神经损害评分)来评定,动物复苏后早期脑电图变化比较一致,与功能和形态学预后并不相关。(七)模式7:分析方法使用的统计方法需说明,使读者一目了然;定量资料最好用适当的测定误差如可信区间表示,统计数据的无效假设必须明确,P值需用精确值表示,少依赖假设检验,多依赖有效程度,如可用确定有效程度来代替简单说明数据是否支持假设,即要说明有效程度(如A使存活率绝对提高20%)而不是方向(如A有较好的生存率,P0.05)。可信区间说明变异情况,统计假设验证时应使用。使用比率、百分比时,说明并确定观察数和研究整体,动物脱离实验观察的缘由需说明,需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