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敷贴治疗临床常见病疗效观察.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20361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穴位敷贴治疗临床常见病疗效观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穴位敷贴治疗临床常见病疗效观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穴位敷贴治疗临床常见病疗效观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穴位敷贴治疗临床常见病疗效观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穴位敷贴治疗临床常见病疗效观察.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穴位敷贴治疗临床常见病疗效观察(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上海 200433)李伟红,汪金娣,朱德增自2003年1月至5月,我院应用穴位敷贴治疗贴治疗临床常见疾病如颈肩综合症、网球肘、膝关节退变(或膝关节炎)、咽炎、支气管炎、中风后遗症等患者229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病例系长海医院中医科2003年1月至5月的门诊患者,将收治的229例患者随机分成穴位敷贴针刺组(治疗1组)、穴位敷贴组(治疗2组)和针刺组(对照组)。治疗1组75例,其中男44例,女31例,年龄2577岁,平均42.5岁,其中颈肩综合症者24例,网球肘者14例,膝关节退变(炎

2、)者14例,咽炎、支气管炎者12例,中风后遗症者11例。治疗2组70例,其中男43例,女27例,年龄2375岁,平均41.3岁,其中颈肩综合症者20例,网球肘者14例,膝关节退变(炎)者13例,咽炎、支气管炎者12例,中风后遗症者11例。对照组84例,其中男47例,女37例,年龄2181岁,平均40.7岁,其中颈肩综合症者27例,网球肘者16例,膝关节退变(炎)者15例,咽炎、支气管炎者13例,中风后遗症者13例。病程最短者8天,最长11年。1.2 治疗方法 治疗1组患者:颈肩综合症者针刺患侧风池、曲垣、肩髃、外关穴;网球肘者针刺患侧曲池、肘髎、手三里、天应穴;膝关节退变(炎)针刺患侧膝眼、足

3、三里、阳陵泉穴;咽炎、支气管炎者针刺定喘、肺俞、天突、膻中穴(两组交替);中风后遗症者针刺患侧肩髃、曲池、外关、合谷、髀关、梁丘、足三里、悬钟穴。留针30分钟,拔针后将穴位敷贴治疗贴(云南思茅金利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贴于相应的穴位上,每次选34个穴位交替,1次/2d,10次为一疗程。治疗2组患者:根据所患疾病,单纯用穴位敷贴治疗贴贴于相应穴位上,使用方法同上述。对照组患者:根据所患疾病,取相应上述穴位单纯应用针刺治疗,留针30分钟后拔除。三组病例均不再采用其它治疗方法。1.3 疗效标准 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各类病症的临床疗效比较。因各人所患疾病和就诊时病情轻重不同,对疗效的判断不易作出统一

4、标准。故划分如下: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有效:临床症状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基本无改变或加重。1.4 统计学处理 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2 结 果2.1 三组患者临床常见病症的疗效比较 见表1。从各类病症临床治疗疗效比较来看,治疗1组、治疗2组对各类病症治疗的有效率相近,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2.2 治疗组同对照组病症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见表2。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97.3%,治疗2组总有效率为94.3%,两组相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治疗1组、治疗2组总有效率分别同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表明穴位敷贴

5、针刺治疗或单纯穴位敷贴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表1 各组患者临床常见病症的疗效比较n(%)病 种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颈肩综合症治疗1组2413(54.2)7(29.2)4(16.7)0(0)24(100.0)治疗2组2010(50.0)7(35.0)3(15.0)0(0)20(100.0)对 照 组278(29.6)9(33.3)7(25.9)3(11.1)24(88.9)网球肘治疗1组146(42.9)6(42.9)2(14.3)0(0)14(100.0)治疗2组146(42.9)5(35.7)3(21.4)0(0)14(100.0)对 照 组164(25.0)4(25.0)6

6、(37.5)2(12.5)14(87.5)膝关节退变(炎)治疗1组148(57.1)3(21.4)2(14.3)1(7.1)13(92.9)治疗2组136(46.2)3(23.1)2(15.4)2(15.4)11(84.6)对 照 组154(26.7)4(26.7)5(33.3)2(13.3)13(86.7)咽炎、支气管炎治疗1组128(66.7)2(16.7)2(16.7)0(0)12(100.0)治疗2组127(58.3)2(16.7)3(25.0)0(0)12(100.0)对 照 组134(30.8)5(38.5)2(15.4)2(15.4)11(84.6)中风后遗症治疗1组112(18

