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20781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为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及时、准确和全面地掌握疫情动态,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医疗卫生保健单位门诊、科室(包括急诊科)必须建立门诊日志。 二、每天当班的接诊医生必须按接诊顺序在门诊日志上认真填写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诊断与处理情况,不得漏项,并应妥为保存备查。 三、门诊的接诊医生和住院医生发现法定报告的传染病,必须逐项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报送医院预防保健科。 1、发现鼠疫、霍乱等甲类传染病,接诊医生或实验人员应立即报告医院预防保健科和医院总值班,以便尽早采取疫点处

2、理措施,及时做好抢救病人的工作。医院预防保健科接到鼠疫、霍乱病人,疑似鼠疫、霍乱病人或相应的阳性或疑似阳性样品,应立即电话报告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将传染病报告卡于6小时(农村于12小时)内报到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发现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病人和疑似病人,应于1小时内报告医院预防保健科。3、发现其他乙类传染病和丙类传染病人应于12小时内报告医院预防保健科。医院预防保健科应于24小时内上报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4、发现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接诊医生应于12小时内报医院预防保健科,医院预防保健科应于24小时内报所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5、接诊医生当发现短时间某局部地区或某单

3、位发生多例传染病的暴发疫情时,必须及时报告医院预防保健科,医院预防保健科必须深入科室了解疫情,并在24小时内报告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四、接到疫情报告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五、监督检查 1、各临床科室的主任每月必须组织本科室人员对传染病报告的登记填写、报告质量进行检查;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的现象和行为予以纠正。2、医院预防保健科每月必须对门诊部和住院部各临床科室的传染病报告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不报、漏报和迟报的行为于以纠正,并报请医院领导按有关规定处理。 3、门诊部、住院部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病案室、信息科必须接受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疫情管理指导检查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4、对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及时上报、无漏报的给予相应奖励。 富盛镇卫生院 2011年1月13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