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汇报总结.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20654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汇报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汇报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汇报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汇报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汇报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汇报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汇报总结.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强化传染病报告管理 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 增强疫情监控处理能力 为建设和谐平安贡献力量-区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汇报总结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区疾控中心检查、指导工作。我中心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在市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的关怀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区卫生局的领导下,做了一些较有成效的工作,现对这一方面的点滴工作向各位领导和同仁做一汇报,旨在交流工作经验,查找工作漏洞,不足之处还望各位领导和同仁多多批评指正。我区位于东南部,距市中心城区公理,地处与交界处和三省区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全区总面积平方公理,辖镇街,个行政村和个居委会,总人口万。有5所区级医疗卫生单位,个镇级医疗卫

2、生单位,个镇防保站,所企业医院,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村卫生室,余家个体开业医。我中心自2006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免疫规划工作为中心,以重大传染病防控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重点的疾控工作方针,坚决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程序,努力提高疫情报告工作质量,确保疫情报告真实、准确、完整,更好地为上级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一、加强领导,分工明确,建立传染病联防联控长效工作机制加强领导,成立由分管区长为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形成

3、地区、部门、单位、个人四方合力。严格疫情监测网络建设,在全区建立三条传染病疫情监测网,学校监测:形成班主任校医学校领导教育局疾控中心网络报告系统,学校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和常规消毒制度、因病缺课追踪制度、发现疑似传染病学生,及时上报疾控中心;定点医院监测:形成首诊医生医院预防保健科疾控中心网络报告系统,对所有疑似传染病感染症状就诊患者进行详细登记、报告;其它医疗卫生机构监测:形成个体医、村卫生室医院预防保健科或社区服务中心(站)镇防保站疾控中心网络报告系统,疾控中心对所有报告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分析、掌握疫情动态,提出防控措施。二、加强经费保障,努力落实传染病防控专项经费积极与区政府等相关部门

4、沟通、协调,争取传染病防控专项经费每年万元,加大公共卫生投入。目前,我区已下拔甲型H1N1流感专项防控经费万元,手足口病专项防控经费已连续下拔两年,每年万元。三、实行责任追究制,认真落实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区卫生局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列入卫生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内容,实行随时抽查、半年检查和年终考核。各医院院长、防保站站长为传染病报告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必须高度重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和落实疫情报告奖惩制度,奖惩有细则,实行责任追究,并形成常态化,提高疫情报告工作质量。四、做好卫生应急工作,制定相关预案,完善组织建设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防控预案,修改、完善各专项工作方案,逐步构建“横

5、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卫生应急工作预案体系;完善组织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及应急物资储备,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应急演练,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及处理能力。五、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处理工作我区共有网络直报单位家,其中区级单位家,镇级单位家。非网络直报单位传染病疫情报告采取属地网络直报单位代报的形式。我中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处理工作:1、加强对网络直报工作的管理,制定并下发了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要求传染病网络直报员加强学习,注意网络安全,24小时保持联络畅通。区卫生局对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召开专题会议,下发红头文件,提出具体明确的工作要求及奖惩制度,并且不定期进

6、行网络直报测试。通过这些措施,增强了网络直报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2、疾控中心建立了疫情报告管理制度,流病科工作人员分工明确,对疫情报告管理、紧急疫情接报及处理工作、对重点监测传染病的流调、记录与管理都有专人、专组负责,做到忙而不乱,职责明晰,不扯皮,不推诿。3、我中心流病科配备了疫情报告的专用电脑和专用网线,保证了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的快速、畅通。传染病信息资料实行档案化管理。4、流病科有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浏览、审核、上报工作,无论上班时间、还是晚上、节假日、休息日都有专人负责,做到随时上网浏览和审核传染病卡片,设有传染病卡片浏览、审核记录。对每张传染病报告卡片都必须打开浏览、审核,