7、.2)4(36.4)4(36.4)1(9.1)10(90.9)治疗2组111(9.1)5(45.5)3(27.3)2(18.2)9(81.8)对 照 组130(0)4(30.8)6(46.2)3(23.1)10(76.9)注:治疗1组、治疗2组各类病症有效率两两相比, p0.05。表2 各组患者临床常见病症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治疗1组7537(49.3)22(29.3)14(18.7)2(2.7)73(97.3)治疗2组7030(42.9)22(31.4)14(20.0)4(5.7)66(94.3)对照组8420(23.8)26(30.9)26(30.9)12

8、(11.7)72(85.7)注:治疗1组、治疗2组总有效率相比, p0.05;治疗1组、治疗2组分别同对照组相比,p0.05。3 典型病例例1,男,34岁,职员。就诊时间:2003年2月3日。病史:2周前感风寒后突起高热,咳嗽无痰,曾去他院就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增高,予抗菌素静滴5日后体温正常,但仍持续干咳,影响睡眠,故来我院就诊。予针刺1)定喘穴、天突穴,2)肺俞穴、膻中穴,两组穴位交替,针刺后将穴位敷贴治疗贴外敷于针刺部位,48小时更换一次。5次后咳嗽止,继续治疗满一疗程,后未复发。例2,女,41岁,干部。就诊时间:2003年1月15日。病史:右肘关节肿痛1月余。患者1月前感右肘部疼

9、痛,不能提重物,肘部肿胀伴压痛,予普通膏药贴后疗效不明显,后又予理疗,症状仍未减轻。此后每遇阴雨天或劳累时加重。予穴位敷贴治疗贴外敷于患侧曲池、肘髎、手三里、阿是穴,48小时更换一次。8次后症状开始减轻,15次后肘部疼痛基本消失。坚持继续2个疗程治疗,未复发。4 讨 论传统的穴位敷贴是将某些具有发散性的中药磨成粉剂,再加黄酒或醋等调和,做成球状或饼状,用胶布固定于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以刺激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于伏天治疗哮喘、高血压等病。穴位敷贴治疗贴是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传统中医经络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制成的,主要通过两大效应发挥作用:生物波效应和经络传导效应。它能吸收人体和周围环境的能量,辐射

10、出814m的生物波。现代医学认为当该生物波作用于人体时,通过“吸收”、“辐射”、“渗透”等过程,能产生“生物共振”效应,从而激发肌体细胞活性,有效改善人体所需生物酶的合成,增强免疫力。从中医学的角度讲,当这种“生物共振”效应持续作用于人体穴位时,通过循经感传,可以对相应的疾病发挥作用。治疗骨关节退变(炎)以局部取穴为主,颈肩综合症取颈肩部的风池、肩髃等穴;网球肘取肘部的曲池、肘髎、手三里、天应穴;膝关节退变(炎)取膝关节部的膝眼、足三里、阳陵泉穴。将穴位敷贴治疗贴外贴在相应的穴位上,“生物共振”效应持续作用于这些穴位,可以疏通颈、肩、肘、膝等部位的经络,使筋脉通畅,气血调和,从而达到消除痹痛的

11、效果。治疗咽炎、支气管炎取定喘、肺俞、膻中等穴,定喘为化痰止咳平喘的经验穴,肺俞能宣通肺气,膻中穴能降肺气,穴位贴所产生的生物波可增强各穴位部经气的运行,长时间刺激兴奋穴位,提高治疗效果。治疗中风后遗症则是循经取穴,以阳明经为主,取患侧肩髃、曲池、髀关、足三里等穴,通过穴位贴的持续作用,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患肢康复。与传统的穴位中药敷贴相比,穴位敷贴治疗贴作用相近,又具有简便、干净、无刺激、适用范围广等特点,适于各个季节使用。临床观察表明针灸后结合穴位敷贴,可以长时间地促进经络气血循环,疗效优于单纯应用针灸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且穴位敷贴治疗贴本身具有穴位治疗作用,可持续作用于人体穴位,无疼痛,方便安全,对一些没有时间进行针灸治疗、行动不便或畏惧针刺的患者来说,无疑多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