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25例.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22283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法复位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25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手法复位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25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手法复位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25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法复位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25例.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手法复位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25例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 手法复位; 掌屈尺偏我院1998年5月2009年1月共收治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25例,采用手法复位,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中,男22例,女3例;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8岁。均为摔跌伤所致闭合性骨折脱位,其腕掌部均有皮损,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正中神经损伤。其中右侧18例,左侧7例;伴有桡骨茎突骨折3例,伴有尺骨茎突骨折7例。X线检查示均为舟状骨骨折,骨折远端随月骨周围腕骨完全背侧脱位并桡偏,病程30 min7 d。临床诊断为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1.2 治疗

2、方法 先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必须充分。复位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前臂和腕部置于旋前位,助手握前臂近肘部,术者握腕掌部先行对抗拔伸牵引,五指分别理筋手法,“欲合先离”,将腕部背屈,以加大腕骨间掌侧间隙,术者双手环扣腕部的同时以食、中指顶住月骨,再屈腕并尺偏,另一助手以双手掌对挤夹扣腕部掌、背部,摇晃几下,以使骨折和腕骨间脱位充分对位吻合,牵引贯穿整个复位过程。固定方法:保持复位后之屈腕约30°,尺偏约10°,前臂之旋前位,石膏托外固定。远至掌指关节,其中拇指至指间关节,近至肘下前臂近端。注意观察末梢血运和感觉,配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扩血管和营养神经之药

3、物口服,并行主动屈指活动。1.3 治疗结果 全组病例复位后X线复查,腕骨序列恢复正常,各骨折均达解剖复位。其中24例石膏固定一个半月,再改用超腕关节夹板固定一个半月。1例舟状骨延迟愈合,夹板延迟固定至6个月。经随访810个月,腕关节功能均恢复正常,腕骨间关节序列关系正常,舟状骨和桡骨茎突骨折均愈合,7例尺骨茎突骨折中有5例不愈合,但未影响关节功能。正中神经损伤均于1周3月后症状消失。未发现有创伤性腕关节不稳和舟状骨不愈合者。2 体会全组病例经询问病史均为摔伤时手掌撑地所致,体检亦见其腕掌根部均有不同程度的皮损,说明此病的损伤机理为前臂旋前、手掌着地、腕关节背伸、桡偏,舟骨被桡骨茎突及关节面的背侧作用力冲击而发生骨折;月骨因其解剖形状为掌侧大、背侧小,以致月骨自身易向掌侧脱位或其周围腕骨向其背侧脱位;尺骨茎突骨折为纤维软骨盘及尺侧副韧带随脱位之腕骨向桡背侧移位的牵拉所致。了解了损伤机理和创伤解剖后对如何实施手法复位至关重要,手法复位的一般规律是逆创伤机制而施行手法,亦即“掌屈尺偏法”,并在此位置固定。否则手法复位不易成功,或者固定不当,易致创伤性腕关节不稳1和舟状骨不愈合。掌屈尺偏位的固定不仅利于脱位复位后的腕关节的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