7、对问题卡片随时与直报员沟通,及时弄清情况,修改错误,保证报卡质量。在浏览、审核传染病卡片的同时,能够及时迅速掌握疫情信息,分析疫情流行趋势,必要时做出快速反应。5、按上级要求编写传染病疫情月、年分析报告,月、年疫情分析报告除报给上级业务部门外,同时报给区政府、区卫生局,让政府和卫生行政领导及时掌握传染病疫情信息及动态。6、疾控中心设有疫情报告和咨询专用电话,并对外公布,疫情专用电话保证24小时随时有人接听。7、疾控中心设有紧急疫情接报及处理登记,对紧急疫情信息的接报、处理、进展情况进行完整规范记录,以便及时、完整地反应疫情发生、发展状况,及时采取和调整防控措施,对控制疫情蔓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8、8、对重点监测的传染病(例如手足口病)有专门的记录、并实施周报制度,每周向区政府、区卫生局报告一周动态分析,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领导及时调整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手足口病实行社区随访和反馈制度,农村由乡村医生负责,城区由社区医生负责对辖区内手足口病病例每天进行随访,动态管理及掌握病例隔离和病情变化信息并及时向镇级和区级疾控机构反馈,为防控手足口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参与传染病综合防控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巩固完善了区、镇(社区)、村三级疾病控制网络,保证传染病监测不留死角。六、加强对医疗卫生单位的管理加强了对医疗卫生单位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做到关

9、口前移,重心下沉。对区级医疗卫生单位实行双月督查,对镇级医疗卫生单位实行季督查,对村级卫生室和个体开业医每年督查1/4。疾控中心定期到各医疗卫生单位检查门诊日志、出入院记录、化验室登记等原始资料,及时核对传染病疫情和查对是否存在疫情迟报、漏报现象,发现问题要求立即改正,并要求医疗卫生单位依据制度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把及时发现、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疫情作为传染病控制工作中的关键来抓。要求区级、镇级医疗卫生单位检验科、光室、超室建立传染病登记反馈机制与流程。我们根据国家关于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设置的要求出台了区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设置指导意见和发热门诊工作制度,加强了对发热门诊的建设和

10、检查力度。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了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制度,并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检查,使各级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得以加强。对镇级医疗卫生单位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考核形成了制度,每年必须进行两次考核,考核结果已纳入卫生局对镇级预防保健单位的绩效考核中,与工资、奖金挂钩。以上督导、检查、考核措施的实施,强化了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传染病发现、上报意识,提升了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传染病疫情管理的整体水平,完善了我区传染病疫情防控处置体系,对提高我区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和及时规范处理重大疫情提供了保障。七、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在传染病防控中,我们不仅加强了对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

11、督导检查,更主要的是加强了对学校传染病的管理。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很容易发生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按照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的要求,我中心制定了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与区教育局联合统一制定并下发了晨检记录本、因病缺勤追查登记、晨检及因病缺勤情况日报登记、学校消毒情况登记表。结合疫情发生与流行形式,与教育局联合举办了三期关于学校疫情防控知识及措施的培训班。同时加强了对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的检查,要求学校必须做好晨、午、晚检,因病缺勤追查工作,学校必须准备一间隔离室,必须备有充足的体温计、消毒剂和消毒防护、传染病防护用品,通过宣传栏、班队会、校讯通等形式加强对老师、学生、

12、家长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与宣传。以上措施的采取使学校对各种传染病的报告意识增强了,各种相关记录得到了统一和规范。加强了疾控与教育的信息沟通和相互理解,成功建立起学校传染病防控体系,使我区各学校传染病防控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八、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区疾控中心流病科编写了基层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消毒管理、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手册,手册中对传染病监测报告工作管理、各种传染病报告相关记录的具体要求、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等做了详细具体的阐述,工作手册的编写、下发,使我区各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人员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有了统一的认识,统一的标准,各医疗卫生单位按照规范的模板统一制定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规章制度,使各单位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健全,规范合理,大大促进和提高了我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管理质量。我们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传染病疫情监测、诊断、报告水平和法律意识。以上是我区在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与兄弟旗县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希望通过本次拉练,互通有无,交流经验,共同进步,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